1、云冈石窟导游词出色的导游所写的导游词大多富含感染力,使得游客在导游的描述下,既看到了美景也学到了知识,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不断的学习,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篇关于云冈石窟的优秀导游词吧!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写出更好的导游词。云冈石窟导游词 (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我姓詹,大家能够叫我詹导游。这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 公里处,此刻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此刻,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云冈石窟依山开凿,现存主要洞窟45 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魄力
2、最为雄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资料丰厚多采,华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髓。这天,我们主要游览第5、6 窟、五华洞、昙曜五窟。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心坐像高 17 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完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修建为清初顺治八年 (公元 1651 年 )重建。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个衔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 米。塔柱下方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
3、,雕出33 幅描述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划雄伟,雕饰华丽,技法精辟,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第 9 窟至第 13 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被人称为 “五华洞 ”。 “五华洞 ”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 10 窟和第 11、 12、13 窟。各位,大家面前就是西区第16 、17、 18、 19、20 号洞窟,这5 个洞窟宏伟壮观,场面开阔,为北魏早期的石窟,由著名高僧昙曜负责开凿,习惯称:“昙曜五窟 ”。各位,云冈石窟的导游暂时告一段落。透过游览云冈石窟,大家或许对石窟寺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或者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一点兴趣。愿这次游玩
4、能给各位留下深刻的回忆。多谢大家 !云冈石窟导游词 (二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观光旅游。我是大家的导游员杨丽,这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开凿于距今1500 多年的北魏王朝,现存主要洞窟45 个,佛教造像51000 多尊,根据武周山势的自然起伏,云冈石窟又自然的分成东区、中区和西区三部分。其中第 1 4 窟为东区, 5 13 窟为中区, 14 45 窟为西区。下方我们就先从中区的第 5 区开始参观吧。第 5、 6 窟是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中最精彩壮观、最具代
5、表性的石窟。第5 窟为椭圆形的穹窿顶马蹄形,分前、后两室,进入高大的后室,首先引入眼帘的是这尊两腿双盘、双手叠放腿上的大佛。这种“吉祥式 ”坐姿的全结跏趺坐禅定印象,表示着释迦摩尼佛已进入标准的 “静思维 ”修行状态,是佛的坐、立、行、卧 “四威仪 ”,即四个庄严地身姿之一。大佛高 17 米,是云冈石窟第一大佛。专家们认为这尊大佛是北魏孝文帝为他的父亲献文帝凿造的佛陀象征。那么上述历史在此窟是否有所体现呢 ?请各位细看,大佛头顶为蓝色螺髻,面庞方圆,细眼长眉,鼻梁高直,唇含笑意,两耳垂肩,在端庄、慈祥的神情中透露出神圣、超凡和自信的风貌。尤其是这尊佛像身穿双领下垂,内衣束结,宽大柔软而下垂的袈
6、裟,衣纹流畅,给人一种丝的质感。大佛的右侧是未来世弥勒佛,左侧为过去式燃灯佛。大佛的后面有一个很宽敞的甬道,那是供佛教信徒们礼佛绕行的诵经道。第 6 窟是云冈石窟中以精巧著称的一窟,称 “第一伟窟 ”。窟平面呈回字形,窟正中凿一方形塔柱。在巨大的中心塔柱和整个洞窟的四壁上,雕满了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养人、瑞鸟、神兽、花卉,构成了一种热闹拥挤,美妙神奇的佛国氛围,主题以歌颂佛母和表现释迦摩尼一生的成佛弘教经历为主,因而也叫“佛母洞 ”。请大家随我的手势来观赏面前这幅关于 “右腋诞生 ”的画面:古印度有一个小国叫 “迦毗罗卫国 ”,国王叫 “净饭王 ”,王后叫 “摩耶 ”,他们到了 40 岁
7、的时候还没有孩子,十分焦急。有一天,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来,之后怀了身孕。按当地习俗,妇女应回娘家分娩。摩耶夫人在快临产时,在妹妹和仆人的陪侍下回家。半路上,他们到蓝毗尼花园休息,刚到一颗菩提树下,夫人预感快要生产了。于是,一手抓住树枝,一手在妹妹的搀扶下,从右腋生出了孩子,这就是 “乔达摩悉达多 ”,成佛后被尊为释迦族圣人的 “释迦摩尼 ”。下方我们要参观的是被誉为云冈石窟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 窟-露天大佛。这尊高达 13 。7 米的结跏趺坐佛像,面容丰满端庄,双肩宽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大日如来吉祥坐禅定印象,是释迦摩尼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沉静思考状态。这尊大佛便是北魏文成
8、帝拓拔睿的象征。他恢复佛法,开凿云冈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距离产生美,角度显神韵。在这尊露天大佛面前,以不一样的距离和角度观赏,都会产生各种变化着的美及其神韵。此刻给大家 20 分钟时光在露天大佛前拍照留念,愿大佛炯炯有神的双眸,略带微笑的嘴角,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回忆,带来完美的福音。好,20 分钟后我们在那里集合,多谢大家合作 !云冈石窟导游词 (三 ):大家好 !我叫 *,此刻就由我来给大家当导游,这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云冈石窟,他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大家在游览时不要在石头上乱写乱画。进了大门,我们能够看到在一些大石头上雕刻的佛像,但因为时光过得太久,又刮风又
9、下雨,石头已经开始风化,渐渐的看不清了。云冈石窟的佛像是最为有名的,最小的只有两公分那么大,而最大的却又十七米高,大家很吃惊吧 !十七米大约有十四个小朋友那么高呢!云冈石窟有主题突出的佛教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你们相信吗 ?那里大大小小的佛像大约有五万一千余尊修,见多不容易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沙漫天,寒冷刺骨的塞外北低,不知有多少工匠损命于此。快到中午了,大家能够自由活动一个小时,一会大家在那里集合!云冈石窟导游词 (四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这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
10、约16 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30 分钟的时光。利用这暂短的时光,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开凿的大型石窟,时光约在公元460 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时期,迄今已有1540 年的历史。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比敦煌石窟晚94 年,较龙门石窟早35 年的时光。它以建筑规模之大、塑像形体之高、保存之完整,而闻名天下。又因对研究中国古代史、佛教史和艺术史有极高的价值,享誉国内外。 1961 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3 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指名要求参观云冈石窟, 9 月 15 日,周恩来总理陪同
11、蓬皮杜总统参观了云冈石窟。我们乘坐的汽车已驶入停车场,大家请按顺序下车,在云冈石窟门前集合。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此刻看到的像蜂窝一样排列的许多洞窟,就是云冈石窟。石窟开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亦称石佛寺。云冈石窟为什么开凿在武周山 ?这与武周山这块风水宝地密切相关。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内山清水秀,能够说是 “藏风得水 ”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称武周塞,从北魏的旧都盛乐 (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到达新都平城 (大同市 )均要经过那里。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皇帝经常在那里议论国家大事。
12、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 ”,他们在那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 ”开凿石窟,建立寺院,也在情理之中。所谓 “石窟 ”,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窟,那里冬暖夏凉,幽静神秘。古印度佛教兴起后,佛教信徒、僧侣将石窟作为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因为,依山雕凿石窟、佛像,比用砖石筑建寺院经久耐用。佛教是汉代经著名的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石窟寺艺术的传入,大约在 3 世纪。我国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丝绸之路东行还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进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从甘肃继续东进则是宁夏须弥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
13、武周山的地层岩石属于株罗纪的长石石英砂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有利于石窟和造像的雕凿。此刻,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我身后的石窟参观示意图,大致告诉我们参观路线。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 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 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东部 4 窟,中部 9 窟,西部 32 窟。此外还有许多小型洞窟。共计1100多龛,大小造像 51000 多躯。从云冈石窟西行约3 公里,武周川北有吴官苍石窟。再溯河西行,距云冈 15 公里的高山镇,还有焦山石窟。这么多洞窟如果要细看的话,也许你一个星期的时光也看不完,目前开放有40多个洞窟,仔细观看需要 2 天的时光。按传统参观路线,如果大家时光充足
14、,先从东部第1 窟开始,直到第 45 窟结束。如果仅参观 2 个小时左右,则主要游览第 5、6 窟、五华洞、昙曜五窟。云冈石窟导游词 (五 ):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 (公元 460 年至 465 年),距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前后用了约 30 年时间才基本上完成了这个浩大艺术工程。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 1 公里,现存主要洞窟 53 个,大小造像 51000 多个。石窟雕刻题材内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石窟中最大佛像是第五窟三世佛中央坐像,高达17 米。佛像形态端庄,是中原文化传统表现手法 ;但其脸部形象:额宽、鼻高、眼大而唇薄,却具有外域佛教文化某些特征。大同市在公元 5 世纪初,是北魏都城,当时称为平城,至5 世纪末迁都洛阳,在近百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北方封建统治中心。初期北魏王朝非常崇信佛教,并奉为国教。公元 446 年,太武帝听信司徒崔浩建议,焚毁佛寺佛塔,强迫僧人还俗,造成了佛教史上 “太武灭法 ”。不久太武帝病,疑为灭法所致,大悔,杀崔浩。文成帝继位后,首先恢复佛法。云岗石窟就是在这样情况下,由当时一位著名和尚奉文成帝之命,役使了数以万计劳动人民和雕刻家动工开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