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届高考语文好题速递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19383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语文好题速递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届高考语文好题速递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届高考语文好题速递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届高考语文好题速递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届高考语文好题速递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年高三备考语文 “好题速递”系列(20)一、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 分)定风波宋 周邦彦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1 )从内容上看,本词从 与 的角度,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2 分)(2 )周邦彦是写离愁别恨的高手,周词“使读之者骤遇之如在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 。本词造语浅近而情意真挚,请结合全词,就“情意真挚”加以赏析。(3 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5 题。24 分。日喻 苏轼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

2、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

3、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而眇者不识日 眇 眼瞎B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揣 持、抓C君子学以致其道 致 表达D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 随便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A 作日喻 以

4、告之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B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生而眇者不识日C 昔者以声律取士 而眇者不知其异D 莫之求而自至12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先讲了一个“盲人问日”的故事,指出“盲人识日 ”的问题在于只是依据间接的、片面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因此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结论。B第二段由上文的故事引申 “识日”和“见道”,指出不能达于道的错误在于 “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没有认识到“道”的本质,没有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只是主观臆断。C第三段讲“ 求道”的正确方法。引用孙武、子夏的话都是说明了掌握主动的必要性。第四段抓住一个“学”字深入一层说理,又用南北之人学“

5、没”作比,突出长期实践的重要,并进一步指出了单凭求教而不下苦功的危害。D 结尾正面鼓励吴彦律,说明作文目的,但意在言外。作日喻的目的在于希望吴彦律注意两点:一是求学必须要有目的,这目的是“求道”;二是要下苦功夫求道。12C 引用孙武的话不仅解释了“致”字,而且还说明了掌握主动的必要;引用夏子的话,说明了“学”是“致道”的不二法门,强调了刻苦学习的必要性。13下列能够体现作者关于“学”与“道”正确主张的一项是 ( )A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B君子学以致其道C士杂学而不志于道D士知求道而不务学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每小题 3 分) 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

6、于盘与烛也。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15结合文意,指出“北人学没”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什么? 3 分。备用题(学生考试时不做,老师在讲评讲析)1 “盲人识日” 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 在张晓风1)那天早晨,天无端的晴了,使人几乎觉得有点不该。昨天才刚晴过,难道今天如此运气再晴一天?那阵子被风风雨雨折磨怕了,竟然连阳光也不敢信任起来。 2)我对丈夫说: “我今天要到大屯山那一带去,主要目标是梦幻湖。 ”3)他一时尚未醒透,等他搞清楚,我已经带好四个橙子、两片面包和一个蛋走到门口了。4)一个人对着湖水枯坐,觉得天地间再

7、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湖水浅浅盈盈,只可惜不见当年的水鸟群了。不知为什么参禅的人总喜欢“面壁”,其实“面水”不是更好吗?水似柔而刚,似无而有,不落形象而又容纳万象。5)几乎每到春天,我就要嫉妒画家一次,背着画架四处跑,仿佛看起风景来硬是比我们多了一种理由,使我差不多要自卑了。不能画春天就吃一点春天也是好的。前些日子回娘家去看父母,早上执意要自己上菜场买菜。说穿了哪里是什么孝心,只不过想去看看屏东小城的蔬菜。一路走,一路看绿茎红根的菠菜,看憨憨白白的胖萝卜,看紫得痴愚的茄子,以及仿佛由千百粒碧玉坠子组成的苦瓜而最终,我选了一把叫“过猫”的春蕨,兴冲冲拿回家炒了。想想那可能就是伯夷所食的薇,不觉兴奋

8、起来,我把那份兴奋保密,直到上了饭桌才宣布:“爸爸,你吃过蕨类没有?”“吃过,那时在云南的山里逃难,云南人是吃蕨的。” 6)当然,想来如此,云南如此多山多涧多烟岚,理当有鲜嫩可食的蕨。 7)“可是,在台湾没吃过。”8)“喏,你看,这盘便是了,叫 过猫,很好吃呢!” 9)“奇怪,怎么叫过猫?”爸爸小声嘀咕。10)“可是,我就是喜欢它叫过猫。”我心里反驳道。它是一只顽皮小野猫,不听话,不安分,却有一身用不完的精力,宜于在每一条山沟上跳来窜去,处处留下它顽皮的足迹。11)吃新上市的蔬菜,总让我感到一种类似草食动物的咀嚼的喜悦。对不会描画春天的我而言,吃下春天似乎是唯一的补偿吧!爬着陡峭的山路,不免微

9、喘,喘息仿佛是肺部的饥饿。由于饿,呼吸便甜美起来,何况这里是山间的空气,有浮动着草香花香土香的小路。这个春天,我认真地背诵野花的名字“南国蓟”、“昭和草”、“桃金娘”、“鼠麴草”、“兰花蓼”、“通泉草”、“龙葵”、“睫穗蓼”、“紫花藿”、“香蓟”但可恨的山野永远比书本丰富,此刻我仍然说不出鼻孔里吸进的芬芳有些什么名字。12)有一种小花,白色的,匍伏在地上,毫无章法的乱开一气,它长得那么矮,恍如刚断奶的孩子,犹自依恋着大地的母怀,暂时不肯长高,而每一朵素色的花都是它烂漫的一笑。13)初春的嫩叶照例不是浅碧而是嫩红,状如星雨的芒萁蕨如此,尖苞如纺锤的雀榕如此,柔枝纷披的菩提如此。想来植物年年也要育

10、出一批“赤子”,红通通的,血色充沛的元胎。14)终于,我独坐下来,不肯再走了,反正“百草千花寒食路 ”,春天的山是走不完的。15)整个山只专宠一个像我这样平凡的女子,所有的天光,所有的鸟语,所有新抽的松蕊,所有石上的水痕,所有俯视和仰视的角度,所有已开和未开的花,都归我一个人独享只因为我在。 16)说 “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每到山水胜处,我总想举起手来回一声:“我在。”17)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感到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 18)天神的存在是无始无终浩浩莽

11、莽的无限,而我是此时此际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觉。 19)在路旁坐久了,忽然从石头上蹦来一只土色的小蚱蜢,停在我的袖子上。我穿的衫子恰好也是自己喜欢的土褐色,想必这只今春才孵化的糊涂小昨蜢误以为我也是一块岩石吧?想到这里,我忽然端肃起来,一动也不敢动,并且非常努力地扮演一块石头,一时心里只觉好笑好玩,竟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动,不要动,这只小蚱蜢刚出道,它以为你是岩石,你就当岩石好了免得打击它的自信心。”20)相持了几分钟,小蚱蜢还是跳走了,不知它临走时知不知道真相,它究竟是因停久了觉得没趣才走的?还是因为这岩石居然有温度,有捶鼓式的音节自中心部分传来而恐惧不安才走的?不管怎么说,至少它一度视我

12、为岩石,倒也令人自慰。 21)怀着独擅专宠的窃喜,我一面步下山径,一面把整座山的丰富密密实实地塞在背袋里。22)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讲清楚。我曾手植一株自己,在山的岩缝里。而另一方面我也盗得一座山,挟在我的臂弯里。(挟泰山以超北海,其实也不难呢。)如果你听人说,今年春天我在山中走失了,至今未归,那句话也不算错。但如果你听说有一座山忽然化作“飞去峰”,杳然无踪,请相信,那也是丝毫不假的,而且,说不定它正是被我拐去。17作者结尾说:“我曾手植一株自己,在山的岩缝里。而另一方面我也盗得一座山,挟在我的臂弯里。”怎样理解这个句子?(3 分)18文章第 5 自然段至第 11 自然段为什么花那么

13、多的笔墨写吃蕨之事?(4 分)19文章写小蚱蜢误把“我”当成“岩石”这一个情境有什么作用?(4 分)20根据全文内容诠释题目“我在”的含义。(6 分)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 分)(1 )从内容上看,本词从 与 的角度,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2 分)答:歌(听歌,唱歌)/酒(饯别,饮酒)周邦彦是写离愁别恨的高手,周词“使读之者骤遇之如在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本词造语浅近而情意真挚,请结合全词,就“情意真挚”加以赏析。(3 分)答:1 )首句对歌者表露心迹:虽然我们在依依惜别,但须打起精神来唱,因为我们是难得的知音。宽慰中蕴涵真情。2)“他日”是写期待,

14、未别而盼重逢,期待中饱含深意。3 ) “漏永”两句,写听歌饮酒而醉,恨漏永无情,表现了相聚之久,惜别情深。4)“休诉”三句既写今日一醉方休,也想象别后无人共饮,借相聚一刻千金,来写友情珍贵深挚。(以上4 点,答对 3 点给满分)备课参考:本词从一歌一酒的角度,细腻地刻画了离人瞬间的内心世界。上片写听歌的感受。下片写举酒饮别。 注 倚:依照。敛黛眉:眉间凝聚忧愁。敛,收。黛,青黑色。漏永:夜长。金尊:金制的酒杯,泛指酒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5 题。24 分。10C ( 取得、得到。解释为“招来、招致”也对。)11D( A,以:介词,因为;连词,来、用来。B,之:动词,到、往;助词

15、,取消句子独立性。C,者: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译为“的人”;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时候”或“ 的话 ”。D,连词,表转折。)12C 引用孙武的话不仅解释了“致”字,而且还说明了掌握主动的必要;引用夏子的话,说明了“学”是“致道”的不二法门,强调了刻苦学习的必要性。13B(A,根据原文 “皆求道之过也 ”可知其错误;C 项虽“学”而不致于“道”,D 项虽知求“ 道”却不“学”,都是偏废一方的做法,是错误的。)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每小题 3 分) 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译文:即使用巧妙的比喻去很好地开导,也并不比

16、铜盘与蜡烛的比喻更形象。(虽,巧譬善导,过)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译文:善于作战的人能使敌人接近自己,而不会被敌人牵引过去。(善战者,致,于)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译文: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他们的潜水方法。(没人,求,所以)15结合文意,指出“北人学没”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什么?3 分。答:这个故事说明不通过亲身实践,就不能学会“没”;(1 分)如果单纯靠间接经验求道,而不是努力去学,也不能达于道。(2 分)答题指津:1)题干是“教训”,宜用“不”“如果”等否定句式或虚拟语气从反面(或负面)来组织文字进行表述。2)备用题(学生考试时不做,老师在讲评讲析)1“盲人识日”

17、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盲人识日”说明一个人只靠一鳞半爪的知识而对事物缺乏全面的理解,必然要犯错误。这个故事意在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让读者从故事中自行悟出下文所要讲的道理,它在文章中起了加强生动性和说服力的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 分。17作者结尾说:“我曾手植一株自己,在山的岩缝里。而另一方面我也盗得一座山,挟在我的臂弯里。”怎样理解这个句子?(3 分)答:春天游山时作者陶醉于自然,融入了自然;她在大自然里所获得了丰富的美感,并将这些美蕴藏于心中;这句话表达了她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解题指津:18文章第 5 自然段至第 11 自然段为什么花那么多

18、的笔墨写吃蕨之事?(4 分)答:第一,写蕨的名字叫“过猫”,想像“蕨”像野猫般在山间“跳来窜去”,表达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表现春天的可爱;第二,作者说“自己不能画春天,便吃一点春天”,风趣生动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解题指津:本题从文章的章法结构与写作技巧的角度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以点(过猫)带面(春天),前后照应(画春天与吃春天)。19文章写小蚱蜢误把“我”当成“岩石”这一个情境有什么作用?(4 分)答:一方面,作者写自己甘愿为一只小小的蚱蜢充当岩石,表达了对自然万事万物的热爱之情,饶有情趣;另一方面,这段描写为下文主旨的阐发作了铺垫那只小小的蚱蜢把作者当成了自然的一部分,而作者自己亦物我不分,与自然化而为一了。解题指津:本题从含蓄语句的阐发与表达手法的运用等角度考查阅读理解能力20根据全文内容诠释题目“我在”的含义。(6 分)答:1)“我在” 是指我在大自然中欣赏春天的美景。 2)“我在”是指我沉醉于自然中,与自然融为了一体。 3)宇宙无穷,生命有限,“我在”也指活在当下,热爱当下的生活,享受当下生活的一种人生哲学。(16、17 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