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谨防欺诈【谨防六大通信欺诈】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 更要捂紧自己的钱包 , 小心上当受骗。随着各种通信技术、通信工具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 利用电话、手机、网络等进行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 , 一些新出现的技术诈骗手段更是让消费者们感到闻所未闻。目前常见的通信欺诈行为有哪些 ?广大消费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美国老牌电信运营商 AT&T日前披露了一些常见的通信欺诈手段 , 提醒消费者保护自己、预防欺诈。_又称“电子欺骗” , 是网络诈骗者常用的一种骗术, 通过假冒的公司邮件和网站来“钓取”消费者的财务信息和密码。诈骗者发来的邮件貌似知名公司 , 但其中的链接却引向经过伪装、与合法公司网站几乎完全相同的欺
2、骗性网页。这些网站要求消费者输入用户ID、社会安全号、银行或 _ 账号、ATM密码等最新财务信息和个人资料。消费者和公司企业如果收到要求提供个人和 / 或 _ 账户信息的邮件 , 务必小心处理。同时 , 一些网站的安全性也是可以通过某些小窍门得到检验的 , 比如 , 查看网址中“”的后面是否有字母“ S”, 或者屏幕底部是否存在“锁”的图标 , 有此类信息的表明是安全网站。短信钓鱼_诈骗者甚至已经实现了从有线到无线的飞跃。通过手机实施的 _ 行为被称为“短信钓鱼”。这种新型的身份窃取行为同样试图盗取消费者的财务信息和密码数据 , 其手段是将消费者引向假冒网站或电话号码。消费者会收到将其引向假冒
3、网站的文本信息 ( 也称短信 ), 这些网站会试图窃取人们的个人信息。短信用户应该注意 , 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短信中提供的链接。 与_欺诈一样 ,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查看网址中 “”之后是否有字母 “s”, 以及屏幕底部是否存在“锁”的图标 , 从而确定某个网站是否安全。塞账“塞账”是指消费者的手机或座机账单中出现未经授权的费用的情况。为了防止成为塞账行为的受害者 , 消费者应密切留意自己的账单。如果确信存在塞账问题 , 消费者应及时致电产生该笔费用的相关服务供应商 , 并对费用提出异议。若要 _ 解决问题 , 并防止服务供应商可能采取的收费行为 , 消费者必须与实际的服务供应商取得联系。偷转“
4、偷转”与塞账非常相似 , 指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改其电话服务 , 这里指的是更改通信服务供应商。欺诈者通常以虚假身份致电客户 , 询问客户的账户信息。如果有人来电称可以帮您更改电话服务供应商 , 或要求提供敏感信息 , 请向其详细询问。一定要查验公司身份、业务内容及价格 , 并取得服务代表的联系信息。809 区号809 是多米尼加 _ 的合法区号。以此骗局为例 , 消费者通常会收到一条请求他们拨打区号为“ 809”、“ 284”或“ 876”的电话号码的短信 , 以便领取奖品、奖金或了解病危亲戚的情况。受害者认为该号码是一个典型的三位数美国区号 , 但实际上却被接到美国以外的号码 ( 通常
5、为 _ 或加勒比国家 ), 并被收取国际话费。不幸的是 , 消费者只有在收到账单的时候才发现被收取了较高的国际话费。消费者们应该注意 , 只回拨手机上显示的熟悉的电话号码。 也可呼叫目录帮助服务或长途接线员 , 查清区号的归属地。邮件病毒和蠕虫以最近的 Conficker 蠕虫为例 , 病毒和蠕虫是随邮件附件传播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病毒通常会伪装成图片、 屏保甚至是网络链接等形式 , 隐藏在计算机程序或系统文件中。 蠕虫属于软件组件 , 能够感染某台计算机并利用该计算机来感染另一台计算机 , 可自动快速传播。有些运营商提供客户可配置的邮件保护功能 , 可以在邮件发送至计算机之前检测出病毒和蠕虫 , 比如 AT&T。运营商们还可以向宽带客户提供可下载的 PC保护软件。另外 , 客户也可以保持软件的经常更新 , 从而确保免受邮件病毒之害。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