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质量检验与统计过程控制1. 质量检验职能中的质量控制成分现代质量检验应具有五大职能:鉴别的职能、把关的职能、报告的职能、预防的职能和监督的职能。进货检验进货检验是企业对所采购的原材料、外购料(标准件) 、外协件、配套件、辅助材料、配套产品以及半成品等在入库之前的检验。其目的在于保证实现不合格原材料(物资)不准投产的要求。过程检验(制程检验)过程检验也称为工序检验、制程检验,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各加工工序之间半成品的检验。其目的在于保证实现不合格品不准转序的要求。成品完工检验成品完工检验也称为最终检验,是在产品完工入库前的检验,其目的在于保证实现不合格品不准备出厂的要求。2. 过程质量控制
2、与产品质量检验的关系:质量控制与质量检验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均起到质量保证的作用。 过程质量的实施过程是起到保持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的作用, 产品质量检验通过对产品质量特性的测量和试验, 则起到验证过程能力是否满足顾客(用户)质量要求的作用。3. 过程能力的概念3.1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作用的活动。3.1.1 任何过程都必须是有效的过程3.1.2 任何过程必须是稳定受控的过程3.1.3 应形成过程网络3.2 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在正常状态(稳定受控)下所加工产品质量特性值实际分布的六倍标准差。公式: B=6 =6S注:能否保证长期、稳定地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满足以下两
3、个基本件:( 1) 要有足够的过程能力;( 2) 过程要保持稳定受控状态。3.3 过程能力指数:是指过程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符号为Cp。公式: Cp=T/B= (Tu-T L) /6=(Tu-T L)/6ST:质量特性的公差范围;Tu:为上公差界限;TL:为下公差界限;B:为过程能力;:为质量特性值总体分布的标准差;S:为质量特性值样本分布的标准差。第二章质量分析常用的统计方法一、 质量分析的含义1、质量的定义: 一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质量分析: 质量分析应进行的三个方面的工作:2.1 分析质量问题的危害性及严重程度。2.2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特别是潜在的原因。2.3 研究应采
4、取的措施,以杜绝质量问题的再发生。二、因果图、系统图和关联图1、因果图的定义:因果图是用于考虑并展示已知结果(如质量特性的波动)与其潜在原因之间关系一种工具。2、因果图应用的三个阶段(1)分析因果关系。要求分析透彻、全面,应尽可能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全部潜在原因(2)表达因果关系。要求正确绘制因果图,清楚地表达因果关系。(3)确定主要原因。为采取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作好准备。3、 因果图的应用程序:(如下图)3.1 明确分析的质量问题、明确要分析的质量问题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整理取得的语言资料绘制草图讨论分析完 善绘制图形图形分析KJ 法矩 阵 数 据 解 析 法调 查 表头 脑 风 暴 法排 列
5、 图散 布 图矩 阵 图正 交 法工 艺 试 验 证 、 显 著 性 验 证经 验 验 证注: 1)当对所分析的问题不明确时,可以应用KJ 法或矩阵数据解析法明确问题的所在。2)当所分析的问题已经明确,但问题较多时,可以应用排列图、散布图、矩阵图、正交法、工艺试验以及经验论证等方法确定主要应分析的问题。3.2 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 调查表、座谈会、头脑风暴法调查研究过程中常用到的调查方式是发放调查表和召开座谈会。在召开座谈会时,常采用头脑风暴法来激励被调查人的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开拓性的设想。3.3 整理所取得的语言资料 - 分层法3.4 绘制草图经整理后的语言资料,按其已明确的逻辑关系进
6、行图形化就是因果图。但为使图形更加完善,应先绘制草图供集体讨论分析使用。3.5 讨论分析对绘制的草图广泛征询有关人员的意见,对不完善(如认为收集的语言资料太少,尚未找出全部的潜在原因、分类不妥、分层不当等) ,应重复 3.2 以后各步骤,直到一致认为完善为止。3.6 绘制图形3.7 图形分析从末端因素中确定影响质量因素的主要原因。 常用的辅助工具有排列图、 散布图、矩形图、正交法、工艺试验(辅以显著性检验) ,但是,这些方法的应用都有一定的制约条件。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常应用经验论证法(专家会签法或两两对比法) 。应用经验论证法必须表达出经验论证的权威性和论证的过程。4、 因果图应用中应注意的几
7、个问题:因果图(以及因素展开型系统图)属于单一目的分析的工具,一个质量问题问题用一个图进行分析,不允许在一个图上同时分析两个以上的质量问题。绘制因果图时,按照分层图分析的结果,应将分类对准干线,第一层原因对准分类,第二层原因对准第一层原因,以此类推。一个完整的因果图至少应有二层,许多因果图有三层或更多层。因素分层的逻辑关系必须保持上层是下层的结果,下层是上层的原因。因素分层要求展开到底,即末端因素必须是可能直接采取措施的因素。主要原因必须从末端因素中确定,不可以确定在中间环节上。因素分类的类别必须根据实际实际确定,一般可按人、机、料、法、环分类。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把管理、检测、用户等作为类别。
8、当出现类别间因素不均衡时,还可以把某一类别细分为若干个类别。因果图是分析质量问题与其影响原因之间关系的工具。 无论是质量问题还是影响原因都是不良现象,应当用“贬义词”表达,不应当使用“中义词”或“褒义词” 。三、系统图系统图的类别:1、系统图按其层间逻辑关系可分为因素展开型系统图和措施展开型系统图。2、系统图按其绘制的图型可分为单侧展开型和宝塔型。类别类别第二层原因第一层原因第三层原因类别类别结果因果图的层次划分aAbBAA acdcdeb问问题题BfgeCfCg因果图与因素展开型系统图的转化 因素展开型系统图1、因素展开型系统图的定义、功能及应用程序民因果图完全相同。因素展开型系统图是为解决
9、因果展开层次不能过多这一弱点而设计的新型图形。2、因素展开型系统图与因果图可以转化。( 4) 措施展开型系统图1、定义目的手段目的手段目的手段措施展开型系统图的逻辑关系是“目的- 手段”的关系,弄清事物的分层关系在整理语言资料的过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i.层间关系措施展开型系统图的层间逻辑关系应保持上层是下层的目的, 下层是上层达到的的手段 (方法、措施)ii. 应用程序1. 确定目的或目标明确应达到的最终目的,(或目标),不当然首先应论证 “为什么么要完成这样的目的或目标。2. 提出手段(方法、措施)一般是从高一级(实现总目的应采取什么手段)开始,逐级展开。第一级展开的手段就成
10、为第二级展开的目的。也可以从最低一级的手段的提出开始,逐级收敛,直到认为可以实现最终目的的为止。当无法区分高级和低级时,可以采取广泛收集各类手段,然后用卡片法KJ 法 进行层次整理的方法。3.手段评价对展开到末端的(最低级的)手段应进行评价。评价所采取的手段(方法、措施)是否恰当,以决定舍取。评价用、表示。表示可以实施表示尚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实施表示不可能实施对属于的手段应两次通过调查和试验,将其转化为和。评价时要注意:a 不可用肤浅的见解评价,即不能简单地决定“不可能”而了事,要有论证过程,说清楚为什么取舍。b 否定一些项目时特别要慎重,要注意项目的干净开发,要研究建议的内涵,尽可能转化为可实
11、施的项目。c 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新设想,要补充到原有项目之中去,使其更加完善。d 确定每一项实施项目应达到的目标e 制订实施计划(采用措施展开型系统图与对策表联合应用的方式)。iii. 措施展开型系统图的应用范围1. 用于新产品的开发的质量设计完成最高级目标第二级目的第一级手段第二级手段评价采取措施执行人日期减少产品漏电流采用高纯铝箱加强文明生产保证老练质量缩小容量公差挑选 K 值均匀箔提高性能保证试片精度结构合理可靠采用胶木板结焊接性能良好保证 CP 线焊接性设计外壳绝缘质量采用塑套保护外壳制造降低溶剂成本增加溶剂水125 降低成本乙二醇作溶剂系列减少新添制工模具采用标准化零件新产采用老工装夹
12、具品包装按老设计设备满负载使用尽量使用现有设备修订工艺文件缩短试制周期采用 CD26 卷边开片采 用真空 浸渍 工艺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上印字套管去除表面喷涂改进电糊配方展开型系统图示例2. 用于质量保证活动的展开(如质量体系要素展开为质量活动) 。3. 方针目标的展开。4. 承包制的展开。5. 质量职能或业务功能的展开6. 工序质量的展开(确定影响质量的支配性要素) 。7. 价值工程中的功能分析。三、关联图因果图、因素展开型系统图的弱点因果图和因素展开型系统图有两个共同的弱点为,妨碍了质量分析的效果。 . 因果图和因素展开型系统图只能完成单一目的分析和。 . 因果图和因素展开型系统图只能处理简单
13、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因素与因素之间只能“单线”联系、层间、分支间不允许有关联) 。注:关联图就是为了克服这两个弱点而同计的一种因果分析工具。关联图的定义所谓关联图就是把几个问题和涉及这些问题的关系有极为复杂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的图形。关联图的类型 中央集中型关联图(如图)原因 25原因 26原因 24原因 23原因 22原因 9原因 1原因 10原因 21原因 8原因 11原因 12原因 2原因 20原因 7问题 1问题 2原因 3原因 6原因 13原因 19原因 5原因 4原因 14原因 18原因 15原因 17原因 16中央集中型关联图中央集中型关联图在制图时,把要分析的几个问
14、题放在图的中央位置,因素则层层向四周展开。单向汇集型关联图(如图)原因 19原因 6原因 13原因 20原因 1 原因 7原因 14原因 21原因 8原因 2原因 15原因 22原因 9原因 3原因 16原因 10原因 23原因 4原因 17原因 11原因 24原因 5原因 12原因 25原因 18问题1问题2单向汇集型关联图单向汇集型关联图在制图时,把要分析的几个问题放在图的一侧,(左侧或右侧均可),因素则层层层向相反的方向展开。应用型关联图(如图)部门手段4原因18ABCD2项目手段1手段5活动项目12手段63934手段74目手段8567手段2的59手段9108手段10应用型关联图16手段
15、3手段1111910手段1274C区31211A区应用型关联图 313251415问题116186D 区B区1778应用关联图2应用型关联图指关联图与其他图种的联合应用的方式。关联图的应用要点: 要广泛收集信息最好应用头脑风暴法,收集到影响质量问题的各方面的因素。 语言资料要用简单、明了、易懂的词汇表达。 小组成员要集体参与收集语言资料、作图、讨论、修改,对结果应取得一致的意见。因此,关联图作图过程中往往会经过多次返复,直到满意为止。四、排列图1、排列图的定义和应用范围排列图的定义排列图是为了从最关键的到较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的图示技术。排列图用于 按重要顺序,排列每一个项目在整体中
16、相应的作用。 排列出改进的意义。 帕累托原理 意大利的经济学家经过排列图分析,认为在一个国家中社会财富不是人均占有。总有少数人占有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他伴在社会上起到支配性作用,称为关键的少数。 全面质量管理的创始人,朱兰博士反帕累托原理移植质量管理中,认为影响一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总有少数原因对质量问题起到决定性作用,称为关键的少数。解决质量问题,如果能有效抓住这关键的少数原因,就会多快好省地取得工作成绩。2、 排列图的应用程序确定排列项目存在的很多质量问题,或者影响一个质量问题的很多原因都可以作业排列项目,以便从中确定关键的少数,当排开项目较多时,对含有最小项目的类别可合并为“其他”
17、项,这一项无论频数多大,都应排列在最后。选择度量单位在排列图中,度量单位可以是频数、件数、成本等。在同一张排列图中,所有排列项目的度量单位都应当是相同的、等价的。选择取样时间周期及确定样本量排列项目应从分析周期内的质量数据中取样,取样数量应能保证反映过程的基本状况。取得数据后应作缺陷数统计表,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如下表:表 1、电话故障缺陷数统计表项目频数(次)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噪声2404848串线1202472信号器701486无反应30692不响10294其他306100500100上表中的十几项投诉中,噪声和串线是少数项目,但其频数占有72%,因此是关键的少数,此时,不必绘制排列图
18、,但将来在资料归档及发表科技成果时应绘制排列图。建立坐标第并对坐标轴刻度 左纵坐标为排列的频数,其高度必须等于所有项目的频数的总和。 右纵坐标为累计百分比,从0 到 100%标定,其高度( 100%刻度处)必须与左坐标等高(等同于频数的总和的刻度处) 横坐标为排列项目,按频数度量单位的量值,以递减的顺序从左天右排列,“其他”项止无论量值多大,均应排列在最右端。作排列图在坐标系对应横坐标的每一项目上画长方形,其高度表示该项目的度量单位值勤。并画出累计百分比曲线(帕累托线)图形分析排列图的图形分析是为找出关键的少数(称为A 类因素)。 按右纵坐标刻度,分别在100%、90%、80%处作水平线,称为
19、C 线、 B 线、 A 线。 排列图内在 A 线附近覆盖的百分点所代表的项目称为A 类因素(关键的少数) 。这一分析原则称为“二八原则”,应注意二八原则并不是绝对的分析准则。如下图:电话故障排列图5001004008030060200401002000噪声串线信号器无反应不响其他频数(次)累计百分比%从上图分析可以看出,在全年的500 次投诉中,主要是噪声和串线两项,其累计百分比达72%。若电话局集中技术力量消除电话通讯中的噪声和串线故障,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用户的投诉。4. 两图一表在计划阶段联合应用的作用我国工业企业在质量分析中常把因果图、排列图、对策表联合应用,称为两图一表,质量分析的重要工
20、作在于原因分析和制订质量改进的措施计划, 两图一表在计划阶段的联合应用, 充分体现了 PDCA循环的逻辑性和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的指导思想。 PDCA循环在计划阶段的任务(如下表)PDCA循环在计划阶段的任务步骤关键应用工具找出存在的现状调查排列图主要问题原因分析找出影响因果图的全部原因确定要因从排列图中找出主要原因制订对策针对对策表制订措施计划A、 PDCA循环每一步骤都体现了一环扣一环的强烈的逻辑性。B、在计划阶段应用排列图筛选主要问题和主要影响原因,符合帕累托原理。 小田口的论断日本质量管理专家小田口强调,解决质量问题不要刻意追求完全彻底,要短、平、快地解决质量问题,通过多次PD
21、CA循环逼近完全彻底。A、小田口听论断是“宁愿用1-2 个月的时间解决问题的80%,也不愿用 1-2 年的时间问题的 90%”。B、连续的 PDCA循环,逼近于完全彻底质量问题。 解决一个质量问题需要多少个PDCA循环,要求达到一个适宜的质量水平。所谓适宜的质量水平指保证过程增值的质量水平。企业的适宜质量水平同时反映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必须刻意谋求高水平的适宜质量水平,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的竞争能力。 政治家的论断毛泽东在矛盾论论述:A、解决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或主要矛盾方面,当主要矛盾解决以的问题应付迎刃而解。B、当主要矛盾解决以后,次要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地位。注:这里的 B 点问题实际上是PDCA循环中的遗留问题。第1次循环第2次循环逼近第3次循环完|全|彻|底|连续 PDCA循环的作用五、直方图和正态概率纸1 、直方图的定义和应用范围直方图的定义直方图是用一系列等宽不等高的长方形来表示数据。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数据出现的频数,变化的高度形态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2)直方图的应用范围A、显示数据波动的形态(分布)B、直观地传达有关过程的情况和信息。直方图提供的信息,可以推算出数据分布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