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卷一、简答题(共3 小题,15 分)1.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用名义屈服极限0.2 作为屈服极限,在拉伸曲线上如何确定0.2?0.22简述提高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题 1 图3.已知矩形截面 ABCD 对其形心轴的惯性矩 Iz0,求证DCz0三角形 ABD 对其形心轴的惯性矩 Iz1= Iz0 /3。Az1B题 3 图二、计算题4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写出Q max 和 M max 。(10 分)2qaM5 qa22qaq41 qa2BAD4Caaa题 4 图1 qa225图示结构中,q = 20 kN/m,梁 AB 的截面为矩形,b1=100mm,
2、h1=150mm;柱 BC 的截面为圆形,d =80mm。梁和柱均为低碳钢,E = 200 GPa, s= 240 MPa, p= 200 MPa,a = 304 MPa,b = 1.12 MPa。若 = 180 MPa,规定稳定安全因数nst = 3。试校核结构的安全性。(15 分)qb1BAh15m max=Mmax= 166.7 MPa4mWdFc rns t = 4.96 nstCFN题 5 图结构安全6图示两块钢板,通过一个螺栓联接。己知:拉力 F = 25 kN,每块钢板的厚度 t = 10 mm,宽 b = 60 mm,钢板许用应力 = 80MPa,螺栓的直径 d = 20mm,
3、螺栓的许用切应力 =70 Mpa、许用挤压应力bs = 130 MPa。试校核该联接件的强度。 (10 分) =F= 79.6MPa tFAjFt bs=F = 125MPa bs dAbs =F= 62.5MPa (b d )t强度不安全FbF题 6 图7. 7图示刚架位于水平平面内(图 a 所示),AB 杆和 CD 杆的材料均为低碳钢,许用应力=140MPa,其横截面均为圆形,直径 d=40mm,L=400mm。将重量 Q=200N 的重物自高度 h=20mm 处自由落下,垂直冲击到 D 截面,试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 AB 杆的强度。已知相同刚架在静载荷 Q 的作用下(图 b 所示),B 截
4、面和 C 截面的静挠度分别为 0.16mm 和0.16mm(假设挠度方向向下为正)。 (15 分)QQDj =0.96mmhDDKd =7.53ABABLLK d r3 = 135.5MPa LCL/2LC L/2强度足够(a)题 7 图(b)8从构件的危险点截取的单元体如图所示(应力单位:MPa),弹性模量 E=200GPa,泊松比=0.3。求:(1)图示平面内的主应力和主方向,并表示在单元体上;(2)单元体的最大切应力;(3)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主应变。 (15 分)40i=112.43MPa0 = 22.5D ,0= 67.5D30 j27.57MPa100 1 = 112.43MPa, 2
5、 = 27.57MPa, 3 = 0MPa ,max = 56.22MPa1 = 520.8. 106题 8 图9已知杆 AB 和 DE,截面抗拉刚度均为 EA,杆长均为 l,直角三角板 BCD 为刚性板,BC边长为 l,若三角板 BCD 受到顺时针力偶矩 M 的作用,试求杆 AB 和 DE 的内力。(10 分)NAB =M(拉伸)NDE =3M(压缩)ABM4l4l30DCE题 9 图10如图(a)所示,直角曲拐位于水平面内,铅垂载荷 F 作用在 C 端 ,AB 为圆截面杆,直径为 d,材料弹性模量为 E,泊松比为 。在 D、E 两点分别贴有沿着轴向和周向的应变片,分别为 R1、R2(D 点)和 R3、R4(E 点),俯视图见图(b)。已知 D、E 两点相距为 s。拟利用这四个应变片中的若干应变片,测量载荷 F 的大小。在不提供额外温度补偿片的前提下,试设计桥路图(半桥、全桥均可),并推导出载荷 F 和应变读数读的关系。(10 分)CssCDEADR1 E R3BFABbR2R4( a )( b )题 10 图E dR1R3F =332s读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