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调查研究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 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 ; 是小学课程结构中重要的一门学科课程。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是以教材为载体的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中明确指出 , “在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贯彻过程中 , 还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 用他们的经验与智慧去丰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 只有紧密结合实际 , 课程改革的理念才能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动。 ”因而 ,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对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实施和达成课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 ,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文本解读能力
2、?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如何 ?是否存在相应的问题 ?出现问题的原因为何 ?又如何根据成因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这便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研究思路。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 ,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对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 发现总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并不是很高 , 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理性认识、 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对文本的选择与组织能力、对文本的呈现能力和对文本的创生能力这五个方面。 学校教研疏于对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关注 , 教师备课因循守旧、形式化浓重以及
3、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原因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存在对文本解读的理性认识有所缺失 , 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不够 , 对文本的选择与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 对文本的呈现能力存在偏差和对文本的创生能力亟待开发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的分析 , 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经验从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了五条建议。 一方面学校教学管理方面应加强对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和评价。 学校教研要注重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 ; 学校教学评价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关注和评价。另一方面 , 教师自身也要重视文本解读观念的转变及能力的历练。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文本解读 , 树立正确的文本解读观念 ; 要不断学习 , 增强对文本解读的理性认识 ; 要重视实践与反思 , 历练文本解读能力。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能力素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追求成为提高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推动力之一 , 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的不断提高不仅是教学工作的要求 , 更是教师发展、教育发展的需要。希望这些建议能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