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我国外语教学的特点及其教学原则浅析我国外语教学的特点及其教学原则论文关键词: 外语教学;特点;教学原则 论文摘要:从我国外语教学的特点出发,分别对教学客体、教学主体、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考察、论证,阐述了外语教学应实施的四个教学原则,指出我国外语教学应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力求按照人类学习外语的规律去组织教学活动。 在 21 世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的外语教学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但我们在借鉴外国经验的时候,不应是片面借鉴。我们的外语教学不能采用单纯的交际法和翻译法,应该采取认知和交际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外语教学特点出发,采用能够包容 与欧美和一些前英美殖民地国家的二语教学或外
2、语教学相比,我国的外语教学具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从教学客体、教学主体、教学环境等方面加以考察。 1教学客体的特点 教学客体指目的语语言,如英语。虽然我国学生和外国人同样学习英语,但我国学生学习的是作为中国学校中一门科目的英语课,它受到各级学校课程结构的制约,因而具有以下特点:(1)英语和其他科目具有同样的教育任务并包含人文教育的内容,这些须得通过知识的吸收与建构而完成。(2)英语学习的对象是外语,不是第二语言。外语是学生可能用到的工具,学生对之选择性大;二语则是面向学生的生活条件,学生对之选择性小。(3)英语开设于小学、中学、大学,目的连贯而学程不一定连贯:学生有的只能读到小学、初中,有的
3、只能读到高中,有的只能读到大专,有的可读到本科以上。所以我国学校的外语教学是分阶段完成的,并且各学段的毕业生都可能终止在校的学习,而在某一个时间自学外语或上学继续学习外语。这样,各级学校的外语教学都必须把可持续学习放在首要地位,而能保证可持续学习的语料,首先是语言知识。(4)由于上述三个特点滋生出在教学对象方面的第四个特点,那就是学习内容有限。外语教学既不追求绝对的双语水平,也不可能像二语学习那样全面地面向生活。与“生活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相反,外语课所学的目的语内容是相当有限的,因为它要求达到的只是相对的外语沟通水平。所以它需要学习再生力强的结构、中性的功能以及使用频率高的词汇,而结合生活需
4、要的内容只占很小部分。从这些内容看,外语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应立足于语言知识。 2教学主体的特点 教学主体指学习外语的学生。在这方面,我国学生具有四个特点:(1)我国学外语的学生哪怕是小学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相对成熟,缺乏的是目的语语言形式。比如,我们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掌握汉语拼音之后,便能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具有相当难度的童话、故事等读物,如果不借助汉语拼音突破语言形式关,大致得到小学四、五年级以后才能阅读。在外语教学中这种思维实际超前于语言发展的情况,说明教学必须立足于语言知识,以尽快掌握目的语语言形式。(2)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投入有限,不可能通过大量接触模仿去学会。儿童习得
5、母语估计要用 10 000 小时。根据全国初、高中英语教学调查,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每周课内课外共投入 6 小时 45 分(*以每学时 45 分钟计算,含不合规定而多用的时间,下同),每学期以上课 20 周计共 135 学时,初、高中总共 1620 小时。小学每周约 2 小时,全程 240 小时。大学每周至多与中学等同,但仅 23 年,故全程约 540810 小时。这样,我们的学生即使从小学一年级学到大学本科,至多能投入 24002670 小时。实际上还很可能投入不到这么多时间,除了学校的课堂内外,我们的学生又很难得有其他接触外语的机会。因此我国学生惟有充分利用语言知识,以求学一用十。(3)我国
6、学生对于使用外语具有前瞻性,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将来的发展需要而学习外语。这使外语教学只宜把“学了要用”作为远景目标,而不是现实目的。因此不必重点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而适宜以语言知识的学习作为起点。因为即使使用交际教学法,不少知名学者,如哈佛大学的里弗斯教授,也主张外语教学应从认知知识着手再进入产出,以获取技能,然后通过应对(interac-tion)去运用技能,以进入真实交际活动。(4)我国的文化是一种大一统文化,这使我国有记载的几千年历史中,国家很少分裂。大一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是自上而下,由一般到特殊,世世代代按此逻辑活动,使我们的学生很自然地易于采用演绎式的学习方法,这也为外语教学以知识为立足
7、点提供了方便。 3教学环境的特点 外语教学是在课堂环境中教学生学会外语,这不同于在目的语环境中的自然学习,环境对学习会有极大的制约作用。而综观我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仅在操作层面就有四大特点:(1)班大人多。当前小学英语班级有多达 50 余人,中学则可能每班超出 60,最小的班也是 50 来人。一名教师同时教这么多学生,师生的接触面很窄,在短短的 2040 分钟里,学生之间以目的语为媒介的接触量也极为有限。课堂以外,学生又难得有其他外语信息源,有了也不见得能够抓住。惟有循知识技能综合运用的路子学习,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得。(2)我国人口多,发展极不平衡。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我们的学生仍会缺乏目的语环境,学生在生活中自然学会的机会极少。这也限制我们采用经验主义教学方法,而较多地采用理性主义的教学方法。(3)根据近几年外语教学经验的统计分析,我国学生学会外语在很大程度上得靠自学。因此,外语学习须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对于正误的检查。拼读能力、语法能力、词汇知识正是学习的手段,也是检查输入与产出语言之正误的工具。为此,外语教学必须以语言知识为立足点。(4)我国学生最现实地运用外语的场合是考试,不论测试理论和试题结构如何变化,应考能力的基础仍是语言知识,只是或隐或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