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 xx-xxx-xxxx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xx-xxxx福建省装配式住宅建筑模数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dular coordination of assembl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Fujian(送审稿)201x-xx-xx 发布201x-xx-xx 实施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装配式住宅建筑模数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dular coordination ofassembl
2、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Fujian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 xx xxx xxxx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xxxx-xxxx主编单位:福州市建筑设计院福州市抗震办公室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 201x 年 xx 月 xx 日201x年 福州前言为了促进福建省建筑工业化发展和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模数化设计,针对装配式住宅建筑进行专门优化,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广泛征求了设计、 制造、施工、大专院校和相关部门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审查, 制定了本技术规程。本规程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 1 总则; 2
3、术语; 3 模数; 4 定位法; 5 建筑设计优先尺寸; 6 混凝土构件优先尺寸; 7 公差与配合;附录等。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编制组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或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地址:福州市晋安区福新东路185-1 号,邮编:350014)。主编单位:福州市建筑设计院福州市抗震办公室参编单位: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州建工(集团)总公司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大学主要起草人:俞波杨大东翁锦华陈晓静李俊峰宋晓姝王耀罗贤亮陈恩张国珍朱剑钦黎忠和
4、朱晓阳庄国钲林志森苏清濡主要审查人:1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模数 .43.1基本模数、导出模数.43.2模数协调应用 .44定位法.54.1基本定位 .54.2部件定位 .55建筑设计优先尺寸 .65.1一般规定 .65.2楼梯 .65.3电梯 .75.4门窗及其他 .76混凝土构件优先尺寸 .96.1一般规定 .96.2剪力墙 .96.3框架柱 .106.4框架 ( 次) 梁.116.5预制叠合楼板 .116.6预制悬挑板 .117公差与接口 .127.1公差 .127.2接口 .14本规程用词说明 .16引用标准名录 .17附:条文说明 .182Contents1General P
5、rovisions .12Terms .23Module .43.1Basic Module, Export Module .43.2Application of Modular Coordination .44Positioning .54.1General Requirements of Positioning .54.2Element Positioning .55Preferred Siz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65.1General Requirements.65.2Stairs .65.3Elevator .75.4Doors , Windows and
6、 Others .76Preferred Size of Concrete Elements .96.1General Requirements.96.2Shear Wall .96.3Columns .106.4Beams .116.5Prefabricated Composite Floors .116.6Prefabricated Cantilevered Plates .117Tolerances and Erection Interface .127.1Tolerances.127.2Erection Interface .13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
7、is Specification .16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7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831总则1.0.1为推进福建省住宅建筑工业化,从住宅设计源头实现建筑或部件的尺寸和安装位置的模数协调,推动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 部品部件生产、 施工安装过程的通用化、 模数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为了推进我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7 年 5 月发布了福建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模数协调技术要求,对装配式建筑的模数协调设计作出相关规定,在我省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起到了规范、示范作用。本
8、规程专门针对装配式住宅的工业化建设需求,规范住宅建筑各功能空间的模数合理应用、制定钢筋混凝土构件标准化尺寸,全面实现住宅建筑模数协调,将大幅度提高装配式住宅标准化、减少构件种类、提高预制构件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促进行业进步、避免质量通病、促进装配式建筑推广等诸多目的;各部品部件的预制生产、现场装配等亦容易形成经验性节点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深化设计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规范检验与验收过程。1.0.2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福建省装配式住宅工程的设计、 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的模数协调。【条文说明 】本规程从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预制构件生产、装配式安装等各环节出发,结合福
9、建省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对装配式住宅建筑从建筑空间到建筑部件各层级的模数协调应用做出有针对性、易实施性、科学性的规定,因此适用于福建省新建、扩建、改建等装配式住宅工程。本规程主要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 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住宅可参考本规程执行。 1.0.3 福建省装配式住宅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条文说明 】目前我省大部分住宅设计中没有考虑室内空间的模数化,开间进深尺寸也相对随意。本规程力求简化建筑模数在实际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从居住单元空间形态和尺寸的控制入手(制定开间、进深和层高的优先尺寸),进一步细化至
10、结构构件和内、外装部件的模数协调,建立建筑空间与各建筑部件的相互协调的尺寸关系。本技术规程执行过程中,涉及的有关标准、规范众多,除执行本技术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主要有: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2013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标准JGJ/T398-201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等。12 术语2.0.1装配式住宅assembled housing system以工业化建筑通用体系为特征,建筑结构体和建筑内装体中全部或部分构件、部品采用装配方式建造的住宅。2.0.2模数module选定的尺寸
11、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2.0.3基本模数basic module模数协调中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 表示。2.0.4扩大模数multi-module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2.0.5分模数infra-modular size基本模数的分数值,一般为整数分数。2.0.6模数协调modular coordination应用模数实现尺寸协调及安装位置的方法和过程。2.0.7部件element建筑功能的组成单元,由建筑材料或分部件构成。在一个及以上方向的协调尺寸符合模数的部件称为模数部件。2.0.8分部件component作为一个独立单位的建筑制品,是部件的组成单元,在长、宽、高三个方向有规定尺寸;
12、在一个及以上方向的协调尺寸符合模数的分部件称为模数分部件。2.0.9基准面datum plane部件或分部件按模数要求设立的参照面(系),包括为安装和建造的需要而设立的面。2.0.10安装基准面erection datum plane为部件或分部件的安装而设立的基准面。2.0.11模数数列modular array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2.0.12优先尺寸preferred size从模数数列中事先排选出的推荐优先选用的模数或扩大模数尺寸。2.0.13公差tolerance部件或分部件在制作、放线或安装时的允许偏差的数值。2.0.14制作公差manufactu
13、ring tolerance部件或分部件在生产制作时,与制作尺寸之间的允许偏差。2.0.15安装公差erection tolerance部件或分部件安装时,基准面或基准线之间的允许偏差。22.0.16位形公差performance tolerance在力学、物理、化学等作用下,部件或分部件所产生的位移和变形的允许偏差。2.0.17连接空间joint space安装时,为保证与相邻部件或分部件之间的连接所需要的最小空间,也称空隙。2.0.18标志尺寸coordinating size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线或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建筑部件、建筑分部件、有关设备安装基准面之间的尺
14、寸。2.0.19制作尺寸manufacturing size制作部件或分部件所依据的设计尺寸。2.0.20实际尺寸actual size部件、分部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测得的尺寸。33模数3.1基本模数、 出模数3.1.1基本模数的数 100mm(既 1M 等于 100mm)。3.1.2 出模数 分 大模数和分模数,其基数 符合下列 定:1 大模数基数 2M 、3M 、6M 、9M 、12M ;2 分模数基数 M/10、 M/5 、M/2 。【条文 明 】3.1.13.1.2条均沿用建筑模数 准 GB/T50002-2013 的相关 定,亦符合目前我国建筑行 使用 。3.1.3 福建省装配式住宅
15、的建筑 和部品部件 先 用本技 程 定的 先尺寸模数数列。【条文 明 】本 程的突出特点是制定装配式住宅的建筑 和部品部件的 先尺寸模数数列,制 建筑模数数列的随意性使用,以便推 装配式住宅的工 化建造。在 和生 程中,如遇特殊情况也可以 用符合 建筑模数 准 GB/T50002-2013 要求的其他模数数列。3.2模数 用3.2.1 福建省装配式住宅的建筑 、部品部件生 、施工安装等,均 采用基本模数或 大模数的方法,按照本 程的 定, 建筑模数 。3.2.2住宅建筑的开 或柱距, 深或跨度, 采用3M 先尺寸模数数列。【条文 明 】按照我国 使用 制定3M 先尺寸模数系列, 于有特殊技 指
16、 控制的住宅建筑,从 用角度出 ,也可采用1M 、2M 的模数数列。3.2.3福建省装配式住宅建筑的 高基本模数 采用1M 先尺寸模数数列。3.2.4福建省装配式住宅建筑的 窗洞口 度 采用3M 先尺寸模数数列。【条文 明 】建筑 防火 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中第 7.2.5 条 定,供消防救援人 入的窗口的 高度和 度均不 小于1.0m。因此,本 程 装配式住宅建筑 窗洞口的 先尺寸模数数列作出 定, 中无法 足3M 的模数要求 ,也可采用1M 的模数数列。3.2.5剪力 厚度、框架柱、梁的截面尺寸 采用M/2 、 1M 模数数列。3.2.6 制楼板厚度 采用M/10
17、 、M/5 模数数列。3.2.7 制 板厚度 采用M/10 、M/2 、 1M 模数数列。44 定 位 法4.1基本定位4.1.1建筑设计常规运用的基本定位线为轴线,本规程采用的中心定位法与界面定位法均以轴线为基准线。【条文说明 】定位是指确定部件在模数空间中的位置和所占的领域。中心定位法:指基准面(线)位于部件上(多为部件的物理中心线),且与模数线重叠的方法。界面定位法:指基准面(线)设于部件边界,且与模数线重叠的方法。我国惯用的结构部件的水平定位多采用中心线定位法, 但因为结构部件的水平尺寸为非模数尺寸,获得的装配空间也是非模数空间,影响了装修部件的标准化和集成化。模数协调的重点已经转向结
18、构和内装的协调发展,需要结构部件的尺寸符合模数要求。4.2部件定位4.2.1对于主体结构部件柱、梁、承重墙平面方向的定位,应采用中心定位法。4.2.2对于楼板及屋面板平面方向的定位,应采用界面定位法。4.2.3建筑沿竖向的部品部件定位应采用以建筑标高为基准的界面定位法。4.2.4对于外围护墙体、外墙铺装、外墙装饰线条、飘窗、阳台、屋面女儿墙等外装部件的安装,应采用界面定位法。4.2.5内装部件的定位1 内部空间隔墙部件的安装,分户墙应采用中心定位法,除分户墙外其余户内隔墙均应采用界面定位法。当多个部件汇集安装到一条线或填充墙部件的一侧及双侧空间要求模数空间,应采用界面定位法(图 4.2.5)。
19、2 内部空间墙面、 地面、天花等铺装部件的安装, 当内装修面层所在一侧要求模数空间时,应采用界面定位法。3 内装部件的安装,应采用界面定位法。图 4.2.5多个部件按界面定位法汇集安装1- 墙; 2- 结构柱; 3- 装饰墙板55 建筑设计优先尺寸5.1一般规定5.1.1 福建省装配式住宅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优化套型模块的尺寸和种类,实现住宅预制构件和内、外装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条文说明 】装配式住宅立面设计追求通过不同外墙构件的灵活组合,采用不同饰面材料展现不同肌理与色彩的变化,实现富有装配式建筑特征的立面效果。5.1.2装配式住宅各功能空间采用的优先尺寸应符合表5.1.2.
20、1 的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表 5.1.2.1装配式住宅功能空间优先尺寸(单位:mm)建筑部位优先尺寸书房210024002700300033003600卧室/270030003300360039004200客厅/300033003600390042004500建筑部位优先尺寸卫生间150018002100240027003000厨房/18002100240027003000建筑部位优先尺寸层高280029003000【条文说明 】表 5.1.2.1 中厨房和卫生间的优先尺寸均选自住宅厨房模数协调标准 JGJ/T262-2012 和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 JGJ/T2632012 。5.2楼梯5.2.1装配式住宅楼梯的优先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制梯段、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