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事故复核申请书范本发生后会由交管部门进行事故的处理,判断是哪一方的主要责任。如果对判断结果有异议是可以提出交通事故复核的,需要提交一份交通事故复核。下面就让为大家带来交通事故复核申请书范本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一、交通事故复核申请书范本申请人:申请事项:请求对 * 号做出复核,并对该事故书中形成的原因及当事人责任作出同等责任的认定。申请人在提出本复核之前已认识到交通事故给对方当事人及家1属和本人带来的严重伤害,对受害人的家属在事故认定书做出之前,按照城镇户籍标准给予了充分的赔偿, 包括在内的赔偿共计 * 万元人民币 ;申请人也深刻认识到离开,未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的错误性。现本着实事求是
2、的态度提出请求和理由:一、对方当事人的过错认定不全面,导致未充分减轻申请人的责任,其原因是未充分遵照中的路权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 42 条第 4 款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承担全部责任。 * 号交通事故认定书 (以下简称认定书 )中对基本事实的描述是, 受害人在机动车道内玩耍 ,而在交通事故形成原因及当事人责任中的陈述是: 受害人在机动车道上通行 , 未有带领 ,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64 条第 1 款之规定。 而依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
3、,受害人在机动车道路内玩耍和通行分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 74 条规定,行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61 条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第 64 条第 1 款规定,学前儿童以及不能辩认、2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 保护责任的人带领。认定书仅认定了受害人 (患有脑瘫后遗症 )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64 条第 1 款之规定,似乎只有受害人的监护人是有过错的,而忽视和遗漏了受害人行为的种种违法性和由此产生的事故中过错。因此,申请人认为对方当事人
4、作为事故当事人一方的行为,在发生交通事故起主要作用以及受害人的过错严重程度认定不全面, 并且未区分一般过错与严重过错之间的基本界限是导致未充分减轻申请人的责任对主要原因,也是该认定书对责任划分不当的主要原因。二、申请人驶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不影响在发生该起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 ;与对方当事人过错的严重程度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根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 ,公安机关做出事故认定书应当根据该规定第 45 条,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严重是确定当事人责任的标准。申请人离开事故现场,是严重的过错,但没有导致作出事故认定书的公安部门查证交通事故,包括对方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过错, 和受害
5、人过错的相关证据收集。3同时可以印证的是受害人的过错与申请人离开现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申请人认为,受害人在机动车道内玩耍、通行未有监护人带领,在形成交通事故中起主要作用,是形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过错的严重程度与申请人的相当, 参照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 (试行 )8.1.4 条同为严重过错行为 (a 类行为 ),确定双方为同等责任。三、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有误。依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 26 条,交通警察调查事故现场时应当全面及时收集有关证据,而经申请人了解公安机关并未搜集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监控录像。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车辆在检验、鉴定完成后五日内未通知当事人领取
6、事故车辆和机动车行驶证,致使申请人无法及时对 * 号做出与肇事车辆比对核实,致使从程序上影响了对鉴定文书自收到三日内提出重新鉴定申请的权利的行使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 44 条 )。对事故车辆的检验报告申请人至今未收到。事故认定书未按规定程序送达。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 46 条,事故认定书应当分别送达当事人, * 号交通事故认定书未送达本人。综上,申请人请求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申请人依据客观事实和相关规定提出的复核请求予以审查, 结合申请人的主动投案4情节和受害人之监护人向作出事故认定书的机关提出书面请求对申请人的从轻处理的意见,将认定书中的主次责任纠正为同等责任。申请人:年月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