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络道德教育浅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络道德教育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高校必然应将其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之中。本文以科学发展观的朴学内涵为指导,阐述了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开展的要义、宗旨、要来与方法。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所引起的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在国外,网络伦理研究者把与网络有关的道德问题归纳为“7PN,即Privacy(隐私)、Piracy(盗版)、Pornography(色情)、Pricing(价格)、Policing(政策制定)、Psychology(心理的)和Protectionofthe
2、Network(网络保护)。国内一些专家认为,网络道德领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信息内容的地域性与传播手段的非地域性、通讯自由与社会责任、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信息共享与信息独有、网络开放性与网络安全以及网络资源的正当使用与不正当使用等方面的矛盾。如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和谐发展塑造道德高尚的公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网络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与新挑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其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来讲,科学发展观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
3、意义。 1、网络道德教育的第一要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乎人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提唯物史观的要义所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价值追求。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出发点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指出:发展的价值尺度是“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来说,这里的“人”就是特定而具体的群体一一大学生。大学生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承担者,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也理应将他们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大学生一般年龄在 1825 岁之间,
4、其生活、学习的范围和区域越来越多的突破单纯的家庭和学校而走向社会,学习内容也由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转变,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稳定,情感变化日益复杂,即将或正在经历恋爱与婚姻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物质利益驱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容易发生偏差,如在生活上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理想信念淡漠;人际交往中推崇物的有用性原则,为了私利营私舞弊,随意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应配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布局,除继续保证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之外,还应根据大学阶段的特征,注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公民道德素质一一作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作为家庭组建者的家庭美德。 2、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以“大学生为本” ,以他们的成长成材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满足的他们正当而实际的需要为教育开展的方向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