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的环境竞争力 - 论文关键字:实施 提高 企业 产品 环境 标准 认证 竞争力 清洁生产 环境标志 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的环境竞争力 2004-6-18 14:25:00 (一)企业获得 IS14001认证是提高产品环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IS 14000 系列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生命周期评价、术语和定义以及产品标准内的环境指标等七个方面。1995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1996 年初,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 ,1996 年 10 月 IS 14000 系列标准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获得 IS14001(即环
2、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可以提高市场准入程度,可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可以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总而言之,获得 IS14001 认证,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环境竞争力。截至 2001 年 9 月底,全国已有 836 家各类组织获得 IS14001 标准认证。与 1999 年底的 200 余家和 2000 年底的将近 500 家相比,我国获得 IS14001 认证的各类组织数量又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发展很不平衡。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它们占 71,机械行业占 7,其余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品、非金属制品、煤炭、社会
3、福利等行业各占 5不到;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占 75,中西部地区仅占 25;从企业类型看,合资和独资企业占四分之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对 IS14001 认证不重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报道说,在国际贸易纠纷中,我国企业往往由于难以有效证明“产品对环境无害”而陷入被动。即使如此,国内服装企业仍未对通过环保认证予以足够的重视。分析认为,当前纺织行业不景气,多数企业经营困难,难以抽出精力和资金进行认证是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决策者思想认识不足,对 IS14001 认证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企业在相关人才、设备引进和改造等方面严重滞后。这则报道讲的是纺织
4、行业,实际上其他行业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二)获得环境认证是企业提高产品环境竞争力的又一个重要途径环境标志又称“生态标志” 、 “绿色标志” ,是一种印刷或粘贴在产品或包装上的标签。它是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机构向有关厂家授予的证书,证明其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及处置等过程中也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没有或有只轻微危害、或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等优势。自 1978 年法国首次采用“蓝色天使”标志开始,全球已有 50 多个国家实施了环境标志制度,如美国实施“绿色签章制度” 、日本实施“生态标志制度” 。中国于 1993 年开始建立环境标志工作。
5、1994 年 5 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产品认证委员会。它是由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并代表国家政府的认证机构,即第三方认证机构。它涉及环境标志的认证,并管理和监督中国的环境标志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先后制定 60项环境标志产品检验技术标准,环境标志认证产品种类达到 60 余类,完成 200 余家企业500 多种产品的环境标志认证。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我国的环境标志标准要尽可能与主要进口国的环境标志接轨,或取得相互认可。据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的消息,上海“俞兆林”牌内衣和“杉杉”西服目前通过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批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生态纺织品。据介绍,此次认证采用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中国环
6、境标志产品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等同于欧洲采用的环保纺织品标准,其主要内容是认证产品不能采用 20 种可能产生芳香胺的染料、不能采用 4 种致癌染料、不能采用 20 种过敏染料、不能含有 9 种重金属、不能含农药、苯和二钾苯等,还要达到服装产品的其他有关指标。(三)采用环境 PP 标准,也是企业提高产品环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环境 PP 标准是指产品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必须符合特定环境标准。同类产品由于加工和生产工艺方法不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会不同,对于那些不利于环境的加工和生产方法生产的产品的贸易,可以实行限制或禁止进口。因此,企业掌握产品的 PP 标准,并使其产品符合进口成员方的 PP 标
7、准,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又一重要途径。制定并实行环境 PP 标准,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当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由于其标准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成员方没有区别,实际上也存在着不公正的问题。因为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经济发展水平低,出口产品的 PP 总是不如发达国家,如果发达国家成员方滥用PP 标准,实际上是对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的出口实施限制措施。为了公正地实施 PP 标准,T 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TBT 协议)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 (SPS 协议)中都涉及对 PP 标准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TBT 协议规定,进口国有权限制不符合本国 PP 标准的产品进口,但限制条件是这种标准影响产品的
8、性能。SPS 协议规定,进口国实施 PP 标准限制贸易,只能以保护其领域内的动植物或人类生命和健康为限。 T 对 PP 标准的运用做了限制,要求成员方在实施 TBT 协议和SPS 协议时不得对情况相同的成员方造成武断或不公正的歧视对待,并不可构成对国际贸易的不必要的障碍。为了提高企业适应 PP 标准的能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我国的清洁生产在企业中已有一定的认识,在实施清洁生产方面已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的主要问题,作为政府来说,一是如何进一步在全国各地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真正实现在工业污染防治基本战略上,由侧重于污染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二是如何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的立法工作,并尽可能与国际接轨。由于清洁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立法工作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且应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清洁生产的技术标准要求又是相对的,因此法律规定也应该是不同类型的企业有区别地分阶段地实施。作为企业来说,应该提高实行清洁生产的认识,在短期来看,改变生产工艺和方法会使成本增加,影响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是从长期来看,清洁生产可以带来降低成本,提高环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产品竞争力的效果。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研究员 施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