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我的母亲..._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876115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我的母亲..._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我的母亲..._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我的母亲..._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我的母亲..._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我的母亲..._八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我的母亲 ._八年级语文教案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2、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重点难点 1、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2、难点: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一、导入1、作者简介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 1926 年在上海主编 生活 周刊起, 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 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 、

2、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年毕19322、导语有人说过: “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 ”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让我们来欣赏作者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1 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第二部分( 3 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第三部分( 7 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还年轻,

3、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四、探究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 哪些事情、 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吗?学生概括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教师评价。四个片段: 1、元宵夜的 “巡阅 ” 、2涌流的泪珠3、丰富的内心世界4、劳碌的身影第一个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第二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这个细节真实而

4、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第三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 “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第四个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 做给我穿的。 这时万籁俱寂, 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 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 动作描写, 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五、小结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 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六、布置作业课外练习四。

5、语文教案我的母亲 .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 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4 列夫 托尔斯泰茨威格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教学重点、难点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1)禁锢 (gu4)轩 (xuan1) 昂犀 (xi1) 利长髯 (ran2) 鬈 (quan2)发黝 (you3) 黑滞 (zhi4) 留愚钝 (dun4)侏儒 (ru2)酒肆 (si4)尴尬 (gan1ga4)锃 (zeng4) 亮甲胄(zhou4) 粲 (can4

6、)然盎 (ang4)然2解释下列词语。黝黑:黑;黑暗。滞留:停留不动。愚钝:愚笨;不伶俐。器宇:人的外表;风度。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犀利:锋利;锐利。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酒肆:酒馆。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 庄重的 子。 惶 恐:惶恐不安。广袤无垠:广 无 。古代以 西 度 “广 “,南北 度 “袤”。 首低眉:低着 得很 卑恭 的 子。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 疑

7、。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二、 人列夫 托 斯泰是世界文豪,他 相平平,却有一双 利异常,能 洞察世事的眼睛。 在,就 我 跟随作者,去凝 托 斯泰的眼睛,并由此 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 介:斯蒂芬 茨威格 (1881 1942) ,奥地利作家。擅 写小 、人物 ,也写 歌、 、 、散文特写和翻 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 、等。他的小 多写人的下意 活 和人在激情 使下的命运遭 。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 , 他比 喜 某种 性的情 。 但他不是企 以情 的曲折、 离奇去吸引 者, 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 忘返的人和事。三、 文,整体感知作者通 描写托

8、斯泰的外表,怎 揭示他的内心世界?学生互相 、交流。四、学 文(一) 找出文中 托 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学生 、交流。明确:作者 托 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 的修辞手法。夸 是在描写人或事物 ,故意言 其 ,尽量作 大或 小的描述。例如:作者 托 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 “像 穿透了 装的甲胄,它像金 刀切开了玻璃”。 种 大、夸 的描写,把托 斯泰目光的敏 、犀利表 得极 生 形象,而且能引起 者丰富的想像和 想。、作者 托 斯泰的胡子、眉毛、 、皮肤是 描 的:“ 髯覆盖了两 ,遮住了嘴唇,遮住了 似 皮的黝黑 膛。一根根迎 , 有 者 度 ”。“ 一指的眉毛像 不清的 根

9、,朝上倒 。”“一 灰白的鬈 像泡沫一 堆在 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 到 森林般茂密的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我 到的是一只 的、两孔朝天的 子鼻,仿佛被人一拳 打塌了的 子透 托 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 可 位大文豪的不凡之 。(二) 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 斯泰眼睛的句子。”。例如:1托 斯泰 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2 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 的物 吸 去,然后向我 个 代放射出精确无 的 波。3当 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 而 准它 的主人 是十分可怕的,因 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 。明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

10、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五、小结体会文教学目的一、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二、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三、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 ”、 “迎 ”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教学设想一、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以 “预习提示 ”为突破口,组织课堂教学。二、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在教学本文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

11、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时数2 教时第一教时教学重点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预习。1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除诗中文字障碍。2读 “单元知识和训练”中 “语言和语境 ”部分。明确: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对上下文内容要形成整体认识。结合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作深入理解。二、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1 补充介绍:“乐府 ”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 ”或简称 ”乐府 ”。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2学生默读 “预习提示 ”,思考问题。从表达

12、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 孔雀东南飞与诗经 、涉江有什么不同?( 诗经、涉江是抒情诗, 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见“预习提示 ”)作者怎样来表达主题思想的?(通过塑造焦仲卿、刘兰芝的人物形象) 作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曲折的故事情节, 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 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 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三、释词。学生在阅读本诗时, 对以下三类词理解容易产生歧义。 教师需要加

13、以点拨、 归纳,使学生能举一反三。1古今异义。学生完成 “思考和练习 ”题四,教师点拨。明确:这类词古义和今义大相径庭。如果把古义和今义混淆起来,就会产生歧义。2一词多义。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和练习 ”题五。教师点拨、归纳。指导学生除 “思考和练习 ”题五外,再从课文中找出带有 “相 ”字的句子,然后给予注音、释义、归类。这一类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 词义各不相同。 我们可从分析语言环境入手, 确定词义和读音。3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举例。四、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结构。1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

14、全诗分成5 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标题能概括内容即可,不必强求一律。2在分析情节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全诗内容。要求:抓住主要情节进行复述,避免拖沓。3概括内容,要求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明确:诗歌前面的 “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 (教师结合 “序 ”进行讲解)五、以设疑、析疑、释疑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汉乐府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1本诗开头两句(第1 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明确: 不能删。 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2第 2 段从 13 岁说到 17 岁,一一道来,是否太

15、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 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明确:第 13 段是第 2 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第 9 段写兰芝临别 “严妆 ”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 ”,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第 2 段从时间上(13 岁 17 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 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

16、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明确: 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 永不变心。 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 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 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六

17、、布置作业:1分析 “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读音和词义。2给家里人讲述故事孔雀东南飞。第二教时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叙事诗表现主题的方法和作品的思想内涵。教学过程一、结合语境,理解“黄泉共为友 ”。1联系上下文,理解 “黄泉共为友 ”的含义。明确:在揭示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确地表示要与兰芝“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 ”,以此来向焦母求情。说明仲卿对爱情的珍惜和忠贞。2联系全文,理解 “黄泉共为友 ”。明确: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离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在焦母的压力下 “遣去慎莫留! ”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18、 ”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变初衷,对幸福生活还存一线希望:“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希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 ”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枝。 ”由此可见,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后来的一切活动,都发端于“黄泉共为友 ”。可以想见当初说这句话时,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爱情破灭,就以死相抗!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黄泉共为友 ”。故事发生在 “汉末建安中 ”。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

19、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 ”、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 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小结: 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对语言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越丰富。那么,我们对作品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二、分析人物形象。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焦仲卿和刘兰芝)从上文语言和语境的分析中, 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样一个

20、人?(忠于爱情, 对幸福生活热烈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充满叛逆精神)2试分析刘兰芝的形象。刘兰芝是一个聪明、 善良、 爱劳动、 重感情, 忠于爱情的人。 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3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我们从焦、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由学生讨论,然后.总结。)4学生归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印证 “预习提示 ”)三、讨论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如果说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屈原的涉江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么, 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明确:本诗以孔雀失偶起

21、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中间叙述焦、刘爱情悲剧,则多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统观全文,作者使开头、中间、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四、试比较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明确:诗经 涉江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发展趋势1形势 四言 杂言 王言 不为完善2表现手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不断丰富3表达方式抒情诗 抒情诗 叙事诗 不断发展4思想内容奴隶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爱国主义精神反封建思想不断延伸五、概括学习叙事诗应注意的问题。叙事诗和抒情诗表达主题思想的方式不同,学习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明确:1利用注释、工具书,扫除诗中文字障碍。2注意

22、语言和语境。3理解形象所表现的主题思想。4体味古诗的优秀传统。六、布置作业:1分析焦母诗人领袖任先青教学目的: 1.了解毛泽东诗人与领袖的双重身份2.体会诗文中精当的比喻和巧妙的构思教学重点难点:作者怎样把毛泽东的双重身份融合一起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歌颂毛泽东的歌曲渲染气氛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学期学习了两首毛泽东诗词,谁能说说是什么?你能背诵吗? 沁园春 雪卜算子 咏梅请初读诗人 领袖这首诗找出我们学过的诗句, 另外本诗中还化用了毛泽东许多诗句,它们分别出自毛泽东的哪一首诗词。找找看,比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战地黄花 ”采桑子 重阳n 采桑子重阳n 一九二九年十月n 人

23、生易老天难老,n 岁岁重阳。n 今又重阳,n 战地黄花分外香。nn 一年一度秋风劲,n 不似春光,n 胜似春光,n 寥廓江天万里霜。“如血残阳 ”忆秦娥 娄山关忆秦娥娄山关一九三五年二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望断南飞雁 ”清平乐 六盘山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一九三五年十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梅花漫天 ”七律冬云七律冬云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风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北国风光 ”沁园春 雪通过刚才的整理我们已经了解到毛泽东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很多诗篇不仅响彻中国,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