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瑞昌一中(九江学院附中) 20072008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三生物一、选择题:1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氨基酸培养胰腺细胞,最后测出细胞分泌带有放射性的胰岛素,如果用仪器测试放射性物质在细胞中出现的顺序,这个顺序应该是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高尔基体细胞膜上的载体细胞膜细胞核ABCD2下列有关个体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离不开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作用B个体发育中出现羊膜的动物有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C玉米的个体发育分为胚的形成和胚乳的形成两个阶段D荠菜受精卵形成具八个细胞的胚体需要三次有丝分裂3用二倍体水稻作父本、四倍体水稻作母本杂交,所结种子的胚细胞、胚乳细胞、种皮细胞
2、的染色体组数依次是A 3 个、 5 个、 4 个 B2 个、 4 个、 2 个 C 1 个、 3 个、 2 个别 D 6 个、 8 个、 4 个4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多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5.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内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内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6. 下列关于生物膜
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细胞新陈代谢活动密切相关B 、水分子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方式叫做渗透作用C 、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区室,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D、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7与生物膜所特有的表面特性与活性形成无直接关系的是A生物膜的粘附(粘附物质如蛋白多糖、糖蛋白等)B生物膜的选择通透性(如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等)C细胞内许多生物活性物质都是蛋白质(如抗体、血红蛋白、蛋白酶)D特异的受体反应(如淋巴细胞的受体蛋白的种类和数目)8一般情况下,下列的细胞中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卵细胞受精卵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细胞A
4、BCD9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植 物细胞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培养转基因植物的培养ABCD10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错误的1是比较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A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制成细胞悬浮液B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C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培养基区别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动物血清不可缺少11在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中,如要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不必考虑A 两种高等植物间的生殖隔离B选择具有期望的某些优良性状的亲
5、本C亲本细胞融合技术D愈伤组织形成和再分化12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B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 代左右便会出现生长停滞C动物细胞培养一般能够传到40 50 代,但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细胞13一个基因型为BbXaY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 BbbXa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 BbbXa、 Y、 YB Xa、BY、 YC Xa、 BY、 BYD BXa、 Y、 Y14右图为苹果成熟期各种有机物质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
6、错误的是()A青苹果口味较酸是因为积累了较多的有机酸B 7 月份有机酸开始减少是由于有机酸逐渐转变成糖C果糖很可能是由有机酸与淀粉等物质转为而来D淀粉氧化分解生成了蔗糖15怀孕期服药或吸毒的孕妇,生出一个无脑的畸形婴儿,其他器官正常,导致这种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由囊胚发育成原肠胚受到抑制B在原肠胚发育过程中,外胚层的形成受到抑制C由中胚层发育为脑的过程受到抑制D由外胚层发育为脑的过程受到抑制16 2001 年诺贝尔奖授予发现细胞周期关键分子调节机制的3 位科学家。其中,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控制细胞周期最初阶段的基因(START),保罗纳斯的贡献是发现了CD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和CKI(依
7、赖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蒂莫西享特发现了调节CDK的 Cyclin (细胞周期蛋白) 。以上 4 种物质中,其化学本质区别于其它3 种的一种是A.START B.CDKC.CyclinD.CKI17如图所示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假设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大多开始于夜晚 22 00 点,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取材的最佳时间是A、夜晚 22 00 至 0 18B次日 8 24 至 10 42C次日 10 42 至 13 00 之间D次日 0 18 至 10 42 之间18肺泡中的一个氧分子,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到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内成为水中2的氧。在此过程中,这个氧分子需通
8、过的选择透过性膜的次数共为A 5 次B。 7 次C。 9 次D。 11 次19愈伤组织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 氚标记 ) 。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是A一种氨基酸B一种核糖核苷酸C 一种单糖D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20若用 15N 标记蛙的受精卵核中的DNA分子,并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对受精卵发育到囊胚的形成过程中的前几次分裂进行分析,每次卵裂结束时都对所有子细胞核中具有15N 标记的 DNA分子数和总DNA分子数进行统计,结果绘成图:其中能正确表示含1
9、5N 的 DNA分子数占每次卵裂时产生的所有子细胞核中DNA分子总数关系曲线是二、非选择题:1. 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由 A 细胞形成的 B 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 _能力, A 细胞到 C细胞的过程是由_ 控制的。(2) 若 D 细胞是胰腺细胞,则分泌物最初在合成,结构所起的作用是_ 。(3)A细胞分化成D 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 , D 细胞中既能产生ATP又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是。(4) 若 D 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该细胞中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5) 由 A 细胞到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则必须经过细胞的_ 分裂。(6) 用丙酮从 D 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
10、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 是 否 大 于D 细 胞 表 面 积 的2倍 ?理 由 是_ 。32自然界中有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眼虫,这说明植物的细胞器同样可以在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 某同学提出问题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杂交吗?” 他尝试设计出下列具体的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实验原理: 根据眼虫的特点,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的。 实验步骤如下:( 1)中选的植物材料细胞 中 , 必 须 有 的 细 胞 器是。( 2)过程所用的酶是和( 3)过程除了用电激之外,还可以用、等做诱导因素。( 至少写两种 )(4)过程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无
11、菌、营养、温度、PH值、氧气等条件外,通常要添加。( 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强调所用的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原因是。(6)在融合的胚胎细胞中遗传物质来自,动植物杂种的代谢类型可能和一样。(7)如果让动植物杂交种批量培养生产,可以用技术。(8)动植物杂交种细胞是否有细胞壁?。理由是。3.(11 分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的工业废水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到一造纸厂污水排出口采集了水样,并将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1) 实验原理:蚕豆根生长过程中吸收污染物后,根尖分生区细胞通常会出现染色体断裂。这些断裂的染色体会与细胞核分开,单独存在于细胞质而成为
12、微核。(2) 材料用具:蚕豆种子、 10的盐酸解离液、龙胆紫染液、蒸馏水、培养皿、量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3) 方法与步骤:将蚕豆种子用蒸馏水浸泡一天,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中,保持温暖湿润, 待其发根。用蒸馏水稀释原液。4一段时间后,规范制作临时装片。(4)预测结果并作分析:。(5) 若从每个培养皿中选取 3条根,在制作的每个装片中观察 1000个细胞。 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第一次月考答案15CAACB610BCCBB 1115ACDDD 1620ADDDA1 (1) 分裂和分化基因(2)核糖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 答出其中两个则可)(3)基
13、因的选择性表达线粒体(4)细胞核体积增大、 核膜内折、 染色质收缩 ( 只答出其中两项则可 )(5) 有丝分裂和减数(6)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远大于D 细胞表面积的 2 倍因为 D 细胞内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生物膜2. 叶绿体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病毒聚乙二醇(振荡、离心、生物、化学因素等)动物血清培养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但会和培养物争夺营养,而且这些杂菌生长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导致培养物迅速死亡植物和动物绿眼虫动物细胞培养无因为胚胎在母体子宫中完成胚胎发育3( 12 分) (3)配成 3 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置于若干个培养皿中并编号(至少3 个 )将等量的生根状态相同的蚕豆种子移人盛有不同浓度废水的培养皿中培养一段时间;另取等量的生根状态相同的蚕豆种子浸泡在与废水等量的蒸馏水中培养相同的时间,作为对照。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找到具有微核的细胞进行计数,求取平均值(5)不同浓度的工业废每装片、每1000 个细胞中具有微核的水细胞数装片 1 装片 2 装片 3平均值浓度 1浓度 2浓度 3蒸馏水 ( 对照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