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共合作决策关键期土耳其革命对中共的影响_中国政治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原文作者:吴海勇摘 要 从西湖会议到中共三大,以党内合作方式推进国共合作的关键决策,不仅是马林以共产国际相号令的结果,也有着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努力。中共领导核心层所以变被动服从为积极参与,土耳其革命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联苏反帝、化解民族危机的动机促使中共领导层关注土耳其革命,进而实现思想飞跃,中共三大仍致力于国共合作,暂不顾及“历史的危险” 。关键词 国共合作;土耳其革命;凯末尔;中共三大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编号 1009-928X(2013 )07-0022-03 中共三大作出“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的决议
2、,1由此促成国共合作的全面展开。这理应是中共三大的最大历史贡献。其源头可追溯到 1922 年 8 月召开的西湖会议,马林以共产国际为号令,迫使新一届的中共中央认可党内合作的国共合作模式,至中共三大则上升为全党意志。从西湖会议到中共三大近一年时间里,可说是中共确立国共合作的关键决策期。中共领导核心层所以能够变被动服从为积极参与,与当时土耳其发生的革命密切关联。正是凯歌猛进的土耳其革命,让共产党人看到了可资学习的革命榜样,进而积极推动国共合作。位于西亚与南欧的土耳其,继承了奥斯曼帝国广袤领土、众多人口的政治遗产,但当这一古老帝国迈入近代之际,却面临着对外战争失利、社会经济衰落、内部分崩离析的空前危
3、机。西方列强轻蔑地称其为“近东病夫” 。2回顾奥斯曼帝国末期的衰败与挣扎,不难发现其与清末民初中国颇为近似。晚清中国也被西方世界蔑称为“远东病夫” (或“东亚病夫” ) ,只是奥斯曼帝国接壤欧洲,所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更早也更为深沉。较中国尤为不如的是,土耳其在世界一战中战败,亡国在即。3但在民族英雄凯末尔(旧译基玛尔)的领导下,土耳其民众奋起反抗希腊入侵,屡挫屡奋,愈战愈勇。如此转弱为强、化险为夷的当下国际事例,不能不引起中国有识之士的积极关注,并试图从中找到解决中国困境的政治路径。就在西湖会议结束 20 来天后,党的机关报向导 第 1 期发表“和森”的署名统一、借债与国民党 ,末句就提到了土耳
4、其革命。4虽仅只言片语,却将其成功要义与推崇联苏之义表述得一清二楚,基本展示了共产党人观察土耳其革命的视角。向导第 3 期发表“和森 ”的署名祝土耳其国民党的胜利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土耳其时政的首篇专题评述。起始指出土耳其与中国的命运相似,随即介绍土耳其革命的胜利形势,继以检讨“基玛尔国民党”的成功奥秘:“第一,是立脚在被压迫民族的群众势力上面;第二,是改变自来各派政党倚狼拒虎或倚虎拒狼的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而毅然决然与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之好友苏维埃俄罗斯联合。 ”5可能是受当时资讯的局限,或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蔡和森对土耳其与苏俄的联合仅是点到为止。6事实上,为了打破西方列强的合围,凯末尔有意化解
5、土、俄多年战争的死结,1920 年 4 月 26 日,力排众议,以 “大国民议会”的名义致信列宁,请求援助,迈出土耳其与苏俄结盟的重要一步。7苏俄对土耳其的支持亦非蔡文所虚写的一笔,而是实实在在的军火、财政援助。8最终,历史上演了基玛尔军队大破希腊军团的一幕。蔡和森在致以祝贺之余,重申了土耳其国民党取得“这种最后伟大胜利”的两大原因,特别是强调了“始终与苏维埃俄罗斯结合”的外交政策,进而满怀激情地呼唤四万万同胞“快快起来促起我们革命的政党统率我们与苏维埃俄罗斯联合,以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压迫呀!”9论文网其时,在经过同北洋政府两轮谈判流产后,1922 年 8 月,苏俄驻华特命全权代表越飞翩
6、然来华。为促进中苏建交,中国共产党加大宣传力度。就在同期向导上,蔡和森发表了中国国际地位与承认苏维埃俄罗斯一文。10 同期还有一篇“君宇”的署名土耳其国民军胜利的国际价值 ,同样是以土耳其的胜利阐说联苏之路。11土耳其革命形势一日千里,10 月底,协约国向土耳其新、旧政权同时发出了在瑞士洛桑召开和平会议的邀请。受此刺激,大国民议会于 11 月 1 日正式宣布废除素丹制,土耳其由此进入了洛桑和会的政治折冲时期。1211 月 8 日出版的向导第 9 期发表“和森”的土耳其与国际帝国主义 ,分析洛桑会议召开在即的帝国主义态度,宣扬只有苏俄“为能始终友助土耳其” 。13洛桑和会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7、因土耳其代表团拒绝协约国拟就的条约草案而终结,时为 1923 年 2 月初。14对此,中国共产党人高度关注。蔡和森在 1922 年 12 月 6 日向导第 12 期发表的洛桑会议中土耳其民族唯一的帮助者 一文中称土耳其为“一群强盗的劫掠空气”包围,处境“异常困难” , “直等到苏维埃俄罗斯代表团莅会,他们的态度才得忽变强硬” ,以此印证“洛桑会议中土耳其民族唯一的帮助者只有社会主义的劳农俄国”的结论。15这一时期,共产党人宣扬联合苏俄的用意再明显不过,此可再举蔡和森的另一篇法日美资本家都要与苏俄恢复关系 (向导第 12 期,署名 “和森” ) 。16 联苏争取民族解放的土耳其,无疑成为阐发这一
8、观点的最好例证。苏俄方面亦积极作为。那年 9 月,越飞指派他的军事顾问格克尔来沪,26 日在孙中寓所与孙中进一步会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当时在场记录,游说中, “格克尔同志举出土耳其的例子。在那里,不同信仰的民族主义者一起反对外国侵略者凯末尔现在的胜利就是俄国的胜利”云云。17故此,深谙个中原委的马林在向导第 8 期发表 俄国革命五周年纪念 (1922年 11 月 2 日,署名“孙铎” ) ,抨击中国顽固派反对孙越会谈之时也援引土耳其的例证:“当土耳其国民党基玛尔重新恢复小亚细亚并接近达靼海峡,于是列强更知道一个新而强有力的俄国的存在怎样帮助被压迫的民族反抗世界帝国主义。 ”18联苏、效仿土耳其
9、革命,中共早期领导人与马林的共识明显。 虽然在马林的运动下,中国共产党高层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然而国共双方在合作理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疏通。在这种情况下,宣扬土耳其革命的胜利,客观上树立了“国民党”的大旗,对于促成国民党领导中国民众走土耳其式民族自新之路,促使共产党人更加自觉地联合国民党均具积极意义。宣扬土耳其革命的胜利,除了表彰凯末尔的英雄事迹,势必会涉及他领导的政治势力,也就是“土耳其国民党” 。关于该党,民国时期问世的土耳其历史专著,如程中行的土耳其革命史19、慎之土耳其复兴史 20 、柳克述的 土耳其革命史21等,皆有所涉及。 “土耳其国民党”之名在中国已被传得人所尽知,该党的丰功伟绩令人自然联想到中国国民党的历史使命。蔡和森祝土 1/2 12 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