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汇报关于“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汇报(2005 年 8 月 17 日)尊敬的张市长及一行各位领导:根据安排,下面我就我区“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工作的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总面积 1500.66 平方公里,辖 9 街、3 镇、2 场、2 个开发区、1 个风景旅游区。有建制村 549 个,农场大队 35 个,自然湾 4242 个,村民 181402 户、714139 人。按照区域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可初步分为 5 种类型。具体为:公路主干道(国道、省道、市道)沿线村 69 个,占 12.6%;城镇所在村 40
2、个,占 7.3%;边远贫困村48 个,占 8.7%;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村 104 个(指村集体年纯收入过万元) ,占18.9%;条件一般村 288 个,占 52.4%。今年,我区实施“ 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的村 28个,版土面积 84 平方公里,涉及 195 个自然湾,村民 10986 户,42694 人。其中,公路主干道沿线村 8 个,城镇所在村 4 个,边远贫困村 3 个,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村 3 个,条件一般村 10 个。根据调查和村民会议决定,28 个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是:1、道路。硬化通村道路 9.1 公里;硬化通湾道路 110.5 公里。2、水利。改造排灌机站 88 座;改扩
3、塘堰 228 口;疏通、硬化主干渠 124.73 公里。3、信息网。铺设有线电视主干线进 28 个建制村,分配网进 195 个自然湾。4、改水。延伸供水管网 11.2 公里,新建简易水厂 14 座,挖大口井 61 口,挖户用小口井 2252 口。5、改厕。改造户用卫生厕所 8581 间,新建改造公厕 164 座。6、改圈。改造猪圈 3777 个,新建集中牛圈 790 个,新建“三位一体”设施 322 座。7、改垃圾堆放。新建公共垃圾堆放池 195 座,新建户用垃圾池 10986 座。8、绿化。新增行道树 7.669 万株,农户房前屋后新增林果树 33.91 万株。9、一室一场。新建村级组织工作
4、和村民活动多功能室 8 个、1200 平方米,改造维修20 个、3000 平方米;新建改造室外多用途场 78000 平方米。 这些项目涉及资金 5052.29 万元,其中市投资 3524.63 万元,区自筹 1527.66 万元。区自筹资金一块,区负担 592.34 万元, 街镇负担 222.35 万元,村和农民投工投劳以及适当现金投入 712.98 万元,其比例分别为:“四改”为 4:2:1 :3;“一场一室”为5: 3:1:1;水利为 8:1:1 。二、进展情况自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农村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以来,新洲区严格按照李市长和张副市长在不同场合的讲话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
5、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根据市家园办“四到家园”的试点意见,结合新洲农村的实际,坚持不等不靠,自加压力,扎实推进。目前,全区 28 个试点村的创建工作开局良好, 11 个村相关项目在建,工作进展较为顺利。(一) 领导重视,专班督办“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是市委、市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洲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区农村工作的主线和总抓手,列入党政干部管理和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落到实处。1、加强领导,组建专班。为使农村家园建设行动工作有序进行,我区成立了以张侠区长为组长,吴梅英副书记、黄开峰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相关单
6、位抽调了 10 名同志在家园办集中办公,并实行了严格的工作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各街镇也相应成立了专班,形成了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2、专题研究,重点部署。全市“家园建设行动计划 ”试点启动工作会议召开后,新洲区委、区政府迅速召开了不同规格的会议,专题研究“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工作。6 月 29日,区人民政府张侠区长主持召开了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对全区启动工作作了部署;7月 4 日又主持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进一步研究和部署家园建设工作。7 月 9 日,区委付明星书记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讨论家园建设试点工作方案。7 月 14 日,付明星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区“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动员大会,张侠区长作
7、了动员讲话。7 月 28 日,黄开峰副区长又主持召开家园建设工作座谈会。可以说,新洲区的“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工作,通过这些会议的召开,促进了全区在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3、深入基层,重点指导。区动员会后,区委书记付明星同志先后 5 次到驻点单位徐古镇和徐古克昌湾村调查研究工作,并召开街镇党委书记座谈会,共同研究“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工作。区长张侠 2 次到驻点村邾城街的钟杨村调查指导工作,还多次协调家园建设工作。7 月 22 日至 25 日,黄开峰副区长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连续 3 天带领区家园办工作人员和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到各试点村,逐村分析解剖,分类指导,并广泛听取基层意见,为搞好村湾建设规划,
8、确定创建项目,进一步理顺了思路。其他区“四大家”领导也经常带队深入基层,现场指导创建。区家园办在各街镇、村申报项目的基础上,组织专班深入到每一个村,对每一个具体项目进行认真核实。4、包村驻点,指导督办。在区里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我区还特地成立了 15 个工作联络督导组,并确定每个联络督导组由 1 名区级领导带队, 1 个相关区直部门联系试点村,并明确具体联络员。每个区直部门都抽调精干人员,驻村指导督办,形成区领导包街镇、部门包村指导的工作格局。5、部门联动,纪律保障。为配合全区“家园建设行动计划 ”的开展,区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新洲区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明确
9、了考核的范围、内容、方法、程序、结果评定和运用。区纪委、区监察局下发了关于严明“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工作纪律的通知,对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责任纪律、业务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从组织纪律上保证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二)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注重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1、调查摸底,掌握情况。先后两次组织开展了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调查摸底工作,较好地掌握了全区面上的基本情况和今年 28 个试点村的具体情况,为出台试点工作方案打下了良好基础。2、制定方案,分解任务。根据市关于做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工作
10、的意见 要求,我们结合新洲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讨论,几拟(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 )其稿,精心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四到家园”的各项工作逐一分解到街镇、部门,还制定了各试点村的项目计划分解表,为全区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3、明确标准,指导培训。为了及时指导全区的试点工作,我们编发了 3 期家园建设手册 ,内容包括市区领导的讲话、市区两级家园建设领导小组文件、具体建设项目的指导标准和示意图、部门规范性管理文件、试点村的计划项目分解表、试点村的区域示意图和规划示意图等,并及时下发到各街镇、部门及试点村。我区还分别于 7 月 19 日至 21 日和7 月 26 日,组
11、织举办了两期家园建设培训班,培训村干和工作人员,使基层尽快熟悉和掌握“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基本业务知识。4、因村制宜,确定项目。我们按照整村规划、解决急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在召开“三会” (村“两委会” 、村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明确由村“两委”负责申报项目,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核实,区直部门汇审,确保项目符合村情,实事求是。5、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今年 2 月初,我们确定东部地区的潘塘街金寨村、西部地区的邾城街章程村,以家园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试点。两个村在驻点区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本完成了村部建设、通湾路基建设、水利设施、改水、建垃圾池等工作
12、任务,为全区“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积累了经验。目前,全区已有 11个村全面启动了创建工作,其它村也在从改变环境、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项目入手,积极着手开展创建。同时,我们还准备在 8 月 19 日,召开全区“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启动大会,同承担四通、四改任务的区直部门和街镇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部署实施。(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我区高度重视舆论导向的作用,始终把“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贯穿于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工作的全过程,构筑起“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创建平台。区家园办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印发宣传标语 100 条,及时下发到各街镇、村组,还根据工作动态及时编发家园建设工作简报,做到电视上天天
13、有报道。各街镇、村组也通过标语、致农户一封信等方式加强宣传,确保各项政策入脑入心。通过有效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营造出了全社会都来关心、参与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良好氛围。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存在的问题在前段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一些不便于操作的具体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项目的建设价格标准还不够明确。如道路建设,市发改委的指导价格和交通部门的实际建设价格存在着一定差距。二是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要求整合资源,实行项目聚焦、资金捆绑,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整合,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意见。三是“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涉及到农户出资(四改)的一块,要以农户投入为主,政府实行以奖代补,但是少数困难农户出资是个问题。四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本无规划,村湾建设杂乱无章,要在短期内使村湾规划达到家园建设的要求,有一定的难度。五是在资金到位方面,手续繁琐,部门交叉过多,不利于推动工作。2、几点建议一是市、区都成立了家园办,为便于工作衔接和开展,建议明确赋予家园办更多的职责、权限。二是进一步营造舆论氛围。建议市级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让广大农民知道、关心、参与家园建设工作。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项目上,特别是计划单列的项目,如道路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建议进一步明确时间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