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干部学习讲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85236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部学习讲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干部学习讲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干部学习讲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干部学习讲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干部学习讲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干部学习讲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2014-4-2 8:23:37 干部学习讲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郑万通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非常高兴,应邀来到我们学院,参加第 8 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一、文化产业发展之回顾 文化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荣辱与共、兴衰与共,文化的力量融入在每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在新世纪 10 年之交的时候探讨面向 2020 年中国文化

2、产业新十年这一重要主题,必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我国促进国力的全面提升。 过去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令人瞩目。自 2004 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 15%以上,超同期 GDP 增速大约 6%,成为拉动宏观经济的新引擎,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大亮点。2009 年,我国文化产业国内外市场规模达到 8000 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同期 GDP 的 2.5%。应该说,中国文化产业交出的是一份闪亮的成绩单。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摆脱政治上、思想上、认识上束缚的过程。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

3、,对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营性与公益性、主旋律与多样化、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等诸多问题展开了广泛 构调整的巨大压力,西方强势文化及其产业体系、经济体系、资本体系的强力冲击,以及我国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累积的深层问题。 。要使我国文化产业在未来十年真正成为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应当高度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法与规划 第一,立法与规划。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寄予厚望,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乃至对社会制度的调整产生深层次影响,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

4、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这各个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文化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二者之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人们普遍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完全可以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 实际上,文化产业也可以说是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可以使得文化无形地、巧妙地介入工业文明、商业文明之中,不仅创造了文化发展的方向,也可以推动产业革命,甚至能够催生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现代文明体系,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立法与规划滞后的制约,去年底,全国政协就文化产业立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5、向中央正式落实尽快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建议报告。 在国家层面上,突出解决市场主体培育乏力、骨干企业竞争力不强、文化市场管理不完善、产业规划不明晰、行业管理不规范、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稀缺等问题,明确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框架和立法的总体布局,有序地推进立法进程。 2009 年,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对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应尽快制订系统、长远的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我国的文化产业瞬时启动部门管理,由于各行业部门协定,产业群的整地发展需要标准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下一个十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式环境下进行。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

6、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国际文化产业资本、产品、企业加速进入我国,都会带来种种挑战,需要更加具体、专项的战略规划加以规范引导。此类专项规划要从根本上推动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防止各自为政、利益分割,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力与执行力 第二,创新力与执行力。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之密切相关,但却常被忽视的是,执行能力不足也成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 文化产业要胜任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新角色,也取决于创新力与执行力能否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过去的十年,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后来者,我国基本采用的是拿来主义,因此文化产业发达

7、国家的制度和模式、经验与技术,通过借鉴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微创新,构建了我们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 这种模式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留下了后遗症,直接导致文化产业创新力的缺失、执行力的偏废。从本质上说,我们的创新力多体现于模仿而非创新;执行力多体现在生产而非创造,所以微创新不值得沾沾自喜,更不能代替自主创新。 面向未来,只有建立在对我们自身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运用上的创新力,才能够走得更远;只有把创新思维通过强大的支撑力转化为创新产品,才能真正在世界舞台上有立足之地。 我们应当充分自信的是,与我国数年前传承积淀的巨大的文化优势相比,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目前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基

8、于技术优势的文化传播力,而不是经历风雨洗礼的文化传承力;体现为基于经验优势的创意文化,而不是沉淀的、厚重的、更加厚积薄发的知识文化。 面向未来,中华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资源优势与创新力和执行力的高度结合,一定有可能支撑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文化的博弈当中,由制度和标准的接受者与遵循者、廉价和低端产品的提供者转变为国际文化秩序重建的参与者或者是新文明形态的缔造者。 (三)高端人才与国民素质 第三,高端人才与国民素质。产业倍增期待着人才倍增,要使文化产品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国民素质的高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主导型作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具有基础作用。可以肯定,对于高端人才的争夺,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前不久,我主持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主办的世界 500 强 CEO圆桌会议,我有幸结识了全球最大的猎头公司美国万宝盛华公司的副总裁。当时我对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业的这样一个公司,能够进入世界 500 强感到非常地惊讶,而这位总裁确实一位聪明的人才,他认为,人才的竞争将会为什么激烈,甚至用了“人才战争”一词来描述,尤其是与高层管理层的竞争,他认为将是区分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我国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