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教学反思杜令平一为什么要反思教师的业务成长是在不断的实践、 学习、总结、反思以及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这种总结和反思反过来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阶段性的教学活动完成后, 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回头看的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问题直观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 , 使教师直观 , 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 , 发现问题 , 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 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 ,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 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 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 , 理论化的过程 , 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 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二教学反思的类型1 小节性
2、反思。通过阶段性的教学活动, 一方面总结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经验, 并将这种经验进行提炼, 形成自己教学理论和教学风格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2 案例型反思。结合某一节让你印象最深的课进行反思, 这节课或许是你最满意的, 也可能是你觉得有颇多遗憾, 也或许是学生在这节课上有不同寻常的表现, 对这些地方进行思考,从一个案例能够发现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产生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3 探索型反思。个人通过理论学习、 教研活动、听课等形式, 发现新的教学理论或者教学方法,并有意识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将应用过程中的
3、体会经验和收获进行分析,使这种新的方法或理论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三、教学反思写什么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 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 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 层次清楚、 条理分明的板书; 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 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 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 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2、记 败笔 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对它们进行回顾、 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3、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
4、内容的展开, 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 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 智慧的火花 常常是不由自主、 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4、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 创新的火花 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5、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
5、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 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 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的收获。三反思中应注意的问题1、以课改思想为指导。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同课改思想相对照,从对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教学目标的
6、实现等方面来进行反思, 有意识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束缚, 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确立正确的导向。2、以教学实践为基础。脱离了教学实践而空谈理论的反思不具备对今后实践的指导意义,教学反思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来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认识。3、关注学生,关注细节。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反应,在反思中依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课堂反应、 接受效果中来反思自己教学设计的得失。 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反思切忌大而全, 因为大而全往往陷入大而空。 每篇教学反思要从教育教学规律和课改思想的大处着眼, 但是更要从教学活动的细节入手, 课堂情境的设置、学生活动的表现、作业难易的安排、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可成为反思的角度。4、结合理论,深入思考。反思时,教师要重视理论对分析的价值, 教师虽然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但是不能单纯凭经验分析问题。 反思时,教师要重视理论对制定解决方案的价值,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制定解决方案的重要参考。 反思时,教师应当了解, 反思在总体上是面向未来的。 教师通过反思来不断改进、 完善教学过程, 使自己今后的教学能够更上一层楼, 可以说,它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可依据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