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生“随文识字”的创新方法和技巧一、生活识字法 汉字起源于生活,若脱离了生活这一源头,识字也将变得索然无趣。教学中应努力帮助学生将识字跟丰富的生活紧密相连。 “凉”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秋游一课中的生字。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让学生分析字形,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肯定很枯燥了。于是,教学“凉”字时,我问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纷纷举手说是秋天。 “炎热的暑假终于过去了,秋天来啦!谁能说说秋天的天气怎么样?”有的小朋友说:“我觉得秋天有点冷。 ”有的小朋友说:“秋天的中午还是有点热。 ”是啊,秋天既不像冬天那么冷,又不像夏天那么热,这样的天气就叫凉。 ”然后,指导学生读准字
2、音,识记字形,范写指导。接着,给“凉”组词,最后读文巩固。教师启发学生感受并表达天气的变化,与学习生字“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识字,培养学生认读能力,加深了学生印象。 生活识字法,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文识字的乐趣,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识字法 汉字不单是线条组成的符号,更是融音、形、义、情于一体的表意文字。教师精心创设与课文相融合的识字情境,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喊”是秋游一课中的生字。如何让学生对这个字印象深刻呢?我想到了让学生进入情景的方法。 “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如果是你,会向着蓝天喊什么?学生顿时来了劲,一个个争着上台。
3、“秋天真美啊!” “秋天,我要把你永远留在心中!”喊得多响亮啊!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明白“喊”时要用“口” ,“喊”是“口字旁” 。于是趁热打铁,指导书写,学生记得更牢。写好后再回到文中读句子,重复认读刚写的汉字,既巩固了生字,又提高了效率。 学生置身秋游的情境之中,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喊”的情绪高昂,声音响亮,内容多样。学生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生字的音形义,学会了运用。 情境识字法,把识记生字新词和认识事物统一起来,加速了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理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想象、创造和表达的能力。 三、实物识字法 小鹰学飞一课中的“盘”教学片段: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个圆圆
4、的盘子。 生:这是装菜的盘子。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盘? 生:我见过方向盘。 生:我见过棋盘。 生:我还见过算盘。 师:小朋友见过的“盘”真多!课文中还有一个词呢,叫盘旋。猜一猜, “盘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记住“盘”的? 在看实物的基础上识字、读词、学文,学生就对汉字的音形义记得更牢了。 四、看图识字法 看图识字,图形结合,形象直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轻松又高效。 “角”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一课中的生字,文中写道:“一只小鹿走了过来,金色的角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 ”学生在书写时经常将“角”与“脚”混淆。 师:小朋友,睁大眼睛找一找,小鹿的角在哪儿呢?指给同桌看
5、一看,说一说。 生:小鹿的角长长的、弯弯的,长在头顶,上面还有很多叉。 生:小鹿的角是金色的,像树枝一样。 师:是啊,角弯弯的、硬硬的,还是小鹿用来保护自己的武器呢!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头上长角吗? 生:犀牛有尖尖的角。 生:羊有硬硬的角。 师:角的样子真特别,那你会写这个字吗? 识记生字,如果只是简单地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一溜而过” ,显然有走过场的嫌疑,更谈不上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认读能力了。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同伴合作指图说图,再集体交流“角”的样子,教师适时点拨拓展。这样,学生学会的不仅是字,还学会了观察、表达与倾听,丰富了对字的认识,养成了很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再如
6、,“棵”和“颗”一直是学生搞不清的两个字。 “颗”是一年级下册鲜花和星星一课中的生字,我让学生观察图片,数数图上分别有几颗星星、几颗黄豆、几颗爱心,启发思考什么情况下用“颗” 。 “棵”是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一课中的生字。我让学生观察图片,弄清“棵”大多与树木有关。 五、猜谜识字法 猜谜识字法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猜谜分为字谜和哑谜两种。 一是字谜。编字谜时,要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特点,然后编成谜面。谜面可以由老师出也可以由学生出。 字谜识字法早在多年前就被广泛使用了。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丹阳,两个小木匠,坐在石头上磨” ,我对几十年前的这个字谜
7、至今记忆犹新。可见这种方法是多么有趣了!再看一位老师为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一课中的生字“善”编的字谜“一只小羊,袋里装着两块糖,一口把它吃光光。 ”这么复杂的字,一个字谜就帮助学生认清了字形。 二是哑谜。 “吹”是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一课中的生字,文中写道:“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 ”在教这个字时,我故作神秘地说:“看老师的动作猜一个字,比一比谁看得认真,猜得正确!”教师用嘴略带夸张地做出“吹”的动作。学生纷纷举手, “是吹!” “猜得对吗?”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我看到老师在用嘴巴吹气!”“真聪明,请你也来吹一吹!” “一起用力吹一吹!” “吹这个动作可真有意思,现在你知道
8、吹为什么是口字旁了吗?”猜哑谜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效果很。 六、字理识字法 汉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字理。 “牧”是一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一课中的生字,学生在书写时经常将“牧”写成“木” 。师:你能从图中找到牧民吗?说说他是什么样子的?你对牧民还有什么了解? 生:牧民骑着骏马,头上扎着彩色的头巾,手里拿着一根鞭子,真神气! 生:牧民生活在草原上,住的房子跟我们这里不一样,叫蒙古包。 师:是啊!牧民生活在无边的草原上,要赶着一群群的牛吃草。你是怎么记住“牧”的呢? 生:左边是牛字旁,右边是反文旁。 师:对。“”是“牛”的变形, “攵”表示手持荆条的意思。手持荆条干什
9、么呀? 生:要赶牛去吃青草! 师:放养牛群叫“牧牛” ,放养牛群的人就叫“牧民” 。你还能给“牧”找朋友吗?生:牧场、牧草、牧童、牧歌、放牧 “草”是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一课中的生字。观察画面认清字形后,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古文字:“中”像刚破土萌发的两瓣叶子的嫩芽,再加一个“屮” ,字形像一株两茎四叶的草。 “早”表示日光洒在地上。 再如“命”字,像一个人在屋宇之下发号施令的样子,在上古时代,奴隶主的一声命令,就决定了奴隶的命运甚至生命。 从字形到字义,再到字理的辨析,学生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识字不仅有效,还能帮助学生领悟到汉字文化呢! 七、找反义词识字法 “攻”和“守”是朱德的扁担一课中
10、的生字。 “红军要坚守井冈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一句中“攻”和“守”都是生字。 师:比比谁的眼睛亮,能找出这句中的反义词? 生:“攻”和“守”是一组反义词。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学过围棋,老师教过攻和守的方法。 师:是啊,不光是在下围棋的时候,在进行其他运动时,在生活中也需要学会进攻和防守呢!谁来说一说? 生:我知道踢足球时,运动员有负责进球的,也有一个守门员,守着球门,不让球踢进门。 师:谁能用动作演示一下“攻”和“守”?这组反义词可真有趣,你记住了哪一个? 生:我记住了“攻” , “进攻”的“攻” 。右边的“”表示武器。古时候攻击敌人要用武器。 生:我记住了“守
11、” , “宀”表示家,下面一个“寸”表示武器,拿着武器保护自己的家就是“守” ,守卫的“守” 。 每个汉字都有文化意蕴,巧妙运用反义词识字法,可以帮助学生弄清字义,还可以提高识字效率。 八、分合识字法 在识字过程中,把字分为两个或几个部分识记,先“从合到分” ,再“从分到合” ,也是一种颇为有趣的识字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形声字和会意字。 “明”是一年级下册月亮和云彩一课中的生字。教学时,我故作神秘地说:“这个字很特别,分开来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动脑的过程,也就是分析字形、了解字义的过程。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我发现明可以分成日和月 。 ”“我知道日就是太阳,月就是月亮。 ”“如
12、果没有太阳和月亮,世界就没有光明了,所以明里面有日也有月 。 ”小朋友的发现多了不起啊,我随即在田字格中范写“明” 。接着积累带有明的词语,读带有“明”的句子,起到巩固认读的目的。 九、故事识字法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富于想象,许多字他们都会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识记。既然识字教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孩子喜欢学字,感受汉字的魅力,那么就应该采取孩子喜欢的方式之一故事识字法。 请看一年级下册春笋中“块”字的故事:“块”和“快”是双胞胎,它们的名字都叫 kui,只要叫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就会跑来。我给他们重新起了名字。块,喜欢躺在地上,就叫土块。快,每天都很开心,就叫快乐吧! 再如,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中“喝”字的故事:“喝”和“渴”是一对好朋友。 “渴”愁眉苦脸地说:“我今天还是很渴,有那么多水就是喝不着,不如把你的口借给我吧!” “喝”很为难:“要是借给了你,我就没嘴了,妈妈会不认识我的。 ”在编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完全记住了这两个字的区别是“渴”带着水, “喝”带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