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美术欣赏 3-5 课: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高中美术鉴赏 3-5 课教学目标是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具象从字面上说, 所谓“具象” 就是有具体的形象, 但这样解释并不确切。 在英语中, “具象艺术” 被表述为 figurative art ,意思是“比喻的艺术”或“用图形表现的艺术”,这表明“具象艺术”就是用和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相类似的图形来代替或比喻这些客观事物。显然,这种图形不是空想出来的,它必须是来自于客观事物
2、本身,它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看出它所代替或比喻的那个事物。为了做到这一点,具象艺术采取了模仿的办法,并且为了使模仿成功又创造出一系列诸如透视、解剖、明暗、比例等方法,这样,具象艺术就成为一种艺术家尽量放弃自身去接近客观事物的艺术了,这是“具象艺术”的最初或者说最本源的意思。至于以后,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具象艺术。意象从字面上说,所谓“意象”即“意欲之象”、“意念之象”,或者说“主观之象”,就是艺术家所感觉到的或想要表达的事物的样子,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让我们去观看或鉴别所有的“意象艺术”了。从这方面说,意象艺术家就不是尽量放弃自己去接近或模仿客观事物,恰恰相反,他要与客观对象保持相当的距离,因为只有在
3、一定的距离上他才能独立于他所表现的对象,并产生他自己的“意象”。但从此可以看出,意象艺术的前提还是依赖于客观对象的,这一点和抽象艺术就不同。抽象所谓“抽象”是与 “具象”相对而言的,一般人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以为抽象就是把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抽去,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抽象艺术中有的是对客观形象的简化和抽离,而有的则与客观形象完全无关。所以有人认为 “抽象艺术”这个概念并不准确, 他们就从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角度出发称抽象艺术为 “非具象艺术”( non-figurative art )或“非客观艺术”( non-objective art )。不过出于习惯,人们仍将不表现任何客观形象的艺
4、术统称为抽象艺术。第 3 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二)重点与难点由于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重点就在于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 尽管它要“如实”地再现) 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处
5、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目的。二、教学内容资料(一) 作品分析415 厘米 70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黄筌(五代)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24.8 厘米 528.7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张择端(宋)王时敏像 ( 中国画 ) 曾鲸 ( 明)教皇英诺森十世(油画,1650 年,罗马多利亚美术馆藏完成原作)委拉斯凯兹(西班牙)货郎图(绢本设色,25.5 厘米 70.4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嵩(宋)石工(油画,160 厘米 259 厘米, 1849 年,原藏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已毁)库尔贝(法国)血衣(素描,100 厘米 150 厘米,
6、1959 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藏)王式廓蒙娜丽莎(油画,77 厘米 53 厘米, 1503 1505 年, 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意大利)田横五百士(油画,198 厘米 335 厘米, 1928 1930年) 徐悲鸿拿破仑一世加冕(油画,931 厘米 610 厘米, 18051807 年,巴黎卢浮宫藏)达维特(法国)占领总统府(油画,165 厘米 320 厘米, 1977 年,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藏)陈逸飞魏景山夯歌(油画,1957 1962 年, 165 厘米 320 厘米,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藏)王文彬第 4 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
7、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由于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 所以本课的目的就是以简明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因为任何艺术都存在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而且有的意象艺术也可以是具象的,这就容易使学生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强调
8、意象艺术在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以及艺术家对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二、教学内容资料(一)作品分析圣维克多山(油画,65 厘米 81 厘米, 1904 1906 年,美国,纽约,私人收藏)塞尚(法国)马蒂斯夫人像(油画,41 厘米 32 厘米, 1905 年,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藏)马蒂斯(法国)呐喊(油画, 91 厘米 74 厘米, 1893 年,奥斯陆国立美术馆藏)蒙克(挪威)内战的预感(油画,100 厘米 99 厘米, 1936 年,私人收藏)达利(西班牙)星月夜(油画, 72 厘米 90.5厘米, 1889 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凡高(荷兰)鹌鹑图(纸本彩墨)朱耷(清)被牛肉片包围的
9、肖像(油画,129.2 厘米 121.9 厘米, 1954 年,芝加哥艺术学院藏)培根(英国)说唱俑(雕塑,汉代)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到哪里去 ?( 油画, 1897 年 ) 高更 ( 法国 )湖滨山居(中国画,1947 年) 黄宾虹山居图 ( 中国画 )徐渭 ( 明 )渔村(油画,约1950 年)林风眠枯木怪石图(绢本水墨)苏轼(宋)(二)名词解释变形与夸张它们都是艺术的创作手法或手段。变形来自拉丁文,意思是歪曲,后来成为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意思是艺术家在表现对象时有意或无意地改变对象的自然形态,以符合自己的创作所要表达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与夸张有相同的一面,区别在于,夸张是对
10、事物形貌的扩大或缩小性描写,而变形却往往使描写对象发生极度扭曲或异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 由于艺术家个人心理、生理及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就会有所差异或改变;(2) 艺术家对感性材料的艺术加工,受其主观意识和情绪活动的影响;(3) 艺术家将心灵意象外化为艺术形象时由于媒介和手段等原因而产生。第 5 课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三种类型抽象艺术。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所在。因此,本
11、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必求全。(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二、教学内容资料(一) 作品分析即兴之 31(油画, 1931 年) 康定斯基(俄国)百老汇的爵士乐(油画,127 厘米 127 厘米, 19421943 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蒙德里安(荷兰)红树 ( 油画, 19
12、08 年 )蒙德里安 ( 荷兰 )灰树 ( 油画, 1912 年 )蒙德里安 ( 荷兰 )开花的苹果树 ( 油画, 1912 年 ) 蒙德里安 ( 荷兰 )尼金斯基(油画,116.9 厘米 89.5 厘米, 1950 年,美国私人收藏)克兰(美国)白上白(油画,1918 年) 马列维奇(俄国)作品 36 号(油画, 1953 年) 波洛克(美国)隐现 3X(综合材料,1986 年) 斯特拉(美国) 264 94(油画, 1994 年) 赵无极红窗(油画, 1964 年) 瓦萨雷利(匈牙利)(二) 名词解释构成简单地说,构成就是把事物组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有组织、有结构的关系,但它常常与“构成主义
13、”联系在一起。构成主义( Constructivism)是 20 世纪重要的美术流派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而言,它是由英国美学家里德提出的一个雕塑美学概念。法国雕塑家罗丹( Francois A. R. Rodin , 18401917)曾经认为,世界可以分为“可知世界”和“不可知世界”两部分,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应该包含有后一种成分。里德继承了罗丹的这一艺术理论,把现代雕塑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构成主义”的,另一种是“有机的”。“构成主义”主要凭借工业上使用的原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等,构成各种几何形式,以表现雕塑艺术的形式美。然而,里德又认为,实际上,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又分不清一件
14、艺术品究竟是属于“构成的”还是“有机的”,因此,只能求助于精神分析学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加以分析。这种以“构成主义”的概念来描述某种艺术类型的作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对其他艺术的表述。而狭义的则专指发生于 20 世纪初的俄国, 以塔特林(Vladimir Tatlin ,18851953)和嘉博(NaumGabo,18901977)、佩夫斯纳( Antoine Pevsner , 18841962)兄弟等人为代表的一个流派。但是到 20 世纪之后,“雕”与“塑”或“加”与“减”的观念已不能适应艺术的要求,或者说,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概念,这就是“构成”观念的形成。在这种观念下,雕塑已变成
15、各种木头、金属、玻璃或塑料构件等材料的组合或“构成”关系,这为当代雕塑以至当代艺术开拓了无限的空间。从对材料的利用的角度看,立体主义在绘画中的实验预示了这样的必然结果。在 1912 年毕加索就设计了一个用纸和绳子制成的三度立体主义构成,同一年他又为另一个构成绘制了素描。 1912 年他的吉他和 1914 年的乐器,就是用金属片或木头制作的构成,形象是立体主义的,但结构却是构成主义的。尽管处理得很粗糙,但艺术家却以此申明了构成主义雕塑的一个基本问题认定雕塑是空间的而不是体量的。构成主义作为一个流派是在塔特林的领导下进行的实验。塔特林最早与马列维奇一起展出了他的所谓“绘画浮雕”,但塔特林却嘲笑马列
16、维奇的作品不专业,尽管他们在许多方向上是一致的,因为塔特林提出的是一种更具刺激性的信念,这种信念就是艺术家应该直接与机器产品、建筑工程和印刷及摄影的交流方式相一致,以致于强调整个社会在实用上和思想上的需要。为此,塔特林把他的艺术追求命名为“生产主义”(Productionism ),这表明了他将艺术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愿望。这种愿望与当时人们力图创造一种区别于腐朽的资本主义的古典主义、代表先进的无产阶级的艺术的抱负是一致的,但是他们追求的不是政治性的艺术,而是艺术的社会化。在这种明确的观念下,一些像嘉博、佩夫斯纳、波波娃( Lyuboc Popova , 1889 1924)、利西茨基( El
17、Lissizky,1890 1941)这样的艺术家都站到了塔特林的一边,从事构成主义的实验。直到大约1922 年,他们才在苏联艺术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后,纷纷移居欧洲,对欧洲的现代艺术,尤其是通过“包豪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构成主义艺术家嘉博坚持认为,“构成主义观念”不是为了把艺术和科学统一起来,不是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而是要去感觉其真理。这使构成主义既没有想成为一种艺术的抽象风格,甚至也没有想成为一种艺术之类的东西。构成主义运动的理论家之一阿列克赛甘曾经写道:构成主义“不欲作出抽象的计划,而是以具体的问题为出发点。”也就是说,他们试图从社会便利和实用意义出发,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取代以
18、前艺术家的静态活动,创造新的动态的艺术,这成为构成主义的第一原则。因为构成主义者相信,机械的基本条件和人的意识,自然会创造出反映他们时代的美学。这使他们喜欢用两个颇有说服力的词汇来说明创造的辨证过程:构造的和既存的,二者综合的结果就是构成主义的真实性。对他们而言,“构造的”,即整个观念乃基于社会应用和方便的物质上的基础概念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既存的”,即物质本身的自然倾向,在其构成和变化过程中的特殊条件的实现。这种观念在此后的“风格派”(de Stijl)或“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包豪斯、“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以及所有追求“抽象”的艺术中,都多少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