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 乐 拾 遗(六十三)浅谈古典音乐时期舒伯特鳟鱼主题与变奏曲,对立/冲突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配曲: A大调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节录) Piano Quintet in A major (Excerpt) (A theme and variations) 作曲:舒伯特 Franz Schubert配图:芭蕾的魅力编辑/制作: 陈加菁,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九月“孕舞” (美 34岁 海伦鲍尔斯),Z Z K C 工 作 室点 击 可 下 载 全 部 音 乐 拾 遗,古典音乐的广义定义十分模糊 狭义地说是指古典音乐时期即 1750年(巴赫去世) -1820年(贝多芬去世前七年
2、)间的音乐,古典音乐深受赫拉克利特哲学思想的影响 “互相排斥之物结合在一起 不同之音调造成最美之和谐 ”,Heracleyus(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在古典音乐时期 这种影响表现在 小至不协和谐的应用 大至交响曲中主题与副题的展开,此“展开”实际就是互相排斥的主/副题 在旋律/音响/调性上的抗衡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是一典型,这种表达情感的理性化特点 使古典音乐得到了严肃音乐的别称 其实“严肃”两字并不妥当 像本曲即是消遣性的,古典音乐时期的另一中心人物是舒伯特 这是他的一首钢琴五重奏 共五乐章,舒伯特一家,第四乐章最为精彩 是用他本人的歌曲鳟鱼的主旋律 变奏而得 因而此曲便俗称为鳟鱼
3、五重奏,中国有混水摸鱼之说 外国也有 歌词说 在明亮的小溪里有条小鳟鱼在快乐地游动,岸边一个渔夫 初因水太清无从下手 后来他狡猾地把水搞混了 终于得手,此曲因有轻快优美的旋律和饱含对弱者的同情而受欢迎 旧时曾编入中学音乐课本,舒伯特被称旋律大师 我小时候第一次听此曲就因 74271 这一妙句而永记,_,. .,此曲的五件乐器是钢琴 小/中/大提琴和倍大提琴 共五个乐章这是第四乐章主题与变奏,变奏曲有二类 一类是纯技巧性的一类是与特定的标题相关的本变奏曲属后者,从旋律之快速复杂 对比之强烈 曲尾调性的变化到低声部之动力功能诸方面 不难判断此曲决非巴洛克风格(62辑)了,曲中也有两种排斥之物的抗衡
4、 舒伯特只是用平常小事取代了贝多芬式的哲学宏论,舒伯特短暂的31年生命里 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和几十部大型作品 是古典时期的巨匠和浪漫派的先驱,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奥( 17971828),古典时期音乐的非艺术思考或许由于职业习惯我对音乐史爱作技术性思考 赫拉克利特约与孔子同年代他的哲学思想已存在二千多年了在中世纪文学中早有反映为何唯独在音乐中1750年前的巴洛克时期尚无反映迟至1750后的古典音乐时期才有所体现呢,这是主题的呈示弦乐器把歌曲鳟鱼完整地奏了一遍像小溪中的小鳟鱼 自由自在,钢琴十六分音符的急速旋律把倍大提琴的鳟鱼主题几乎淹没水搞混了鱼看不
5、清了,音乐在重播舒伯特鳟鱼主题与变奏曲,我想是有技术原因的因为音乐比任何文化作品更依赖科技进步作曲家写曲首先想的是用怎么样的音符最能表达自己的乐思但不得不想的是写出的东西能否被演奏家所演奏就是现时所谓的“技术可行性”,鳟鱼主题已不复完整钢琴与弦乐的强烈对比中我仿佛看见了鳟鱼的躲避和挣扎,钢琴十六分音符的急速旋律把倍大提琴的鳟鱼主题几乎淹没水搞混了鱼看不清了,能使声音有强弱变化的击弦式钢琴在巴洛克后期1750年前后才问世十二平均律也几乎在同期才被公认小提琴上的金属弦比羊肠弦反应灵敏也是1750年后才采用可见 只有在1750年以后作曲家才得以随心所欲地转调随心所欲地写上快速和对比强烈的旋律具备了跨
6、进古典音乐时期的“技术可行性”,鳟鱼主题已不复完整钢琴与弦乐的强烈对比中我仿佛看见了鳟鱼的躲避和挣扎,这里调性游移在大小调之间情绪恍惚寄托着舒伯特的忧伤和同情,但是此时期 木管乐器的彪姆系统和铜管乐器的活塞机构尚未发明因此古典音乐时期木管乐器可以快速地奏七声音阶却很难快速地奏十二音阶铜管乐器尚无键 限于自然泛音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铜管乐器的旋律都很简单 只作为气势的烘托这是古典音乐时期音乐的一个局限它同样受制于“技术可行性”,Z Z K C 工 作 室点 击 可 下 载 全 部 音 乐 拾 遗,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谢谢分享,引子在重复鳟鱼的主题再也没出现渔夫得手了 水面恢复了透亮 留下的是无奈,这里调性游移在大小调之间情绪恍惚寄托着舒伯特的忧伤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