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 市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总结xxx 市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总结XX 市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工作总结滁州市农业委员会(2006 年 6 月 8 日)根据省政府和省农委部署,作为 9 个小麦主产市之一,从 2005 年秋种起,我市在天长、定远、凤阳、明光四地实施了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为内容的高产攻关活动。为此,我市强化领导,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各项工作,高产攻关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活动成效1、小麦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种麦的积极性,推广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提高了品种纯度和播种质量,促使我市小麦生产整体上台阶。预计,今年我市小麦生
2、产将实现“三增”:面积 331 万亩,比上年 287.7 万亩扩大 15;单产 309 公斤,比上年 291 公斤增加 6.2;总产 20.5 亿斤,比上年16.75 亿斤增长 22.2。尤其是单产突破 300 公斤、总产突破 20 亿斤大关,创历史新高。同时,天长市龙集乡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点平均单产达 458 公斤,高庙镇万亩低改田平均单产创 400 公斤以上水平,这两个稻茬麦高产典型,给我们树立了稻茬麦攻关夺高产的榜样和信心。2、核心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结合 80 万亩小麦良补项目建设,我市在天长(10 万亩) 、定远(5 万亩) 、凤阳(5 万亩) 、明光(5 万亩)建立了 25 万亩
3、高产攻关核心区,涉及 42 个乡镇、269 个村、4.79 万户。项目区内,由于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机条播、统一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等措施,增产效果显著。据统计,全市 25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平均单产 415.2 公斤,比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天长市四县(市)非项目区平均单产 337.3 公斤增产23.1,比全市平均单产 309 公斤增产 34.4,比全市前三年平均单产244.5 增产 69.8。其中天长市平均单产 426 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21.7;定远县平均单产 407.5 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 10.4;凤阳县平均单产 406.5 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 27.8;明光市平均
4、单产 410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 31.3。全市核心区面积 25 万亩,仅占全市小麦面积的 7.6,而核心区实现小麦总产 2.076 亿斤,占全市总产量的 10 以上。其中天长市龙集乡小关村稻茬“皖麦 33”高产示范点,平均单产 458.5 公斤,受到省小麦专家的充分肯定。3、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按照“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田管、统一机械收获”的要求,全市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8,较上年提高 2 个百分点;优质专用小麦面积 139 万亩,比上年增加 13 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率达 29,比上年提高了 21 个百分点;病虫害综防率达 60,比上年提高 5 个百分点。其中,核心示范区关
5、键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小麦良种覆盖率达 100,亩播量降低 10左右,精少量播种面积达 20 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达40 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 90 以上,机械化作业率进一步提高。4、有效促进了农民午季增收。由于推广了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每亩可节约种子费用 20 元(按亩节约 10 公斤种子计算) ;由于推广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每亩可增产增收 100 元以上(按亩最少增产 75 公斤计算) ;加上落实小麦良种补贴政策,每亩补助 1018 元(高产攻关核心区另外增补 8 元) ,以上三项合计,每亩可增收 130-138 元。全市 80 万亩小麦良种补贴区,可实现增收 1 亿元以上
6、,户均(全市良补 16.3 万户)增收 613.5 元;25 万亩核心示范区,可实现增收3450 万元,户均(四地涉及 4.79 万户)增收 720.3 元,人均增收240 元(每户按 3 人计) 。5、基础性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一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强化。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专家、定期会商“四定”办法,对小麦全生育期开展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情“三情”监测,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对策,并通过电视专栏、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科技明白纸等方式,加大宣传、培训和指导力度,初步建立了生产指导服务体系。二是新品种引进示范取得新进展。今年我市承担了省江淮片小麦新品种展示工作,在明光市潘村镇新村村建立了 26
7、 个新品种的展示园。明光市农科所、凤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科所各建立了一个新品种试验展示点,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探索良种良法综合组装配套,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储备和基础依据。三是小麦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得到巩固。全市共建成小麦良繁基地7.445 万亩,其中县级种子公司建基地 0.815 万亩、国营农场建基地 6.63 万亩。繁殖的品种有扬麦 11、扬麦 12、扬辐麦 2 号、皖麦19、皖麦 33、烟农 19、淮麦 20 等,田间纯度鉴定都在 99 以上,预计可产优质小麦良种 3000 万公斤以上,为今年秋种继续组织实施良种补贴、高产攻关提供了种源保障。二、主要做法(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攻关活动顺利开展。1、成立组织,明确责任。为加强小麦高产攻关 xxx 市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