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品德课堂走进对话时代品德课师生精彩对话的课堂实践摘 要:关键词: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品德教学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局面,但也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有的教师片面理解“学生主体地位”理念,从“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 ;有的课堂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听、被动接受,课堂上主动与老师交流的学生寥寥无几,思考之余,本文以品德课堂中师生精彩对话为切入口,就如何在课堂上师生对话展开讨论,为探索如何营造和谐高效的品德课堂提供有益的参考。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因此,我们教师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教
2、学观念,通过充分调动教育教学各个要素的积极性,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就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精彩对话。师生对话渗透于一切课堂教学并贯穿课堂始终,以基于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的人性文化作底蕴,通过交流、质疑、答辩、倾听、倾诉、评价而进行的双向、多向沟通的最基本教学方式和认知训练。为此在精彩生动的课堂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创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对话平台,以此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凸现品德教育“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一、聚焦话题引发思维碰撞俗语说:“集思广益”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3、思维的训练渗透于言语训练中,课堂中师生之间如果能多一些有效的言语交流,课堂也必将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在品德课堂上,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减少对课堂的控制,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而自己要学会做学生学习的引路者、促进者。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常常在品德课堂上得到学生带来的惊喜,看到思维碰撞产生的灿烂火花,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浩如烟海,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入了解是非常困难的。在秦汉一统的课堂上,老师首先从秦始皇这样一个具有争议性的皇帝入手,通过引发两个探讨性的问题,让学生先后展开讨论从而引发思维碰撞,让学生们把秦始皇的神秘面纱揭开,慢慢懂
4、得了要全面看待历史人物与事件。与此同时,还产生了更多往深处探究的欲望和冲动。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积极思考,在愉悦环境下大胆表现,在激励中想说、敢说、乐说,从而营造起互动交流、彼此促进的良好课堂气氛。二、把握细节凸显对话风采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所说:“一定要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的确,课堂教学是由教学环节组成,而每个教学环节又是由一些教学细节组成。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思维、有灵感、有个性的鲜活生命,课堂上关注所有学生的在场因素,捕捉一些课堂细节,抓住意料之外的“枝节”加以精心巧妙的“剪裁” ,让学生体验学习快乐的过程,经历思想转化的过程,感悟品德课堂的真实与美丽。在宽
5、松开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现场,也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 ,一个手部受伤的学生积极地举手发言,教师关注到这一课堂细节,不失时机地把握这一细节,就能演绎课堂那份真实灵动、活力创新、动态生成的精彩,使品德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魅力无穷。三、精彩对话彰显德育效能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 ”对于学生来说,还原真实、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共鸣。真实的生活经历更能调动学生想思考、想对话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催生学生思维对话的欲望。教学片段: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三
6、的人人有特点 能力各不同内容体现在“我爱我的班集体”这一单元主题上。在通过课前了解,把个别有着显著个人特点同学的纸条放进班级的能量罐中。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老师启发引导被猜同学说出自己的特长和学习的历程。师:(在能量罐里抽出一张能量卡。 )活泼机灵的小男孩,思维能力人人称赞,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得银奖的好成绩。师:(拉着学生的手)你怎么知道是他?生:因为他代表我们班参加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师:(竖起拇指)你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 (转向另一学生)老师很崇拜数学学得好的同学,你喜欢数学吗?生:我很喜欢学数学。师:学习数学给你带来什么乐趣呢?生:在家里我常常跟爸爸玩数学游戏,我还会用数学计算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