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徐志摩诗歌与古典诗词的相通之处摘 要: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从没有疑心,他从不会妒忌。”徐志摩如婴儿般的质朴单纯,他的诗,句句都体现了真性情。于是,他像极了清朝的纳兰性德和后世的诗人海子,都是如烟花般的绚烂与短暂。他写下雪花的快乐,炙热的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寻;也写过偶然诉说自己想爱却得不到的矛盾与无奈;他写过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过展现了他追寻理想的路上的迷惘;他也写过火车擒住轨试图刺破黑暗向前进。他在诗中肆无忌惮而又轰轰烈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说是超越了古人的。而从古自今,每一位诗人都有着一个相同点,不矫揉不造作,以我手写我心。而迎合、奉承的违心之作终会为历史所淘汰。关键词:古典诗
2、词;建筑美;重章叠句;意境;爱情诗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现代诗歌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创新。而论及徐志摩诗歌与古典诗词,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之处。徐志摩是剑桥归来的洋学子,他的诗歌更多的受了英国浪漫派、欧洲现代派、巴那斯派的影响。而且,五四运动提出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任何的文学形式都在竭尽全力的反传统,徐志摩更是当时诗坛上的急先锋。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文学形式、文学载体,不论古今中外,在传情达意上,总有相通之处。读徐的诗,甚至他的散文,总是洋溢着几分古典诗词的浪漫。所以本文将从形式、内容、意境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来纵向的探讨徐诗与古典诗词的相通之
3、处。形式上:整饬灵动新月派在诗歌创作上提出了“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主张,这在徐志摩诗歌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整饬而又错落有致的排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以及古典诗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其诗歌在形式上达到了整饬灵动的艺术效果。建筑美的外在形式徐志摩精巧排列的诗句,给了读者最直观的“建筑美”的感受。我们以最著名的再别康桥来举例。全诗共七节,每四句一节,每句在六至八字间,在形式上,便赋予了独特的美感。其中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相互呼应,中间五句移步换景、逐渐升华,而在第四节和第五节中,有着“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寻梦?撑一支长篙”这样的句式,调整了音节,避免了过度的整齐划一,使得章法更加严谨有度。而
4、中国古典诗词,是最讲究形式的。早期诗经中的四言诗,到五言诗七言诗,直至有着严格限制的格律诗和每个字的平仄都是有要求的词、曲。在一代代文人的完善下形成了固定的、完美的形式。这其中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我想举一首纳兰性德的回文词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剪丝红,红丝一剪风。这首词每两句都是反复回文,从内容上看,并没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只是文人纯粹的炫技之作,但从形式上来看,绝对是“建筑美”的典范。而仔细说来,这首词的“建筑美”更像是对称的北方建筑,徐的诗则像是精巧的江南园林。而这样的诗,还有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他眼里有你
5、”庐山石工歌等等。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重章叠句是徐志摩诗歌的重要的表达手法之一。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正是由于这样的气质禀赋,决定了徐志摩的情感表达必定是洒脱不羁的。他在诗中,经常对某些词句反复咏唱,以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其富有“音乐美”,令自己的感情得到了尽情地抒发。如雪花的快乐一诗中,“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前三节每节都用了反复的手法,渲染了雪花
6、在空中飞舞的轻盈与喜悦,而整体上又是一种排比的形式。最后一节连用三个“消溶”,带有极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像这种类型的诗歌还有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为要寻一个明星等。而在古典诗词中,重章叠句的代表首推诗经。如蒹葭,全诗共三节,每节只换几个字,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来表示时间的推移,用以说明主人公凝望的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坻”,这种地点的转换,象征着爱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渲染了寻找过程之艰,烘托了抒情主人公坚贞不渝的精神。清代词人顾贞观也有一首满庭芳
7、自悼,更是重章叠句的代表。如下:行行止止,止止前前,前前继继延延。营营碌碌,竟日日闲闲。那日凄凄缠缠,哀哀怜怜。恁似个,痴痴怨怨。且凭伊,轻轻薄薄,细语蛾眉自欢颜。清切切,淡淡人前,笑语妍妍。不予尊前,脉脉无言。 浅浅,多少事徐徐散散,月影当轩。听潺潺,檐雨声声连连。应是陈年旧景,凭栏处,闲花流湿,迹迹斑斑。像这样的词在古典文学中还有很多,如李清照额“寻寻觅觅”,朱淑真的“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甚至有的词牌明确规定了某处必须重章叠句,如忆秦娥,白香词谱载“本词两处叠句,上下片第三句均为第二句末三字之重叠。”(3)比兴手法的运用 徐志摩诗歌善用比兴手法。诗贵在含
8、蓄,而比兴手法的运用,使他的作品即显得浪漫飘逸,又更具有厚度和深度。如消息这首诗:雷雨暂时收敛了;双龙似的双虹,显现在雾霭中,夭矫,鲜艳,生动,好兆!明天准是好天了。什么!又是一阵打雷,在云外,在天外,又是一片暗淡,不见了鲜虹彩,希望,不曾站稳,又毁了。在每一节的前四句,作者先是用赋的形式进行白描,在每一节的最后一句兴起自己的感想,诗中雷收虹现的晴天被比拟成了希望。像这样的诗歌还有四行诗一首、天神似的英雄等等。比兴是诗经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如蒹葭、氓等,次不赘述。相较而言,徐志摩诗中的比兴用得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诗经,总有些为兴而兴的味道。二、内容上:长于爱情诗徐志摩诗歌从内容上大致分为两类
9、:一类是“李白式”的浪漫诗,抒发个人感情,表达对爱情、理想、自由的追求;一类是“杜甫式”的写史诗,试图发挥诗歌的社会作用,以讽刺时事、揭露弊端,他的诗第一类作的尤为出色。(1)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从没有疑心,他从不会妒忌。”徐志摩如婴儿般的质朴单纯,他的诗,句句都体现了真性情。于是,他像极了清朝的纳兰性德和后世的诗人海子,都是如烟花般的绚烂与短暂。他写下雪花的快乐,炙热的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寻;也写过偶然诉说自己想爱却得不到的矛盾与无奈;他写过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过展现了他追寻理想的路上的迷惘;他也写过火车擒住轨试图刺破黑暗向前进。他在诗中肆无忌惮而又轰轰烈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说是超
10、越了古人的。而从古自今,每一位诗人都有着一个相同点,不矫揉不造作,以我手写我心。而迎合、奉承的违心之作终会为历史所淘汰。(2)徐志摩还写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如像白居易的观刈麦那样关心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先生!先生!叫化活该谁知道等,也有像杜甫的石壕吏样反映战争灾难的太平景象。然而徐志摩的家庭出身与社会地位,注定了他像北宋的晏几道一样,生活面狭小,不可能写出像杜甫的“三吏三别”样的作品。三、意境上:继承古典虽然在当时诗坛徐志摩是现代诗的研究与创作的先锋,肩负着文学革命的大旗,但是他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古典意象,这些经过一代代文人加工整理形式的固定意象,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为他的诗歌增
11、添了几分浪漫。如志摩的诗中收录的去吧这首诗的第二节:去吧,青年,去吧!与幽谷的香草同埋;去吧,青年,去吧!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里面的“幽谷”“香草”“暮天”“群鸦”,都是古典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幽谷”一词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如王安石次韵春日感事“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寒动远林。”“香草”这一意象起源于屈原“香草美人”的自喻。“暮天”和“群鸦”常喻荒凉衰败,如王昌龄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诗:“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徐诗中的常用意象还有白云、清风、夕阳、柳絮、雾、雷雨、彩虹、落叶等。这些意象运用在诗歌中,极具古典美。如月下待杜鹃不来第一节: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
12、的波纹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我们甚至可以将它“翻译”成一首古体诗:桥影卧波待鸿来,闲数螺纹层层开。久倚石栏青苔暖,不觉凉意透我怀。(个人觉得改写的很烂啊!)经过文人墨客的不断努力,现代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我们回头再来研究徐志摩的诗,他是一位凭情感写诗的诗人,尽管在灵感来时他常常是不加节制的挥洒,造成了有些诗歌不够深刻,流于直白的缺陷,但他的种种尝试,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徐志摩的诗歌理论虽然取自欧洲,但他的体内流淌的是华夏的血液,他最根本的思想观念必定是受着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他的诗歌不论是在形式上、内容上还是意境上都免不了与古典诗歌有着相通之处。而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不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吗?参考书目:徐志摩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韩石山编写徐志摩经典诗集(山东文艺出版社) 徐志摩著追悼志摩 胡适诗经 (哈尔滨出版社) 崔钟雷主编白香词谱 (人民文学出版社) 舒梦兰编撰纳兰词 (西藏人民出版社) 纳兰性德秋水集 (来源于网络) 顾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