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析师生间对不良行为处理的认知差异连续挫折与紧张的发泄:d父母离异或家庭溺爱导致个别学生心理发展异化等。 笔者建议: 1、要更多地从心理原因上,而非从行为的外在表现及近期后果来判断问题行为。 2 、学生组织纪律性差,我们既要从学生方面去找原因,也应从自身去发现问题。 3、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精心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混乱。 4、认真防止教师的人际认知偏见,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 5 、适当的惩罚将有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但不能依赖此方法,因其消极性太强。 三、在意志品质方面,主要的问题是:作为教师,首先应从动机的激励入手,师生间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师重正面教
2、育以解决问题,而学生侧重于如何具体解决问题,加重了心理的成份。 笔者建议: 1、要注意对学生在动机方面的培养:a,要成为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体育可以在很多方面磨练人的意志,便其身心俱健,一举两得;6注意激励,引导学生的成就动机逐渐升华;。要提高认识,促使正确归因的形成。 2、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努力设法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心理学家认为:如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抱积极的看法是巨大的个人力量的基础。在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时要切忌对学生的畏缩采取粗暴甚至嘲讽的作法。3、认知心理学认为:高焦虑将使学生对失败和成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因此,如果我们能设法使学生由高焦虑转为适度焦虑,则有
3、助于其良好意志品质行为的形成。 四、思想品行方面主要问题有: 1、集体主义观念不强,只想个人,而不愿参加集体的活动。 2、不爱劳动,如只想用却不想搬运器材。 3 、不爱护公物,如不正确使用或遗失器材等。 4、以强凌弱,霸用活动器材等。 5 、歧视 暂时后进生或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等。 教师处理意见: 1、必须对其作严肃的批评,促进转变。 2 、严格要求,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惩罚。 3、与班主任或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 学生处理意见: 1、多安排一些必须相互合作的集体练习。 2 、理无可恕,但惩罚为辅,应以说服教育为主,如屡教不改者可予以重惩。 3、只想到个人,想不到别人和集体者,可尝试让其品尝一下孤独的滋味。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管理。我们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管理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管理,多从自身找问题的原因,才能使课堂教学管理更加有序。作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体育教师,要有全面面良好的素质,必须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科学地、民主地处理课堂中的各种不良行为、便师生间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新型课堂人际关系,进而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体育独特的诱人魅力增添光彩。由于我们学术有限,再加上我们收集意见范围的局限性,因而一些看法欠全面与成熟,欢迎广大同行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