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热管中冷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807708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管中冷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热管中冷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热管中冷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热管中冷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 期 年 月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工学版 ) ( ) 收稿日期 :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网址 : 作者简介 :颜卫国 (),男 ,浙江台州人 ,博士生 ,从事强化传热和车辆热管理研究 : 通信联系人 :俞小莉 ,女 ,教授 : : 热管中冷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颜卫国 ,俞小莉 ,陆国栋 ,周健伟 ( 浙江大学 能源工程学系 ,浙江 杭州 ; 杭州银轮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 摘 要 :为了研究重力热管在车辆中冷器上的应用可行性 ,设计用于冷却高温增压空气的热管中冷器 选用水作为 工作介质 ,在风洞实验台架上进行热管中冷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实验 测试热管中冷器在不同冷侧空

2、气流速 、冷 热侧空气进口温差 、热侧空气流量下的散热量和压力降 ,比较并分析测试结果 结果表明 ,热管中冷器具有良好的 散热性能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高增压内燃机的散热要求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 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变化趋势吻合较好 关键词 :热管 ;热交换器 ;热虹吸器 ;传热特性 ;中冷器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随着汽车节能环保政策法规的深入推行 ,发动 机清洁燃烧与尾气净化技术不断进步 ,其中增压中 冷技术逐渐成为业界的热点 发动机在采用高增压甚至多

3、级增压技术后 ,进 气温度可以达到 ,甚至更高 ,对于中冷器而 言 ,除了要具备优良的传热性能外 ,耐高温性能和结 构强度等都面临新的挑战 热管由于传热性能和等温性能好 ,且具有可变 热流密度等特点 ,已在医院 、宾馆的采暖与空调系 统以及能源 、化工 、冶金等工业领域的废热回收领域 中广泛应用 ,在车辆上也有一些应用 等 研究热管换热器用于汽车尾气采暖的可行性 , 针对 型大客车设计热管换热器 ,进行实验研 究 ,实验结果显示采暖效果明显 目前 ,计算流体力学 ( )软件在热管换热器 的数值模拟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热管换热 器的传热性能研究以实验研究为主 本文设计一个 热管式中冷器

4、,用于与管翅式中冷器串联冷却高温 增压空气 在风洞实验台架上对热管式中冷器进行 实验研究 ,分析冷侧空气流速 、冷热侧空气进口温 差 、热侧空气流量等对传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冷却空 气流速对冷侧压降的影响 实验装置及方法 实验装置及热管式中冷器结构特点 本实验是在风洞实验台上进行的 ,实验装置如 图 所示 热管式中冷器的外型如图 所示 排热 管错列布置 ,共 根铜铝复合热管 ,介质为蒸馏水 , 热管蒸发段长度为 ,冷凝段长度为 ,中 间隔板段长 ,热管总长 ,蒸发段和冷 凝段均为冷轧翅片 ,翅片间距为 ,翅片高 ,翅顶厚 ,翅根厚 空气整流网 ; 实验样件 ; 测压孔 ; 测温网 ; 整流网板 ;

5、 喷嘴组 ; 变频风机 图 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 热管式中冷器结构 实验方法 )热侧空气进出口温度测量 冷却空气进出口 温度采用在试件前后布置热电偶测温网进行测量 , 进口布置 个热电偶 ,出口布置 个热电偶 ,测定 值取算术平均值 ,热电偶经标定后的精度为 热侧空气进出口温度采用 铂电阻进行测量 , 精度为 )冷 、热侧空气进出口压差测量 冷侧压差采用 在试件前后布置测压孔 ,前后各开 个测压孔 ,热 侧压差在进出口管道上布置测压孔 ,压差由压差变 送器测量 ,精度为 )冷 、热侧空气流量测量 冷侧空气流量采用喷 嘴组测量 ,喷嘴采用国家 标准 喷嘴前 空气压力测量采用精度为 的压力传感器测

6、量 ,压差采用精度为 的压差变送器测量 热 侧空气流量采用精度为 的质量流量计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在实验中冷 、热侧空气 的温度 、压力 、流量信号由数据采集模块来采集 ,采 集的信号通过 总线传输到上位计算机 传热系数和压力降计算 传热系数 热管中冷器散热量可用下式计算 : ( ) 式中 : 为中冷器总传热系数 , 为总的换热面 积 , 为对数平均温差 ( ) , ( ) 式中 : 为冷热流体进口温差和出口温差的最大 值 , 为冷热流体进口温差和出口温差的最小值 空气到翅片传热的 数由下式给出 : ( ) 式中 : 为空气侧传热系数 , 为水力直径 , 为空 气的热导率 等 对 多种轧制

7、翅片管管外换热进 行实验研究得出 ( ) ( ) ( ) 式中 : 为翅片间距 , 为翅片高度 , 为翅片厚 度 , 为雷诺数 , 为普朗特数 管壁导热热阻为 ( ) ( ) 式中 : 为管内表面积 , 为管外径 , 为管内径 , 为管壁热导率 , 为管长 , 为管内侧传热系数 翅片效率 为 ( ) ( ) 式中 : ( ) 管外对流换热热阻为 ( ) 式中 : 为翅片管外表面积 相变热阻为 ( ) 第 期 颜卫国 ,等 :热管中冷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式中 : 为蒸 、冷凝侧传热系数 , 为管内表面积 总换热系数为 ( ) 式中 : 为传热总热阻 压力降 等 提出以下公式 : ( ) 式中 :

8、 为冷侧压降 , 为摩擦系数 ( ) ( ) ( ) 式中 : 为在最小流通截面处的质量流速 , 为 管间距 , 为翅根直径 , 为管子外径 , 为运动黏 度 , 为流动方向管排数 , 为空气平均密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 冷侧空气流速和热侧空气温度对散热量的影响 如图 所示为在冷侧空气进口温度为 ,热 侧空气质量流量为 ,热侧空气不同进口温 度 ( 、 、 、 、 )的条件下热管中冷器 的散热量随冷侧空气流速 的变化曲线 从图 可以看出 ,在冷热侧空气进口温差不变 的情况下 ,热管中冷器的散热量随着冷侧空气流速 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 这是由于冷侧空气流速增大 , 热管总热阻减小 ,热管中冷器总换热系

9、数先增大后 趋缓 ,所以总散热量随之先增大后趋于平缓 在标准 工况 (热侧空气进口温度为 ,冷侧空气流速为 )下 ,热 管 中 冷 器 的 散 热 功 率 大 约 为 在冷侧空气流速不变的情况下 ,热管中冷 器的散热量随着热侧空气进口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从图 可知 ,实验值和基于 公式的计算 值在不同热侧空气进口温度下随冷侧空气流速的变 化趋势基本一致 ,吻合较好 ,但两者之间存在较大误 差 ,计算值比实验值大 ,这可能是由于气流到翅片对 流换热过程的 数预估计算偏差产生的 ,气侧传 热系数对散热器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大 热侧空气流量对散热量的影响 如图 所示为在热侧空气进口温度为 , 冷侧不同空

10、气流速 ( 、 、 、 、 )的条件下热 管中冷器散热量随热侧空气质量流量 变化的关 系曲线 从图 可以看出 ,在冷侧空气流速不变的情况 下 ,随着热侧空气流量的增大 ,热管中冷器的散热量 图 冷侧空气流速对散热量的影响 图 散热量与热侧空气质量流量的关系 呈非线性增长 ,这是因为 和空气流速 有如下 关系 : ,当热侧空气流量增大时 , 先增 大后趋缓 ,因此 ,散热量先增大而后趋于平缓 当热 侧空气质量流量从 到 变化时 , 散热量几乎成线性变化 图 散热效能与温差的关系 冷侧空气流速和温差对散热效能的影响 如图 所示为在 个不同冷侧空气流速 ( 、 、 、 、 )的条件下热管中冷器的散热

11、效能 随冷热侧空气进口温差 变化的关系曲线 从图 可以看出 ,在相同冷侧空气流速 、不同冷 热侧空气进口温差下 ,热管中冷器的散热效能基本 不变 ,说明冷热侧空气进口温差对热管中冷器的散 热效能影响很小 热管总热阻主要受冷热侧空气流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工学版 ) 第 卷 速的影响 ,冷热侧空气进口温差对它的影响较小 ,因 此热管中冷器的总热阻几乎不变 ,在相同的冷侧空 气流速下 ,热管中冷器散热效能基本不变 同时可以 看出 ,在相同冷热侧空气进口温差和热侧空气质量 流量下 ,随着冷侧空气流速的增大 ,散热效能提高 , 为 ,散热效能增幅很小 ,约为 这 与普通间壁式换热器的特点相同 冷

12、侧空气流速和热侧空气进口温度对压降 的影响 如图 所示为在冷侧空气进口温度为 ,热 侧空气质量流量为 ,热侧空气不同进口温 度 ( 、 、 、 、 )的条件下热管中冷器 的冷侧压降随冷侧空气流速的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 , 冷侧 压 降 随 着 冷 侧 空 气 流 速 的 增 大 而 增 大 ,从 时的 左右增大到 时的 左右 实测冷侧压降随冷侧空气流速的变化关系 与基于 经验公式的压降计算值吻合较好 ,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实测压降比经验公式计算值偏 小 两者的偏差可能主要是由摩擦系数 预估值偏 大造成的 从图 可知 ,在相同冷侧空气流速下热侧 空气进口温度对冷侧压降的影响很小 图 冷侧压降与冷

13、侧空气流速关系曲线 结 论 ( )针对热管中冷器可能的工况变化范围 ,测试 冷侧空气流速 、热侧空气进口温度和热侧空气流量 等主要因素对热管中冷器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热管中冷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在一定 范围内能够满足发动机增压空气的散热需求 ( )利用 和 模型来预测计算 散热量和压力降是可行的 ,实验值和模型估算值吻 合较好 ,趋势基本一致 ,可以用来指导工程设计 ( )热管中冷器在车辆增压中冷系统中应用是 可行的 ,可以减轻传统中冷器的热负荷 ,为前端冷却 模块留出更大空间 ( )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考虑在不同热侧空气流 量的情况下蒸发段和冷凝段的长度比 、最佳的工作 介质等 ,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春强 热管技术在增压内燃机中的应用 南宁 :广 西大学 , : , 史美中 ,王中铮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南京 :东南 大学出版社 ,: 杨世铭 ,陶文铨 传热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第 期 颜卫国 ,等 :热管中冷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