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龙华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历史说明:1全卷由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组成。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2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贴好条形码。不得在其它地方作任何标记。3选择题每小题(130)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凡答案写在试卷上不给分;非选择题(313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否则不给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第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图11北斗导航系统已经
2、投入运行。某校七年级学生想去参观距今70万-20万年前的某远古人类遗址,那里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导航定位于图1的位置是ABCD 2历史学工作者要研究史前时期北京人生活状况,最可靠的材料是A远古传说B史书记载 C考古发现D影像资料 图23“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一段解说词,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4图2是某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它可能用于A宗教祭祀B农耕劳作C部族图腾D采集狩猎5历史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下列选项能说明这
3、一观点的是A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B半坡人使用陶埙C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D神农氏教民农作 6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夏商周更迭的年代尺中的处建立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7从夏商两朝的兴亡中,我们得到的认识是,统治者应该A加强刑罚B重视军事 C发展经济D勤政爱民8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是图3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9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陪葬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这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青铜器生产数量不足B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分封制下社会等级森严D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10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世界现存重量最大的青铜器是A毛公鼎
4、 B司母戊鼎 C利簋D四羊方尊图411文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了解文字源流,很有必要。根据现有资料,图4“天下为公”文字起源可以追溯到A小篆B隶书 C甲骨文D金文12“尊王攘夷”的提法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的记载。齐桓公有实力号召“尊王攘夷”,主要得益于A任用姜尚为相 B任用管仲改革 C打败楚国D保护燕国图51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通过改革,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动摇了以往的井田制,世袭的贵族就要让位于新兴的土地所有者。这里的土地所有者指的是A地主阶级B贫民阶级C奴隶主阶级D奴隶阶级14图5成都景表现了两千多年前的民众,用智慧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建造水利工程的故事。主持修建这项工
5、程的是A李冰B班超C诸葛亮D墨翟图615春秋时期有位思想家认为:战争杀伐,具有不善、不吉祥的本性,武力的手段是情非得已而采用的,君子应崇尚清静淡泊(道德经三十一章)。这位思想家的治国思想是A以法治国B以德治国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16公元前219年,一位统治者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祭告天地的自己统一中国的伟业。这个统治者是A齐桓公B秦孝公C秦始皇D汉武帝17图6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A施行郡县制B施行郡制C施行统一文字D施行统一度量衡图718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设计徽标(图7)时,
6、都参考了中国古代钱币造型。该造型最早可追溯到图8A秦半两B五铢钱C铲形币D蚁鼻钱19图8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大泽乡起义B秦的灭亡 C鸿门宴D楚汉之争20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350年后,因为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对皇室后代刘备的少年经历产生影响的是A军功爵制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察举制 D推恩令21反腐败问题历来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A监督官吏惩处贪官B恢复三十税一C减轻刑罚D下令释放奴婢22东汉班固称赞司马迁的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反映司马迁A注重实地调查B意志坚强C秉笔直书D勤
7、奋好学23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在中国率先出现,使中国汉代的文明勃兴超过其他文明。为“它”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图9A董仲舒 B蔡伦 C汉光武帝 D张角24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题,下列选项中最切题的是A兰亭序与雕刻艺术B论语与道教文化C司母戊鼎与古典音乐D华佗与体育医疗25观察图9,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战役名称官渡之战图10B发生时间公元前208年C作战双方孙刘抗曹 D历史影响三国鼎立形成26据图10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政权为曹丕所建B处海外贸易发达 C处政权为刘备所建D处政府派卫温率船队抵达夷洲27图11反映出 图11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
8、局面形成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28据史料记载,内迁的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说明A少数民族内迁后逐渐汉化 B鲜卑和匈奴是汉族的后裔C少数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D少数民族与汉人共同发展经济 29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数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最主要是A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B首创割圆术 C创制大明历 D著九章算术30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说明当时A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B注重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C注重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 D农业生产技术达到较高水平第卷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9、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40分)。31(13分)下列四则材料,反映了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从1669年创建之初,同仁堂人就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己任,追求“仁心仁术”之道。 材料二:道之以政(政令),齐之以刑(刑罚),民免而无耻(百性能避免犯罪,但不能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论语为政材料三: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在秦朝,一次是汉朝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
10、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材料四: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请回答:问题一:阅读材料一,同仁堂的文化理念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相吻合?(1分)该流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1分)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治国理念。(1分)问题二: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第一次厄运”和“第二次厄运”分别指什么事件?(2分)你认为这两次事件在本质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问题三:材料三、四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
11、(2分)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问题四:综上研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2分)32(14分)下列四则材料,讨论变法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求富强。甚至与秦国一般处于边陲之地的楚国,亦有吴起变法一事:处此形势之下,秦国亦不能不推行政治改革。据国史论衡改编材料二:为了争夺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秦国和魏国僵持90年,期间发生五次大规模争战。秦国多次战败,曾一度被迫迁都。公元前340年,秦孝公统治时期,秦国向魏国发起进攻。到公元前330年,秦国打败魏国,夺取全部河西地区。据国语、史记、资治通鉴整理 材料
12、三:入主中原的初期,受游牧生产方式影响,北魏政府不重视农业,听任土地荒芜,致使人口大量流失,经济一片萧条北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据中国通史中国史纲改编材料四:北魏孝文帝解释说,北方人把“泥土”称为“拓”,后来又称为“跋”。魏的祖先源自黄帝,以尊崇土德而称王,因此,称为“拓跋氏”。泥土是黄色中的一种,是万物的源头。因此,应当改姓元氏。据资治通鉴卷一四请回答:问题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改革的社会背景是什么?(2分)在此背景下,秦国推行的政治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在所给的四则材料中,哪一则资料,可以作为论证秦国改革卓有成效的证据?(1分)问题二:根据材料三,并
1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材料三所述的北魏统治危机?(不得照抄原材料,1分)针对这种统治危机,北魏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经过这次改革,北魏经济实现了由游牧经济向什么经济的转变?(1分)问题三:阅读材料四分析,北魏孝文帝的说辞,希望建立起哪两个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2分)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北魏改革措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分)问题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如何在当今“大变局”中,把握住机会?(2分)33(13分)文明的交流是推动人类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研读张骞出使
14、西域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12 张骞出使西域 图13 丝绸之路示意图材料二: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材料三: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西南部接壤的区域。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辽河流域。这是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第一次向周围地区施加强烈的影响。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
15、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区域,与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图14 人民南迁示意图请回答:问题一: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1分)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参照图13,请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A、终点B的地名。(2分)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丝绸之路的开通的重要意义?(2分)列举一例,说明佛教对雕刻艺术的影响。(1分)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位于陕西西安生产彩陶的原始聚落遗址名称。(1分)“炎黄部落联盟兴盛的空间”指的是哪里?(1分)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1分)问题四:根据图14和所学知识回答,东汉初年,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能够内迁中原,有利条件是什么?(1分)“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对南方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