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66377 上传时间:2021-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将下列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可增删词语,但语意不变)这位女孩名叫豆豆。她穿一件粉红连衣裙。她特别爱笑。她梳着马尾辫。【答案】 这位梳着马尾辫,穿一件粉红连衣裙,特别爱笑的女孩名叫豆豆。【解析】 【分析】 “这位女孩名叫豆豆。 ”这句话是句子的主干,其他三句都表明女孩的特点,修饰女孩作定语。【点评】本题考查短句变为长句。先确定句子的主干,然后把修饰语做名词的定语。注意修饰语的排列:限定词处+材料性质 ,类别 +名词。四、语言表达(共17 题;共 86 分)+数词 +描绘词 (大小 ,长短 ,形状 ,新旧 ,颜色 ) +出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变色龙

2、是契诃夫的众多短篇小说中最脍zh 人口的一篇。全篇洋溢着讽刺色彩,它不仅讽刺批判了像“变色龙 ”一样的奴性势力,还对“变色龙 ”生成及存在的土壤环境庸俗世故、乏味无聊、猥琐下作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揭示,滑j 可笑的背后蕴含着深遂的社会批判意义,使读者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 ”是哈巴狗似的人格,碰到领导点头哈腰,碰到打工者吹胡子瞪眼。对统治者_ ,_;对人民则 _ ,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zh _ j 脍_ 猥琐滑 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_”,正确写法是 “_”。( 3)把画线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4)在画线处补写词语,使语意完整连贯

3、,内容贴切。对统治者 _, _;对人民则 _, _。【答案】 ( 1)炙; wi;稽( 2)深遂;深邃( 3)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4)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气焰嚣张;恫吓讹诈【解析】 【分析】( 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 “炙 ”不要写成 “灸 ”,“稽 ”容易写错。( 2) “深邃 ”的 “邃 ”读 “ su,”“逐 ”读作 “ zh ”。应把 “深逐 ”改为 “深邃 ”。( 3)把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需要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加上 “不得不 ”或 “不能不 ”之类的词,这句话正确的改法为: 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4)要

4、抓住这类人 “欺下媚上 ”“见风使舵 ”的性格特征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对统治者是:阿谀奉承、 卑躬屈膝;对人们则是气焰嚣张,恫吓讹诈。本题可参考这篇小说中奥楚蔑洛夫对将军、将军哥哥的态度和赫留金的态度答题。故答案为: 炙 wi稽 深遂 深邃 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气焰嚣张恫吓讹诈【点评】 本题既考查字音也考查字形。辨析字形,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而辨析字音则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5、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 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词语的能力。答题的时候要在理解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再用合适的词语答题即可。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作者对描画的物件,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有严格的选择、充沛的感情

6、、高度的加工。绝不能把描写物件变成说明性的图解或地理志,使观者看了 su 然无味、无动于 zhng,这样当然谈不上什么意境。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对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意境的创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在画水墨山水时,感觉到自己就像进入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因为画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一点疏乎差错都不行。每一笔都要解决形象问题,感情问题,远近虚实、笔墨浓淡等问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_ su zh ng充沛_然无味 无动于_(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_,”正确写法是 “_”。( 3) “引人入胜 ”中 “胜”的意思是( )A.胜利B.比另一个优越C.优美的景物或境

7、界D.能够承担或承受( 4)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答案】 ( 1) pi;索;衷( 2)疏乎;疏忽( 3) C( 4)这样还谈得上什么意境呢?【解析】 【分析】( 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音和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索 ”不要写成 “锁 ”;“衷 ”不要写成 “中 ”。( 2)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可知,“乎 ”应为 “忽 ”。( 3)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据此可知这里的为优美的景物或境界。“胜”意思应( 4)这是一个否定句,改成反问句时要加上反问词,要把这个句子变为肯定句,句末用问号。故答案为: pi;索;衷 疏乎;疏忽 C 这样还谈得上什么意境呢?【点评】 本题考查对汉

8、字字音和书写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书写和注音。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汉语里有不少词语都是多义词,对于多义词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另外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阅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

9、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4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废,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 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 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 1)上面的语段出自 _,作者 _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_,这个词应改为 _。(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

10、子改为反问句?( 4)你如何理解语段中的 “坚强 ”一词?【答案】 ( 1)傅雷家书;傅雷( 2)白废;白费( 3)成就的大小、高低,难道是在我们掌握之内的?( 4) 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头脑,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失败时也不因挫折打击而丧失信心,能够孤军奋斗。【解析】 【分析】( 1)根据 “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废 ”“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可得知出自名著傅雷家书,作者是傅雷。( 2) “费”是指用掉一些有用的东西,如花费时间、浪费水资源等。“废 ”是指一些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失去效用的东西,如废气、废墟等。( 3) 述句改 反 句 方法,将否定 “不能 ”改 肯定 “能 ”,再在 “能 ”前

11、加上 “怎么”,句尾加上 “呢 ”,句号改 号。( 4)根据文段中的“你能 (不 利冲昏了 是 的最好的 据),只要你能 ,我就一 子放了心! ”“但只要 ,就不怕失 ,不怕挫折,不怕打 ”可知 “ ” 的含 指不 利冲昏了 ;只要 ,就不怕失 ,不怕挫折,不怕打 。故答案 : 傅雷家 ; 傅雷 白 ; 白 成就的大小、高低, 道是在我 掌握之内的? 成功 不 利冲昏 , 生 傲自 的情 。 失 也不因挫折打 而 失信心,能 孤 斗。【点 】 本 考 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 合 段明确作者和出 。 本 考 易 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辨析。 本 考 句式的 ,注意 述句 反 句,反 和 气的运用。

12、 本 考 的理解,注意 合 境和 的理解揣摩 。5本文多以短句 主, 将下列的 句改 一 意思不 的短句。著名学者 家通 明了很多人 水利工程技 人 提出的关于 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 站的可行性 告 行 后得出的不同意 是不科学的。【答案】 水利工程技 人 提出了 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 站的可行性 告, 多人 个 告 行了 后得出了不可行意 ,著名学者 家通 明 个不可行意 是不科学的。【解析】 【分析】此 考 学生把 句 短句的能力。此 我 可把附加成分 “水利工程技 人 提出了 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 站的可行性 告, 多人 个 告 行了 后得出了不可行意 ”从句中抽出 复句中的分句。故答案 :水

13、利工程技 人 提出了 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 站的可行性 告, 多人 个 告 行了 后得出了不可行意 ,著名学者 家通 明 个不可行意 是不科学的。【点 】 句 短句的方法: 1、抽出 句的附加成分, 成复句里的分句或 独成句; 2、借助复指,把 句的附加成分 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 去取代它;3、拆开并列的修 成分, 其分 同中心 搭配,形成叠用的句式, 复句里的几个分句。6按照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那滋 着白云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 地流 了我的心田。( 句)( 2) 么冷的天,那个拉 的是不能光着脚拉 在路上跑的。(改 反 句)( 3) 四 的 士必 在 人面前赶到 定 。(

14、改 双重否定句)( 4) 了避免道路交通不 堵,各地 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仿写句子。人生如一首 , 多一些 烈,少一些愁苦。 人生如 _, 多一些 _,少一些 _。 人生如 _, 多一些 _,少一些 _。【答案】 ( 1)清泉流 了心田( 2) 么冷的天,那个拉 的怎能光着脚拉 在路上跑呢?( 3) 四 的 士非 在 人面前赶到 定 不可。( 4) 了避免道路交通 堵,各地 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一本 ;精彩;乏味;一幅画;亮 ;灰暗【解析】 【分析】( 1)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 个句子的主 中心 是“清泉 ”, 中心 是 “流 了 ”, 中心 是“心田 ”,因此 个句子的主干是

15、“清泉流 了心田”。注意“着 ”“了”“ ”用在 之后表示 作正在 行或已 完成,要保留。( 2) 是一个否定的 述句, 反 句 要把否定 “不 ”去掉,加上反 “怎么(或 道等) ”即可,句末用 号。因此 句 可以改 : 么冷的天,那个拉 的怎能光着脚拉 在路上跑呢?( 3)在理解句意之后,找出关 部分“必 ”,采用 “非 不可 ”或 “不能不 ”等 ,句意通 即可。( 4)不合 , 去掉“不 ”。( 5)仔 分析例句, 句 首先把“人生 ”比作 “一首 ”, “ 烈 ”和 “愁苦 ”属于反 ,因此仿写的句子也要有 个特点。如人生如一本 , 多一些精彩,少一些乏味。此 答案是多元的。故答案

16、: 清泉流 了心田 么冷的天,那个拉 的怎能光着脚拉 在路上跑呢? 四 的 士非 在 人面前赶到 定 不可。 了避免道路交通 堵,各地 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一本 ;精彩;乏味;一幅画;亮 ;灰暗【点 】 本 考 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答 要首先要分析句子的各个成分,然后去掉状 、定 、 ,剩下的主 中心 、 中心 和 中心 合在一起就是句子的主干。 本 考 句式 的能力。句式 包括: 句与复句之 的 、肯定句与否定句之 的 、祈使句与疑 句之 的 、 述句与反 句之 的 等。答 要注意,无 句式怎么 ,句子的意思不能 。本 要求将肯定句改 双重否定句,没有 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 意即可。 本

17、考 把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的能力。答 要找出句子的关 部分,采用“非 不可 ”或 “不能不 ”等 ,句意通 即可。 此 考 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 的 言 范有所了解,可用 句子抓主要成分即由整体到局部地方法 行判断。 本 考 仿写与 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 意 。如果 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 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 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 多, 构也要一致。7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原句:吉安市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

18、护工作中创新理念。改句:吉安市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怎能不断创新理念?B. 原句:当天16 时,监测显示,南昌最高气温为35 9 改句:监测显示,当天16 时,为南昌最高气温35 9C. 原句:经过血与火的考验,陶侃成为一颗军事新星,冉冉升起于羸弱的晋王朝的军事新星 。 改 句 : 陶 侃 经 过 血 与 火 的 考验 , 成 为 一 颗冉 冉 升 起 于 羸弱 的 晋 王 朝 的军 事 新星。 D. 原句:竹岩虽属赣地,但其风土、人情、语言均与浙江江山相似。改句:竹岩即使属赣地,其风土、人情、语言也均与浙江江山相似。【答案】C【解析】 【分析】 A 改句用反问句强调“创新理念 ”的必要性

19、,原句则没有。B“当天 16 时 ”是监测的时间,还是南昌最高气温的时间。D 原句强调 “其风土、人情、语言均与浙江江山相似”,改句则没有。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是对句式变换的考查。句式变换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意。8下列句子表达情感最强烈的一项是()A.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B.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难道不令人惊叹?C.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会令人惊叹吗?D. 令人惊叹,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答案】 B【解析】 【分析】 B 相 “难道不令人惊叹句。 C 一般疑问句。 D 谓语前置句,比”是个反问句,语气最强

20、,语意最重。A 句情感稍强,但没有B 句强烈。A 为一般陈述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情感的把握,注意明确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等表达感情的不同。9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想起去年的紫薇花,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到底是什么让她们如此衰()败,仿佛气数已尽,难道她们的存在也只是为了那一场花事?花事已过,她们就自觉完成了 “使命 ”,不再重复昨日的风华决代。紫薇花呀紫薇花,倘()若如此,你岂不是我的知己,可是我又怎么忍心看你如此zo蹋自己,是天灾,还是人为,你倒是给我一点启示呀!花开无语,花落有期,花开花落皆有时。花开了,理应感激,花落的时候,也无需惋惜。花事如此,人事又何尝不是

21、如此?(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衰( _)败倘( _)若zo( _)蹋(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划线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称号使用不当,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4)将文中 “花事如此,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句改为陈述句。【答案】 ( 1) shui;t ng;糟( 2)风华决代;风华绝代( 3)把 “感激 ”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4)花事如此,人事也是如此。【解析】 【分析】( 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22、。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衰败 ”:指衰落,衰弱。形容事物的发展具有衰退和败落的样子。读“shubii ,”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糟 ”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风华绝代 ”: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注意据义定形。( 3) “花开了,理应感激 ”与 “花落的时候,也无需惋惜 ”属于一个层面的并列关系,再结合对上下文的分析,中间应该使用分号,不能用逗号。( 4)反问句改陈述句。将反问句 “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中的否定词 “不

23、”改为 “也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 “何尝 ”去掉。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即可。注意改后的基本意思不变。故答案为: shu ;i t ng; 糟 风华决代- 风华绝代 把“感激 ”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花事如此,人事也是如此。【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时

24、要明确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 本题考查句式的变换,注意疑问词去掉,问号改为句号。10 将下列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 月 14-15 日,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对“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专题报道。 报道是全景式,立体化的。【答案】 中国青年报对 5 月 14-15 日在北京举行的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的专题报道。【解析】 【分析】解答这道题时,我们应该先整体阅读语段,了解大意,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使

25、用关联词。【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原句意,然后结具体句式,特殊词用法,及具体要求辨析作答。11 下面主动句式变换成被动句式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水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远近大小的岛屿被海水吞没了。B. 狄杜把奴隶们投入死海,波浪却将奴隶们送回岸边。奴隶们被狄杜投入死海,却被波浪送回岸边。C. 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过去沙漠没有被人类征服。D. 母亲把蘑菇采了来。母亲采来了蘑菇。【答案】D【解析】 【分析】本题是对句式转换的考查。 D 项中 “母亲采来了蘑菇 ”不是被动句,不符合题干要求。查以改成 “蘑菇被母亲采来了。 ”其它几个选项没有错误。故答案为: D。【点评】句式转换首先要明确

26、常见句式有哪些种,然后才能进行彼此间的转换。转换句式有个原则,就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学生在这点上犹其要注意,以免出错。12 结合语境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鲜 花 有 鲜 花的 坚 守, 它的 坚 守是 散发 迷 人的 芬芳 ;_ , _; _ ,_;溪水有溪水的坚守,它的坚守是汇入波澜壮阔的大海。坚守,奏响了史上最华丽的乐章 !【答案】 大树有大树的坚守;它的坚守是展示绿色的蓬勃;高山有高山的坚守;它的坚守是绵延巍峨的气势【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仔细观察前后两句,找出要求仿写句子的特点, “鲜花 ”的特点是散发出芬芳, “溪流 ”的特点是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

27、,所以选择 “雄鹰”这种事物,它的特点是搏击苍穹,当然还有很多事物都可以写,抓住它们的特点就可以了。故答案为:大树有大树的坚守;它的坚守是展示绿色的蓬勃;高山有高山的坚守;它的坚守是绵延巍峨的气势【点评】本题考查仿写,仿写是综合读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作答时,一定要认真分析例句,分析其句度,分析其格式,分析其修辞,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句义相关,格式相同,修辞相同。三、问答题(共2 题;共 10 分)13 把下面每组的三句话合成一句话,写在横线上。 渔夫见青烟全进了胆瓶。渔夫立刻拾起盖印的锡封。渔夫把瓶口封上。_ 。 渔夫脱了衣服。渔夫跳下水去。渔夫把网拖上岸来。_ 。【答案】 渔夫见

28、青烟全进了瓶胆,立刻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渔夫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网拖上岸来。【解析】 【分析】解答此题只要去掉句子中重复的词语,如“渔夫 ”即可。【点评】解答此题只要去掉句子中重复的词语。14 下列对句子主干的提取正确的一项是()A. 我市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成功举办了以“运河名城,精致扬州”为主题的城市推介会。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举办城市推介会。B. 贺知章的咏柳描绘了杨柳柔长的枝条和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下摇曳的迷人姿态。 贺知章描绘枝条和新叶。C. 素有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扬州是一座古城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名城。D. 能够品尝到清香醇厚的龙井茶,对外国游客来说

29、,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龙井茶真是难得。【答案】C【解析】 【分析】 A 句应提取为 “我市举办城市推介会 ”; B 句应提取为 “咏柳描绘姿态”; D 句应提取为 “能够品尝龙井茶是享受 ”。【点评】长句与短句变换原则:式发生变化,不改变原句的意思。后的句子必须是健康的。 审清题目要求。 要明确句式经过变换,只是句子形 可以在字词上微调,但不能随意删减和添加。 改变15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原句:阳光透明的政府要把政府行为纳入制度规范。改句:政府行为要被阳光透明的政府纳入制度规范。B. 原句: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改句:我们不能不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

30、权益,建设海洋强国。C. 原句:美丽的香港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改句:难道美丽的香港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D. 原句:你真是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优雅的人。改句:你真是一个优雅的人,有知识,有修养。【答案】 C【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句式之间的转换,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要看句子的意思有没有改变,重点注意两个句子之间哪些词语变了,这些词语有没有影响句意的表达。 A句意不发生变化;B句意不发生变化;C肯定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难道美丽的香港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意思是 “美丽的香港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与原句意思不一致; D句意不发生变化。故选: C。【点评】本题中要特

31、别注意肯定反问句表达否定意思,否定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16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A. 原句:我们会超过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改句:难道我们还不如前人,创造不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吗?B. 原句: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改句:人,要么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么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C. 原句: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改句: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根本没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D. 原句: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答案】 B【解析】 【分析

32、】 B 原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强调 “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改句是选择关系的复句,强调的是也可以 “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可以 “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 ”,改后意思发生重大变化。故答案为: B【点评】:即是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的形式进行不同样式的改变。17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原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改句:只要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就会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B. 原句: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改句: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白色梨花开满枝头!C. 原句: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

33、是深恶痛绝之的。改句:鲁迅先生对写信写得太草率的青年人是深恶痛绝之的。D. 原句: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改句: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地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答案】 C【解析】 【分析】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是对事, “鲁迅先生对写信写得太草率的青年人是深恶痛绝之的”是对人。18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A. 原句:你难道不知道“毒胶囊 ”有多毒?改句:你应该知道“毒胶囊 ”有多毒。B. 原句:马布里的加盟,让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改句: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

34、与马布里的加盟密不可分。C. 原句: “讨薪法官 ”的微博一会就走红了。改句:“讨薪法官 ”的微博不一会就走红了。D. 原句:李明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句:李明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他一定到你那儿玩。【答案】D【解析】 【分析】考查对语言表意内容的理解。D 项 “去玩的人 ”由 “我”变成了 “他 ”。【点评】长句变短句。长句变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19 下列各项中的句式变换不符合改句要求的一项是()A. 原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35、(要求语气表达更强) 改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难道不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B. 原句;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铿锵有力地前行。(要求突出强调“铿锵有力”)改句:铿锵有力地,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前行。C. 原句:汽车一阵疾驶,溅了他一身泥。(变换成被动句)改句:他被疾驶的汽车溅了一身泥。D. 原句:这辈子,我们就是父母的影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改句:我们永远是爸爸妈妈的负担。【答案】D【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变换句式的分析判断能力。首先要逐一分析各个选项,根据句子的改写要求分析原句与改句的不同,再判断正误。 D 项改句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应改为 “我们就是父母这

36、辈子的影子 ”。故答案为: D【点评】首先看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如果用了修辞方法,就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其次,如果句子没用修辞,看有没有典型的、有特点的修饰词,从词语的角度进行赏析;再次,如果句子既没有使用修辞,也没有比较典型、特殊的修饰词,那还可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入手,表达方式有:议论、抒情、描写、记叙、说明。20 根据提供的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和上文构成排比句。幸福常常在对比中产生。没有在冰天雪地里跋涉过的人,不会感受到暖室轻裘的温暖;_, _; _; _。【答案】答案示例:没有在饥寒交迫中受过煎熬的人;不会明白丰衣足食的可贵;没有在疾病 身中受 折磨的人;不会体味身体健康的美好。【解析】 【分析】本 考 学生的仿写能力。注意例句中的“没有 的人,不会”句式, 要注意前后句子形成 比。示例:没有在 火硝烟中 扎 的人,不会体会到河清海晏的珍 ;没有在孤独冷漠中受 折磨的人,不会体会到 雨同舟的可 。故答案 :答案示例:没有在 寒交迫中受 煎熬的人;不会明白丰衣足食的可 ;没有在疾病 身中受 折磨的人;不会体味身体健康的美好。【点 】仿写句子一定要注意:(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 ,各表一枝 ”;要有 新。( 2)修辞要恰当。( 3)用 不能重复。除了明 的共用 以外仿句的用 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 意雷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