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65335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名校名 推荐内蒙古包头市2018 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一、选择题 (本题 10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公元前212 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威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加强了咸阳都城与北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故选 A。2 右图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A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B宫殿宏伟壮观的景象C君

2、主至高无上的权威D紫禁城建筑的时代感【解析】题干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故选C。3 1872 年,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是()1名校名 推荐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轮船招商局D 湖北织布局【解析】北洋大臣李鸿章 1873 年 1 月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故选 C。4 1905 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B 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 致C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D 推

3、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D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5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115 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解析】 “平型关大捷” 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体现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A 符合题意。故选 A。6 1995 年 6 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最 的担忧。 2007 年 7

4、 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解析】题干的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故选B。2名校名 推荐7马克思说,在16 世纪和17 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A满足了人们对黄金的需求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巩固了西葡在欧洲的地位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解析】据题干材料描述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8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有

5、27 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讨论战后安排。这次和会()A由苏美英三国操纵B力图遏制日本扩张C允许德国扩充军备D决定建立国际联盟【解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有27 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讨论战后安排。这次和会决定建立国际联盟。故选D。9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B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C20 世纪 80 年代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苏共对国家的领导力加强D1991年苏联解体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解析】苏联在1936 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

6、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故选B。10 2015 年 4 月,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最初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有57 个,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构建发展伙伴关系,全球掀起了一股“亚投行热”。截至 2018 年 5 月 2 日,3名校名 推荐亚投行正式成员国发展到86 个。这表明()A贸易保护逐渐成为世界主流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D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依存度碱弱【解析】亚投行的扩大,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 3 个小题,共30 分。请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 分)材料 汉初,奉行“无为

7、”而治,诸子百家学说重新活跃起来。西汉中期,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社会需要相结合,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公元前124 年,汉武帝颁诏正式建立太学,将儒家经典“五经”确定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从此,汉代儒学得到重大发展,并成为后世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根据材料,概括汉代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能力,特别是原因这一问,必须依据材料作

8、答,积极作用一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 原因:西汉中期统治的现实需要; 董仲舒对 传统儒学的新解释;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4 分)积极作用: 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带动了研习儒学的风气,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2 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4名校名 推荐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 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 已 站起来了。”材 料二“文革” 束后,中国面 向何 去的重大 史关 。中共一些 人提出“两个凡是”方

9、, 推行“左”的政策。 改 种状况,开辟新 期新道路,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次全会在思想、政治、 等方面 行全面 乱反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 史上具有深 意 的 大 折。材料三2017 年 10 月,在中国共 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 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入新 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 磨 的中 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起来的 大 ,迎来了 中 民族 大复 的光明前景。(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内涵。(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 合所学知 , 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 意 的 大 折”的依据。( 5 分)( 3)根据以

10、上三 材料, 你 中 民族 大复 史 程的 。(3 分)【解析】( 1)第一 考 新中国成立的意 , 合材料和所学知 概括即可。( 2)本 考 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已 指出了答 方向,可以从思想、政治、 等方面作答。( 3)本 是开放性 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1 )新中国 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 史,真正成 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一百多年来受奴役受 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束);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 政的国家,人民成 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4 分)( 2)思想:否定“两个凡是”,确定了解放思想、 事求是的指 方 。政治:停止以 斗争 ,作出以 建 中心, 行改革开放的

11、大决策。 : 上形成了以 小平 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 集体。(5 分)( 3)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 的前提 ; 持中国共 党的 (中国共 党在改革事 中的决定作用) ; 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道路。(3 分)5名校名 推荐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随着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由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欧洲国家的生产力率先突飞猛进,因此最初的全球性大国全部来自欧洲。这种强势一直持续到20 世纪上半期。材料二美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获得了大量战争福利。在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

12、味着按照自己的意志重建世界经济。但是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美国的责任变为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 遏制共产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欧洲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历史条件。( 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责任”定位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6 分)【解析】 这两问都是考查对材料的分析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分析能力,作答时要尽可能从材料出发,找到作答角度。【答案】(1)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各国确立和发展; 欧洲殖民者通过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 加强资本积累, 牛顿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 大;由英国率先进行的工业革命在欧洲扩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6分)( 2)变化:由按照自己的意志重建世界经济到领导“自由世界”通制共产主义。( 2 分)原因: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苏联的抗衡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4 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