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 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1)通过蒸发结晶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写出一条利于海水“晒盐 ”的自然条件: _。( 2)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I,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步骤 I 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_(选填字母序号)A 过量的 Na2CO3 溶液B 过量的 BaCl2 溶液C 过量的 NaOH 溶液步骤 I 中加入的三种除杂试剂需略过量的原因是_。(3)写出
2、步骤加热分解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步骤V 氢氧化镁生成氯化镁的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风力大(阳光充沛等)BAC(或 CBA或 BCA)将杂质完全除去2NaHCO3Na2CO3+H2O+CO2Mg( OH) 2+2HCl=MgCl2+2H2O【解析】【分析】【详解】( 1)风力大、阳光充沛等都利于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晒盐 ”;( 2)粗盐水中主要含有 MgCl2、 Na2SO4 和 CaCl2 等可溶性杂质,所加试剂的顺序是加入稍过量的 BaCl2溶液除去242322,Na SO ,再加稍过量的 Na CO 溶液,除去CaCl和过量的 BaCl加稍过量的 NaOH 溶液,除去 Mg
3、Cl22溶液放在稍过量,顺序不唯一,只要把稍过量的BaCl的 Na2 3BAC(或 CBA或 BCA);CO 溶液前面加入就行;故顺序为该实验过程中,除杂试剂都要过量,原因是将杂质完全除去。(3)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4)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Mg( OH) 2+2HCl=MgCl2+2H2O。2 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 MgO 和 SiO2)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其主要实验过程如图:已知: SiO2 不溶于水,常温下不与硫酸、碳酸钠反应。( 1)“酸溶”时
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和 _。( 2)“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_(填离子符号)。( 3)“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能否省去“过滤”只进行“过滤”。 _(填“能”或“否”),理由是 _。( 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答案】 MgO+H2SO4 MgSO4+H2O MgCO3+H2SO4 MgSO4+H2O+CO2 Na+、 SO42 、 CO3 2否 导致产品不纯 避免制备产品消耗更多的碳酸钠【解析】【分析】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碳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酸溶”时是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
5、H 2SO4 MgSO 4 +H 2O ,碳酸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M gCO 3 +H 2SO4 MgSO 4 +H 2O+CO 2。( 2)滤液 I 为生成的硫酸以及生成的硫酸镁的混合溶液,和过量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以及碳酸镁,还剩余碳酸钠,所以“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Na+、 SO42、 CO 32。( 3)“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不能省去“过滤”只进行“过滤”,会导致得到的产品因为混油二氧化硅而不纯。( 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过量的硫酸需要加入碳酸钠进行去除,所以是避免制备产品消耗更多的碳酸钠。3 如图是利用石灰石,食
6、盐水,氨气进行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示意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粗盐精炼成精盐的过程中,要经过溶解、 _、蒸发等操作,其中都必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 _,( 2)图中母液含有一定量的 NaHCO3,该溶液为该温度下 NaHCO3的 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流程中要通入 CO2 和 NH3,应先通入 NH3,理由是 _ ;精盐水经过氨化和二氧化碳酸化后生成碳酸氢钠和一种氮肥,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 4)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填化学式)。( 5)所得产品纯碱中含有少量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7、可表示为( 加热前固体的质量为 m1,加热后为 m2 ) :_。【答案】过滤玻璃棒饱和使溶液呈碱性,促进CO2的吸收NaCl+H2O+CO+NH=NaHCO+NHClNH、 CO84( m1-m 2 )100%23343231m 1【解析】【分析】【详解】( 1)粗盐精炼成精盐的过程中,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除掉其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其中都必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局部沸腾飞溅;(2)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该溶液为该温度下NaHCO3 的饱和溶液;( 3)流程中要通入 CO2 和 NH3
8、,应先通入 NH3,理由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精盐水经过氨化和二氧化碳酸化后生成碳酸氢钠和一种氮肥,相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H2O+CO2+NH3 =NaHCO3+NH4Cl;( 4)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氨气;( 5)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2NaHCO 3Na 2CO3 +H 2O +C O2m168106168-106=6 2xm1-m 2168 =xx= 84(m 1 -m2 )62 m1-m 231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84( m1 -m 2 ) 100% 。31m 14 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 K2 4的流程如下:SO(l)生产
9、上将CaCO3 研成粉末的目的是称是 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操作I 的名(2)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 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_(写化学式)。_,反应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_。(反应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物质KClK2SO4NH4Cl(NH4)2SO4溶解度/g(20 )34.211.137.275.4(4)洗涤反应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 溶液的目的是_。【答案】防止生成的微溶物CaSO4 附着在 CaCO3 表面,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CaCO3+H2 SO4=CaSO4+H2O+CO2过滤CaCO3(NH4)2SO4+2
10、KCl=KSO4 +NH4ClK2SO4 在常温下溶解度最低,先从溶液中析出晶体防止K2SO4 溶于水,损失样品【解析】【详解】(l)生产上将CaCO3 研成粉末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微溶物CaSO4 附着在CaCO3 表面,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H2SO4=CaSO4+H2 O+CO2,操作 I 的名称是过滤。(2)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CO2 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aCO3。(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4)2SO4+2KCl=KSO4 +NH4Cl,反应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K2SO4 在常温下溶解度最低,先从溶液中析出晶体。(4)洗涤反
11、应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 溶液的目的是防止K2SO4 溶于水,损失样品。5 某同学在实验室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1)操作 a 的名称是 _。( 2)该流程中有两个反应,产物中均出现碳酸钙,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 _。(3)为了验证加入 Na23A 中的溶质是否反应完全,可取过滤3 的滤液加CO 溶液后,溶液入_(填字母)进行检验。A 碳酸钠溶液B铁粉C无色酚酞D 足量盐酸(4)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生产生石灰,若要生产含氧化钙5.6t 的生石灰,需要含碳酸钙 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答
12、案】蒸发Ca(OH) 2 +CO 2 =CaCO3+H 2OCa(OH) 2 +Na 2CO3 =CaCO3+2NaOHA 12.5t【解析】【分析】【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经过操作a 变为氢氧化钠固体,故操作a 的名称是:蒸发;(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 2 +CO2 =CaCO3+H 2O ;氢氧化钙也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 +Na 2CO 3 =CaCO 3 +2NaOH ;(3)
1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溶液A 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钙,加入碳酸钠,Ca(OH) 2 +Na 2CO3 =CaCO3+2NaOH ,过滤,除去碳酸钙,如果氢氧化钙未完全反应,则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如碳酸钠过量,则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A、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如果氢氧化钙未完全反应,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产生,如果氢氧化钙已经完全反应,则无白色沉淀产生,符合题意;B、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都不能反应,无法验证溶液A中的溶质是否反应完全,不符合题意;C、向滤液中加
14、入无色酚酞,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无法验证溶液 A 中的溶质是否反应完全,不符合题意;D、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盐酸,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故如无明显现象,可能是氢氧化钙未完全反应,也可能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如果产生气泡,则说明碳酸钠过量,氢氧化钙已经完全反应,故足量盐酸只能验证碳酸钠是否过量,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无法验证,不符合题意。故选 A;(4)解:设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x高温CaCO3CaO+CO
15、21005680% x5.6t100 = 80% x565.6tx=12.5t答: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12.5t 。6 硼泥主要由 MgO 和 SiO2 组成,含有少量 Fe2O3 、 FeO 、 Al2O3 等杂质。用硼泥生产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提示信息:加入 H2O2 的目的是将溶液中Fe2+氧化为 Fe3+ SiO2 不与硫酸反应已知某些金属阳离子在溶液中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如下表所示,当溶液的 pH 达到完全沉淀值时,可以认为金属阳离子已完全沉淀。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 pHMg(OH)210.8Fe(OH)29.6Fe(OH)3.73Al(OH)4.73(1
16、)写出加热溶解中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2)滤液 2 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_。(3)调节两次pH 值的原因是_。(4)利用 Mg(OH)2 与含 SO2 和 O2 的烟气反应生成使烟气脱硫,请问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为_。MgSO4 和另一种无污染的化合物,可以【答案】MgOH 2SO4MgSO 4H 2 ONa+ 、Mg2+先使Fe3+ 、 Al3+ 完全转化为Fe(OH)3 和 Al(OH)3 沉淀再使 Mg 2+完全转化为 Mg(OH) 2 H2O 【解析】【分析】【详解】( 1)硫酸能与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与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能
17、与氧化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MgO H 2 SO4 MgSO 4 H 2O , 3H2SO4+Fe2O3 =Fe2( SO4)3+3H2O,H2SO4+FeO=FeSO4+H2 O, 3H2SO4 +Al2 O3=Al2( SO4) 3+3H2O。故填: MgO H 2SO4 MgSO 4 H 2O (或 3H2SO4+Fe2O3 =Fe2 ( SO4) 3+3H2O 或H2SO4+FeO=FeSO4+H2 O 或, 3H2 SO4+Al2O3=Al2( SO4 ) 3+3H2O)。(2)滤液 1 中加入 H2O2 的目的是将溶液中Fe2+氧化为 Fe3+,再加入氢氧化钠,
18、溶液pH 升高,调 PH=6.0,铁离子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除去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由于氢氧化钠中含有钠离子,所以滤液2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Na+、 Mg2+。故填: Na+、 Mg2+。(3)调节两次 pH 值的原因是:先使 Fe3+、 Al3+完全转化为33沉淀,再使Fe(OH)和 Al(OH)Mg2+完全转化为 Mg(OH)2,从而将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分离。故填:先使 Fe3+、 Al3+完全转化为 Fe(OH)3和 Al(OH)3 沉淀,再使 Mg2+完全转化为Mg(OH)2。(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为Mg ( OH
19、) 2、 SO2 和水,产物为 MgSO4,另一种无污染的化合物,所以该生成物为 H2O。故填: H2O。7 某生设计下列实验流程,从锌、铜、X、银四种金属的混合粉末中分离出部分金属。(1)若 X 是铁,滤液A 中溶质的成分是_,滤渣乙的成分是_ 。( 2)若滤渣乙只含有一种金属,滤液 B 中含有两种溶质,通过上述实验,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_。A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X 强B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C 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3)若滤渣乙含有两种金属,设计实验将滤渣甲中的金属分别提纯出来_。【答案】 FeSOFe、 ZnAB 取滤渣甲充分灼烧,加入稀硫酸,过滤,将4、 ZnSO4、 H2 SO4滤渣洗
20、涤干燥,得到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铁,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至质量不再变化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铜【解析】【分析】【详解】(1)若 X 是铁,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则锌和稀硫酸一定反应,滤液A 中一定存在硫酸锌,根据步骤二可知,加过量的锌有气体产生,说明滤液A 中还有稀硫酸存在,若稀硫酸剩余,那么铁一定完全被消耗,滤液A 溶质的成分一定存在硫酸亚铁;由于步骤二中锌粉过量,则滤渣乙一定存在锌,锌过量则会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那么滤渣乙一定还有铁的存在。故填:FeSO4、 ZnSO4、 H2SO4; Fe、Zn。(2)若滤渣乙只含有一种金属,则为过量的锌;滤液B 中含有两种溶质,则为锌
21、和稀硫酸反应的产物硫酸锌和金属X 的硫酸盐,通过上述实验,可知锌的金属活动性比X弱;那么 X 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故选AB。(3)若滤渣乙含有两种金属,说明锌的活动性比X 强,且 X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在H之前,那么滤渣甲中应该是铜和银。若想提纯铜和银,可取滤渣甲充分灼烧,此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加入稀硫酸,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银。向硫酸铜滤液中加入适量铁,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至质量不再变化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铜。故填:取滤渣甲充分灼烧,加入稀硫酸,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铁,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至质量不再变化过滤,将滤渣
22、洗涤干燥得到铜。8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1)已知20,氧化钠溶解度为36g,则20 时饱和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_;(保留1 位小数)(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甲溶液中能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氨气的物质是试剂是 _;_ ,实验室中通常检验氨气的(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6)为测定产品纯碱中钠元素质量分数,取样(样品中除纯碱外还含有碳酸氢钠和少量不溶性杂质 )设计如下实验过程:请回答: .操作是溶解,操作为 _ ; .原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若测定结果偏低,原因可能是 _(填字母 )。A 溶液 D 中含有
23、Na2CO3 B 溶液 D 中含有 NaClC 操作中固体没有洗涤干净D 操作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答案】 26.5%CaCOCaO+CO2NH4Cl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NaCl+CO2+332342和 NH3过滤 34.5%ACNH +H O=NaHCO , +NHClCO【解析】(1)已知 20,氧化钠溶解度为36g,则 20 时饱和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36g100%26.5%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36g+100g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CaO+CO2;(3)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 、氨气和水,氨气能使红色石蕊溶液变蓝,故实验室
24、中通常检验氨气的试剂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 (4)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是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和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是: NaCl+CO2+ NH3+H2O=NaHCO3 +NH4Cl; (5)通过分析反应原理可知 ,氨气、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 ,所以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CO2 和 NH3; (6) 、操作是溶解,操作是将不溶物和液体分离,故操作为过滤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纯碱样品中的钠元素等于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故原23100%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55g; 、 若测定结果偏58.5100%=34.5%200g低,原因可能是 : A、溶
25、液 D 中含有 Na2 3由于碳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氯化钠中CO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溶液中含有碳酸钠会使测定结果偏低,正确;B、溶液 D 中含有NaCl,测定结果不变,错误; C、操作中固体没有洗涤干净 ,会使氯化钠中混有杂质,导致测量结果偏低,正确; D、操作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盐酸在加热时挥发,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9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人们除了将煤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 CO (NH2)2的一种流程如下图 :(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 N2 的过程属于 _( 填 “物理”或“化学” )变化。(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
26、是_。(3)在铜催化下实现了水煤气中CuX ,其中 x 的化学为CO 的转化 : CO H 2OCO 2加热_。(4)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5)实际生产中, N2 和 H2 不可能全部化为 NH3 参加反应的N2 与 H2 的质量比为_。( 6)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 CO2 的 CO 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 (可重复使用 )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a b c a b db a c b a dc a b c b dd b a c a d【答案】物理增大煤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H
27、2CO+2NH3=CO ( NH )+HO14: 3 c22 22【解析】【分析】【详解】( 1)液态空气中本身含有氮气,分离出氮气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物理。( 2)煤粉碎后增大了表面积,利于水蒸气与煤接触,促使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更充分;故答案为:增大水与煤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3)反应前含有1 个碳原子, 2 个氧原子和2 个氢原子,反应后含有1 个碳原子和2 个氧原子,应该还含有2 个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所以X 为氢气;故答案为: H2。( 4)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物为尿素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故答案为: CO2+2NH3 =CO( N
28、H2) 2+H2O。高温高压(5) N2+3H22NH3,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参与反应的氮气与氢气质量比催化剂=28: 3 2=28:6=14: 3;故答案为: 14: 3。( 6)避免二氧化碳影响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影响,所以需要先去除二氧化碳,去除二氧化碳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去除后检验是否有残留,所以选择澄清石灰水进行验证,另外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证明了一氧化碳的存在,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放,需要尾气吸收;故答案为: c。10 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1)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能与下列_(填字母
29、)发生化学反应。A 水B盐酸C二氧化碳( 2)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检验上述工艺中的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纯碱,甲同学选择了一种酸溶液,乙同学选择了一种碱溶液,丙同学也选择了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与甲、乙同学所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类别不同,他们都能达到检验目的。你认为丙同学所选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_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4)在室温下,向盛有3000 克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Na2CO3 溶液,烧杯中溶液质量变化与滴入Na2CO3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OH 溶液的质量 _(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30、)【答案】 B CaO+H2O=Ca( OH) 2 CaCl2(或 BaCl2 等) 4.0g 【解析】【分析】【详解】( 1)石灰石、氧化钙不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石灰石不会与水反应,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都会与盐酸反应,故选: B;(2)步骤发生的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甲同学选择了一种酸溶液,乙同学选择了一种碱溶液,丙同学也选择了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与甲、乙同学所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类别不同,所以丙同学选择的是盐溶液,可以是氯化钙,化学式为: CaCl2,因为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如果观察到由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
31、有碳酸钠;( 4) 100g 质量分数为 5.3%的 Na2CO3 溶液中含 Na2CO3 的质量为: 100g 5.3%=5.3g,设反应中生成 NaOH 的质量为 xNa2 CO3Ca(OH) 2 = CaCO 32NaOH106805.3gx80x=5.3g106x=4.0g答: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NaOH 的质量是4.0g故答案为:( 1) B;( 2) CaO+H2O=Ca(OH) 2;( 3) CaCl2(或 BaCl2 等);(4)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NaOH 的质量是4.0g11 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单质。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下
32、图所示:已知:加热的条件下,Zn、 Cu 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1)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_现象。步骤产生的废气B 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_(填化学式)。环保处理最好釆用的试剂是_ (填字母序号)。A 浓硫酸B 食盐水C石灰乳( 2)写出步骤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_,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反应。( 3)步骤和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 4)我国古代就制得了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也就是黄铜,它的硬度比纯铜_(填“高”或者“低”)。(5)取少量的溶液C,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33、则滤液中一定没有_(填字母序号)。A 硫酸镁B 硫酸锌C硫酸铜 D 硫酸铜和硫酸锌【答案】乳化SO244过滤 高 CC Zn+CuSO=Cu+ZnSO 置换【解析】【详解】(1)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乳化现象。烟泥中存在单质硫,在空气中加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硫和浓硫酸、食盐水不发生反应,与石灰乳(化学式为Ca(OH)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故选C。(2)写出步骤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Zn+CuSO4=Cu+ZnSO4,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3)步骤和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4)合金的硬度比组成
34、其组分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锌和铜的合金,也就是黄铜,它的硬度比纯铜高。( 5)溶液 C 中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铜,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镁先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若镁过量,再和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铜、锌,可能有镁,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故选 C。12 工业上利用某废渣(含 FeSO4、Fe2 (SO4)3 及少量 CaO 和 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主要成分为 Fe2 O3)和回收 (NH4)2SO4,其生产流程如下:已知: a、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3Fe2 SO4 3 +12
35、NH 3. H 2O= NH 4 2 Fe6 SO4 4 OH 12 (铵黄铁矾晶体 ) 5 NH 4 2 SO4 回答下列问题:(1) (NH4)2Fe6(SO4)4(OH)12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2)粉碎废渣的目的_,加入物质X 溶解废渣, X 应选用 _(填序号)。A 盐酸B 硫酸C 氨水D 氢氧化钠步骤酸浸时,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任写一个)。(3)步骤中操作Y 的名称是_,滤液中除含有很少量铵黄铁矾外还含有_。(4)步骤通入氧气氧化的目的是_,工业上对该操作控制在4 小时左右为宜,根据如图有关数据分析,影响Fe3+氧化率的变化规律:_。【答案】 +3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BMgO+H 2SO4 =Mg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