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名师教学案例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59330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名师教学案例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名师教学案例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名师教学案例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名师教学案例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名校名 推荐第 10 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一、教学目标项目内容知识与能力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 了解耶律阿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了解宋辽、 宋西夏和议的影响, 并对两次和议作出客观评价;提高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辽西夏与北宋建立的简表” ,增强学生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比较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北宋的关系以及汉化的过程, 培养归纳比较能力,了解民族融合的历史必然;通过课堂讨论与辩论, 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宋的关系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 党项

2、族与汉族密切交往,对开发边疆和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中华灿烂文明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二、重难点重点: 知道辽、 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和采用多种方式表达历史的能力;明确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中华灿烂文明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三、教具多媒体学案四、教学过程1、导课导课环节,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再由学生谈欣赏歌曲后的感受。使学生感受中华各民族团结、友好、 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氛围, 明确中华灿烂文明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那么当历史发展到北宋时期

3、,中华大地上主要分布着哪些民族呢?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又怎么样呢?从而导入新课。2、教学步骤本节课主要分为五个步骤,详见下表:步骤内容速读课本,感知历史请同学们设计关于辽、西夏、北宋建立的简表(包括时间、民族、人物、都城等),表格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1 、 简 要 分 析 北 宋 与 辽 、 西 夏 战 争 的 性 质 。2 、 请 比 较 澶 渊 之 盟 与 宋 夏 1044 年 和 议 的 相 同 点 。3、小组辩论: 宋辽、宋夏和议的一个相同点就是向少数民族送岁币,用岁币换和平。你认为“岁币换和平”值得吗?(让同学们分别站在少数民族、汉族、中华民族不同的立场上分析辩论)4、材料解析题:材料一

4、、展示几幅辽、西夏在服饰、货币、文字等小组讨论,剖析历史方面的图片1名校名 推荐材料二 后材料 材料二、自契丹取燕 以北,拓拔(党 )得灵夏以西,其 所生英豪,皆 其用。得中国(中原) 土,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 才, 中国 刊,用中国 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 李 : 治通 通 材料,你 、西夏是从哪些方面学 中原王朝,促 自身 步的?1 、 你 认 为 今 天 应 该 如 何 处 理 与 少 数 民 族 的 关 系 ? 系 ,运用 史2、今天,新疆、西藏等地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在西方国家的操 之下,企 把新疆、 西藏从中国 土上分割出去。 站在民族关系的角度 一下如何制

5、止分裂, 一。1、耶律阿宝机和元昊的相同之 在于()12 都是少数民族首 都建立 少数民族政 34 都派 攻 北宋都重 学 中原文化1 2412 3 41 341 2 4A. B. C. D. 2、宋 、宋夏和 的共同内容有()A. 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 堂 ,回 史C. 互相禁止 境 易D.北宋送 夏“ ”3、 朝廷和好年深,蕃 人 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 斗。 栾城集( 1) 与朝廷“和好年深”得意于哪一 史事件?( 2) 合材料及所学知 , 一事件做出 要 价。4、 合本 所学知 , 例 明宋元 期是多元文化碰撞 期。提出 疑,反思 史3、教学方法 明第一 : 同学 5 分 完成,

6、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表达 史 点的能力。第二 : 同学 在看 本的基 上,小 展开充分的 ,培养学生比 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的能力, 从材料中 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培养小 的合作意 。 同 学生明确,尽管两宋 期 境上弥漫着硝烟,但不能割断各族人民的交往,各族人民在 争中密切了交往, 在碰撞中走向了融合, 也使同学 明确中国的 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 造的。2名校名 推荐第三环节: 让同学们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四环节:检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环节:学生反思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延伸的过程。最后要让

7、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交流自己的疑惑,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途径。五、板书与小结辽边疆916 年,耶律阿宝机发开西夏1038 年,元昊和战战北宋六、课后反思960 年,赵匡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有以下感悟:1、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自主学习是合作教学的前提,合作学习是合做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教材的表象形成了初步的认识,而合作学习阶段则是对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的一个概括、归纳、分析、综合与延伸。因此离开了自主谈合作,那便是无源之水,离开了合作谈自主,学习便失去了方向与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坚决摒弃重合作而轻自主的

8、错误做法。本节课的第一环节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开展第二环节前必须有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而合作学习要求在学生的迷茫处合作,在学生的似是而非处合作,在学生的思维发散处合作,在学生的思维断裂处合作,本节课的第二、三个环节就是需要学生充分合作的地方。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是指教师问题的设计,“生成”则是指学生思维的跳跃与灵感的迸发。预设与生成二者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只有教师高水平的预设才能诱发学生的灵感,才会有学生高水平的生成。如在本节课第二环节,通过3、 4 题问题的预设,学生生成的结论是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多元文化碰撞、民族大融合时期。3、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中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正处于发展时期,尚不成熟, 多用情感的眼光去认识问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由情感向理性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本节课的第二环节的第3 题,学生往往站在情感的角度认为“岁币换和平”不值得,这就需要教师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向理性的方向发展,明确“岁币换和平” 有利于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4 、注重学生的课下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第五环节,学生又得出了“两宋时期政治方面政权并立、国家分裂” 、“北宋皇3名校名 推荐帝软弱,政权腐朽是导致屈辱的主要原因”等观点与认识,这是学生思维的继续与延伸。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