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校名 推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课题课型新授课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二课时)1. 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2. 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 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观点。 3. 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 分析推理、 实验观察、 自主探究、 比较综合、 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1. 突 出“生物圈” 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点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2、提出问题、 分析推理、 实验观察、 自主探究、 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1、 突出“生 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教学难点最基本特征。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名校名 推荐一,展示 CA1课件或录像,创设问题的情景,播放多媒体视频,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分成四个类群。引出课题: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大约有 30 万种。同学们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出示海带、松树、葫芦藓、富贵蕨、樱花等的图片,观察 CAI 课件,观察模型、 实物,发二,自主探究,合
3、作交流散思维、 提出问题、 小组探究、 讨论指导学生观看 CAI 课件、录像,展示学生要观察的实物,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将课前采集鼓励自主探究, 鼓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合作交 流。 参的实物课上观察(根据地区差异有与小组讨论、 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点拨、巡视、选择的采集蕨类植物)指导,共同总结蕨类类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指导学生观察挂图及课本彩图,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观察实物或标本 (有条的地方可采集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葫芦藓、墙藓、地钱等实物) ,实验讨论下列问题探究。1、 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2、 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征?举出一两个蕨类植
4、物的名称3、 蕨类植物通过什么结构来繁殖新的植物体4、 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有什么作用2名校名 推荐三,资料分析,观察图片,积极思考 蕨类植物的作用和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教师出示资料,引导学生得出蕨类的生活环境。并观察波士顿蕨、鸟巢蕨、富贵蕨和桫椤的图片思考蕨类植物的作用,食用、药用和绿肥观察鸟巢蕨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来饲料等。学习生殖细胞孢子。进一步了解交流:藻类、 苔藓 和蕨类植物都称为孢子植1,蕨类植物比藻类、苔藓植物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环境,物这是为什么呢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四,拓展应用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内壁上就回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
5、因?2 、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这里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都不见了,为什么?3、有些树的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生长着一些苔藓,而因为蕨类植物没有种子受到干燥环向阳的一面则不生长为什么?境的限制, 2 亿年前适合高大蕨类植4、现在的蕨类植物不能形成大片森林吗?为什么?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已经不存在了。五,巩固连线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疏导组织苔藓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植株矮小,茎、叶内没有疏导组织完成表格六,整合归纳引导学生对三种植物类群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它们的3名校名 推荐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它们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可采用列表等其他方式归纳总结完成同步学习P61“即时巩固”七,达标检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名校名 推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