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校名 推荐第 22 课科学技术与士人文化1.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 道德经B齐民要术C 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2. 贾思勰潜心研究农学,著成了齐民要术,主要总结了()北方农牧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利用商贾之事A.B. C.D.3. 齐民要术序说到: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话()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C. 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反映了南方水田技术的成熟4. 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祖冲之最突出的数学成就是()A.编制大明历B.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 位数C. 编制太初历D
2、缀术被列入算经十书5.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B. 华佗“麻沸散”C. 贾思勰齐民要术D. 祖冲之造纸术6. 祖冲之和贾思勰能取得重大成就的共同原因有()注重实践吸收前人的文化成就书香门第的熏陶天资聪颖A.B.C.D.7. 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 中华民族硕果累累, 成就辉煌。 下列科技成果按取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1名校名 推荐造纸术的发明研制出 “麻沸散”九九乘法口诀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 位数A.B.C.D.8. 王羲之的兰亭序所运用的书法艺术形式是()A.隶书B.草书C.楷书D. 行书9. “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3、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A.柳公权B.米芾C.赵孟頫D.王羲之10. 有一书法作品,全篇 324 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A兰亭序B九成宫碑C 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11. 东晋一位画家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眼睛最能传达人的精神面貌,画人物关键在于画眼睛。这位画家是()A.王羲之B. 阎立本C.顾恺之D. 吴道子1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成就最高的是()A.王羲之B. 陶渊明C.吴道子D. 顾恺之13.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4、)A.书桌上有毛笔和纸张B.墙上有临摹的洛神赋图C.书桌上放着一盘葡萄D.书架上有一本九章算术1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江南地区的开发佛教的盛行统治者的高度重视2名校名 推荐A.B.C.D.1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书名齐民要术 中的“齐” 字,据贾思勰在序言开端的解释是:史记 曰:齐人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人”者古,今言“平人”也。在齐民要术序言的末段,贾思勰提到了他的写作过程,有“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之语。这表明贾思勰是在充分掌握材料和积累了很多经验的基础上完成齐民要术的。光采集经、史、子、集里
5、的农学资料就合计l55 种。书中采用农谚30多条。材料二“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齐民要术请回答:(1)“齐民要术”的含义是什么?(2)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的?(3)材料二中的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道理?3名校名 推荐(4)从贾思勰写齐民要术的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5)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齐民要术对社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第 22 课科学技术与士人文化1 14 BABBD AADDA CDBA15.(1) “齐民”指一般老百姓; “要术”为从事生产生活重要事项的技术。“齐民要术”的含
6、4名校名 推荐义为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不过它的重点和中心在农业方面。(2) 他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 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 熟悉农谚、 歌谣。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 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3) 强调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4) 读书时一定要联系实际, 不要死读书, 要学以致用。经验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它才有更加强劲的指导意义。(5) 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6)齐民要术 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一直到北宋年间, 政府还将齐民要术刻印成册,发给地方官,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而且齐民要术还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它在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