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校名 推荐教学目 标感知目标重 点难 点复习旧知预习反馈启动课堂课堂导入走向战略进攻一、知识目标: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史实。二、能力目标: 联系旧知识归纳解放战 争初期敌我双方的实力、战略态势。结合录像和图示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战略战术及其影响。分析千里跃进大别山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并形成观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深切感受解放战争宏阔的历史场景、 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 “用兵如神” 的智慧,培养不畏困难、冷静、机智、乐观和坚毅的品格。重点:识图能力、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表达能力。难点:正确的战略
2、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教师活动与时 间 预学生活动复备 标注计安排1、听写。(1、 2 号交)52、检查“自主学习”完成情况。导入:1946 年 6 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仅经过 8 个月的作战, 便被歼灭71 万余人,被迫改为向山东和西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妄图首先解决西北问3题并驱逐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然后调动兵力进攻华北,达到其各个击破之目的。名校名 推荐自学方式自学解决, 解决不了的小组交流解决,也可以进行组际交流。将疑难问题提出一、双基引导1、延安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但为什么中共中央还要主动自 学撤离延安?文本2、环境如此艰苦,而毛泽东和党中央却
3、一直留在了陕北,意义 8问题预设何在?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交流交流学习方式疑难解答难点精讲知识梳理重点拓展双基落实知识迁移综合训练归纳延伸(附板书)二、思考与探究不断扩大范围的交流方式, 以小组交流为主, 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 进行组际和师生交流 。处理学生在交流中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3面对强势的国民党军队,中共中央采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和山东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 不仅是解放战争敌我双方战略态势的转折,也是人民的力量与中国反动势力之间战略态势的重大转折。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3略进攻。讨论“ 环境如此艰苦,而毛泽东和党中央却一直留在了陕北,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51、进一步明确基础知识; 2、学生自己掌握; 3、同桌互相提问。做什麽事情,都应密切结合实际情况,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5学检 1 510通过战略反攻前后敌我力量的对比,说明了人民解放军战略部署的英明之处。3教学后记名校名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