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56186 上传时间:2020-12-31 格式:DOCX 页数:138 大小:2.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最新 料推荐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2学生设疑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

2、那些?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棱柱的分类几何体的分类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说说它们的区别二解疑合探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认识不彻底进行再探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1最新 料推荐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

3、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3课堂小结4作业布置五、教后反思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点、线、面的运动后会产生什么的几何体2、能力:通过点、线、面的运动的认识几何体的产生什么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几何体是什么运动形成的教学难点:对“面动成体”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认识了生活中的基本几何体,它们是由什么形成的呢?2学生设疑点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线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面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2最新 料推

4、荐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的設疑情况梳理、归纳、细化得出自探题目(自探要求 )4.学生自探(讨论)二解疑合探举例分析那些几何体由什么运动形成的?那些图形运动可以形成什么几何体?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3课堂小结4作业布置五、教后反思1.2展开与折叠教学目标:1通过折叠棱柱,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了解棱柱的相关概念,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教学重点:棱柱的特性教学难点:某些平面图形是否可以折叠成棱柱的思索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

5、设情景,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几何体,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它的展开图形是什么样?一个平面图形3最新 料推荐可以折叠成什么样的几何体呢?2让学生拿出各自制作的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通过观察和测量回答:(1)三棱柱的上、下底面都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四棱柱,五棱柱呢?(2)三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是什么图形?四棱柱,五棱柱呢?(3)这三种棱柱侧面的个数与地面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4)三棱柱有几条恻棱?它们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四棱柱,五棱柱呢?结合同学们的回答,共同总结出棱柱的性质:棱柱的所有侧棱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图形;侧面都是长方形3课堂练习: P1114展示正六棱柱模型

6、 (底面边长都是5 厘米,侧棱长 4 厘米)二解疑合探(1)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那些面的形状、面积完全相同?(2)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展示下列图形:(1)(2)( 3)(4)(5)(6)(7)(8)( 9)先想一想,再折一折,哪些图形可以围成正方体?哪些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结合以上问题,全班进一步分组讨论:你能否指出具有什么特征的平面图形可以折成正方体?什么样的图形不能?(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适当指导)总结结论:基本图形变式图形4特征:特征:最新 料推荐凡符合以上基本图形或变式图形的平面图形都可以折叠成正方体三质疑再探:上例中为什么是旋

7、转90 度?探索并思考: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棱柱?四运用拓展:1、课堂练习P11想一想2、小结棱柱的相关概念及特征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叠成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作业P10习题 1.3每人用纸制作一个完整的正方体以备下节课使用1.3截一个几何体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对实物有限次的切截活动和用操作探索型课件进行的无限次的切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

8、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5最新 料推荐充分 学生 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的 点:从切截活 中 律,并能用自己的 言来表达。能 用 律来解决 。 程 程:一、 疑自探1 情景, 入新 复 面的分 和面面相交的 果集体回答或 表个人 解 理解截面的 数作 2、学生探索由 物引入截(切)面的意 用教具演

9、示,将一个几何体切开得到截(切)面, 学生 察 两个面的特点了解到 两个截面完全一 的自然 渡到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 的提出:“你注意到了 ? 在将黄瓜切成一片片 ,得到的截面是什么 的? ,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可又将是怎 的呢?分 ,比一比那一 的 多”激 争意 施“想 做 想”的学 策略, 学生先想一想,并把猜想的 果 下来,的猜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 践操作:“与同伴交流, 看看 人截 的面是什么?他 什么得到与你不同的截面?他是怎 得到的?你 能截得什么 的截面?”比一比那一 的 果与 践一致的多表 表 好的培养集体荣誉感分 通 践操作 小 的 的 果, 表、展示自己的

10、研究成果 (由于 关系, 有代表性的小 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的探究能力及表达能力和 争意 二、解疑合探帮助学生完成由 体 到空 想象的 渡,提高想象能力并 各种截面是如何截出来的,它 有什么 律6最新 料推荐观察,想象,思考截面的边那些面相交的来新问题:“刚才切、截一个正方体就得多个不同的截面,那么如果截一个圆柱体呢?或是截一个其它棱柱体呢?你又会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截面?”动手操作、探究、交流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练习、作业布置、解答课堂练习学生能独立完成课堂练习1.4从不同方向看教学目标:1经历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的活动

11、过程,发展空间思维,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2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重点: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难点: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引出课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哪位同学能说说苏东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吗?这首诗隐含着一些数学知识它教会了我们怎样观察物体,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从不同方向看在此,我想先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小

12、实验2、观察实物、利用小实验,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7最新 料推荐水壶、杯子、乒乓球先用布盖好三名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回答分别看到了什么?思考:为什么三名学生看到的不一样?二、解疑合探1、观察几个简单几何体的组合,讨论得出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的结论拿出前两节课自制的模型(三棱柱) 看三棱柱的侧面是什么图形?底面呢?是不是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结果一定不一样呢?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在几何中,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俯视图2、讨论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

13、三视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给定一个几何体。说说你从正面、左面、上面分别看到什么图形?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其三视图可能不同假设从右下角往左上角的方向看是从正面看,则从左向看为从左看,站在观察主视图的位置从上往下看为从上面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从这三个方向看分别看到什么图形?(1)(2)(3)图( 1)是从左边看到的图,即左视图图( 2)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即主视图图( 3)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即俯视图刚才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了实物、几何体,还学习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为了巩固这些知识,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8最新 料

14、推荐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认识多边形,探索多边形的某些性质;在活动中感受归纳思想;3、在活动中发展有条理地思考(感受分类思想)重点和难点:感受归纳思想和分类思想;归纳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呢,是“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书上有几幅照片,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哪些平面图形?2学生设疑刚才我们提到的象三角形、长方形和圆等等图形,和我们前几天讨论过的棱柱、圆锥等图形一样,都是几何图形只不过长方体等这些图形是立体图形,而我们今天所讨论的

15、这些图形是平面图形我们只考虑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一些平面图形有些什么性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一个五边形、一个六边形我们把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这些图形都称为多边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多边形都有些什么共同特点?什么叫多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几条线段依次首尾相连而成的封闭图形叫多边形这些多边形呢,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名字比如说三角形,它有三个顶点,我们把它的三个顶点分别记为 A 、B、C,那么这个三角形就叫 “三角形 ABC”现在,请同学们给你刚才所画的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依次标上字母A 、B、C、D请注意:字母要大写

16、,要按照顺序依次书写新增加线段 AC,称为这个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观察一下,在增加了这条对角线以后, 图形有什么变化?9最新 料推荐看刚才所画的这个五边形,选择其中一个顶点,画出从这个顶点出发的所有对角线图形有什么变化?我们来看一下: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1 条对角线,把这个四边形分割成2 个三角形;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2 条对角线,把这个五边形分割成3 个三角形;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3 条对角线,把这个六边形分割成4 个三角形这其中是不是可能存在着某种规律?在四边形中,有 1 条对角线, 2 个三角形;五边形中,有2 条对角线, 3 个三角形,等等,现在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是

17、不是对所有的多边形都是这样?还是只对部分多边形才是这样?一个多边形,如果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 条,那么被分割成三角形的个数是不是一定比 n 多 1 个,也就是 (n1)个呢?我们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内容:从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然后对这些图形的某些性质进行了探讨在探索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很多非常重要的结论如果我们把这些结论本身先放在一边不说,就得到结论的整个过程而言,这个过程本身是不是也非常有意义?二、解疑合探看课本,整个图案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数数看,共有多少个三角形?怎么数?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按大小分成三类:第一类,边长为1 个单位

18、的三角形,有几个?第二类,边长为 2 的三角形,共有 3 个;第三类,边长为 3 的三角形,只有 1 个那么所有的三角形只要加加起来就行了书上有什么叫弧、什么叫扇形,自己回去看一看后面“读一读”里有几种正多面体,每种正多面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正几边形、共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棱,这些呢,书上的表里面也都列出了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学生自己编题2、作业10最新 料推荐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章)复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回顾本章内容,梳理本章知识,反思所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2、结合本章复习题,

19、进一步认识图形及其性质,把握实物与相应的几何图形,几何体与其展开图和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丰富几何的活动经验和良好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梳理本章知识经过一章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我们就生活在一个丰富的图形世界中,现实物体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通过图片这个窗口认识了我们生存的现实空间下面我们乘坐一列“问题 ”快车一同来回顾本章的知识,反思所学(一)生活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图形?举例说明(二)你喜欢哪些几何体?举出一个生活中的物体,使它尽可能地包含不同的几何体(三)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棱柱的特征?(直棱柱)展示六棱柱模型,学生观察交流回答棱柱有以下特征:棱柱上有上下两

20、个底面,它们形状大小相同;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侧棱的长度都相等;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边数相同二、解疑合探A 、利用棱柱的特征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BB、能根据下列给出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指出正方体中相对的面吗?(可用相同的字母表示),发现了什么规律?ACACB给出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如图11最新 料推荐让学生先想,再动手折叠,填空,分组讨论寻找规律学生代表回答: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在其平面展开图中有两种位置关系两个正方形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且彼此相隔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既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其中一个正方形在展开图内部沿如右图路径平移能与另一个正方形重合指出:事实上我们可以根据

21、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在其平面展开图中的位置关系判别哪些平面展开图可以折叠成正方体(四)找出两种几何体,使得分别用一个平面去截它们,可以得到三角形的截面以正方体为例:A 、截下的几何体与剩余几何体分别是什么立体图形?B、每个几何体的顶点数(v),面数( f),棱数( e)分别有什么关系?( f ve2)(五)举出一种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一样,你能举出几种?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引导: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三视图相同,立体物体的形状是否唯一确定?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画出如下三视图:反思:三视图可以尽可能将立体物体的位置展现完整,但有时仅有三视图也不以能完全确定立体物体的形状三、质疑再探

22、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学生编题 - 学生答题;教师编题 - 学生答题2、作业:12最新 料推荐1、将一个正三棱柱沿棱剪开,你可以得到哪些平面展开 ?2、根据下列三 建造的建筑物是什么 子?共有几 ?一共需要多少个小立方体?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 2.1 数怎么不 用了( 1)教学目 1使学生了解正数与 数是从 需要中 生的;2使学生理解正数与 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 是 数;3初步会用正 数表示具有相反意 的量;4在 数概念的形成 程中,培养学生的 察、 与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 数的意 教学 程一、 疑自探1、从学生原有的 知 构提出 大

23、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 研究数的学 在我 一起来回 一下,小学里已 学 哪些 型的数?小学里学 的数可以分 三 :自然数(正整数 )、分数和零 (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 ),它 都是由于 需要而 生的 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 用到整数1,2,4.87、 了表示“没有人” 、“没有羊”、,我 要用到0但在 生活中, 有 多量不能用上述所 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 数?2、 生共同研究形成正 数概念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 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13最新 料推荐学 的数,都 作5,就不能把它 区 清楚它 是具有相反意 的两个量 生活

24、中,像 的相反意 的量 有很多例如,珠穆朗 峰高于海平面 8848 米,吐 番盆地低于海平面 155 米,“高于”和“低于”其意 是相反的和“运出”,其意 是相反的同学 能 例子 ?学生回答后,教 提出:怎 区 相反意 的量才好呢?待学生思考后, 学生回答、 、 充只要在小学里学 的数前面加上“+”或“ -”号,就把两个相反意 的量 明地表示出来了 学生用同 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 的量:高于海平面 8848 米, 作 +8848 米;低于海平面155 米, 作 -155 米;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 数? ,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 数,它是正、 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

25、表示“没有” ,它表示一个 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 数的“ +”“-”的符号是表示性 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 种符号叫做性 符号二解疑合探例 所有的正数 成正数集合,所有的 数 成 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 数分 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 数集合的圈里:此例由学生口答,教 板 ,注意加上省略号, 明 是因 正 (负)数集合中包含所有正 (负)数,而我 里只填了其中一部分然后,指出不 可以用圈表示集合,也可以用大括号表示集合三 疑再探 你 有什么疑惑或 (由学生或老 来解答所提出的 )四运用拓展任意写出6 个正数与 6 个 数,并分 把它 填入相 的大括号里:正数集合:, 数集合:练习设计1

26、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气温大 是零下3,用 数表示 个温度2在小学地理 册的世界地形 上,可以看到 洲西部地中海旁有一个死海湖, 中 着14最新 料推荐-392,这表明死海的湖面与海平面相比的高度是怎样的?3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3.6,-4,9651,-0.14如果 -50 元表示支出 50 元,那么 +200 元表示什么?5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 米记作 -0.2 米,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1 米记作什么?6如果自行车车条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 2 毫米记作 +2 毫米,那么比标准长度短 3 毫米记作什么?7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设向右为正,问:(1)向左移动 12 米应记作

27、什么? (2)“记作 8 米”表明什么?小结由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 正数是大于 0 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 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如0板书设计21 数怎么不够用了( 1)(一)知识回顾(四)例题解析(六)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三)解方程(五)课堂练习练习设计教学后记 2.1 数怎么不够用了( 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15最新 料推荐教学重点:有理数包括哪些数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

28、学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复习引入2学生设疑什么是正、负数?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数0 表示量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任何一个正数都比0 大吗?任何一个负数都比0 小吗?4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二解疑合探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 )、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即2给出有理数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即有理数是英语“ Rational number”的译名,更确切的译名应译作“比3有理数的分类为

29、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简称正数、负数和零,并指出,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并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16最新 料推荐用不同的分 准,但必 象不重不漏地分 三、运用 例 式 例 1 将下列数按上述两种 准分 :例 2 下列各数是正数 是 数,是整数 是分数:三、 疑再探 你 有什么疑惑或 (由学生或老 来解答所提出的 )四运用拓展1、 25,-100 按

30、两种 准分 2下列各数是正数 是 数,是整数 是分数?3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 的括号里(将各数用逗号分开 ):正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 分数集合:2填空 :(1)整数和分数合起来叫做_,正分数和 分数合起来叫做_3 (1)-100 不是A 有理数B自然数C整数D 有理数(2)在以下 法中,正确的是A 非 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B零表示没有,不是有理数C正整数和 整数 称 整数D整数和分数 称 有理数4、小 教 引 学生回答如下 :本 学 了哪些基本内容?学 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注意什么 ?5、板 2 1 数怎么不够用了(2)(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

31、例 1、例 2(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17最新 料推荐 2.2 数 ( 1)教学目 1使学生正确理解数 的意 ,掌握数 的三要素;2使学生学会由数 上的已知点 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 上的点表示出来;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 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形 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 画法和用数 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 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 上点的 关系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教学 程一、 疑自探1、复 引入小学里曾用“射 ”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 上表示出1 和 2 ?2用“射 ”能不能表示有理数? 什么?3你 把“射 ”做怎 的改 ,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待学生回答后,教 指出, 就是

32、我 本 所要学 的内容数 二解疑合探 学生 察挂 放大的温度 ,同 教 予 言指 :利用温度 可以 量温度,在温度 上有刻度,刻度上 有 数,根据温度 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 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 的温度在0 上 10 个刻度,表示 10;在 0 下 5 个刻度,表示 -5与温度 似,我 也可以在一条直 上画出刻度, 上 数,用直 上的点表示正数、 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 ( 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 ,在 条直 上任取一点作 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 )用 点表示 0(相当于温度 上的0);2 定直 上从原点向右 正方向 (箭 所指的方向 ),那么从原点向左 方向

33、 (相当于温度 上 0以上 正, 0以下 );3 取适当的 度作 位 度,在直 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 度 位取一点,依次表示 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 度 位取一点,依次表示 -1, -2,-3,18最新 料推荐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 P 表示数 -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 P 对应的数是否还是 -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

34、一不可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例 1 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例 2 指出数轴上 A ,B,C,D, E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课堂练习说出下面数轴上 A ,B, C, D,O,M 各点表示什么数?练习设计1在下面数轴上:(1)分别指出表示 -2,3,-4, 0, 1 各数的点(2)A ,H, D,E,O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2在下面数轴上, A ,B,C,D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3下列各小题先分别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大括号内的一组数的点:(1)-5,2,-1,-3, 0; (2) -4,2.5,-1.5, 3

35、.5;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 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小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数轴,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19最新 料推荐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作业: P391、2板书设计22 数轴( 1)(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例 1、例 2(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教学后记 2.2 数轴( 2)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轴概念;2使学生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如何比较两个负数(尤其是两个负分数 )的大小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