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练习.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54294 上传时间:2020-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根据语境补写句子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喜欢出发,喜欢醉人的景色,绮丽的成光。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和煦。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粗犷, 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粗犷没见过大海 的 浩 瀚 , 仍 然 遗 憾 ; 见 了 大 海 的 浩 瀚 没 见 过 大 漠 的 广 袤 , 依 旧 遗 憾 ;_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波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使这样,我依然执拗地喜欢出发。打破生活的平静,我便能看到另一番景致,

2、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 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它的深刻,从大海那里学习它的勇敢,从大漠那里学习它的沉着,从森林那里学习它的机敏。我想学着品味缤纷的一种人生。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问双脚,但是要问志向。有了志向,人在路途中才能走得长远。于是,我不断寻找更美的风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神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的;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更丰富,这就是不虚此生。 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 1)请用正楷将第 段划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 “田 ”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划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_ _ _ _绮丽和煦粗犷执拗( 3)第 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3、。(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4)请在第 段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答案】 ( 1)正楷:风雨跋涉,不虚此生( 2) q; x; gung;ni ( 3)第 段: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第 段: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 4)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繁茂或生机),仍旧(依然或还是)遗憾【解析】 【分析】( 1)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字形。遇到形声字或会意字,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此题有的字笔画比较多,平常就得多写几遍。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书写要规范、美观。不写繁体字。在字体上,注意要写正

4、楷字。( 2)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 定音。如 “ ”“ ”等都是形声字。( 3) “我想学着品味 的一种人生” 序 ,改 “我想学着品味一种 的人生”。“ 不是 双脚,但是要 志向”关 使用不当,改 “ 不是要 双脚,而是要 志向 ”,改 并列关系的关 。( 4)根据 境填空 要注意两点: 真 文,抓思路,理文脉,仔 推敲 句 的呼 与 接。 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 意 。解答 首先要弄清叙述的 象。此 要抓住前一个例句“ 了大海的浩瀚没 大漠的广袤,依旧 憾”,句式是 “ 了 没 ,依旧 ”。【点 】 写 要求学生把握好 字的 架 构和

5、笔画笔 ,力求 写 范、美 。能力层级 B。2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 写恰当的 句,使整段文字 意完整、 。_。与中国 建筑形式相比,它 尚前 的半 形建筑造型, 人 在 与心理上都感到很新奇, 就很有 那 造冲突的重要特征;它的屋面前后两 有两个三角形的玻璃幕 切面“开裂”地暴露出部分内堂,“犹抱琵琶半遮面”,引 出人 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_;它四周 人工湖,其倒影与湖水的波光交相 映,湖下有一条 80 米 的水下通道 接演出大 , 就很有 那幕幕推 以达高潮的特点, 些独特的 意 国家大 院 得“ 身是 ”。【答案】 北京国家大 院的 格表 出富有 性的 美追求; 就很有 那欲言又止地 置

6、情 的特点【解析】 【分析】本 考 句子的 接和 写。 和 按一定的 律 合在一起,成 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 , 就是句子。 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 具 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 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根据“它 尚前 的半 形建筑造型,有 那 造冲突的重要特征,犹抱琵琶半遮面” “北京国家大 院的 格表 出富有 性的 美追求”。根据“ 些独特的 意 国家大 院 得 身是 ” :“ 就很有 那欲言又止地 置情 的特点”。故答案 :北京国家大 院的 格表 出富有 性的 美追求; 就很有 那欲言又止地 置情 的特点。【点 】本 考 句子的 接和 写。 充句子要遵循原 : 要一致,上下文 接得体; 构

7、、句式要一致; 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3 下面文字, 写两个句式一致、 意 的句子。校园里,你的文明,也 就表 在上下楼梯 的靠右行走,_,表 在 室取 的 拿 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 就表 在公交站台的有序上下 ,_,表 在公共 所中的 言 【答案】 表 在接受同学帮助 的真 道 ;表 在参 博物 的静静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仿写时注意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去把握即可。示例:表现在同学有困难时你的伸手援助。表现在帮助陌生人时的真诚耐心。据此理解作答。故答案为: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表现在参观博物馆时的静静观赏。【点评】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

8、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最后要给仿写的句子“体检”,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能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4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对话。有一次,唐太宗回到后宫,满脸怒容,咬牙切齿地说:“朕早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长孙氏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太宗说:“魏征经常在朝廷上当众羞辱我。”长孙皇后听完,马上退回内室换了一身朝服出来表示祝贺。太宗很惊奇,长孙皇后对他说:“_。”太宗于是转怒为喜,对魏征更加尊重。【答案】 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解析】 【分析】结合上下文

9、内容分析,上文写唐太宗因为魏征的直言劝谏而恼怒,下文写唐太宗转怒为喜,对魏征更加尊重。由此看出长孙皇后说的话至关重要,要围绕“明君”“祝贺”“贤臣”“直言”组织语言,语言要连贯、得体。故答案为: 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点评】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答题时要分析上下文的内容,然后再根据上下文不写出合适的句子。5 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_。从防御趋

10、向流通,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以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答案】 城的主要功能防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解析】 【分析】第句的分号表示的是两个并列的分析,后半句说明的是“市的主要功能”,由前“句子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及“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可知,后应填“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结合以上内容分析,再结合“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可知后应填“开放是其主要特征”。故答案为:城的主要功能防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6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

11、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_。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可以肯定地说, _。【答案】 就皱眉存疑(或“想着否定”);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或“创新必然带来争议”)【解析】 【分析】第处,根据上下文可知横线处应填写有争议后人们的表现,且这一表现是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的。第处,是

12、对上文内容的总结,根据上文“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可知横线处应填体现创新和争议关系的句子,“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故答案为:就皱眉存疑(或“想着否定”) 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或“创新必然带来争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7 仿照下面歌词中画线的句子,把内容补充完整。中国心,中国梦盘旋在泰山之巅激荡在东海浪尖唤醒了北归大雁穿越了南国云烟梦想就在我的心间谁也无法阻挡我们向前_(结构相近,内容与“中国梦”相关且搭配得当,至少有两句押韵)怀着一个强大的信念美好的憧憬全都实现(节选自

13、中国心,中国梦歌词,有删改)【答案】 翱翔在九霄云天(或飘扬在丰收农田);绽放在绿色家园(或舞动在丝路沿线);赢得了世界点赞 (或灿烂了人民笑脸);收获了金色年华(或搭建了互惠空间)【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仿写的能力。注意示例语句的结构特点,句子为动宾结构,考生要结合诗歌的整体进行作答,注意结构的些微变化。故答案为:1、翱翔在九霄云天(或飘扬在丰收农田) 2、绽放在绿色家园(或舞动在丝路沿线)3、赢得了世界点赞(或灿烂了人民笑脸) 4、收获了金色年华(或搭建了互惠空间)【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

14、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点横撇捺呈现精妙组合;美在声韵,抑扬平仄传递音律和谐;美在意蕴,_ 。如今,以“书写的文明传承,民族的未雨绸 mu”为活动宗旨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在全国刮起了 “最眩民族风 ”。在 “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江苏站的比赛中,连云港市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力拔头chu 7 月,我们将在央视黄金时段的手的精采表现。(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看到我市选much u未雨绸 _ 力拔头 _(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

15、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4)在提笔忘字现象渐趋严重的当下,你觉得举办“汉字听写大会 ”有什么意义?【答案】 ( 1)缪;筹( 2) “最眩民族风中 ”“眩”当为炫, “精采 ”中的 “采 ”当为彩( 3)字词句篇传承华夏文明( 4)汉语中的一字一词,无不彰显着我古老民族的文化生命力汉字听写唤起了我们对华夏悠久文明的再认识,鼓励着我们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此举虽小,意义非凡【解析】 【分析】( 1)缪;筹;( 2) “最眩民族风中 ”“眩”当为炫, “精采 ”中的 “采 ”当为彩;( 3)字词句篇传承华夏文明;( 4)汉语中的一字一词,无不彰显着我古老民族的文化生命力

16、。汉字听写唤起了我们对华夏悠久文明的再认识,鼓励着我们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此举虽小,意义非凡。【点评】此题考查点较多,既有根据拼音写汉字,也有查找错别字,也有续写句子,也有阅读开放性问题。解答此类题,要求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储备,认真审题,逐题应答。本题考查点较多,属综合阅读题,答题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正确回答,同时要有一定的速度,防止占时较长。9 仿写句子。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又像一棵破壳而出的小树。生命像 _,又像 _。【答案】 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棵充满生机活力的紫藤萝【解析】 【分析】仿写时除了要句式相同,还要注意语意连贯。【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先要根据语句的

17、内容,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还要考虑语句之间的连贯性等。能力层级E1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丰顺, 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 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 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f tu 束 _ 开 _(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答案】 ( 1)缚;拓( 2) “番”改为

18、“帆 ”; “幅 ”改为 “副 ”( 3)或许青春的填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解析】 【分析】( 1)缚;拓;( 2) “番”改为 “帆 ”; “幅 ”改为 “副 ”;( 3)或许青春的填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字音、字形和仿句的运用,注意同音形似字的区分,仿句注意句式和语义要与例句相符。注意平时字词的积累和句子的仿写。11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国家宝藏节目点燃了亿万观众的国宝热。2018 年央视春晚也设置了 “国宝回归 ”的精彩环节,向观众讲述了国宝丝路山水地图历经数十载回归祖国的动人故事。丝路山水地图是一幅属于明朝宫廷的皇

19、家地图,于20 世纪 30 年代流落国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结合上述材料,补充下列句子。守护历史,守住国之瑰宝;守护历史,守住 _;守护历史,守住 _。(2)不少拥有极高艺术和历史价值的中国文物在战火硝烟里、在时代变迁中“流离失所 ”,现仍散落在海外。有人说,政府应该斥巨资购回流失文物。也有人说,购回流失文物会掉进西方少数文物贩子设置的爱国主义陷阱中,让他们坐收巨额经济利益。对此,请具体阐述你的观点。【答案】 ( 1)盛世威仪;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精神命脉)(2)示例一:政府购回文物这一行为本身的象征意义是不可替代的,接流失文物“回家 ”,是政府乃至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向

20、外界强有力地表明了我国对待流失文物的态度,展现了我国成功购回文物的信心。示例二:海外流失文物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无论在哪里都承载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文明,而它们 “流落 ”他乡的命运更是那段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些流失文物就是爱国主义的 “活教材 ”。【解析】 【分析】( 1)解答此题,平时学习中一定要有与“国宝 ”有关的知识储备,比如常见的国宝,国宝的价值,国宝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等,然后紧扣 “国宝 ”的价值和对国家民族的意义补充即可。( 2)本题要求阐述自己的观点,无论持什么样的观点,都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立场上阐述理由,在此基础上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可。故答案为: 盛世威仪

21、 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精神命脉) 示例一:政府购回文物这一行为本身的象征意义是不可替代的,接流失文物“回家 ”,是政府乃至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向外界强有力地表明了我国对待流失文物的态度,展现了我国成功购回文物的信心。示例二:海外流失文物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无论在哪里都承载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文明,而它们“流落 ”他乡的命运更是那段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些流失文物就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 ”。【点评】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此题要在理解 “国宝

22、”意义的基础上再按上述要求进行仿写。 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12 2014 的 4 月 18 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 “传承文化,走进成语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

23、成语印章的人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材料三中国成语大全总导演关正文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 ”成语时,甲组选手用“禽鸟 ”“出众 ”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 ”“众多 ”描述,你认哪组描述好?为什么?(3)仿照例句写话=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_

24、,_。【答案】 ( 1)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都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2)甲组好。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较强。( 3)一杯茶;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一盘棋;行车走马间暗含无穷智慧)【解析】 【分析】( 1)此题考查内容提炼与概括能力,即要求了解相关知识,能从具体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概括时要能抓住 “有价值 ”“值得学习和推广 ”两方面概括。( 2)此题考查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行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比较其不

25、同之处,从而能够选出较符合要求的内容。( 3)此题考查仿写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句式相同或相似,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同时还须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故答案为:( 1)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都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2)甲组好。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较强。( 3)一杯茶;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一盘棋;行车走马间暗含无穷智慧)。【点评】此题考查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内容,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探究归纳。要想做好此类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

26、,了解其内容;其次要善于抓文本中的关键的信息,最后根据要求加以整合概括即可。根据例句的内容以及特点来仿写句子。13 读下面某商场“五一 ”黄金周促销活动广告片断,完成有关题目。活动期间,为感谢我们多年来对广大顾客的关心和爱护,本商场将让利50 万元回报消费者;同时本商场将为(A)购买大型家电产品的市内顾客提供(B)送货上门的(C)服务(D)。(1)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_(2)为使语意明确,应把“免费 ”一词加入A,B, C, D 的_处。【答案】 ( 1) “我们 ”与 “广大顾客 ”对换位置( 2) B【解析】 【分析】( 1)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

27、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语段中画线句语序颠倒, “我们 ”与 “广大顾客 ”对换位置。( 2)此题考查了关键词语的填充。填充题,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点评】( 1)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14 我们正值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青春 ”综合性学习活动吧。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 ”心年

28、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赌博的国防科研事业。(1)请你依据上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_。(2)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励志 ”“拼搏 ”“奉献 ”开展三项活动。请你设计第三项。活动一:讲 “励志的青春 ”故事。活动二:宣 “拼搏的青春 ”誓言。活动三: _。( 3) “孝”,彰显着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请仿照画线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孝亲敬长,就是耐心倾听双亲长辈的教导,就像鱼儿一直倾听溪流的歌唱;就是真诚回馈双亲长辈的恩泽, _;就是全力实现双亲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答案】 ( 1)让中国变强盛毕生

29、奉献( 2)看 “奉献的青春 ”影片( 3)就像花儿美丽绽放回报雨露的滋养【解析】 【分析】( 1)补写青春座右铭。上半句 “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写的,那么下半句应该从国家或民族角度来作答。( 2)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句子结构要抓住前例句“宣拼搏的青春 誓言 ”。句子内容应该是围绕“奉献 ”一词。( 3)同样是仿句。句子结构要抓住前例句“就是真诚回馈双亲长辈的恩泽”,是一个暗喻句。句子内容应该是围绕“孝亲敬长 ”这一短语来表达。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故答案为:(1

30、)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2)看 “奉献的青春 ”影片( 3)就像花儿美丽绽放回报雨露的滋养【点评】第二题活动设计:最重要一点是紧扣活动主题,其次注意语言的简洁精练,可用句式比较整齐的句子,有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对修辞的要求。15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深深的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_ , _。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人能走多远?

31、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B 的目标。A目标实现了,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 1)请为文中 A, B 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留恋 流连 高远 高大A _; B _(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_, _。【答案】 ( 1)流连;高远( 2)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 3)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

32、种境界【解析】 【分析】( 1) “羁绊 ”与 “高远 ”“高大 ”都不搭配, “目标 ”与 “高大 ”不搭配。( 2)此段文字出自汪国真散文我喜欢出发,这是一组排比句,最后一句,不应是“依旧”,应是 “还是 ”。( 3)没有统一答案,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故答案为:( 1)流连;高远( 2)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3)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点评】按要求续写句子,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与生动。能力层级E16 近期,一档旨在 “用书信打开历史 ”的读信节目 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

33、圈。某校开展 “书信与阅读 ”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 ” 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 分,并连续三周登上 豆 瓣 综 艺 榜 榜 首 。 截 至 目 前 为 止 , 全 网 点 击 量 超 过2亿 , 而 受 众 当 中 ,_。【材料二】见字如面受众调查年龄段1823 岁 2429 岁 30 岁以上观众的人数比33%42%25%【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

34、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上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 , _ 。( 3 )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 “阅读的力量 ”的理解【答案】 ( 1) 75%的观众都是29 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23 岁以下的占33%。( 2)书信里封存

35、着鲜活的时代;书信里粘连着遥远的文化( 3)示例 1真正的阅读,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不受环境的制约,他完全凭借心灵的需求来加以把持,阅读不但会让你生活在丰富里,一辈子不后悔,终生受益不尽,而且会让你获得一种持久的力量。示例 2 “阅读的力量 ”是具体而深刻的,既体现在使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上,又体现在对我们精神的升华和对视野的拓展方面,还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解析】 【分析】(1 )本题是图文试题。观察图中各组数字,结合题目具体要求,可知30 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结合例句可知,补写既要照顾具体语境,如:历史节点,鲜活场景,同时还要注意句式上,动词加定语加中心语的

36、形式;如: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这遥远的文化。( 3)考查学生把表格转换成文字的能力此题解答,可结合自己熟悉的一个名著来解答,注意体现出自己的收获,以体现 “力量 ”。故答案为:( 1) 75%的观众都是29 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23 岁以下的占33%。( 2)书信里封存着鲜活的时代书信里粘连着遥远的文化( 3)示例 1真正的阅读,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不受环境的制约,他完全凭借心灵的需求来加以把持,阅读不但会让你生活在丰富里,一辈子不后悔,终生受益不尽,而且会让你获得一种持久的力量。示例 2 “阅读的力量 ”是具体而深刻的,既体现在使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上,又体现在对我们精神的升华和对视野的

37、拓展方面,还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点评】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17 学习了本课后,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1)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 “千山鸟飞绝 ”;如果我们

38、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 “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评点下面的一则广告。虽为毫末技艺,都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楹联)(3)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不超过20 个字)【答案】 ( 1)处处闻啼鸟( 2 )语义双关, “毫末 ”、 “顶上 ”巧扣 “理发 ”;也道出该店理发师技艺高超(顶上,最好)。(3)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给鸟儿一片树林,还自然无限生机。我们应与鸟儿心灵相沟通,生命相维系。【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常见的积累方法有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鸟类大量消失灭绝,可能会导致“千山鸟

39、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处处充满鸟语花香,正好对应春晓中的“处处闻啼鸟 ”。( 2)本题考查欣赏对联的妙处。这是流传甚广的关于理发行业一副妙联:“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技艺对功夫而不是小技对功夫,将精湛手艺和满腔的自豪很好结合,前句收敛寓意手艺精细并带自谦含义,后句开放表技术精湛,充满自豪,用字遣词极具特点 。( 3)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比如: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关注候鸟保护环境。故答案为:( 1)处处闻啼鸟;( 2)语义双关

40、, “毫末 ”、 “顶上 ”巧扣 “理发 ”;也道出该店理发师技艺高超(顶上,最好)。( 3)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给鸟儿一片树林,还自然无限生机。我们应与鸟儿心灵相沟通,生命相维系。【点评】( 1)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古诗文默写题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欣赏对联的妙处。答题时应注意,对联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3)

4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答题时应注意,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具有鼓舞、宣扬作用的话语。在拟写宣传语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紧扣活动内容,抓住活动主题,具体、明确地表达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语言简洁,朴实平易。要尽可能做到语言高度浓缩,篇幅短小精悍,用词简易通俗,大众化。 3.巧用修辞,妙达情意。1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燃 ”是目前在年轻人中很流行的语言,用来形容生命中那些激动、热烈的时刻。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当心中那股迸击的小火苗升起的时候, “燃 ”就出现了。“燃 ”也战狼 是不折不扣的 “燃文化 ”的推广大使,票房惊人。观众用 “超燃 ”“从国内燃到国外 ”盛赞这部电 影,而影片所表现出的澎湃激情、强烈责任感,以及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