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 历年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及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 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步骤 1:取 8mL0.1molL1 的 KI 溶液于试管 ,滴加 0.1mol L1的 FeCl溶液 5 6 滴,振荡;3请写出步骤 1 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步骤 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步骤 3:取上述步骤 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 mol L 1 的 KSCN溶液 5 6 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3+,来验证是否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针对
2、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猜想一: KI 溶液过量, Fe3+完全转化为Fe2+,溶液无 Fe3+猜想二: Fe3+大部分转化为Fe2+,使生成Fe( SCN) 3 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 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信息二: Fe3+可与 Fe(CN )6 4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 Fe( 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 KSCN更高。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 2 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 A、 B 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
3、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实验 1:在试管A 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荡,静置_若产生蓝色沉淀则 “猜想二 ”成立实验 2: _【答案】 2Fe32I2Fe 2I 2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则 “猜想一 ”不成立在试管 B 中滴加 5-6 滴 K4Fe( CN) 6溶液,振荡【解析】【分析】【详解】(1) KI 溶液与 FeCl3 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2Fe 32I2Fe2I 2 ;(2) 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 滴 K4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动III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乙醚层呈血红色,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
4、色。“”则 猜想一 不成立实验 2:在试管 B 中滴加 5-6滴 K4Fe(CN)6溶液,振荡2 水合肼 (N 2H4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是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 2NaOHNaClO=N2H4H2O Na2CO3 NaCl。实验 1:制备 NaClO 溶液。 (已知: 3NaClO2NaClNaClO3 )(1)如图装置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用NaOH 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 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填字母)。a.烧杯b.容量瓶c.玻璃棒d.烧瓶(3)图中
5、装置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 。实验 2:制取水合肼。(4)图中充分反应后,_(填操作名称 )A 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 会参与 A 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写出该过程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 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5)称取馏分 3.0g,加入适量 NaHCO 固体 (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 保持在 6.5左右 ),3加水配成 250 mL 溶液,移出25.00 mL 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 3滴淀粉溶液,用0.15(已知: N2H4H2 O 2I2=N24HI H2O)。mol L 1 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滴
6、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填 “酸式 ”或 “碱式 ”)滴定管中。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实验测得消耗 I2 溶液的平均值为 20.00mL,馏分中水合肼 (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MnO2 4HCl(浓 )MnCl 2 Cl2 2H2Oa c防止NaClO 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蒸馏N2H4H2 O 2NaClO=N23H2 O 2NaCl酸式 d 25%【解析】【分析】(1)装置中烧瓶内浓盐酸
7、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配制 30%NaOH 溶液时,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3)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降温可以防止NaClO受热分解;(4) N2422 42H ?H O 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 HH O 与次氯酸钠反应;( 5)碘的标准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依据操作不当对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分析解答;由方程式 N2H4H2O 2I2=N2 4HI H2 O 可得如下关系 N2H4H2O 2I2,由此计算N2H4H2O 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分数。【详解】(1)装置
8、中烧瓶内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 2 4HCl(浓 )MnCl2 Cl2 2H2O,故答案为:MnO2 4HCl(浓 )MnCl2 Cl22H2O;(2)配制 30%NaOH 溶液时,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需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ac;(3)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图中装置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可以防止NaClO 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故答案为:防止NaClO 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4)由反应方程式示可知,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
9、品;N2H4 H2O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H2O+2NaClO=N2 +3H2O+2NaCl,故答案为:蒸馏; N2H4?H2O+2NaClO=N2 +3H2O+2NaCl;( 5)碘的标准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答案为:酸式; a. 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水合肼的物质的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错误;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会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所测结果偏小,故错误;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会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所测结
10、果偏小,故错误;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会稀释碘的标准溶液,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所测结果偏高,故正确;d 正确,故答案为:d; 由方程式N2H4H2O2I2 =N2 4HI H2O 可得如下关系N2H4H2O 2I2,则 3.0g 馏分中n11120 103L 10=0.015 mol ,则馏分中水合(N2H4H2O) = 2n( I2) 10= 20.15 mol L0.015mol 50g/ mol100%=25%,故答案为: 25%。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3 g【点睛】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图中装置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可以防止
11、NaClO 受热分解是解答关键,N2H4?H2O 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 与次氯酸钠反应是解答难点。3 研究不同pH 时 CuSO4溶液对 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资料:a Cu2O 为红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硫酸,生成2+为棕褐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硫Cu 和 Cu。 bCuO2酸,生成 Cu2+和 H2 2222 2+ + HO2-, HO2-H+ + O22- 。O 。 c H O有弱酸性: H OH编实验现象号向 1 mL pH 2 的 1 mol L- 1 CuSO4 溶液中加入出现少量气泡0 . 5 mL 30% H2O2溶液向 1mL pH
12、3 的 1 mol L- 1 CuSO4 溶液中加入立即产生少量棕黄色沉淀,出现较明显气泡0 . 5 mL 30% H2O2溶液向 1mL pH 5 的 1 mol L- 1CuSO4 溶液中加入立即产生大量棕褐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0 . 5 mL 30% H2O2溶液(1) 经检验生成的气体均为O242 2_。,中CuSO 催化分解H O 的化学方程式是( 2)对中棕褐色沉淀的成分提出 2 种假设:. CuO2 ,.Cu2O 和 CuO2 的混合物。为检验上述假设,进行实验:过滤中的沉淀,洗涤,加入过量硫酸,沉淀完全溶解,溶液呈蓝色,并产生少量气泡。若中生成的沉淀为 CuO2,其反应的离子方
13、程式是 _。依据中沉淀完全溶解,甲同学认为假设不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 _。为探究沉淀中是否存在Cu2O,设计如下实验:将中沉淀洗涤、干燥后,取a g 固体溶于过量稀硫酸,充分加热。冷却后调节溶液pH,以 PAN 为指示剂,向溶液中滴加c mol L- 1EDTA 溶EDTA 溶液至滴定终点,消耗液 V mL。 V=_,可知沉淀中不含Cu2O,假设成立。(已知:Cu2+EDTA= EDTA- Cu2+,MCuO296 g mol - 1, M ( Cu2O) 144g mol - 1)() (3)结合方程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中生成的沉淀多于中的原因_ 。(4)研究、中不同p
14、H 时 H2O2分解速率不同的原因。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取1 mL pH 2、 3、 5 的 1 mol L- 1 Na2SO4 溶液,向其中各加入0. 5 mL 30% H2O2 溶液,三支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实验: _(填实验操作和现象),说明CuO2能够催化H2O2 分解。(5)综合上述实验,、中不同pH 时 H2O2的分解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答案】 2H2 + CuO+反应产生的 H2O2O2+2H2O H2O2+Cu2+2HCuO2 与 H2 O2 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氧化Cu2 O 或 Cu,无法观察到红色沉淀 Cu1000a溶液96c中存在 H2 2+ O22,溶液
15、pH 增大,两个平衡均正向移动,2H+ HO2, HO2HO2O浓度增大,使得CuO2 沉淀量增大将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30 H2 22O 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结束后,测得干燥后固体的质量不变CuO的催化能力强于Cu2+;随 pH 增大, Cu2+与 H2 22O反应生成 CuO 增多【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意可知,在硫酸铜做催化剂作用下,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2222222OO +2H O,故答案为:2H OO +2H O;( 2)若中生成的沉淀为 CuO2,说明双氧水与铜离子反应生成过氧化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6、H2O2+Cu2 +=CuO2+2H+,故答案为: H2O2+Cu2+=CuO2+2H+;由题意可知,过氧化铜能与溶液中氢离子反应生成双氧水,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氧化氧化亚铜或铜,无法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假设可能成立,乙同学的观点正确,故答案为: CuO2 与 H+反应产生的 H2O2 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氧化 Cu2O 或 Cu,无法观察到红色沉淀Cu;a g 过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ag,由方程式可得如下关系:CuO2 Cu2+ EDTA,则有96g/ molag1000a1000a96g/ mol = c mol / L V 103L,解得 V= 96c ml,
17、故答案为:96c;(3)由题意可知,双氧水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2 2+ HO2 、 HO2+ + O22OHH ,溶液 pH 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两个平衡均正向移动,过氧根浓度增大,使得过氧化铜沉淀量增大,故答案为:溶液中存在H2 2+ + HO2, HO2+ + O22,溶液 pHOHH增大,两个平衡均正向移动,O22 浓度增大,使得CuO2 沉淀量增大;( 4)若过氧化铜能够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催化剂过氧化铜的组成和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则实验操作和现象为将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30 H2O2 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结束后,测得干燥后固体
18、的质量不变,故答案为:将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30 H2O2 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结束后,测得干燥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5)由以上实验可知,当溶液 pH 增大时,双氧水溶液中过氧根浓度增大,使得过氧化铜沉淀量增大,过氧化铜的催化能力强于铜离子,使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增大,故答案为:CuO2 的催化能力强于Cu2+;随 pH 增大, Cu2+与 H2O2 反应生成 CuO2 增多。【点睛】当溶液 pH 增大时,双氧水溶液中过氧根浓度增大,使得过氧化铜沉淀量增大,过氧化铜的催化能力强于铜离子,使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增大是解答关键,也是实验设计的关键。4 水合肼 (N 2H4
19、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 CO(NH2)2+2NaOH+NaClO=NH4H2O+Na2CO3+NaCl。实验 1:制备 NaClO 溶液 (己知: 3NaClO2NaCl+NaClO3)。( 1)图甲装置 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用 NaOH 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 NaOH 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有_。( 3)图甲装置 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 _ 。实验 2:制取水合肼(4)图乙中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 O 会参与 A 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该过程中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0、。 充分反应后,蒸馏 A 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实验 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5)称取馏分 3.0g,加入适量 NaHCO3 固体 (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 保持在 6.5 左右),加水配成 250mL 溶液,移出25.00mL 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 滴淀粉溶液。用-1 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 : N2422220.15mol LH HO+2I =N +4HI+H O) 滴定操作中若不加入适量NaHCO 固体,则测量结果会 _“偏大 ”“偏小 ”“无影3响”)。 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
21、气泡,滴定后有气泡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 实验测得消耗I2 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 (N2 H4H2O)的质量分数为_ 。【答案】 MnO2+-Mn2+22防止 NaClO 分解,影+4H +Cl+Cl +2H O 量筒、烧杯、玻璃棒响水合肼的产率N2H4H2O+2NaClO=N2 +3H2O+2NaCl 偏大 d 25%【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装置I由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装置II 由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次氯酸钠;装置III 是尾气处理装置;图乙中的由CO(NH2 )2 与NaOH、NaClO 反应制备水合肼。
22、实验 1:制备 NaClO 溶液 (己知: 3NaClO2NaCl+NaClO3)。(1)图甲装置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22MnO +4H +Cl+Cl +2H O。(2)用 NaOH 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 NaOH 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3)由题中信息 (己知: 3NaClO2NaCl+NaClO3)可知,图甲装置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防止NaClO 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实验 2:制取水合肼(4)图乙中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 O 会参与 A 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该过程中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N2H4H2O+2NaClO=N2 +3H2O+2NaCl。充分反应后,蒸馏 A 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实验 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 NaHCO3 固体 (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 保持在 6.5 左右),加水配成 250mL 溶液,移出25.00mL 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 滴淀粉溶液。用-1 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 N2422220.15mol LH HO+2I =N +4HI+H O)水合肼 (N2423固体控HH 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滴定操作中若不加入适量NaHCO制溶液的 pH,则碘会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而消耗较多的
24、碘,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下列实验操作: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则标准液的体积读数偏小;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则标准液的体积读数偏小;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则标准液会被残留的水稀释,从而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综上所述,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d。实验测得消耗 I2 溶液的平均值为 20.00mL,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2H4?H2O+2I2=N2 +4HI+H2O 可知,n(N2H4?H2O)= n(I2)=0.0015mol ,馏分中水合肼 (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25%。
25、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原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所用的实验仪器、反应条件的控制、氧化还原滴定及其误差分析等等,题目难度中等 。 明确实验目的为解答关键,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及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等等 。5 甲同学向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滴加0.1mol/L的Fe NO33()溶液 (pH=2) ,发现银镜部分溶解,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甲同学认为: 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乙同学认为: Fe( NO3) 3 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也能氧化单质Ag。丙同学认为: Fe3+和 NO3 均能把 Ag 氧化而溶解。(1)
26、生成银镜反应过程中银氨溶液发生_ (氧化、还原)反应。(2) 为得出正确结论,只需设计两个实验验证即可。实验 I:向溶解了银镜的Fe( NO3) 3 的溶液中加入_(填序号,KSCN溶液、K3Fe( CN) 6溶液、稀 HC1),现象为 _,证明甲的结论正确。实验:向附有银镜的试管中加入_溶液,观察银镜是否溶解。两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丙同学的结论。(3) 丙同学又把 5mLFeSO4 溶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滴加2 滴 KSCN溶液无变化;第二份加入1mL0.1mol/LAgNO 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经验证黑色固体为Ag 颗粒),再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根据上述的实验
27、情况,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Fe2+、 Ag+ 、Ag 之间的反应关系_。(4) 丁同学改用如图实验装置做进一步探究:K 刚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此时石墨作_,(填 “正极 ”或 “负极。此过程氧化性: Fe3+_Ag+(填 或或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还原 产生蓝色沉淀pH=2 0.3mol/L KNO3 或 NaNO3 溶液 Ag + Fe3+ ? Ag+ +Fe2+或 (Ag+ + Fe2+ ? Ag + Fe3+) 正极 其它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与浓度有关系,浓度的改变可导致平衡的移动【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2)实验 :甲同学认为:
28、 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则要证明甲的结论正确,可验证 Fe3+的还原产物 Fe2+的存在;实验 :进行对照实验;(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发生的反应;(4)根据指针偏转方向判断正负极,判断电极反应,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解答。【详解】(1)往 AgNO3 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银离子和氨水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银沉淀和铵根离子, Ag+NH3?H2O AgOH +NH4+ ;继续滴入氨水白色沉淀溶解,氢氧化银和氨水反应生成银氨溶液和水,AgOH+2NH3?H2 O Ag(NH3)2 OH+2H2O,若用乙醛进行银镜反应,再加入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生成
29、乙酸铵,氨气、银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 CHO+2Ag(NH ) OHCH COONH +2Ag +3NH+H O,银氨溶液中的银为+1 价,被醛33 2342基还原生成0 价的银单质,故答案为:还原;(2)实验 :甲同学认为: 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则要证明甲的结论正确,可验证 Fe3+的还原产物Fe2+的存在即可,验证Fe2+的实验是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K3Fe(CN)6溶液会和Fe2+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答案为:;产生蓝色沉淀;实验 :丙同学认为:Fe3+和 NO3 均能把 Ag 氧化而溶解,且两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丙同学的结论,而实验I 验证了 F
30、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则实验II 需要验证NO3也能把 Ag 氧化而溶解,需进行对照实验,0.1mol/L 的 Fe(NO3)3 溶液 (pH=2), NO3 为 0.3 mol/L ,所以需向附有银镜的试管中加入pH=2 的 0.3 mol/L KNO3 或 NaNO3 溶液,故答案为:pH=2的 0.3 mol/L KNO3 或 NaNO3;3+遇 KSCN溶液变红,第一份滴加2 滴 KSCN溶液无变化,说明FeSO3+,(3)Fe4溶液中无 Fe第二份加入 1ml 0.1mol/L AgNO 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Ag 产生,再取上层溶液滴加 KSCN溶液变红
31、,说明有Fe3+产生,说明 Fe2+被 Ag+氧化生成 Fe3+,Ag+被还原为Ag,又 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Ag? Fe2+Ag+ 或 Ag+Fe2+? Ag+Fe3+;(4) K 刚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则银为负极,石墨为正极,该电池的反应本质为Fe3+Ag? Fe2+Ag+ ,该反应中铁离子为氧化剂,银离子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Fe3+ Ag+,故答案为:正极;当指针归零后,向右烧杯中滴加几滴饱和AgNO3 溶液,指针向右偏转,则此时石墨为负极,银为正极,右侧烧杯中银离子浓度增大,反应Fe3+Ag? Fe2+Ag+的平衡左
32、移,发生反应 Ag+Fe2+? Ag+Fe3+,此时 Ag+为氧化剂, Fe3+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 Fe3+ Ag+;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与浓度有关,浓度的改变可导致平衡移动。6 用 H2O2 、 KI 和洗洁精可完成“大象牙膏”实验(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泡沫),某同学依据文献资料对该实验进行探究。(1)资料 1:KI 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2 I H2O IO; H2O2 IO H2OO2 I_。(2)资料 2:H2O2 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有KI 加入,无 KI 加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填字母)。a. 加入 KI
33、 后改变了反应的路径b. 加入 KI 后改变了总反应的能量变化c. H2O2 IH2 O IO 是放热反应(3)实验中发现, H2O2 与 KI 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气泡明显减少。资料 3: I2 也可催化 H2O2的分解反应。加 CCl4 并振荡、静置后还可观察到_,说明有 I2 生成。气泡明显减少的原因可能是:i. H2O2 浓度降低; ii. _。以下对照实验说明i 不是主要原因:向 H2O2 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待溶液变黄后,分成两等份于A、 B 两试管中。 A 试管加入 CCl4,B 试管不加4,分别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 。
34、CCl( 4)资料 4:I ( aq) I2( aq) ? I3( aq) K 640。为了探究体系中含碘微粒的存在形式,进行实验:向20 mL 一定浓度的 H2O2 溶液中加入10mL 0.10mol L 1 KI 溶液,达平衡后,相关微粒浓度如下:微粒II2I3浓度 / ( mol L1)2.5 10 3a4.0 10 3 a _。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I, I2, I3外,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理由是_。【答案】 2H2 2 KI22a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在水溶液中2A 试管O2H O O I 的浓度降低中产生气泡明显变少;B 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没有明显减小2.510322c( I ) c( I ) 3c( I3 ) 0.033mol L 1【解析】【分析】, 把两式加和,即可得到总反应的化(1) H2O2 I H2O IO , H2O2 IO H2O O2 I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