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50502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9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含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1 亚硝酰硫酸 (NOSO4H)主要用于染料、医药等工业。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 )制备少量 NOSO44H,并测定产品的纯度。已知:NOSO H 遇水分解,但溶于浓硫酸而不分解。(1)装置 A 制取 SO2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导管 b 的作用是 _。(2)装置 B 中浓 HNO3 与 SO2 在浓该反应必须维持体系温度不得高于H2SO4 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20,采取的措施除了冷水浴外,还可以是_(只写1 种)。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 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度

2、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_。( 3)装置 C 的主要作用是 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该实验装置存在可能导致NOSO4H 产量降低的缺陷是 _。( 5)测定亚硝酰硫酸 NOSO4 H 的纯度准确称取 1.380g产品放入 250mL 的碘量瓶中,加入0.1000mol L-1 、60.00mL 的 KMnO4 标准溶液和 10mL25%H-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2SO4 溶液,然后摇匀。用0.2500mol L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已知: 2KMnO4 +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配平: _MnO 4-+_C2O42-+_=

3、_Mn 2+_+_H2O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亚硝酰硫酸的纯度=_。(精确到0.1%) M(NOSO4H)=127g mol -1【答案】 Na2 SO3+H2SO4=Na2SO4+H2O+SO2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下;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浓硫酸的滴加速度生成的 NOSO4H 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2-32-24+SO +2OH =SO+H O C装置中的水蒸气会进入B 中使 NOSO H 分解 25 16H 210CO 8溶液恰好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92.0%2【解析】【分析】(1)装置 A 是利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 ;2导管 b 的作用平衡压强的作用;

4、(2) 装置B 中浓硝酸与二氧化硫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该反应必须维持体系温度不得高于20 ,采取的措施除了冷水浴外,结合反应的操作;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 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率加快,说明NOSO4H起到了催化作用;(3)装置 C 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4)NOSO4 H 遇水分解;(5)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草酸钠生成二氧化碳,结合元素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高锰酸钾自身在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就可作为终点判断指示剂;根据反应2KMnO 4+5NOSO4H+2H2O=K2SO4 +2MnSO4+5HNO3+2

5、H2SO4 ,结合滴定中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可得到亚硝酰硫酸的物质的量,据此计算纯度。【详解】(1) 利用装置 A,固液混合制取二氧化硫,其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导管 b 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下;( 2) 浓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热,维持体系温度不得高于20,还可以是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浓硫酸的滴加速度;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 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温度变化不大,排除温度的影响,其原因是:生成的NOSO4H 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 3) 装置 C利用 NaOH 溶液将剩余的 SO2吸收,防止污染环

6、境,方程式为2-32-SO +2OH =SO+H2O;( 4) NOSO4H 遇水分解, C 装置 (或 A)中的水蒸气会进入B 中使 NOSO4H 发生分解;( 5) 发生的是 MnO4和 C2O42 的氧化还原反应,MnO4做氧化剂,被还原成生成Mn 2+,2 42做还原剂,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得到MnO4和 C2O42C O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O 4 2 42+2+22+5C O+16H =2Mn+10CO +8H O;利用草酸钠溶液滴定酸性KMnO4溶液,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溶液恰好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根据题意可知,酸性KMnO4溶液先与

7、4NOSO H 反应,利用草酸钠溶液滴定剩余酸性 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酸性KMnO4 溶液,消耗草酸钠溶液的KMnO4 溶液。用 0.2500mol L体积为 20.00mL。可知剩余的 KMnO4的物质的量1(MnO422 422n)=n(C O)= 0.2500molL 551 20.00-3-3KMnO4 L=210 10mol ,则亚硝酰硫酸消耗的的物质的量 n2(MnO 4)=0.1000mol L160.00-3-3-35 10L-2 10mol=4 10mol 。 n(NOSO4H)=2n2(MnO 4 )=10-2mol ,亚硝酰硫酸的纯度m NOSO 4H10 2 mol12

8、7g mol1= 100%= 100%=92.0%。1.380g1.380g2 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1)将 SO2 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为品红溶液_,加热后溶液颜色_。(2)已知反应: SO2+Cl2+2H2O 2HCl+H2SO4,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_。(3)木炭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 +2SO2 +2H2O,若生成0.5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mol 。(4)工业上可以通过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下列关于氨气的性质和用途描述正确的是 _。A氨气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B可用排水法收集氨气C氨气是一

9、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5)实验室检验试管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 (写出一种即可)。(6)汽车尾气常含有 NO、 NO2、 CO等,会污染空气。在汽车尾气排放管处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有害气体 CO和 NO 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褪色变红H2 4AD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SO 2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出现大量白烟,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 。(或其他合理答案)2CO+2NON2+2CO2【解析】【分析】(1)SO2 具有漂白性,但漂白是有选择的、暂时性的,加热后无色产物会

10、分解,重新生成品红。(2)反应 SO2+Cl2 +2H2O 2HCl+H2SO4 中,氧化产物是含有价态升高元素的生成物。242224e-,由此可计算(3)在反应 C+2H SO (浓 )CO +2SO +2H O 中,有如下关系:CO出生成 0.5 mol C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4) A氨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所以氨气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B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氨水呈碱性,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5)实验室检验试管里氨气是否收集满时,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也可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6) CO和 NO 反应转

11、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则气体应为N和 CO 。22【详解】(1)将 SO 通入品红溶液中,因为SO 具有漂白性,所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无色物质22分解,重新生成品红,所以溶液颜色变红。答案为:褪色;变红;(2)已知反应: SO2+Cl2+2H2O 2HCl+H2SO4,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含有价态升高元素的生成物,所以应为 H2SO4。答案为: H2SO4 ;(3)在反应 C+2H2SO4 (浓 )CO2 +2SO +2H2O 中,有如下关系:CO24e-,生成0.5 molC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4=2mol。答案为: 2;(4)A氨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所

12、以氨气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A 正确;B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 错误;C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错误;D氨水呈碱性,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D 正确;故选 AD。答案为: AD;(5)实验室检验试管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出现大量白烟,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 (或其他合理答案)。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 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出现大量白烟,则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其他合理答案);(6) CO和NO 反应

13、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则气体应为N2 和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 +2CO2。答案为:2CO+2NON2+2CO2。【点睛】二氧化硫的漂白是有条件的、暂时性的,它能使品红溶液和有色布条褪色,但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往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变为红色,继续通入二氧化硫至过量,溶液仍为红色。3 硫酸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号称“工业之母”。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其应用。(1)利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已知某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ml ,质量分数为98,则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ml 浓度为 1.84mol/L

14、的稀硫酸,在配制过程中除量取浓硫酸的仪器、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 ;(2)硫酸与无机物的反应实验室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时,常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请写出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 ;不活泼金属铜在与浓硫酸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_ 性质;非金属碳在加热条件下也能与浓硫酸反应,若要你设计实验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则检验出气体产物的正确顺序为_ ;(3)硫酸在有机中的应用利用硫酸的性质可以制取多种有机物,比如烈性炸药TNT、硝基化合物、酯类物质、不饱和烃等。请写出制取TNT 的化学方程式_ ;请写出用乙醇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 ;稀硫酸还可以使蔗糖、淀粉等多种

15、有机物发生水解,请写出蔗糖水解的产物名称_。【答案】 18.4mol/L 500ml 容量瓶Zn Cu2 =Cu Zn2 、 Zn 2H=H2 Zn2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H222浓 H SO22 5324O、 SO、 CO+3HNO+3H OC H OHCH2=CH2 + H2O葡萄糖、果糖【解析】【分析】( 1 )根据 c=1000wM计算出该浓硫酸的浓度;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选用仪器;( 2 )硫酸铜溶液加快氢气生成的速率,原因是形成原电池反应;【详解】(1)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0001.84 9

16、8% 98mol/L=18.4mol/L ;实验室没有480mL 的容量瓶,配制时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是500mL1mol/L 的硫酸溶液,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配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为: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缺少的仪器为: 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 18.4mol/L ; 500mL容量瓶;2)锌为活泼金属,加入硫酸铜,发生Zn+CuSO 44+Cu ,置换出铜,与锌形成原(=ZnSO电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离子方程式是Zn Cu2 =Cu Zn2 、 Zn 2H=H2;铜与浓

17、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表现硫酸的氧化性,生成盐和水体现硫酸的酸性,故硫酸表现的性质是酸性和氧化性;碳和浓硫酸加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检验气体的顺序是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Zn Cu2 =CuZn2 、 Zn 2H =H2;强氧化性和强酸性;H2 O、 SO2、 CO2;(3)制取 TNT 需要甲苯,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HNO3浓HSO4+3H2O;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到170 度,2可以制取乙烯,方程式是C2H5OHCH2=CH2 + H2O;蔗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故答案为:浓H2SO4+3H2O; C2

18、H5OHCH2=CH2+3HNO3H2O;葡萄糖、果糖。4 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表示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未污染的雨水的pH 一般小于7 大于5.6,这是由于溶解了_的缘故;酸雨的pH 小于 5.6,主要含有硫酸、_和一些有机酸等。(2)图中三个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填标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来雨水做水样进行测定,随时间的推移雨水样品的pH值会变小,主要原因是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少用煤做燃料把工厂的烟囱造高燃料脱硫_。(选填字母编号)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开发新能源A BC D (5)从保护环境的角

19、度出发,一些工厂采用 “钙基固硫法 ”,即在含硫的煤中混入生石灰后燃烧,大部分 SO2 最终将转化为 _。(6)汽车尾气中的CO, NO 排放也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 “催化转化器 ”,使 CO 与 NO 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之一是 N2。写出 NO 与 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此反应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 _。【答案】 CO2HNO32SO+O22SO3 2H2SO3 +O2 2H2SO4 C CaSO42NO+2CON +2COSO 经催化剂转化为SO ,溶于水产生硫酸,形成了酸雾2223【解析】【分析】( 1)二氧化碳能

20、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 2)依据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判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 ;( 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随时间的推移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由弱酸生成强酸,酸性增强;( 4)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的能源等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5)生石灰能吸收含硫煤在燃烧时生成的SO234生成 CaSO,后氧化生成CaSO;(6)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 ”,使 CO与 NO 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

21、,其中之一是 N2222经催化剂转化为,即 CO和 NO 反应生成 N和 CO ,由此写出方程式; SOSO3,溶于水产生硫酸,形成了酸雾,提高了空气的酸度。【详解】(1)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雨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正常的雨水一般小于 7 大于 5.6;如果空气中含有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时,在空气中最终转化成硫酸、硝酸等,使酸雨的 pH 小于 5.6,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硝酸;( 2)酸雨形成是含硫物质的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形成的,依据流程分析可知含硫燃料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则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

22、化还原反应,反应是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反应过程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 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随时间的推移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发生的反应为:2H2 SO3+O2=2H2SO4,酸雨样品中的 H2SO3 逐渐被氧化成H2SO4 ,使溶液的酸性增强;( 4)少用煤做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能源,都可减少含硫物质的排放,可减少二氧化硫的形成,把工厂的烟囱造高,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即不能减缓酸雨污染;故选 C;( 5)生石灰能吸收含硫煤在燃烧时生成的SO2,后氧化生

23、成 CaSO4,发生反应为CaO+SO2 CaSO3,2CaSO3+O2 2CaSO4,所以大部分SO2 最终将转化为CaSO4;(6)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 ”,使CO与NO 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之一是N2,即CO和NO 反应生成N2 和CO2,由此写出方程式:2NO+2CON2 +2CO2; SO2 经催化剂转化为SO3,溶于水产生硫酸,形成了酸雾,提高了空气的酸度。【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性质的分析判断和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难点( 6)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出产物,写出方程式5A、 B、 C、 D 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

24、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 :( 1)若 A 是一种金属, C 是淡黄色固体,写出 C 的一种用途 _ ;( 2)若常温下 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 D 为强酸,则 B 为 _,D 的浓溶液能使胆矾晶体由蓝变白,体现了D 的 _性。( 3) 若 A 是化合物, 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的电子式为 _,实验室制备A 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室检验A 气体的方法为_。C 转化为D 的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将盛满B 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并通入一定量O2,最终气体全部被吸收,所得溶液充满整个试管。若不考虑溶液扩散,计算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m

25、ol L- 1。 ( 标况下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供氧剂( 或杀菌剂、消毒剂、漂白剂等)SO2吸水加热2NH4Cl+Ca( OH) 2CaCl2 +2NH3+2H2O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有白烟产生)1: 20. 045【解析】【分析】( 1) C 是淡黄色固体,为金属氧化物,则其为Na2O2,由此可确定它的用途;( 2) 若常温下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则其为硫,由转化关系可确定其它物质及性质。(3) C 是红棕色气体,则 C 为 NO2气体,由转化关系可确定其它物质及性质。【详解】(1) 由 C 是淡黄色固体,可确定其为Na2

26、2( 或杀菌剂、消毒剂、漂白剂O,其用途为供氧剂等) 。答案为:供氧剂 ( 或杀菌剂、消毒剂、漂白剂等) ;(2) 若常温下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则其为硫SD为强酸 (H2( ) ,24SO ) ,则B 为 SO , C 为SO3, D 的浓溶液能使胆矾晶体由蓝变白,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答案为:SO2;吸水;( 3) 若 A 是化合物, C 是红棕色气体,则C 为 NO2 。A 氧化后,产物再氧化可生成NO2,则 A 为 NH3,电子式为,实验室制备氨气时,药品为 NH4,化学方程式为 2NHCl+Ca( OH)加热242232Cl 和 Ca( OH)CaCl +2NH+2H O。答案为:;2

27、NH4Cl+Ca( OH)加热2232CaCl +2NH+2H O;实验室检验氨气时,采用的方法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 (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C 转化为 D 的过程中,发生反应为3NO2+H2O2HNO3+NO,从价态变化看,若3molNO 2参加反应,有1molNO 2 中的 N 元素价态降低,有 2molNO2 中的 N 元素价态升高,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 2。答案为: 1: 2;VLmol L- 1。答案为: 0. 045。假

28、设试管的体积为VL,则 c= 22.4L/mol=0. 045VL【点睛】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区分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浓硫酸的吸水性是指气体的干燥、吸收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将有机物分子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组成形式脱去。6 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 是一种正盐,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 E 是酸,当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XYYZABCDE当 X 是强酸时,A、 B、 C、 D、 E 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 是强碱时,A、 B、 C、 D、 E 都含另外同一种元素。请回答:(1)A 是 _, Y 是 _, Z 是_ 。(2)当X

29、 是强酸时,E 是_; 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当X 是强碱时,E 是_;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是_ 。【答案】 (NH4 2S点燃2224222233)OH OH SO2H S 3O2SO2H OHNO4NH催化剂5O24NO 6H2O【解析】【分析】本题中 C、 D 的变化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大 16 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D 比 C 多一个氧原子,A 为 (NH4)2S,联想已构建的中学化学知识网络,符合这种转化关系的有:SO2 SO3, NO NO2, Na2SO3 Na2SO4 等,由此可出推断Y 为 O2,由于 E 为酸,则 D 应为

30、能转化为酸的某物质,很可能为SO3、NO2 等,当 X 是强酸时 A、B、 C、 D、E 均含同一种元素,则B 为 H2S, C 为 SO2, D 为 SO3 ,E 为H2SO4,Z 为 H2O,当 X 是强碱时,则B 为 NH3, C 为 NO,D 为 NO2, E 为 HNO3, Z 为H2O,据此答题。【详解】本题中 C、 D 的变化和 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大 16 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 D 比 C 多一个氧原子, A为 (NH4)2S,联想已构建的中学化学知识网络,符合这种转化关系的有:SO23223242, SO, NO NO, Na SO Na SO

31、 等,由此可出推断Y 为 O由于 E 为酸,则 D 应为能转化为酸的某物质,很可能为SO3、NO2 等,当 X 是强酸时 A、B、 C、 D、E 均含同一种元素,则B 为 H223S, C 为 SO, D 为 SO ,E 为H SO ,Z 为 H O,当 X 是强碱时,则 B 为 NH , C 为 NO,D 为 NO , E 为 HNO , Z 为242323H2O。(1)本题中 C、 D 的变化和 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大 16 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D 比 C 多一个氧原子可知A 为 (NH4)2SY为O2 Z为H2O;(2)当 X 是强酸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

32、,E 是 H2SO4 ,B 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2H2S+3O22SO2+2H2O;(3)当 X 是强碱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E 是 HNO3, B 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催化剂5O24NO 6H2O。【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中等,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

33、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7 硫及其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填序号 )(2)写出 (5)的反应方程式 _,说明浓硫酸具有 _,制取 CuSO ,4_方法最好 (填序号 );(3)SO是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SO在水的存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反22应方程式为 _。验证二氧化硫的方法是_ 。(4)某溶液中含有Cl-、 SO42-,可能含有 Na+、 Fe2+或其中一种。验证 Cl-、 SO42-的方法是 _A 先加 BaCl2 溶液,等沉淀后,再加AgNO3溶液B 先加 AgNO3 溶液,等沉淀后,再加BaCl2 溶液C 先加 Ba(NO )溶液,等沉淀后,再加AgNO 溶液3 23验证 Na+或 Fe2+最简单的方法是 _。【答案】2H24422SO (浓 )+CuCuSO +SO +2H O 强氧化性 2SO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