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50496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2021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2021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2021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2021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含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含详细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 下列各物质中只有A、 B、C 三种单质, A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主要以G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F 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H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 I 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A 是: _,C 是: _, L 是: _, I 是: 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 ;: _ ;: _ ;【答案】 NaCl 2HClCO22Na+2HO=2NaOH+H2Na2O2+2H2O=4NaOH+O22NaHCO3Na2CO3+CO2+H2 O【

2、解析】【分析】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单质是钠,钠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常见的无色液体是水,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 ”是二氧化碳。因此,A 是钠, B 是氧气, C 是氯气, D 是氢氧化钠, E 是氧化钠, F 是过氧化钠, G 是氯化钠, H 是水, I 是二氧化碳, J 是碳酸氢钠, K 是碳酸钠, L 是盐酸。【详解】(1) A 是钠,化学式为Na, C 是氯气,化学式为Cl 2, L 是氯化氢,化学式为HCl, I 是二2;氧化碳,化学式为 CO( 2)是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O=2NaOH+H;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

3、O2+2H2O=4NaOH+O2;是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点睛】无机框图推断题要找出题眼,关键点,熟记特殊物质的颜色,特殊的反应,工业生产等等,找出突破口,一一突破。2 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 B、C 和常见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 E、 F、 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ABC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用具体化学式表示)( 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3)实验室制取乙气体时,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_以除去 _。(4)向烧杯中装

4、有的物质F 中加入物质 D,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物质 F 同价态阳离子的碳酸盐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可以得到红色固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Na Al Fe 2Al+2OH- +2H2O 2AlO2-+3H2饱和食盐水HCl(氯化氢)先有白色沉淀 生成, , 然后立刻变成灰绿色 , 最后变成红褐色3Fe2O3+CO+CO22FeCO【解析】【分析】由金属 A 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知 A 为金属 Na,由反应可知, D 为 NaOH ,气体甲为 H 2;氢氧化钠与金属 B 反应生成氢气,则 B 为金属 Al ;黄绿色气体乙为 Cl 2,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l , HCl溶于水得物质E

5、为盐酸;氢氧化钠与物质G 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是Fe(OH ) 3,故物质G 中含有Fe3+,由转化关系可知C 为Fe 金属,物质F 为FeCl2,物质G为 FeCl3。【详解】(1) A 为金属 Na, B 为金属 Al, C 为 Fe 金属,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Na Al Fe,故答案为: Na Al Fe;(2)反应为铝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 2,故答案为:-;2Al+2OH +2H 2 O 2AlO22Al+2OH +2H 2O 2AlO2 +3H 2( 3)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制取氯气,浓

6、盐酸受热易挥发,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可以除去极易溶于水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HCl (氯化氢);( 4)向装有为 FeCl2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NaOH 溶液与 FeCl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亚铁沉淀不稳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白色沉淀立刻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物质 F 同价态阳离子的碳酸盐为 FeCO3,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得到红色固体为Fe2O3,化学方程式为2FeCO3Fe2O3+CO +CO2 ,故答案为: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然后立刻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

7、色;2FeCO3Fe2O3+CO +CO2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推断与性质,注意特殊的颜色与特殊反应是推断的突破口,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 无机化合物 X 与 Y 均由三种相同短周期的非金属元素组成( X 比 Y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易水解,均产生酸性白雾。取1. 35gX 与足量水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1.00 mol L1 的 NaOH 溶液40. 0mL 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继续滴加BaCl 溶液至过量,产生不溶于稀盐酸的2. 33g 白色沉淀。 Y 水解得到两种产物,其物质的2量之比1:2,且产物之一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请回答:( 1) X

8、的化学式 _。白色沉淀属于 _ ( 填“强”、“弱”或“非” ) 电解质。( 2) Y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 二元化合物 Z 能与 X 化合生成 Y。一定条件下,0. 030 mol Z 与足量氨反应生成0.92gA(原子个数之比11,其相对分子量为184)和淡黄色单质B及离子化合物M,且M:的水溶液的 pH 7。将 0. 92gA 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0. 64gB 和气体单质 C。写出 Z 与足量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亚硝酸钠和 M 固体在加热条件下_( 填“可能”或“不能” ) 发生反应,判断理由是 _。请设计检验离子化合物M 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答案】 SO2222

9、强22223444Cl 或 SCl OSOCl+H O=2HC1+SO6SCl+ 16NH=S N+2S+ 12NH Cl可能NaNO2 中 N 元素化合价为+3 价, NH4C1 中 N 元素化合价为 - 3 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N2取少量 M 固体加水溶解,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有NH4+【解析】【分析】X、Y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且水解产生白雾,证明产生氯化氢,1. 35gX 的水解产物能与0.04mol的NaOH0.01mol,恰好完全反应,滴加氯化钡能产生难溶于酸的沉淀,则产生的硫酸钡沉淀, Y 的水解产物能使品红褪色,有二氧化硫

10、产生,1. 35gX 中含有 S:0. 01mol , Cl: 0. 02mol ,则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1. 35g 0.32g 0. 71g) 16g/ mol 0. 02mol ,故 X 为 SO Cl ;Y 水解得到两种产物,其物质的量之比1: 2,且产物之一能使品22红溶液褪色,因此Y 为 SOCl2;二元化合物Z 能与 X 化合生成 Y。一定条件下, 0. 030 molZ0 92gA0.005mol)和淡黄色单质B及离子化合物M,且与足量氨反应生成.(物质的量是M 的水溶液的 pH 7,所以淡黄色固体B 为 S, M 为氯化铵,0. 92gA( 原子个数之比1:1,其相对分子量为

11、184) 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0.64gB和气体单质CC为氮,可知气体气, 0.64g 单质硫的物质的量是0. 02mo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氮气的质量是0. 92g0.64g0.28g,则氮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所以由元素守恒可知Z为S4N4。据此解答。【详解】( 1) 由分析可知 X 为 SO2 222Cl;白色沉淀为硫酸钡,为强电解质,故答案为:SO Cl ,强;( 2) Y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Cl2+H2O=2HC1+SO2 ;( 3) Z 与足量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SCl2+16NH3 S4N42S12NH4Cl=+ +;亚硝酸钠和 M 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能

12、发生反应,NaNO2 中 N 元素化合价为+3 价, NH4C1中 N 元素化合价为 - 3 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检验 M 中的阳离子即检验铵根离子,方法为:取少量M 固体加水溶解,加入浓 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有NH4+。4 现有 H、 N、 O、Na、 S、 Cl、 Fe、Cu 八种常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Cl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_;( 2) N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_;(3)能说明非金属性Cl 比 S 强的事实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物质 A L 是由上述八种元素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组成,A 的摩尔质量 166gm

13、ol 1,其焰色反应呈黄色;B 是最常见的液体; C 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967; D、 E 都为氢氧化物, E 呈红褐色。 F、G、 H、 I 为单质,其中 F、 G 是无色气体, H 是紫红色固体, I 是黄绿色气体; L 是常见的强酸。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已略去):C 的化学式为 _ ;D 的电子式为 _ ;L 的稀溶液与 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反应( a)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第 3 周期 A 族Cl2 23+3+H S=S +2HCl Cu N3Cu + 8H +2NO=3Cu2+2NO +4H2O 4Na2FeO4 +10H2O = 4Fe(OH)3

14、+8NaOH + 3O2【解析】【分析】前三问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 ”三者关系,后一问为无机推断大题,其推导思路:B是最常见的液体则为水; E 呈红褐色为氢氧化铁,D、 E 属同类物质,且D 应该也含有钠元素故为氢氧化钠;F、 G、H、 I 为单质,其中 F、G 是无色气体, H 是紫红色固体即为Cu,C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96: 7, C 分解得到 G 和 H,可知生成 Cu 和氮气,故 C 为 Cu3N,G 为氮气;氮气与氧气放电生成NO,故 F 为氧气, J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K 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L 是常见的强酸硝酸;I 是黄绿色气体则为氯气;A 的摩尔质量为

15、166gmol -1,其焰色反应呈黄色,则含有钠元素,结合D、E、 F 可推知 A 为 Na24FeO 。【详解】(1) Cl 的原子序数为 17,原子结构中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 Cl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A 族;(2) Na+核外存在 10个电子核内有 11 个质子,其微粒结构示意图为;(3)能说明非金属性Cl 比 S 强的事实是 Cl2+H2S=S +2HCl;(4) F、 G、 H、 I 为单质,其中 F、 G 是无色气体, H 是紫红色固体即为 Cu,C 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96: 7, C 分解得到 G 和 H,可知生成 Cu 和氮气,故 C 为 Cu3N;D

16、为 NaOH,其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L 的稀溶液与 H 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 + 8H+2NO3=3Cu2+2NO +4H2O;A 和 B 反应生成 D、E 和 F,则反应( a)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242FeO +10H O =324Fe(OH) +8NaOH + 3O。【点睛】常见无机物的颜色,可作为无机物推断的突破点。5 已知A、 B、 C、 D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常压下AB2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 与 C 同主族,则:(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2) 画出 D元素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 _ 。(3) 将 CB2 与 D2 以体

17、积比 1: 1 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解释: _ 。(4)AB 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个容积为的试管充满 AB2 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相同条件下再通入 O2,若要使试管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应通入的 O2 为15mL_mL(5) 甲、乙、丙均为含 A 元素的化合物,丁为单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 )若丁为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甲为氢化物,乙为氧化物,则一个乙分子所含有的电子数目 _。若丁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常温下丁在甲的浓溶液中能反应

18、但很快停止,则丙的化学式 _ 。【答案】第三周期 A 族SO22224223+Cl +2H O=H SO +2HCl3NO + H O=2HNO + NO328.75 15 Fe(NO )【解析】【分析】由常温常压下AB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可知,A 为 N 元素、 B 为 O 元素;由 B 与 C 同主族可知, C 为 S 元素;由 A、B、 C、 D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可知,D 为 Cl 元素。【详解】(1) C 为 S 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 A 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 A 族;( 2) D 为 Cl 元素, Cl 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3)

19、SO2 与 Cl2 以体积比 1:1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Cl2 +2H2O =H2SO4 + 2HCl,故答案为 SO2 + Cl2 +2H2O = H2SO4+ 2HCl;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23(4)NO+H O =2HNO +NO;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个容积为15mL 的试管充满NO2 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试管中NO 体积为1 15ml3 =5mL,相同条件下通入O2, NO 先与 O2 发生反应 4NO+3O2+2H2O =4HNO3 使试管中无气体溶液全充满,此时通入23

20、 5 ml2使试管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通入2O 的体积为4 =3.75mL,再通入5mLOO 的体积为( 5mL+3.75mL) =8.75mL,故答案为 3NO2 +H2O =2HNO3+NO;8.75;(5)由题意甲、乙、丙均为含N 元素的化合物。 若丁为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甲为氢化物,乙为氧化物,则甲为32NH、丁为 O 、乙为NO、丙为 NO2, 1个 NO 分子含有15 个电子,故答案为15; 若丁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常温下丁在甲的浓溶液中能反应但很快停止,则丁为Fe、甲为浓 HNO33 33 23 2、乙为 Fe(NO ) 、丙为 Fe(NO ) ,故答案为Fe(NO ) 。

21、【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依据题给信息推断元素,注意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 化合物甲由四种元素组成。某化学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已知丙和丁是相 分子 量相同的常 气体,其中丁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回答下列 :( 1)甲的化学式 _。( 2)甲 生爆炸反 的化学方程式 _。( 3)已知化合物甲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 最高正价,另两种元素的化合价 最低 价, 爆炸反 中被氧化的元素与 原 物的物 的量之比 _。【答案】 AgOCN2AgOCN=2Ag+N +2CO1: 2【解析】【分析】已知丙和丁是相 分子 量相同的常 气体,其中丁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此

22、可知丁是氮气,丙是一氧化碳。根据流程 可知氮气的物 的量 0.01mol ,一氧化碳的物 的(3-2.16-0.0128)g量 n( CO)=0.02mol ,由此可知甲中C、 N、 O 的原子个数比 28g/mol1:1:1 ,化合物由四种元素 成,已知化合物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 最高正价,另两种元素的化合价 最低 价,撞 甲容易 生爆炸生成三种物 , 甲中 有一种金属元素, 甲的化学式 R( CNO)x, R 的相 原子 量 M,根据反 2R(CNO)x=2R+2xCO+xN,有 2M+84x =x ,所以 M=108x , x=1, 2, 3,当 x=1 ,30.01M=108 , R

23、为银元素,当x 取 2、 3 ,没有 的金属元素的相 原子 量符合要求,所以甲 AgOCN。【 解】( 1)由分析可知,甲的化学式 AgOCN,故答案 : AgOCN;( 2)由分析可知,乙 ,丙 一氧化碳,丁 氮气, 甲 生爆炸反 的化学方程式 2AgOCN=2Ag+N2 +2CO,故答案 : 2AgOCN=2Ag+N +2CO;(3)根据爆炸反 方程式可知,爆炸反 中被氧化的元素 氮元素,共2mol, 原 物 和一氧化碳,共4mol , 爆炸反 中被氧化的元素与 原 物的物 的量之比 1:2,故答案 : 1: 2。7 已知 A、 B、 C、 D、X、 Y 六种物 均由短周期元素 成,其中X

24、 常 离子化合物,它 之 的 关系如下 所示(1)已知条件I 和条件 II 相同,则该反应条件为_ 。( 2)物质 X 的电子式为 _ 。(3)写出 B 与 Ca(O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写出 X 在条件 II 下反应生成B、 C、D 的离子方程式_ 。(5)写出实验室制B 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数目_ 。( 6)请简述鉴定物质 X 的实验方法 _ 。【答案】通电2Cl 2+2Ca(OH) 2=CaCl 2+Ca(ClO) 2+2H 2O 2Cl -+2H2O电解-22(用双线桥表示也2OH +H +Cl可)用焰色反应检验Na+ ,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检验Cl -【解析】

25、【分析】X 为离子化合物,左边为熔融液,右边为水溶液,说明X 易溶于水,则只可能为NaCl 、MgCl2。若 X 为 MgCl2,电解其水溶液,生成Mg(OH) 2、 H2、 Cl 2,电解其熔融液时,生成22, A 为 Mg ,但 Mg 生成 Mg(OH)2时,需要与水反应,而2OMg 、 H 。则B 为 ClMg 与 H不反应,所以X 只能为 NaCl 。从而得出 A 为 Na, B 为 Cl 2,C、 D 为 NaOH 、 H2 中的一种, Y 为 H 2O。( 1)已知条件 I 和条件 II 相同,则该反应条件为通电。( 2)物质 X 为 NaCl ,由此可写出其电子式。( 3) Cl

26、2 与 Ca(OH)2 反应,用于生产漂白粉。(4) X 为 NaCl,在条件II 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反应生成NaOH 、 Cl 2、 H2。( 5)实验室制 Cl2 是利用 MnO 2 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 6)鉴定物质 NaCl 时,既要鉴定 Na+,又要鉴定 Cl-。【详解】( 1)已知条件 I 和条件 II 相同,则该反应条件为通电。答案为:通电;(2)物质X 为 NaCl ,其电子式为。答案为:;(3) Cl2 与Ca(OH)2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 2=CaCl 2+Ca(ClO) 2+2H 2O。答案为:2Cl2+2Ca(OH) 2=CaCl

27、2+Ca(ClO) 2+2H 2O;(4) X 为 NaCl,在条件 II 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 2O2OH -+Cl 2 +H2。答案为: 2Cl-+2H 2O2OH - +Cl2 +H2;(5)实验室制Cl2 是利用 MnO 2 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方程式为。答案为:(用双线桥表示也可);(6)鉴定物质NaCl 时,既要鉴定Na+,又要鉴定Cl-,鉴定 Na+用焰色反应,鉴定Cl-用硝酸银和稀硝酸。答案为:用焰色反应检验Na +,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检验Cl -。【点睛】鉴定物质有别于鉴别物质,鉴别物质时,只需检验物质中所含的某

28、种微粒,只要能让该物质与另一物质区分开便达到目的。鉴定物质时,物质中所含的每种微粒都需检验,若为离子化合物,既需检验阳离子,又需检验阴离子,只检验其中的任意一种离子都是错误的。8 某种电镀废水含A 阴离子,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己知: 4.5g 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 4.0g 黑色固体,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 5.0g 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25g L-1 的单质气体 E 560mL。(1)E 的结构式为 _。(2)写出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 。(3)溶液 B 具有性质 _(填 “氧化性 ”或 “还

29、原性 ”)。(4)滤液 C 中还含有微量的A 离子,通过反应,可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为_ 。【答案】2CuCN+3O2-+-2CuO+2CO +N 还原性2CN+5ClO+2H =5Cl+2CO2 +N2 +H2O【解析】【分析】单质气体 E 的摩尔质量为1.25gL-1 22.4L mol -1=28gmol -1 ,则 E 为 N2,则0.56Ln(N2)=22.4L gmol-1 =0.025mol ;沉淀 D 含有 Cu,灼烧后产生的黑色固体为CuO,产生无色4.0g5.0g无味气体为CO223-1 =0.05mol ;即, n(CuO)= 80ggmol

30、 -1=0.5mol , n(CO )= n(CaCO)= 100ggmolD 中含有0.05mol Cu、 0.05mol C、 0.05mol N ,共 4.5g,则 D 中不含其他元素,所以D 为CuCN;则 A 离子为 CN- 。【详解】(1)经分析, E 为 N2,其结构式为;(2) D 为 CuCN,其灼烧的化学方程式2CuCN+3O22;2CuO+2CO +N(3)由题知, Cu(II) Cu(I),该过程需要还原剂, A 溶液不体现还原性,故B 溶液具有还原性;(4)用次氯酸钠把 CN-氧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离子方程式为2CN-+5ClO-+2H+ =5Cl-+2CO +N +H O。2229 根据右边反应框图填空,已知反应 是工业上生产化合物鉴定化合物E 的反应。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