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中考初中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 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AMg(NO3 2溶液(AgNO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CCO ( CO)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2DN(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2A AB BC CD D【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过量铁粉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Na2SO4 能与适量 BaCl2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
2、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 CO2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 O2 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除O2 应该用灼热的铜网,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 B。【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H2、CO 气体区分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
3、的烧杯,观察现象BNH4NO3 和 NaOH 固体鉴别取样,加水溶解CKNO (CuSO )溶液除杂加过量的 Ba(OH) 溶液,过滤342DCaCl2( NaCl)溶液分离加适量 Na2CO3 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区分氢气和一氧化碳,用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来区分,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的是氢气,没有的是一氧化碳,A 正确;B、鉴别NH4 NO3 和NaOH 固体,取样,加水溶解,如果溶液温度下降的是NH4NO3,溶液温度上升的是NaOH, B 正确;C、除去 KNO3 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过
4、量的Ba(OH)2 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过滤把沉淀除去,但引进过量的氢氧化钡,C 错误;D、分离 CaCl2( NaCl)溶液,加适量 Na2CO3 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把碳酸钙沉淀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使碳酸钙转化为氯化钙, D 正确。故选C。3 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制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 ( 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ACaO CaCO3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NaCl Na 2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CNaCl Na2SO4加入过量 BaCl 2 溶液,过滤,蒸发结晶DH 2 CO通入灼热
5、的 CuO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可除去碳酸钙,但是也把原物质除去了,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C、硫酸钠能与过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 ( 过量的 ) 氯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D、 CO 和氢气均能与灼热的CuO 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根据原物质
6、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 提纯 ) ,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 (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ACO2(CO)点燃BN (CO)通入灼热的氧化铜2CNaNO3 溶液 (NaCl)过量硝酸银溶液、过滤DMnO 2(KCI)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方法错误;B、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
7、氧化铜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又引进了新的杂质,方法错误;C、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又引进了新的杂质,方法错误;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提纯二氧化锰,方法正确。故选: D。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使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 CO2(CO):足量的碳、 高温B N2 (O2) :通过足量的红磷C CaO(CaCO3) :高温煅烧D NaCl (Na2CO3) :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答案】 A【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
8、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 CO不与碳反应,二氧化碳会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氧气与磷反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为固体小颗粒,没有带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 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煅烧能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 Na2CO3 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但过量的稀盐酸通过蒸发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 A【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9、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O2水蒸气通过足量的浓硫酸BCu 粉Fe 粉磁铁吸引CCO2CO点燃DNaCl溶液23滴入稀盐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Na COA AB BC CD D【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 Fe 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
10、正确。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 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 Na2CO3 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 C。【点睛】除杂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7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NaClNa CO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过滤23BNaOH 溶液Ca (OH) 溶液先加入过量 Na CO 的溶液,再
11、过滤223CO2HC1 气体先通过 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DCaO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A AB BC CD D【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 Na2 CO3 能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Ca(OH)2 溶液能与过量的 Na2CO3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 HCl 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O2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能除去杂质且
12、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 CaO 和 CaCO3 均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 C。【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物 质少量杂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项质ANaCl2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蒸发,结晶Na COCaCl 溶B2HCl加入过量的氧化钙,充分反应后,过滤液CK2CO3 溶24加适量Ba
13、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液K SOD氧化铜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Na2CO3 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至不再产生气泡,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不需要过滤只需蒸发结晶即可,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的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碳酸钡难溶于水, K2SO4 不能与 BaCO3 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 C 在空气中
14、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 D。【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9 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或B或C或D或【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
15、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故选 B。10 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应选用的试剂是( )A澄清石灰水B硝酸银溶液C石灰石粉末D生石灰粉末【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澄清的石灰水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引进新的杂质,但因没有指示剂,所以加稍过量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B、硝酸银不但能跟盐酸反应,也能跟氯化钙反应,除去的是氯离子而不是氢离子,所以溶液还是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石灰石不溶于水,只溶于酸,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的碳酸钙能通过过滤除去,所以加稍过量的石灰石能除去盐酸且溶液显中性;故选
16、项正确;D、生石灰遇水生成熟石灰,但因没有指示剂,所以加稍过量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故选: C。11 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的方法,错误的是A N2(O2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B KNO3 溶液 (KCl)加过量的AgNO3 溶液,过滤C MnO2 粉末 (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H2(水蒸气 ) 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氧气和灼热铜网生成氧化铜,氮气和铜网不反应,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可以去除氮气中的氧气,正确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硝酸银会引入杂质硝酸银,方法错误,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溶于水
17、之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二氧化锰,正确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能去除氢气中水蒸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氯化铁溶液氯化铜过量的铁粉过滤B氯化钾溶液氯化铜溶液适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洗涤,干燥CNaCl 固体Na CO 固体稀盐酸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23D铁粉CuSO 粉末水加水溶解,过滤4A AB BC
18、CD D【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氯化铜和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之后滤液中还有氯化亚铁杂质,且铁粉还能和氯化铁反应,选项 A 不正确;B、氯化铜溶液和适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过滤之后就得到氯化钾溶液,不需要洗涤干燥,选项 B 不正确;C、 Na2CO3 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过滤之后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钠固体,选项 C 正确;D、 CuSO4 粉末加水溶解,铁会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过滤得到的铁粉中含有铜,选项D 不正确。故选C。13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选项 实验目的,方法正确的是实验方法A除去 CO 中的 CO点燃
19、2B除去 CaCl 溶液中少量 HC1加过量的碳酸钙后过滤2C除去 NaCl 溶液中少量KNO降温结晶后过滤3D除去 H2 中的 CO通过灼热的 CuOA AB BC CD D【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是无法被点燃的,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大,不支持燃烧,所以无法使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被去除,选项A 不正确;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后将碳酸钙固体去除,剩余溶液只是氯化钙溶液,达到实验目的,选项B 正确;C、硝酸钾含量较少,降温结晶不利于硝酸钾的析出,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使氯化钠析出,然后去除硝酸钾,选项 C 不正确;D、氢气与氧
20、化铜可以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也被消耗,选项D 不正确。【点睛】去除物质中杂质时,不得引入新的杂质,同时不得消耗原物质。14 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方法A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H2O2H2O加无水硫酸铜固体,过滤CN2O缓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2DNaCl 溶液Na2SO4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并过滤A AB BC CD D【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 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氯化钾,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B、无水硫酸铜吸收水,但同时硫酸铜溶液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催化过氧化
21、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除去了原物质,符合题意;C、氧气可以和灼热的铜网反应,变成黑色的固体氧化铜,氮气与铜不反应,不符合题意;D、适量的氯化钡可以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硫酸钡,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15 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B 除去 NaCl 固体中的少量 Na2CO3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C除去 KNO3 溶液中的少量K2SO4加入适量的Ba( NO
22、3) 2 溶液,过滤D除去 CO 中的少量 H2O 和 CO2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A AB BC CD D【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铜不能被磁铁吸引,铁能被磁铁吸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可用磁铁吸引,故A正确。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除去NaCl 固体中的少量Na2CO3 可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故B 正确。C、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除去KNO3 溶液中的少量K2SO4 可加入适量的 Ba( NO3) 2 溶液,过滤,故C 正确。D、除去 CO中的少量 H2O 和 CO2,应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23、再通过浓硫酸,否则水去除不干净,故 D 错误。故选: D。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6 A、 B、 C、 D、 E、 F、 G、Y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E、 G 属于单质, Y 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 D 物质的化学式是 _, E 物质的化学式是 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_(写化学式)( 3) X 是 _和 _(均写化学式)的混合溶液,当_的情况下将没有 E 生成。( 4)反应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高温【答案】 CuO H22 3+3CO2Fe+3CO CO2Fe OHCl CuC
24、l 无 HCl 时Fe+CuCl2=FeCl2+Cu【解析】【分析】由反应是炼铁的主要反应,且Y 有毒,所以 Y是一氧化碳,则A 是氧化铁,生成的 B 可能是二氧化碳, C 是铁;由 G 是红色固体可知 G 可能是铜, G 与氧气反应生成D,则 D 为氧化铜, D 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则 X 中有氯化铜和过量的稀盐酸,X 与 C 反应生成 E是单质, G 是铜, F 为浅绿色溶液,所以 F 中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E 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代入检验推断正确。【详解】(1)由分析知 D 物质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E 是氢气,化学式为H2;(2)反应是炼铁的主要反应,化学
25、方程式为Fe2高温32Fe+3CO,此反应中一O +3CO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元素,所以一氧化碳被氧化,其化学式为CO;(3)由题意知, X 是氯化铜与稀盐酸的混合物,氯化铜的化学式为CuCl 2,稀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HCl ,当无稀盐酸时将没有氢气生成,即无HCl 时,无 E 生成;( 4)反应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反应是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Fe+CuCl2=FeCl2+Cu。17 A、 B、C、 D、 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 是氧化物, B 是胃液中含有的酸,D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E 可用作补钙剂,反应中有红色物质生成。物质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26、(“一”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 A 的化学式 _( 2)写出 CE的化学方程式 _。( 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 4)写出 B 的一种用途 _。【答案】 CuO Ca( OH) 2+CO2=CaCO3+H2O置换反应金属除锈【解析】【分析】根据 A、 B、 C、D、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C 是氧化物, B 是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B 是盐酸, D 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D 是氢气, E 可用作补钙剂,反应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所以A 是氧化铜, C 是二氧化碳,E 是碳酸钙,碳酸钙和二氧
27、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详解】(1) A 的化学式是CuO;(2) C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 2+CO2=CaCO3+H2O;( 3)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 B 的一种用途是:金属除锈。【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8 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 和 D 能参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 ”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F 可用
28、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表示由某一物成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 G_(2)反应FE的基木反应类型是_(3)反应D F 的化学方程式是_(4)反应GE的现象是_【答案】H2O223复分解反应CO2+Ca( OH) 2 CaCO32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B 和 D 能参与光合作用, F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 F 能够和 D 反应,因此 F 是氢氧化钙, D 是二氧化碳, B 是水; A 能够产生水和 C,水也能产生C,因此 A 可以是过氧化氢, C 是氧气;氢氧化钙能够和
29、G 反应,氢氧化钙和 G 都能产生E, E 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 E 可能是碳酸钙;则 G 可能是碳酸钠,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 A 是过氧化氢, G 是碳酸钠;( 2)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Ca(OH )2CO2 = CaCO 3+H 2 O ;( 4)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因此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19 下图中, A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相对分子质量为l20, B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C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C、 D、 X、Y
30、 均是氧化物,F 是常见的金属。(1)写出 E 的化学式: 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 _ 反应: _(3)图中 X 与 C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Y 和另一种物质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X+C=2Y+M,则 M 中含有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 )。高温高温【答案】 H2SO44FeS2+11O22Fe2O3+8SO2Fe2O3+ 3CO2Fe + 3CO2C、 S、 O【解析】【详解】由 C 是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能与氧气反应,故C 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A 中含有硫元素,因F 是常见金属,是由B 和 X 高温条件下制取,所以
31、B 是金属氧化物,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0 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 A 是二硫化亚铁, B 是氧化铁, X 是氧化物,故 X 是一氧化碳, F 是铁, Y 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H2SO4高温(2)4FeS2+11O22Fe2O3+8SO2高温Fe2 O3+ 3CO2Fe + 3CO2(3)C、S、 O20 A-I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1 ,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物中C 和 D 的元素组成相同, C 的固态常用于人工降雨,F 是黑色粉来, G 是紫红色固体,H 是红色粉末,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 A
32、、 E的化学式分别为_,_;(2)在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 和H 发生的反应中,_是氧化剂;(3)I 生成G 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CH4H2Fe2O3 或氧化铁Fe+CuSO4=FeSO4+Cu【解析】A 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两种元素质量比为成相同, C 的固态常用于人工降雨,故3: 1,故 C 是二氧化碳,A 是 CH4;生成物中C 和 D 的元素组D是一氧化碳,甲烷点燃生成的B 是水,故 E 是氢气,黑色的F 是氧化铜,红色固体G是铜, H 是氧化铁, I 是铁;( 1) A 的化学式是 CH4 ,E 的化学式为 H2;( 2) D 是 CO,H是 Fe2O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氧化铁是氧化剂;(3) I 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