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按要求填空,已知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1)标准状况下,2.24L Cl2 的质量为 _;有 _个氯原子。(2)含 0.4mol Al 3 的 Al2(SO4)3 中所含的SO42 的物质的量是 _。( 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 OH-与 CO32 质量之比为 51: 300,则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4)质量相同的H2、 NH3、 SO2、O3 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 5)标准状况下, 3.4g NH3 的体积为 _;它与标准状况下 _L H2S 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6
2、) 10.8g R2O5 中氧原子的数目为 3.01 1023,则元素 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R 元素名称是 _。( 7)将 10mL 1.00mol/L Na 2CO3 溶液与 10mL 1.00mol/L CaCl2 溶液相混和,则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混和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 _(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8) a 个 X 原子的总质量为 b g,则 X 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_(9)已知 CO、 CO2 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1.6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混合气体中 CO的质量为 _;CO2 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为 _。(10)由 CH422倍。则该
3、混合气体中和 O 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 的 14.5CH 和O 的体积比为 _。42【答案】 7.1g0.2NA 或 1.20410230.6mol 3:5 SO24.48L6.7214 氮 1mol/L0.02molb23bNA 或 6.02102.8g 4.48L 3:13aa【解析】【分析】( 1)先计算标准状况下, 2.24L Cl2 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氯气的质量和氯原子个数;( 2)由化学式计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 3)由两种离子的质量比结合摩尔质量计算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4)由 n= mM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
4、小;( 5)先计算标准状况下, 3.4g NH3 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气体体积和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后依据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硫化氢的体积;(6)由 R2 O5 的质量和所含氧原子个数建立关系式计算R 的相对原子质量;( 7)将 10mL 1.00 mol/L Na 2CO3 溶液与 10mL 1.00mol/L CaCl2 溶液相混和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Na+和Cl-的物质的量不变;(8)先计算a 个X 原子的物质的量,再依据质量计算X 的摩尔质量;( 9)依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建立求解关系式求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在分别计算一氧化碳质量和二氧化碳体积;
5、( 10)先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据公式计算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详解】(1)标准状况下, 2.24L Cl2的物质的量为2.24L=0.1mol ,质量为 0.1mol 71g/mol=7.1g,22.4L/mol20.2NA或23,故答案为:7.1g;0.2NA或Cl 为双原子分子,含有的氯原子个数为1.204 1023;1.204 10(2)由化学式可知,含 0.4mol Al 3 的 Al24 342的物质的量是(SO )中所含的 SO3;0.4mol =0.6mol ,故答案为: 0.6mol2(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OH-与 CO32 质量之比为 51: 300,则
6、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51g300g之比为 17g/mol:60g/mol =3:5,故答案为: 3:5;(4)由 n= m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M越小, H232322、 NH 、 SO、 O 四种气体中SO的摩尔质量最大,则 SO 的物质的量最小,分子数最小,故答案为:SO2;(5)标准状况下, 3.4g NH33.4g=0.2mol ,则体积为的物质的量为 17g/mol0.2mol 22.4L/mol=4.48L,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3=0.6mol,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6mol 的 H2S 的物质的量为0.6molS
7、的体积为2=0.3mol,标准状况下, 0.3mol H 20.3mol 22.4L/mol=6.72L,故答案为:4.48L; 6.72;(6)设元素 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10.8g R2O510.8g=(2M+80)10.8 mol ,所含的物质的量为 (2M+80)g/mol氧原子的数目为10.82323,解得 M=14 ,该元素为 N 元素,故答案(2M+80) mol 6.02 10 5=3.01 10为: 14; N;( 7)将 10mL 1.00mol/L Na 2CO3 溶液与 10mL 1.00mol/L CaCl2 溶液相混和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
8、中Na+和 Cl-的物质的量不变,10mL 1.00mol/L Na 2 3CO 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0.01L 1.00 mol/L 2=0.02mol,则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10mL 1.00mol/L CaCl2 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为 0.01L 1.000.02L =1.00mol/Lmol/L 2=0.02mol,则混和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 0.02mol ,故答案为: 1mol/L ; 0.02mol ;(8) a 个 X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bgbNNAmol , X 的摩尔质量为 Na mol = a A g/mol ,则 X 的相对原子A
9、质量 bNA ,故答案为: bNA 或6.021023 b ;aaa(9)设 CO、 CO2混合气体中 CO2为 x mol , CO 为 y mol ,由题意可得 28x+44y=11.6 ,6.72Lx+y= 22.4L/mol =0.3mol ,解可得x=0.1, y=0.2,则 0.1mol CO 的质量为0.1mol 28g/mol=2.8g,0.2mol CO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mol 22.4L/mol=4.48L,故答案为:2.8g;4.48L;(10)由题意可知, CH4和 O2 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 14.5=29,设混合x、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y,
10、则有16x+32y气体中甲烷的物质的量为x+y =29,解得 x: y=3:13,故答案为: 3:13。2 用无水 Na2 3-1的溶液。请回答:CO 固体配制 230mL0.1000mol L(1)在配制过程中不必要的玻璃仪器是_。A 烧杯B量筒 C 玻璃棒D 胶头滴管E容.量瓶( 2)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 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3)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 Na2CO3 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_。A 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 10H2O 固体进行配制B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C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 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
11、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答案】 B 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ACD【解析】【分析】( 1)配制溶液在烧杯中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需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2)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3)结合 cnn 偏小或 V 偏大均使所配的Na2CO3 溶液浓度偏低;及不当操作可知,V【详解】( 1)配制 230mL0.1000mol/L 的 Na2CO3 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等,使用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250mL 的容量瓶;不必要
12、的玻璃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B。( 2)定容时,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答案为: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3) A. 称取相同质量的 Na2CO310H2 O固体进行配制,n偏小,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 A 正确;B.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V 偏小,所配的 Na CO溶液浓度偏大, B 错误;23C.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V 偏大,所配的Na CO 溶23液浓度偏低, C 正确;D. 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配制,n 偏
13、小,所配的Na2CO3 溶液浓度偏低, D 正确;故答案为: ACD。【点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过程中误差分析: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有少量流出,n 减小, c偏小;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n 减小, c 偏小;定容时,水加多了,用胶头滴管吸出, n 减小, c 偏小;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V 增大, c 偏小;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V 减小,c 偏大;仰视刻度线,V 增大, c 偏小; 溶液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并定容,V 减小,c 偏大。3 ( 1)有相同物质的量的H224_,氢原子个数比为 _,O 和 H SO ,其质量之比为氧原子个数比为_。(2)把 3.06 g 铝和镁的
14、混合物粉末放入100 mL 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标准状况下 3.36 L H2 。计算: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_。该合金中镁的质量为 _。反应后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 (假定反应体积仍为100 mL)。(3)由 CO2与 CO 组成的混和气体对220,则混和气体中2H 的相对密度为CO 的体积分数为 _; CO 的质量分数为 _。【答案】 9: 49 1: 1 1: 4 0.06 mol 1.44 g 3.0 mol L-1 75% 17.5% 【解析】【分析】【详解】( 1) n (H2O)= n (H2SO4) , m (H2 O):m (H2SO4)= n (H2O)
15、18: n (H2SO4) 98= 9:49;NH(H2O) : NH(H2SO4)= n (H2O) 2: n (H2SO4) 2=1: 1; NO(H2O) : NO(H2SO4 )= n (H2O) 1:n (H2SO4) 4=1:4;(2)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铝的物质的量为ymol ,二者混合物的质量为3.06=24x+27y;根据化学反应的计量系数比:Mg2HClH2, 2Al6HCl3H2,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3.36 L, n (H2)=0.15mol ,列式 x+1.5y=0.15,解方程 x=0.06 mol , y=0.06 mol ,故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0.
16、06 mol ,该合金中镁的质量为 0.0624=1.44g,反应后溶液中 Cl (盐酸恰好反应完全,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镁和氯化铝)的物质的量n=0.06 2+0.06 3=0.3mol ,溶液体积 100mL,Cl的物质的量浓度c=V-1;=3.0 mol L(3)由 CO2 与 CO 组成的混和气体对H2 的相对密度为20,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0g/mol ,设 1mol 混合气体中有xmol CO, CO2ymol ,故x+y=1, 28x+44y=40,则 x =0.25mol ,y =0.75mol ,同温同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混和气
17、体中 CO2 的体积分数为 75%, CO 的质量分数 =0.25 28/40=17.5%4 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打或? 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_标准状况下, 11.2 LCH4 和 C2H4 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2NA_标准状况下,2.24LN2和 O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_1mol 的 CO和 N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_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5NA_1. 6g 由 O2 和 O3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O 原子数目为 0.1NA_常温常压下, 8g O2 含有的电子数
18、为 4NA_常温常压下, 22.4LNO22A和 CO 的混合气体中 O 原子数目为2 N _标准状况下, 22.4LCCl44A中含有的 CCl分子数为 N _18NA 说法正确;常温常压下, 18 g H2 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NA_?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 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0.5NA_?常温常压下,2.24 L CO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_和【答案】 【解析】【分析】运用 n=m/M 、 V=nVm、 n= V/ Vm 等公式的应用转换,先求出物质的量,然后求出分子的总个数,在根据这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相关微粒。【详解】标准状况下,22.4
19、L 氩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1 个氩气分子中含有18 个电子,故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标准状况下,11.2 LCH42 4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4和 C H11.2L/(22.4L/mol)=0.5mol , 1 个 CH分子中、 1 个 C2H4分子中都含有4 个 H 原子,所含 H 原子的个数为 0.5NA 4=2NA,故标准状况下, 11.2 LCH42 4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说法正确;和 C H标准状况下, 2.24LN2 和 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2.24L/( 22.4L/mol )=0.1mol ,所含分子数为 0.1NA,故标准状况下,2.24
20、LN2 和 O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NA 说法错误;1mol 的 CO和 N2 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 NA, 1 个 CO分子中和 N2 分子中都含有14 个质子,故 1mol 的 CO 和 N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说法正确;标准状况下,5.6LCO2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5.6L/(22.4L/mol)=0.25mol , 1 个 CO2 分子中含有2 个 O原子,故标准状况下,5.6LCO2 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5NA 说法正确;1. 6g 由 O2和3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3O 组成的混合物中0.1mol ,故 1. 6g 由 O和 O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O
21、原子数目为0.1NA 说法正确;常温常压下,8g O2 的物质的量为8g/( 32g/mol)=0.25mol ,1 个 O2 分子中含有16 个电子,故 8g O2 含有的电子数为4NA 说法正确;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 ,故常温常压下,22.4LNO22和 CO 的混合气体中 O 原子数目为2 NA 说法错误;标准状况下,CCl4 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CCl4 的物质的量,故标准状况下, 22.4LCCl44A说法错误;中含有的 CCl 分子数为 N18 g H2O 的物质的量为18g/( 18g/mol)=1mol , 1 个 H2O 分子
22、中含有 3 个原子,故常温常压下, 18 g H2O 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说法正确;? 标准状况下, CH3CH2OH 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CH3CH2OH 的物质的量,故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说法错误;? 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 ,故 2.24 L CO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说法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粒子的个数之间的计算,另外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5 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反应: Fe2O3 2Al Al2O3
23、 2Fe,则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_。在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_(填 “升高 ”或 “降低 ”),该元素的原子 _(填 “失去 ”或 “得到 ”) 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 2)反应 2KMnO4 16HCl(浓)=2MnCl 2 2KCl 5Cl2 8H2O 中: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_,被还原的元素是 _。若生成 71gCl2,则消耗的 HCl 是 _g,被氧化的 HCl 是 _g。【答案】置换反应降低得到AlFe2 O3ClMn116.873【解析】【分析】(1)反应符合基本反应类型的AB+C=AC+B。反应中, Fe 的化合价由 +3 价变为 0 价;反
24、应中,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2)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详解】(1)反应符合基本反应类型的 AB+C=AC+B,属于置换反应。反应中, Fe 的化合价由 +3 价变为 0 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则Al 发生氧化反应;Fe2O3 发生还原反应。(2)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则若生成71gCl2,即 1mol,需消耗Cl 被氧化, Mn 被还原;3.2molHCl ,即 3.2 36.5=116.8g;化合价升高的HCl 为2mol ,即【点睛】73g。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6molHCl 参加反应,其中有 1
25、0molHCl 发生了氧化反应,产生了 5molCl 2, 6molHCl 价态没变,生成了盐,体现了其酸性的性质。6 .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2)分离 CCl (沸点为 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液体混合物,可选择装置4A,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装置 A 中的名称是 _。(3)实验室用 B 装置从碘水中分离出I2,将碘水和苯注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并静置后,碘主要溶解在 _(填 “上层 ”或“下层 ”)液体中,该层溶液颜色为_,该装置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
26、行的具体操作_。.用胆矾晶体( CuSO0.40mol/L 的 CuSO4 溶液 240mL,回答下列问题:4 5H2O)配制( 1)所需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还需要哪些玻璃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_。( 2)请写出该实验的简要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胆矾 _g溶解转移洗涤并转移定容摇匀(3)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答案】 D蒸馏冷凝管上层紫红色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活塞250mL 容量瓶25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解析】【分析】 . ( 1)蒸发可以实现易溶于水的固体和水的分离;(2)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物质用蒸馏的方法;(3)碘单质在
27、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苯的密度比水小,将碘水和苯注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并静置后,上层为紫红色的碘的苯溶液,下层为水层;分液时,应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活塞,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便于液体顺利下滴;. ( 1)实验室没有 240mL 容量瓶,用胆矾晶体(CuSO5H O)配制 0.40mol/L的 CuSO424溶液 240mL 时,应选用 250mL 容量瓶;( 2)先计算 250mL0.40mol/L 的 CuSO4 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再计算胆矾的质量;( 3)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详解】.( 1)蒸发可以实现易溶于水的固体和水的分离,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可用蒸发,
28、 D 为蒸发装置,故答案为: D;( 2)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物质用蒸馏的方法,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A 为蒸馏装置,装置 A 中 的名称是冷凝管,故答案为:蒸馏;冷凝管;( 3) B 为萃取分液装置,碘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笨的密度比水小,将碘水和苯注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并静置后,上层为紫红色的碘的苯溶液,下层为水层;分液时,应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活塞,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便于液体顺利下滴,故答案为:上层;紫红色;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活塞;.( 1)实验室没有240mL 容量瓶,用胆矾晶体(CuSO45H2O)配制0.40mol/L的 CuSO4 溶液 24
29、0mL 时,应选用250mL容量瓶,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25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50mL 容量瓶;(2) 250mL0.40mol/L 的 CuSO4 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 0.25L 0.40mol/L=0.1mol ,则称量胆矾的质量为 0.1mol 250g/mol=25g ,故答案为: 25g;( 3)由题给图示可知,图中的错误是转移溶液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点睛】实验室没有 240mL 容量瓶,用胆矾晶体(CuSO的 CuSO4 溶液45H2O)配制 0.40mol/L240mL 时,应选用250m
30、i 容量瓶是解答易错点。7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高铁酸钠 (Na FeO )可作为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其摩尔质量是_。高铁酸钠24可与水反应生成Fe(OH)3 胶体、氢氧化钠和氧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 。(2)戴维通过电解法首先制得了金属钠,随后几十年内,工业上采用铁粉和氢氧化钠高温熔融的方法制得钠蒸气,同时获得Fe3O4 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中属于电解质但不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若制得22.4L(折算为标准状况下 )钠蒸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 。(3)漂白粉常用于饮水、污水、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Ca(Cl
31、O)2 ,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为测得某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含量,称取A g 漂白粉样品溶解,往所得溶液中通入CO2 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 +CO +H O=CaCO +2HClO,若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的物质的量为Kmol ,则该漂白2223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_%(用含 A、 K 的式子表示)。【答案】 166g/mol4FeO 42-+10H2O=4Fe(OH)3(胶体 )+8OH-+3O23 42NaOHA24 7150K3Fe+4NaOH=4Na +FeO +2H 2N 或 1.204 10A【解析】【分析】(1)摩尔质量以 g/mol 为单位,数
32、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根据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2)由题意可知,Fe 与 NaOH 在高温条件下生成Na 蒸气、Fe3O4 和H2,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中属于电解质但不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NaOH;反应中Na、 H 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方程式计算生成氢气的量,根据Na 元素、 H 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数目;(3)根据 HClO 的量计算Ca(ClO)2 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分数的定义式计算。【详解】(1)Na2FeO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故其摩尔质量为166g/mol 。高铁酸钠可与水反应生成Fe(OH)3 胶体、氢氧化钠和氧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33、2-4FeO4+10H2O=4Fe(OH)3 (胶体 )+8OH+3O ;2(2)由题意可知, Fe 与NaOH 在高温条件下生成 Na 蒸气、 Fe O和 H ,反应方程式为:3423Fe+4NaOH4Na +Fe3O4+2H2,反应中属于电解质但不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NaOH,Na 的物质的量n(Na)=224L 22.4L/mol=1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氢气为1n(e-)=1mol 1+0.5mol 2=2mol,则转移电子数目1mol =0.5mol,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23-1)=1.20424;N(e )=2mol NA/mol=2mol (6.02mol10 1011 Km
34、ol=0.5Kmol,(3)由 Ca(ClO)2+CO2+H2O=CaCO3 +2HClO可知, nCa(ClO)2= n(HClO)=22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0.5Kmol143g / mol7150KAg 100%=%。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摩尔质量等概念及化学计算的知识。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公式是解题基础,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 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营养液要求KClK2 44、SO和 NH Cl 3 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8。(1) 配制该营养液后 c(NH4 +)=0.016 mol L
35、-1,溶液 c(K+ )=_。(2) 若采用 (NH4)2SO4 和 KCl 来配制该营养液,则 (NH4)2SO4 和 KCl物质的量之比为 _从 1L 1 mol L-1 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 100 mL:(1)取出的这 100 mL 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若将取出的这100 mL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至500 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某学生计划用 12 mol L-1 的浓盐酸配制0.1 mol L-1的稀盐酸450 mL,回答下列问题:(2)实验过程中,不必使用的是_(填字母 )。A 托盘天平B 量筒C 容量瓶D 250 mL 烧杯E.胶头滴管F.500 mL试剂瓶(3)除上述仪器可使用外,还缺少的仪器是_。(4)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_ 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提供 10.0 mL、 25.0 mL)。(5)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_。(6)某同学操作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 ”“偏低 ”或 “无影”响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此时应如何处理_。【答案】 0.018mol/L 4:9 1mol/L 0.2mol/L A 玻璃棒4.2 mL 10.0mL 500 mL 偏高偏低 重新配制【解析】【分析】由配制营养液的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