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高无机综合推断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3).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48625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高无机综合推断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高无机综合推断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高无机综合推断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高无机综合推断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高无机综合推断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高无机综合推断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3)一、无机综合推断1I化合物X 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为非金属元素,且原子个数比为1:1, X 不溶于水,能溶于强酸。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1) X 的化学式是 _。( 2)写出检验黄色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操作:_ 。( 3)黄色溶液中加入铜片,铜片表面被腐蚀,则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II已知黑色固体中不含单质。为进一步探究其组成,研究小组将上述所得固体全部溶于稀盐酸,配成 100mL 溶液,每次取20.00mL 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用-2-1KMnO42.000 10mol?L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并记录实

2、验的结果如下表:组次1234V 标 ( mL)20.0020.0219.9919.99( 4)如何判断滴定终点: _。( 5)待测液中 c(Fe2+) = _。( 6)该黑色固体的化学式用 FexOy 形式可表示为 _ 。【答案】 FeOCl 取少量黄色溶液置于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3+3+2+2+当最后一滴标准KMnO4 溶液滴入锥形瓶时,色,则说明有 Fe2Fe+ Cu = 2Fe+ Cu溶液恰好变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0.1000mol. -14 5LFe O【解析】【详解】I根据流程中信息可知, 2.15gX 与适量硫酸反应得到黄色溶液为含有铁离子及硫酸

3、根离子等的溶液,黄色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沉淀加热后生成红棕色固体1.60g,即氧化铁1.60 g3+,质=0.01mol ,故 X 中含有 0.02 molFe160g / mol量为 0.02 mol 56g / mol =1.12g ,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溶液再与足量硝酸钡溶液反6.99g应生成硫酸钡沉淀6.99g,即为=0.03mol,但硫酸根离子来自于所加硫酸,反233g / mol应所得溶液继续与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氯化银2.87g,即为2.87g143.5g / mol =0.02mol ,故可推知X 中含有 0.02m

4、olCl -,质量为0.02mol35.5g / mol =0.71g,化合物 X 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为非金属元素,且原子个数比为 1:1,故另一非金属元素也为0.02 mol ,且质量为2.15g-1.12g-0.71g=0.32g ,则摩尔质量为0.32gFeOCl=16g/mol ,应为 O元素,故 X为;0.02mol( 1) X 的化学式是 FeOCl;( 2)检验黄色溶液中金属阳离子Fe3+的实验操作为:取少量黄色溶液置于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 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有Fe3+;(3)黄色溶液中加入铜片,铜片表面被腐蚀,反应生成Fe2+和 Cu2+,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5、3+2+2+是: 2Fe+ Cu= 2Fe+ Cu ;II( 4)黑色固体溶于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其褪色,故判断滴定终点为:当最后一滴标准KMnO4 溶液滴入锥形瓶时,溶液恰好变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滴定消耗的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 ,根据反应 5Fe2+ +MnO 4-+ 8H+=5Fe3+ + Mn2+ +4H2O可知,待测液中 c(Fe2+)= 52.000 10 2 mol / L20.00mL 10 3 L / mL0.1000 mol / L ;20.00mL 10 3 L / mL(6)黑色固体中含有的Fe

6、2+物质的量为0.1000mol / L0.1L 0.01mol , 铁的总物质的量为 0.02 mol ,则 n(Fe2+3+x y) : n(Fe ) =0.01 mol: 0.01 mol=1:1 ,该黑色固体的化学式用Fe O 形式表示,根据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 x2x 3 2x y22y ,得 x:y=4:5 ,Fe O可表示为Fe4 O5。2 无机化合物 X 与 Y 均由三种相同短周期的非金属元素组成( X 比 Y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易水解,均产生酸性白雾。取1. 35gX 与足量水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1. 00 mol L1 的 Na

7、OH 溶液 40. 0mL 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继续滴加BaCl 溶液至过量,产生不溶于稀盐酸的2. 33g 白色沉淀。 Y 水解得到两种产物,其物质的2量之比 1: 2,且产物之一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请回答:( 1) X 的化学式 _。白色沉淀属于 _ ( 填“强”、“弱”或“非” ) 电解质。( 2) Y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 二元化合物Z能与X化合生成Y0 030 molZ与足量氨反应生成。一定条件下,.0. 92gA( 原子个数之比1: 1,其相对分子量为 184) 和淡黄色单质B 及离子化合物 M ,且 M的水溶液的pH70.92gA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0.64gBC 。将

8、和气体单质 。写出 Z 与足量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亚硝酸钠和M 固体在加热条件下_( 填“可能”或“不能” ) 发生反应,判断理由是 _。请设计检验离子化合物M 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答案】 SO2 22 2222234 44Cl 或 SCl O强 SOCl+H O=2HC1+SO6SCl+ 16NH=S N+2S+ 12NH Cl可能NaNO2 中 N 元素化合价为 +3 价, NH4C1 中 N 元素化合价为 - 3 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N2取少量 M 固体加水溶解,加入浓NaOH 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有NH4+【解析】【分析】X、Y 常温

9、下为无色液体,且水解产生白雾,证明产生氯化氢,1. 35gX 的水解产物能与0. 04mol 的 NaOH,恰好完全反应,滴加氯化钡能产生难溶于酸的沉淀,则产生0. 01mol的硫酸钡沉淀, Y 的水解产物能使品红褪色,有二氧化硫产生,1. 35gX 中含有 S:0. 01mol , Cl: 0. 02mol ,则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1. 35g 0.32g 0. 71g) 16g/ mol 0. 02mol ,故 X 为 SO Cl ;Y 水解得到两种产物,其物质的量之比1: 2,且产物之一能使品22红溶液褪色,因此Y 为 SOCl2;二元化合物Z 能与 X 化合生成 Y。一定条件下, 0.

10、 030 molZ与足量氨反应生成0 92gA0.005mol)和淡黄色单质B及离子化合物M,且.(物质的量是M 的水溶液的 pH 7,所以淡黄色固体B 为 S, M 为氯化铵,0. 92gA( 原子个数之比1:1,其相对分子量为184)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0.64gB和气体单质CC为氮,可知气体气, 0. 64g 单质硫的物质的量是 0. 02mo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氮气的质量是0. 92g0.64g0.28g,则氮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所以由元素守恒可知Z为S4N4。据此解答。【详解】( 1) 由分析可知 X 为 SO222 2Cl ;白色沉淀为硫酸钡,为强电解质,故答案为:

11、SO Cl,强;( 2) Y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Cl2+H2O=2HC1+SO2 ;( 3) Z 与足量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SCl23444+16NHS N2S 12NH Cl=+;亚硝酸钠和 M 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反应,NaNO2中 N 元素化合价为+3 价, NH4C1中 N 元素化合价为 - 3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检验 M 中的阳离子即检验铵根离子,方法为:取少量M 固体加水溶解,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有NH4+。3A、 B、 D 是由常见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常温下A 是淡黄色粉末,B、 D 是气体,

12、F、 G、H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水溶液均显碱性,E 有漂白性。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A 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 , C 的电子式为_。(2)A 与H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将 A 溶于沸腾的G 溶液中可以制得化合物I, I 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易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A 和 E, I 在酸性条件下生成 A 和 E 的离子方程式为 _ ,I 是较强还原剂,在纺织、造纸工业中作为脱氯剂,向I 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发生反应,参加反应的I 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4)向含有 0.4 mol F、

13、0.1 mol G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完全反应后收集到a L气体C(标准状况 ),过滤,向反应后澄清溶液中加入过量FeCl 溶液,得到沉淀3.2 g,则3a=_L。【答案】第三周期第A 族3S+6NaOH2Na2232+ 232-S+Na SO +3HO 2H +S O=S + SO2 +H2 O4Cl2+S2O32-+5H2O=8Cl-+2SO42-+10H+2.24【解析】【分析】A、 B、 D 是由常见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常温下A 是淡黄色粉末,则A 为 S;B、 D 是气体,均与硫单质反应,E 为 D 与硫反应生成的有漂白性的物质,则D 为 O , E 为2SO2,

14、F、 G、 H 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均含有Na 元素,水溶液均显碱性,结合转化关系可知, H 为 NaOH、G 为 Na23222S,以此解答该题。SO , F 为 Na S, B 为 H,C 为 H【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为 S,B 为 H2, C 为 H2S, D 为 O2, E 为 SO2,F 为 Na2S,G 为Na2SO3, H 为 NaOH。(1)A 是硫单质, S 是 16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 8、6,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可知 S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A 元素; C 为 H2 S,属于共价化合物,S 原子与 2个 H 原子形成 2 对共用电子对,使分子

15、中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电子式为;(2)S 单质与热的 NaOH 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2S 和 Na2SO3 和水,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反应的方程式为:3S+6NaOH2Na2S+Na2SO3+3H2O;(3)S 和沸腾 Na2 SO3得到化合物 Na2S2O3, 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 和S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S + SO2 +H2O, Cl2 具有强氧化性,能把2H +S2O32 32-氧化成 SO42-, Cl2-, Na2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即两者的系数S O被还原成 ClSO和 Cl为 1: 4,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

16、2-+4Cl2+S2O3+5H2O=8Cl +2SO4+10H ;(4)F 为 Na2S, G 为 Na2SO3,向含有0.4 mol Na2S、 0.1 mol Na2S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HCl,发生反应: 2S2- +SO32-+6H+=3S +3H2O,0.1 mol Na 2SO3 反应消耗 0.2 mol Na2S,剩余0.2 mol 的 Na2S,反应产生 0.2 mol H 2S,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过量FeCl3 溶液,得到 3.2 g 沉淀,说明溶液中溶解了3+2+H2S,根据反应 2Fe +H2S =2Fe +S +2H,反应产生 S 的物质的量m3.2?g0.1 m

17、ol H2S,所以放出 H2S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S)=0.1 mol ,该反应消耗M32?g / mol0.1 mol ,其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H2S)=nVm=0.1 mol 22.4 L/mol=2.24。L【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题中焰色反应及特殊反应为推断突破口,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4)中计算为易错点、难点,学生容易认为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得到硫化氢完全逸出,忽略溶液中溶解硫化氢,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4 现有稀硫酸、纯碱、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铁片和木炭粉8 种物质。(1)在这 8 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 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下同)。(2)这

18、 8 种物质中的某5 种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入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使有连线的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_; _; _。如果连线对应的反应分别用A、B、 C、 D、E 表示。五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个;反应A 的离子方程式为_ ,反应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_。【答案】( 1) Na2CO3、 NaCl、 CaO;( 2) Fe H 2 SO4 CO 2 CaO Na 2CO3 1 Fe 2H =Fe2 H2 不属于 H2SO4 Na2CO3=Na2SO4 H2O CO2【解析】试题分析:( 1)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因此属于电解质

19、的有 Na2CO3、 NaCl、CaO;( 2)单质 能够和酸 ,则单质 为 Fe,酸 为 H2SO4;盐 能够和 H2SO4 反应,因此盐 为 Na2CO3;氧化物 能够和 H2SO4 反应,因此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CaO;氧化物 能够和 CaO反应,则氧化物 为 CO2;故答案: FeH 2SO4 CO2 CaO Na 2CO3;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在五个反应中,只有反应A 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A 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H =Fe2 H2;反应B为 CO2 和CaO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反应D 是Na2CO3 和H2SO4 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 Na2

20、CO3=Na2SO4 H2O CO2。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与性质。C DG 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 I常温下为气态,且G为黄绿色;5 已知 、 、 、形成 D 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 倍; B 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K 为红棕色粉末。其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1)工业上制(2)写出 C 与C 用 A 不用 H 的原因 _ 。K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_(填“大于 ”或 “小于 ”)生成物总能量。(3) L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作阳极,液的化学方程式 _ 。L 作阴极,接通电源(短时间 )电解E 水溶( 4)写出 E 物质的电子

21、式 _。(5) J 与 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写出 G 与熟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 。高温【答案】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2Al+Fe2O3Al2O3+2Fe 大于2223+2-232KCl+2H O2KOH+H +ClAl+3AlO +6H O=4Al(OH)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解析】【分析】【详解】形成 D 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 倍,原子只能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则 D 为 O2 ;K 为红棕色固体粉末,K 为 Fe2 O3;由于电解 A 得到 C与 D,则 C 与 K生成 A

22、的反应为铝热反应,故A 为 Al232,与 C 反O , L 为 Fe, C 为 Al;黄绿色气体 G 为 Cl应得到 H 为 AlCl3; B 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B 中含有 K 元素, B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则B 为 KClO322, E 为 KCl,电解 KCl 溶液生成 KOH、 H 和 Cl ,过量的 F 与氯化铝反应得到 J,则 I 为 H2, F 为 KOH, J为 KAlO2;(1) H 为 AlCl3 ,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工业上制Al 用氧化铝不用氯化铝,故答案为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2) C 与 K

2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高温Al2O3+2Fe,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该反高温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答案为2Al+Fe2O3Al2O3+2Fe;大于;(3) Fe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作阳极,Fe 作阴极,接通电源(短时间 )电解 KCl电解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2H2O2KOH+H2 +Cl2,故答案为电解2KCl+2H2O2KOH+H2 +Cl2;(4) E 为 KCl, KCl 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5) J 与 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6H2O=4Al(OH)3,故答案为 Al3+3AlO2-+6H O=4Al(O

24、H) ;23(6) G 为 Cl2, G 与熟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Ca(OH) =CaCl +Ca(ClO)+2H2O,故答案为 2Cl +2Ca(OH) =CaCl +Ca(ClO) +2H O。222222222【点晴】本题考查无机推断等,特殊颜色及D 的原子结构、转化关系中特殊反应等是推断突破口,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对基础知识全面掌握。推断题中常见的特征反应现象有:(1)焰色反应: Na(黄色 )、 K(紫色 );( 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3)白色沉淀Fe(OH)2 置于空气中

25、最终转变为红褐色Fe(OH)3( 由白色 灰绿 红褐色 );( 4)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NO;( 5)气体燃烧火焰呈苍白色:H2 在 Cl2 中燃烧;在空气中点燃呈蓝色:CO、 H2 、 CH4;( 6)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 7)空气中出现白烟: NH3 与酸性气态物质 (或挥发性酸如盐酸、硝酸 )反应等。6 暗红色固体X 由三种常见的元素组成(式量为412),不溶于水,微热易分解,高温爆炸。己知:气体 B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1.25g.L-1 ,混合气体通过 CuSO4, CuSO4 固体变为蓝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 A 的电子式 _。(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D

26、的化学方程式 _ 。(3)固体 X 可由 A 与过量气体C 的浓溶液反应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4)有人提出气体C 在加热条件下与Fe2O3 反应,经研究固体产物中不含+3 价的铁元素,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固体产物中可能的成分(限用化学方法)_【答案】SO2+I 2+BaCl2+2H 2O=BaSO 4 +2HI+2HCl+-+5H2 O取固体产物少许,溶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3I 2 +5NH3H2O=NI3NH3+3NH4 +3I应后,若有红色固体出现,证明有铁,过滤所得的滤渣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还有氧化亚铁。【解析】【分析】气体 B 在标

27、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 ,则其摩尔质量为22.4L/mol 1.25 g.L-1 =28g/mol ,为氮气。混合气体通过CuSO4, CuSO4固体变为蓝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氮气。根据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分析,无色气体C 为氨气。紫黑色固体A 应为碘单质,能与二氧化硫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白色沉淀6.99 克为硫酸钡沉淀,即0.03mol ,通过电子计算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 ,计算三种物质的质量和为8.24克,正好是固体X 的质量,所以 X的化学式为 NI 3NH3。【详解】(1)

28、 A 为碘单质,电子式为:;(2)碘单质和二氧化硫和氯化钡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碘化氢和盐酸,方程式为:SO2+I 2+BaCl 2+2H 2O=BaSO 4 +2HI+2HCl ;(3)固体 X 可由碘与过量气体氨气的浓溶液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3I 2 +5NH3H2O=NI3NH3+3NH4 +3I +5H2 O ;( 4)固体产物中不含 +3 价的铁元素,所以反应后可能产生铁或氧化亚铁,利用铁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红色固体铜检验是否有铁,氧化亚铁的检验可以利用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显红色的性质进行,故实验操作为:取固体产物少许,溶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若有红色固体出现,证明有

29、铁,过滤所得的滤渣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还有氧化亚铁。7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C 是海水中最多的盐, D 是常见的无色液体。 E 和 G 为无色气体,其中 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C、 I、 J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其中 I 可用于制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 F 的化学式为 _。 E 的电子式为 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答案】 NH324 + OH32434H ONHNH H ONaCl NHHCO NH ClNaHCO32NaHCO3CO2 H2O Na2CO3

30、【解析】【分析】由 C 是海水中最多的盐可知,C 为氯化钠;由D 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可知,D 为水;由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知,E 为氨气;由B、 C、 I、 J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知,B、C、 I、J 为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由I 可用于制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可知,I 为碳酸氢钠;由转化关系可知A 为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与氧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则B 为氢氧化钠、 F 为一水合氨、 G 为 二氧化

31、碳、 H 为碳酸氢铵、 J为碳酸钠。【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F 为一水合氨;E 为氨气,氨气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NH3H2O;(2)反应为氯化铵溶液与氧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 OH NH3H2O,故答案为: NH4+ OH NH3H2O;( 3)反应为碳酸氢铵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NH4HCO3 NH4ClNaHCO3,故答案为: NaCl NH4HCO3 NH4Cl(4)反应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CO2 H2O Na2CO3,故答案为:2NaHCO3CO2 H2O Na2CO3。【点睛】由题意推出 C 为氯化钠、 D 为水、 E 为氨气,并由此确定 A 为氯化铵、 B 为氢氧化钠是推断的难点,也是推断的突破口。8 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