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键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48604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7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键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键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键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键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键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化学键练习题含答案一、化学键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据自然 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硒化铜纳米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法生产甲醇过程中催化效率高。铜和硒等元素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硒所在主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_。(2)电还原法制备甲醇的原理为2CO +4H O2CH OH+3O 。2232写出该反应中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结构式_;标准状况下, V L CO2 气体含有 _个 键。(3)苯分子中 6 个 C 原子,每个 C 原子有一个 2p

2、6右下角轨道参与形成大 键,可记为 ( 6“ 6表”示 6 个原子,右上角 “ 6表”示 6个共用电子 )。已知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由此推知,该分子中存在大键,可表示为 _, Se 的杂化方式为 _。(4)黄铜矿由 Cu+、 Fe3+、 S2-构成,其四方晶系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u+的配位数为_;若晶胞参数a=b=524pm , c=1032pm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系晶体的密度是 _gcm-3 (不必计算或化简,列出计算式即可)。【答案】 4s242VN A6244pH S 或硫化氢O=C=O5sp11.2644564328或1844524

3、 10 102103210 1021032 10 10 N AN A524 1010【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的构造原理书写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根据同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H2 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物质的熔沸点最高分析判断;(2)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极性键,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是否属于非极性分子,并书写其结构简式;先计算CO2 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CO2 分子中含有2 个 键计算 键个数;(3)根据化合物中原子个数及参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数目书写大键的表示;(4)根据四方晶系 CuFeS2 晶胞结构所示分析可知亚铜离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硫原子连接两个亚

4、铁离子和两个亚铜离子;用均摊方法,结合晶胞结构计算一个晶胞在含有的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确定晶胞内共CuFeS2 的数目, a=b=0.524nm , c=1.032nm,则晶体的密度= m 计V算。【详解】(1)Se 是 34 号元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可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 4;硒所在主族元素是第VIA,简单氢化物化学式通式是 H2X,这些氢化物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气化消耗的能量就越高,

5、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由于H2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其熔沸点在同族元素中最高,故第VIA 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H2S;(2)在方程式中的三种化合物分子中都存在极性共价键。其中CO2 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型,结构式是O=C=O;VLV1 个 CO2 分子VL 标准状况下 CO2 的物质的量是 n(CO2)=mol ,由于在22.4L / mol22.4中含有 2 个 键,所以V键数目为molCO2 气体中含有的22.4V mol 2NA/mol= VN A ;22.411.2(3)已知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由此推

6、知,该分子中存在大 键,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形成大键的原子个数是5 个,有6 个电子参与成键,因此可表示为65 ,其中Se 的杂化方式为sp2;(4)根据晶胞结构分析可知,由面心上Cu 与2 个S 相连,晶胞中每个Cu 原子与4 个S 相连, Cu+的配位数为4;1111晶胞中 Fe2+数目 =8+4 +1=4,Cu+的数目 =6+4 =4,S2-数目为 81=8,所以晶胞8224内共含 4 个 CuFeS2,a=b=524pm ,c=1032pm ,则晶体的密度m644564328= V524 1010210321010g/cm 3 或N A1844g/cm 3。524 101021010N

7、A1032【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式、物质的熔沸点高低比较、化学键形成、微粒的空间结构、晶胞结构的计算应用,掌握构造原理及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和均摊方法在晶胞计算的应用是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原子杂化理论,用对称思维方式判断分子的极性,弄清长度单位的换算在晶胞密度计算的应用,该题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计算与应用能力。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1)表中字母h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_。(2)写出 b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含化学键类型_。(3)下列事实能说明a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有_。A a 单质与 c

8、 的氢化物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1mola 单质比 1molc 单质得电子数目多C a 和 c 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4) g 与 h 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 1molg 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 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 69和 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5)常温下 d 遇浓硫酸形成致密氧化膜,若薄膜为具有磁性的该元素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6) e 与f 形成的1mol化合物Q 与水反应,生成2mol氢氧化物和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 1,写出烃分子电子式_。【答案】第三周期、A 族

9、离子键、(极性)共价键ACSi(s)+2Cl(g)=SiCl4(l) ?H= -687kJ mol -13Fe+4H2SO4(浓 )=Fe3O4+4SO2 +4H2O【解析】【详解】由元素周期表可知: a 为氧元素、 b 为钠元素、 c 为硫元素、 d 为铁元素、 e 为镁元素、 f 为碳元素、 g 为硅元素、 h 为氯元素;(1)表中字母h 为氯元素,其在周期表中位置为第三周期、A 族;(2)b为钠元素,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极性)共价键;(3)a 为氧元素、c 为硫元素;A O2 与 H2S 的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有S 生成,即O2 的氧化

10、性比S 强,即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A 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体现得电子能力,与得电子数目无关,故B 错误;C O 和 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C 正确;H2O比H2S 稳定,即氧故答案为AC;(4)已知 Si(s)与 C12(g)化合反应生成 1molSiCl4(l)时放热 687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i(s)+2Cl(g)=SiCl4(l) ?H= -687kJ mol -1 ;(5)常温下 Fe 遇浓硫酸形成致密氧化膜,该薄膜为具有磁性说明是Fe3O4,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

11、SO4 (浓 )=Fe3O4+4SO2 +4H2O;(6)C 与 Mg 形成的 1mol 化合物 Q 与水反应,生成2mol 氢氧化物和 1mol 烃,此氢氧化物应为 Mg(OH) 2,设化合物 Q 分子中含有 x 个 C 原子,则由原子守恒可知化合物Q 的化学式应为 Mg2x91C ;已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其分子中 C、 H 原子数之比 =: =3:4,结121合化合物Q 的化学式 Mg 2 x3 43 4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C ,可知该烃分子式为C H, C H。【点睛】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非金属单质跟氢气

12、化合越容易 (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即最高价含氧酸 )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3(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均相同的是_(填序号)。CaCl2222 22和 CaO HCl 和 NaOH和 Na S Na O 和 Na O CO( 2)下列过程不一定释放能量的是 _。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形成化学键;燃料燃烧;酸碱中和;炸药爆炸(3) Ba(OH)2 ? 8H2O 和 NH4C

13、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图像符合_(填 “图 1”或 “图 2”)。图 1(4)已知 1 mol或“不稳定 ”)。图 2石墨转化为1 mol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则石墨比金刚石_(填 “稳定 ”(5)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Q2,那么 Q1_Q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已知: 4HCl O2=2Cl2 2H2O。该反应中, 4 mol HCl 被氧化,放出115.6 kJ 的热量,且断开 O=O 键和 Cl-Cl 键所需的能量如下图所示。则断开1 mol H O 键与断开 1 mol H Cl键所需能

14、量相差约为 _ kJ。【答案】 Ba(OH)224232图 2稳定小于 31.98HO+2NH Cl=BaCl +2NH +10H O【解析】【分析】(1)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 IA、第 IIA 族和第 VIA、第 VIIA 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2)根据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类别判断;(3)Ba(OH)2?8H2O 和 NH4Cl 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属于吸热反应,判断合适的能量图;(4)根据自身能量越低越稳定判断;(5)根据气态水变成液态水放热判断;(6)根据焓变等于断裂旧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计算。

15、【详解】(1) CaCl2 和 Na2S 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都含有离子键,故符合题意;Na2O 和 Na2O2 都属于离子化合物,Na2O 中存在离子键,Na2O2 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不符合题意;CO2 属于共价化合物,主要含有共价键,CaO 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HCl 属于共价化合物,主要含有共价键, NaOH 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均相同的是;(2)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释放能量,少数化合反应吸收热量,例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符合题意;绝大多数分解反应吸收能量,少数化合反应释放能量,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故符合题意;

16、形成化学键一定释放能量,故不符合题意;燃料燃烧一定释放能量,故不符合题意;酸碱中和反应一定释放能量,故不符合题意;炸药爆炸一定释放能量,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是;(3)Ba(OH)2?8H2O 和NH4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8H2O+2NH4 Cl=BaCl2+2NH3 +10H2O,反应为吸热反应,即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能量图选择图2;(4)已知 1 mol 石墨转化为 1 mol 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则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5)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 ,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由于气态水转

17、化为液态水还要放热,故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多,Q1 小于 Q2;(6)根据化学反应: 4HCl O2=2Cl2 2H2O,放出 115.6 kJ 的热量,断开 1molO=O 键和 1molCl-Cl 键所需的能量分别为 498kJ/mol 和 243kJ/mol ,设断开 1molH O 键需要的能量为x,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为 y,根据反应物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释放的能量差等于反应放出的能量,4y+498kJ/mol-(243kJ/mol2+4x)=-115.6 ,kJ解得 x-y=31.9kJ/mol ,断开 1 mol HO 键与断开1 mol HCl 键所需能

18、量相差约为31.9kJ。4工业制备纯碱的原理为:NaCl+CO2+NH3+H2 O NH4Cl+NaHCO3。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反应体系中出现的几种短周期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第二周期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是 _。( 2)反应体系中出现的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和铵根离子空间构型相同且属于有机物的电子式是 _,该分子为 _(选填“极性”、“非极性”)分子。(3)写出上述元素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下列关于该元素和氧元素之间非金属性大小判断依据正确的是_(填编号)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合价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氢化物水

19、溶液的酸碱性侯氏制碱法也称联碱法,联合了合成氨工厂,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4)工业为了提高H2 的转化率,一般会加入稍过量的N2,这样做对平衡常数的影响是_(填“变大”,“变小”或“无影响”,下同),对N2 的转化率的影响是_,对 H2 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 5)该反应的催化剂是 _(填名称)。反应本身为放热反应,但是工业仍然选择高温的理由是: _。【答案】 OCNO非极性1s22s22p3bc无影响减小变大铁触媒高温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适宜温度【解析】【分析】【详解】( 1) 上述反应体系中出现的几种短周期元素为:H、C、N、O、Na、 Cl。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越

20、来越强,同族元素从下往上,非金属性越来越强,所以几种短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O;同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原子半径越来越小,C、 N、 O 为第二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 O;( 2) 铵根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反应体系中出现的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和铵根离子空间构型相同且属于有机物的是CH4,其电子式是,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3) 上述元素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为N,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关于 N 与O 元素之间非金属性大小判断依据:a O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a不能作为判据;.b. 可根据两元素形成化合物NO 中两元素的化合价来判

21、断两者的非金属性大小,b 能作为判据;c. 两者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H2O、 NH3,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可判断两者的非金属性大小,c 能作为判据;d. 氢化物水溶液的酸碱性不能作为判断两者的非金属性大小的依据,d 不能作为判据;答案选 bc;( 4) 工业为了提高 H2 的转化率,加入稍过量的N2,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增大 N2 的量,平衡移动最终只能削弱条件改变带来的影响而不能彻底消除,所以N2的量会比加量前平衡时的量要多,所以N2 的转化率会降低,但会提高另一反应物( H2 ) 的转化率;( 5) 合成氨反应的催化剂是铁触媒。反应本身为放热反应,但是工业仍然选择高温的理由是

22、:高温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且在该温度下适合催化剂发挥作用,即催化剂的活性强。【点睛】元素非金属性大小的主要比较方法: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难易上比较:非金属单质与H2 化合越容易,则非金属性越强。从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上进行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从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从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 : 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 , 其非金属性越弱。根据两种元素对应单质化合时电子的转移或化合价判断:一般来说

23、,当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得到电子而显负价的元素原子的电子能力强于失电子而显正价的元素原子。5Nature Energy 报道了巾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学家用Ni- BaH2 /Al2O3、 Ni- LiH 等作催化剂,实现了在常压、 100-300 的条件下合成氨。(1)在元素周期表中,氧和与其相邻且同周期的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基态 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若该离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5 种,则该离子处于 _(填 “基 ”或 “激发 ”)态。(2)氨在粮食生产、国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基酸、硝酸、 TNT 等。甘氨酸( N

24、H2CH2COOH)是组成最简单的氨基酸,熔点为182 ,沸点为 233 。硝酸溶液中NO3?的空间构型为 _。甘氨酸中N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分子中键与 键的个数比为 _,晶体类型是_,其熔点、沸点远高于相对分子质量几乎相等的丙酸(熔点为-2l ,沸点为141)的主要原因:一是甘氨酸能形成内盐;二是_。( 3) NH3 分子中的键角为 107 ,但在 Cu(NH3)42+离子中 NH3 分子的键角如图 l 所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_(4)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能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 2 所示,若晶胞参数为3NA=_(列出表达d pm ,密度为 g/cm

25、,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式) mol -l。226268或 Ar 3d8激发 平面三角形39:1 分子晶体【答案】 FNO 1s2s 2p3s 3p 3dsp分子数相同时,甘氨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比丙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或甘氨酸中氨基的存在也会使分子间产生氢键)形成配合离子后,配位键与NH3 中 NH 键之间的排斥力小于原孤对电子与NH3 中 NH 键之间的排斥力,故配合离子中NH3 的 NH 键间1.161032的键角变大;d3【解析】【详解】(1)与氧相邻且同周期的元素为N 和 F,由于 N 原子最外层电子为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较大,所以三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 Ni 元

26、素为 28 号元素,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 Ni2+,基态 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 或 Ar 3d 8;基态 Ni2+的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1+3+1+3+5=14 种,若该离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5种,则该离子处于激发态;(2) NO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5+03+1=3,孤电子对数为0,所以空间构型为平面2三角形;甘氨酸 (NH2 2N 原子形成两个N-H 键和一个 N-C 键,达到饱和状态,价层电子CH COOH)中对数为 4,所以为 sp3 杂化;分子中碳氧双键中存在一个 键,其余共价键均为 键,所以分子中 键与 键的个数比为 9

27、:1;甘氨酸熔沸点较低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数相同时,甘氨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比丙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或甘氨酸中氨基的存在也会使分子间产生氢键);(3)形成配合离子后,配位键与NH3 中 NH 键之间的排斥力小于原孤对电子与NH3 中 NH键之间的排斥力,故配合离子中NH3 的 NH 键间的键角变大;(4)根据均摊法,该晶胞中Li 原子个数为 8,其分子式为Li2NH,则晶胞中 NH 原子团的个数78+154-10为4,则晶胞的质量为m=NAg,晶胞参数为 d pm=d 10 cm,所以晶胞的体积3-30378+154g1.16 1032V=d 10 cm ,则密度mNA,解得 NA =d

28、3。=d3-30cm3V10【点睛】含有 OH、 NH2 等基团的物质容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甲烷和氨气均为sp3 杂化,但由于键对 键的排斥力小于孤电子对键的排斥力,所以甲烷分子中键角比氨气分子中键角大。6现有短周期元素性质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其中x 的值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若 x 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x 值相对较大的元素在所形成的分子中化合价为负。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元素编号元素性质x3.442.550.983.162.193.980.933.041.91常见化最高价+4+1+1+4合价最低价-2-1-3-1-3( 1)根据

29、以上条件,推断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 _。( 2)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固体属于 _晶体,空间构型 _。(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原子相互结合成的化合物电子式: : _, 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 的化合物: _。(4)写出 与 所形成仅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和 与 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答案】Li Cl P 分子直线形Na2O 2HH2O=2Na 【解析】【分析】【详解】最低价为 2,是 O 或者 S。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则只有H 满足,最外层电子数是1,电子层数也是1。和的最高价均为4,同为 A 族,的非金属性比强,则为C,为 Si;和的最高价均为1,同为 A

30、族,的金属性强,则为Na,为Li。和的最低价均为1,为A 族,非金属性强,则为F,为Cl,和最低价均为3,为 A 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则为N,为P。如果是 S,则的非金属性比 Cl 低,但是的非金属性比Cl 高,则为 O。【点睛】根据上述的分析,为O,为 C,为 Li,为 Cl,为 P,为 F,为 Na,为 N,为 Si,为 H。(1)根据分析,分别为Li、Cl、 P;(2)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O2,形成的晶体由CO2 分子构成,属于分子晶体; CO2价层电子对数为 2+ 4-22 =2 ,没有孤对电子对,则CO2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2;(3)构成的物质为 NaOH,由 Na和 OH 构成

31、,其电子式为形成 1 :1 的化合物为 H2O2,其电子式为;(4)和形成仅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Na O,和形成的化合物为HCl,其离子方程式2为 Na2O2H=2Na H2O。7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化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稀土界的袁隆平。稀土元素包括钪、钇和镧系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基态二价钪离子(Sc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_,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_。(2)在用重量法测定镧系元素和使镧系元素分离时,总是使之先转换成草酸盐,然后经过灼烧而得其氧化物,如 2LnCl3+3H2C2O4+nH2O=Ln2(C2O4)3?nH2O+6HCl。H2C2O4 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

32、类型为_; 1 mol H2C2O4 分子中含键和 键的数目之比为 _。H2O 的 VSEPR模型为 _;写出与 H2O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的化学式_。HCI 和 H2O 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水合氢离子盐晶体,如HCl?2HO,HCl?2HO 中含有5 2+,结构为,在该离子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H Oa.配位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离子键 e.金属键 f 氢键 g.范德华力 h. 键 i.键(3)表中列出了核电荷数为21 25 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元素名称钪钛钒铬锰元素符号ScTiVCrMn核电荷数2122232425最高正价+3+4+5+6+7对比上述五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

33、布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你发现的规律是_(4)PrO2 (二氧化镨 )的晶胞结构与CaF2 相似,晶胞中Pr(镨 )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假设相距最近的 Pr 原子与 O 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 pm ,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_g?cm-3A表示阿伏(用 N加德罗常数的值,不必计算出结果)。【答案】 1s22s22p63s23p63d110 sp2 杂化7:2 四面体形NH2-abfi 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s 电子和次高能层d 电子数目之和4141+1623 4a3NA10-103【解析】【分析】(1)Sc(钪 ) 为 21 号元素, 1s22s 22p63s23p63

34、d14s2,据此写出基态Sc2+核外电子排布式; s、p、 d 能级分别含有1、 3、 5 个轨道,基态Sc2+的核外电子 3d 轨道只占了一个轨道,据此计算 Sc2+占据的轨道数;(2)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进行分析;根据共价键的类型结合该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 H2O的分子空间构型;等电子体是原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物质,据此写出与之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据此分析该粒子存在的作用力;HCl?2H O中含有 H O ,结构为252(3) 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写出Sc、 Ti 、V、 Cr、 Mn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d14s2、3d24s2、3d3 4s2、 3d54s1、 3d54s2,则有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 s 电子和次高能层d 电子数目之和;(4) 根据均摊法进行计算该晶胞中所含粒子的数目,根据密度= m 进行计算。V【详解】(1)S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