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战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1)一、铁及其化合物1 下列各物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为常见金属单质,丙为黄绿色的单质气体,乙、丁是常见无色气态非金属单质,其它均为化合物,C 常温下为一种液体,B、 D 分别为黑色粉末和黑色晶体,G 为淡黄色固体,J 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I 为红褐色固体,F 为棕黄色溶液。是实验室制取丁的反应之一。各物质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部分生成物未列出):(1)物质 I 的化学式为 _; F 中阴离子是 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_ ;(3)B 与 K 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丙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5)若E 与 G 以物质的量比为1:1 投入足量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生成1mol气体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MnO 2+Mn2+Cl2 +2HO 3Fe +【答案】 Fe(OH)3 Cl 2H2O22H2O+O2 MnO 2+4H +2Cl高温4H O(g)Fe O +4H 4FeCl +4Na O+ 6H O = 4Fe(OH) +8NaCl + O6N2342222232A【解析】【分析】丙为黄绿色单质气体,所以丙为Cl2, B 与 K 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丙的反应,且B 为黑色粉末,则 B 为 MnO 2,K 为 HCl;是实验室制取丁的反应之一,则该反应为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
3、用下制取氧气的反应,所以C 为 H2 O,丁为氧气; G 为淡黄色固体,且可以生成氧气,则 G 应为 Na22NaCl, I 为红褐色固体应为O ,则 J 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应为33+, E与氯气反应可生成F,则 F 为 FeCl32Fe(OH) ;F 为棕黄色溶液,应含Fe, E 为 FeCl ;氯化铁可以与单质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甲为铁单质,Fe 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所以乙为氢气,D 为 Fe3O4。【详解】3-;(1)根据分析可知物质 I 为 Fe(OH) ; F 中阴离子为 Cl(2)反应为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方程式为MnO 22H
4、O2H O+O ;2222(3)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方程式为:MnO 2+4H+2ClMn2+22+Cl +2H O;(4)反应为 Fe 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的反应,方程式为:3Fe高温+4H ;+ 4H O(g)Fe O2342(5)E 为 FeCl2, G 为 Na2O2,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被还原时-1 价的氧被还原成 -2 价,二者1: 1 反应,说明氧化产物不止有Fe3+,再联系过氧化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可知产物中应还有氧气,Na2O2 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E 与 G 以物质的量比为1:1 投入足量水中,反应
5、方程式为4FeCl22 223 +8NaCl +4Na O+ 6H O = 4Fe(OH)O2 。【点睛】解决此类题目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特征作为突破口进行推断,例如本题中“丙为黄绿色单质气体 ”,则丙为 Cl2, “F为棕黄色溶液 ”,则其溶液中应含有Fe3+,学生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一些有特殊性质的物质。2 某科研小组用镍触媒废料(主要成分为Ni-Al合金,混有少量Fe、 Cu、 Zn 及有机物)制备 NiO 并回收金属资源的流程如下所示:已知:相关数据如表1 和表 2 所示表 1 部分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25)物质K物质KspspFe(OH)34.0 10 -38CuS6.3 1
6、0 -34Fe(OH)21.8 10 -16ZnS1.6 10 -24Al(OH) 31.0 10 -33NiS3.2 10 -18Ni(OH) 22.0 10 -15表 2 原料价格表物质价格 / (元 ?吨 -1)漂液(含25.2%NaClO)450双氧水(含 30%H2O2)2400烧碱(含 98%NaOH)2100纯碱(含99.5%Na2CO3)6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的目的是 _ 。( 2)“试剂 a”的名称为 _;选择该试剂的理由是 _。( 3)“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4)欲使溶液中Fe3+和 A13+的浓度均小于等于1.0 10 -6 mol ?L -1
7、 ,需“调节pH”至少为_。(5)“试剂b”应选择 _ ,“加水煮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6)氢镍电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二次电池,放电时,该电池的总反应为NiOOH+MH=Ni(OH)2+M,当导线中流过2 mol 电子时,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_g。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_ 。【答案】除去废料中的有机物;使部分金属单质转化为氧化物漂液节约成本,不影响后续操作2Fe2+ClO- +2H+=2 Fe3+Cl - +H2O5Na2CO3NiCO3+H2ONi(OH)2+CO22-22Ni(OH) +OH-e =NiOOH +HO【解析】【分析】铁触媒废料焙烧,可以将部分金属单质转化为金属氧化物以
8、及使有机物燃烧而除去,焙烧后固体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再将Fe2+氧化成 Fe3+,氧化剂选择漂液(因为漂液价格低廉,且不影响后续实验)。然后调节pH 使 Fe3+、 Al3+一起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滤液 1 中还有 Zn2+、 Cu2+以及 Ni2+,加入 NiS,可以除去 Zn2+、 Cu2+。滤液 2 中有镍离子,同样的道理,在沉淀 Ni2+的时候,选择碳酸钠,它的价格也是比较低,加入碳酸钠后得到碳酸镍;碳酸镍加水煮沸会转化成 Ni( OH) 2,最后 Ni( OH) 2 灼烧分解,就可以得到氧化镍。【详解】(1)焙烧可以使部分金属单质变成金属氧化物,并且能够使有机物燃烧并除去。所
9、以“焙烧”的目的为:除去废料中的有机物;使部分金属单质转化为氧化物;(2)应选择氧化剂使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氧化剂包括了漂液和双氧水,但是双氧水的价格更贵,所以选择漂液;选择漂液的理由就是漂液成本更低,而且生成NaCl也不影响后续操作。(3)漂液中含有NaClO,将 Fe2+氧化成 Fe3+, ClO- 被还原成Cl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ClO - +2H + =Cl - +2Fe3+ +H 2O ;( 4) Fe( OH) 3 和 Al ( OH) 3 类型相同, Fe(OH)3 的 Ksp 比 Al(OH)3 小,为了使它们完全沉淀,用 Al(OH)3 的 Ksp 进行
10、计算,-33Kw -14Ksp Al(OH) 3 =c(Al3+)c3(OH -)=10 -33,c(OH - )= 3 10 -6 =10-9, pH=-lg()=-lg(10 -9 )=5 ,10c(OH )10则 pH 至少为 5;(5)需要选择沉淀Ni2+的沉淀剂, NaOH 的价格更贵,所以选择 Na23CO ,根据题意,加入233, NiCO3 加水煮沸转化成Ni ( OH)2,加水煮沸的方程式Na CO 时,生成的滤渣2 为 NiCO为 NiCO3+H2O Ni ( OH) 2+CO2。(6)镍氢电池放电时负极的是MH ,在反应中MH 变成了 M ,失去质量为H 的质量,负极-2
11、2mol,负极质量减少2g;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化反应式为 MH-e+OH=M+HO,转移合价升高, Ni(OH)2变成 NiOOH,电极反应式为:2- -2Ni(OH) +OH -e =NiOOH +H O。【点睛】(2)中因为是工业流程,所以在选择原料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它会不会带来杂质,还需考虑经济成本,比如在此题中都选择了经济成本较低的原料。(4)计算 pH 的时候,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都可以计算,但是要完全沉淀,选择pH 较大的那个。3 某铁的化合物A 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已知 B 为黄绿色气体单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 A 的化学式 _。(2)向 C的溶液中滴加适量KSCN溶液
12、,无明显现象 ,再滴加几滴B 的水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过程_、_。( 3)若 D 为金属 ,则 D 的化学式 _ (写出 2 种 )。【答案】 FeC12+3+-3+-Fe、 Cu、Zn 等 (任选两种 ,其他答32Fe+Cl2=2Fe +2ClFe +3SCN=Fe(SCN)3案合理也给分 )【解析】 (1) B 为 Cl2,由题可知 A 和 C 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含Fe 和 Cl 元素,且 C 可以与 Cl2 反应生成 A,则 A 为 FeCl3, C 为 FeCl2, A 的化学式为 FeCl3。(2) Fe2+与 SCN-无明显现象,加几滴氯水,Fe2+被氧化为F
13、e3+, Fe3+与 SCN-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 3),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 =2Fe3+2Cl- 、 Fe3+3SCN-=Fe(SCN)3。(3) Fe3+转化为 Fe2+,加入活泼的金属如Fe、Zn 或不活泼金属如Cu,均可将 Fe3+还原为Fe2+。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出A 和 C 均是铁的氯化物,铁元素化合价可以变化,C 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A,说明 A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高于C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故A 是 FeCl3, C是 FeCl2。4 已知 A、 B、 C、 D 分别是 AlCl3、 BaCl2、 FeSO4、 NaOH 四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它们的水溶
14、液之间的一些反应现象如下: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C+D白色沉淀,继续加 D 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消失。(1)则各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式为:A_、 B_、 C_、 D_。(2)现象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 3)现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答案】 BaCl243NaOH;42244 Fe( OH)2FeSOAlClFeSO +2NaOH Fe( OH) + Na SO+O2233 +3OH-Al OH 3Al OH 3+OH-AlO2-+2H2+2H O4Fe OHAl( )( )O( )【解析
15、】【分析】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应,则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SO4, 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是Fe OH2的转化为Fe OH3A( )() ,故为 BaCl2,B 为 FeSO4, D 为 NaOH,则 C 为 AlCl3 ,氯化铝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Al( OH) 3, Al( OH) 3 能溶解在 NaOH 溶液中,符合中现象。【详解】( 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 B、 C、 D 依次为 BaCl2、 FeSO4 、AlCl3、 NaOH;( 2) 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时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
16、方程式为: FeSO4+2244Fe( OH)22232NaOHFe( OH) + Na SO,+O +2H O 4Fe( OH) ;33+3OH-Al OH 3-() 现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Al OH 3 OHAlO2( ) ,( ) +2H2 O。【点睛】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关键是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根据现象进行判断,其中“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为解题突破口,这里发生了 Fe( OH) 2 沉淀的生成及转化为 Fe( OH) 3 的过程,另外灵活利用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即可解题。5A、 B、 C、 D 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17、图所示。(1)若 A 为强碱, C、 D 常被用做食用“碱 ”。 C 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若 A 为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B 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检验D 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试剂为 _, D 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若 A 为非金属单质, D 是空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D 还可以转化为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23+2+2点燃【答案】 CO3 232MgO + CO + H O = 2HCOKSCN溶液2Fe+ Fe = 3Fe2Mg + COC【解析】【分析】(1)若 A 为强碱, C、 D 常被用做食用“碱 ”,应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根据反应流程可知,A为氢氧化钠,与
18、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 为碳酸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D 为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若 A 为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B 是某强酸的稀溶液,根据流程可推知A 为铁, B 为硝酸,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 为硝酸亚铁,少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D 为硝酸铁,硝酸亚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与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3)若 A 为非金属单质, D 是空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CO2。根据流程可知A 为碳,碳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C 为 CO,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D 为 CO2,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 , CO 与 C在高温条
19、件下反应生成CO。22【详解】(1)若 A 为强碱, C、 D 常被用做食用 “碱 ”,应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根据反应流程可知,A为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 为碳酸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D 为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 C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3 + CO2 + H2O = 2HCO3 ;(2)若 A 为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单质,B 是某强酸的稀溶液,根据流程可推知A 为铁, B 为硝酸,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 为硝酸亚铁,少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D 为硝酸铁,硝酸亚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与铁反应生成硝
20、酸亚铁,则检验D 溶液中金属阳离子 Fe3+的试剂为 KSCN溶液, D 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 Fe = 3Fe2+;(3)若 A 为非金属单质, D 是空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CO2。根据流程可知A 为碳,碳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C 为 CO,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D 为 CO2,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 CO2 与 C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D 还可以转化为 A,是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点燃氧化镁和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 CO22MgO + C。6 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Al3+、 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
21、化钙(CaCl22H2O)的主要流程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除杂操作是加入物质A 来调节溶液的 pH,以除去溶液中的Al3+、 Fe3+,根据下表所给信息,此时控制溶液的pH 范围是 _,加入的物质A 是 _(写化学式)。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 pH沉淀开始溶解时的 pHAl(OH)33.35.27.8Fe(OH)31.54.1(2)检验 Fe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_ 。(3)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其目的是_ 。(4)测定制得的样品的纯度,可采用如下方案:a称取0.750 g 样品,溶解,在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
22、 0.050 mol/L AgNO 3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 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 mL。上述测定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容量瓶、锥形瓶,还有_ 。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 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配制和滴定操作均无误,但最终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 的质量分数偏高,写出可能导致该结果的一种情况_ 。【答案】 5.2pH 7.8 Ca(OH)23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若或 CaO或 CaCO不出现血红色,表明Fe(OH)3沉淀完全22将溶液中的少量 Ca(OH)转化为 CaCl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滴定管99.9% 蒸发结晶过
23、程中,温度过高,使CaCl22H2O 失去部分结晶水【解析】【分析】工业碳酸钙加过量盐酸进行溶解,得到Ca2+、 Al3+、 Fe3+,加入物质 A 来调节溶液的 pH,以除去溶液中的 Al3+、 Fe3+,根据沉淀对应的pH 表,需要把二者沉淀完全,pH 最小为 5.2,但是当 pH 大于等于7.8,氢氧化铝开始溶解,故调节pH 范围是5.2 pH 7.8;加入的 A能调节 pH,但是不能引入新杂质,则可以选用Ca(OH)2 或 CaO 或 CaCO3;过滤后滤液进行盐酸酸化,在 160 蒸发结晶,得产品CaCl22H2O。【详解】(1)根据分析,加入物质A 来调节溶液的 pH,此时控制溶液
24、的pH 范围是 5.2 pH7.8;加入的物质 A 是 Ca(OH)2或 CaO或 CaCO3(填一种即可);(2)检验 Fe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表明 Fe(OH)3 沉淀完全;(3)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其目的是将溶液中的少量Ca(OH)2 转化为 CaCl2 ,防止产物中混有 Ca(OH)2 杂质;(4) 测定样品的纯度过程中, a 为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b、 c 为滴定过程,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锥形瓶、滴定管;故上述测定过程中,需要用
25、到的玻璃仪器除了容量瓶、锥形瓶,还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滴定管; 使用 AgNO3溶液滴定样品的22CaCl 2H O, n( Ag+) =0.050 mol/L 20.39 10-3L=1.0195 10-3 mol,则 25mL 中含 n (Cl- ) =1.019510-3mol, 250 mL 中含 n (Cl-) =1.019510-2mol,含 n( CaCl22H2O) =5.0975 10-3mol , m( CaCl2 2H2 O) =5.0975 10-3mol 147g mol -1=0.7493g,样品 CaCl2 2H2O 的质量分数0.749 g100%=99.
26、9%; 蒸发结晶过程中,温度过高,使22H2O 失去部分结晶= 0.750gCaCl水,而计算的时候仍按照没有失去结晶水的化合物质量计算,故最终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 的质量分数偏高。【点睛】化工流程中把握常见的金属离子的除杂方式;注意调节 pH 的范围,以及试剂的选用,不引入新杂质用可以与氢离子发生反应,一般选用制备物质的阳离子对应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7 镉(CdCdO及少量ZnOCuO)可用于制作某些发光电子组件。一种以镉废渣(含、MnO 、 FeO 杂质)为原料制备镉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滤渣 1”的主要成分为 Cu( OH) 2 和 _(填化学式)。( 2
27、) “氧化 ”时 KMnO4 的还原产物是 MnO 2,该步骤中除铁、除锰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 _。n Zn 的实际用量(3) “置换 ”中镉置换率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n 的理论用量n Zn 的理论用量以溶液中Cd2+的量为依据。n Zn的实际用量实际生产中比值最佳为1.3,不宜超过该比值的原因是_。n Zn的理论用量若需置换出112kgCd,且使镉置换率达到98%,实际加入的Zn 应为 _kg。( 4) “置换 ”后滤液溶质主要成分是 _(填化学式)。( 5) “熔炼 ”时,将海绵镉(含 Cd 和 Zn)与 NaOH 混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当反应釜内无明显气泡产生时停止加
28、热,利用Cd 与 Na ZnO 的 _不同,将 Cd22从反应釜下口放出,以达到分离的目的。【答案】 CaSO42+4-223+2+4-3Fe +MnO+7H O=MnO +3 Fe(OH) +5H3Mn+2MnO22+锌粉用量过多会增加成本;海绵镉的纯度降低;熔炼中NaOH 的用+2H O=5MnO +4H量过多增加成本86.2ZnSO4Zn+2NaOH222Na ZnO +H 密度【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图,镉废渣(含 CdO 及少量 ZnO、 CuO、 MnO、 FeO 杂质 ),破碎后加入稀硫酸溶解,溶液中含有多种硫酸盐,加入石灰乳调节pH=5,沉淀除去Cu(OH)2 和硫酸钙,在滤液
29、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形成氢氧化铁沉淀,将Mn 2+氧化生成二氧化锰沉淀;在滤液中再加入锌置换出Cd,得到海绵镉,海绵镉用氢氧化钠溶解其中过量的锌,得到镉和 Na2ZnO2,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硫酸钙微溶于水, “滤渣 1”的主要成分为Cu(OH) 和 CaSO,故答案为: CaSO;244(2) 氧“化 ”时 KMnO4 的还原产物是 MnO2,该步骤中除铁、除锰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3Fe2+MnO 4-+7H2 O=MnO2 +3 Fe(OH)3 +5H+, 3Mn 2+2MnO 4-+2H2O=5MnO 2 +4H+,故答案为: 3Fe2+MnO 4-+7H2O
30、=MnO 2 +3 Fe(OH)3 +5H+;3Mn 2+2MnO 4-+2H2O=5MnO 2 +4H+;n Zn 的实际用量(3)实际生产中比值最佳为1.3,如果超过该比值,锌粉用量过多会n Zn 的理论用量增加成本;生成的海绵镉的纯度会降低;熔炼中NaOH 的用量过多,也会增加成本,故答案为:锌粉用量过多会增加成本;海绵镉的纯度降低;熔炼中NaOH 的用量过多增加成本;2+2+,若需置换出 112kgCd,且使镉置换率达到 98%,实锌置换镉的反应为 Cd+Zn=Cd+Zn112kg际加入的 Zn 的质量为98% 65kg/kmol 1.3=86.,2kg故答案为: 86.2;112kg
31、 / kmol(4)根据流程图, “氧化 ”后的溶液中主要含有Cd2+和 Zn2+,因此加入锌 “置换 ”后滤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ZnSO44,故答案为:ZnSO ;(5) 熔“炼 ”时,将海绵镉 (含 Cd 和 Zn)与 NaOH 混合反应,锌被NaOH 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2NaOHNa222Cd 液体与ZnO +H 。当反应釜内无明显气泡产生时停止加热,Na2ZnO2 的密度不同,将Cd 从反应釜下口放出,以达到分离的目的,故答案为:Zn+2NaOHNa2ZnO2+H2;密度。【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3)的计算,要注意镉置换率达到98%,同时n Zn的实际用量=1.3。
32、n Zn的理论用量8 三氯化铁在印刷、医药、颜料、污水处理以及有机合成催化剂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工业上常以废铁屑(含有 SiO22 32 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氯化铁。其生产流程如、 Al O 、 MgO、 Fe O图:已知:氢氧化物的Ksp 如下表:氢氧化物Fe(OH)3Fe(OH)2Al(OH)3Mg(OH)2sp-36-14-33-11K1.0 101.6 102.0 101.2 10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 X 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选填序号)A NaCl BFeCl3C H2O2D H2SO4(2)滤液加入 NaOH 固体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忽略加入 NaOH 固体以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已知滤液中c(Fe3+-1, c(Al3+-1, c(Mg2+-)为 1.0 mol L)为 0.03 mol L)为 0.01 mol L13+3+-5-1, Al3+是否已经开始沉淀 _(填 “是 ”或,当 Fe 恰好沉淀完全时 c(Fe)=1 10molL“否 ”)。(3)写出滤渣 1 加 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4)生产流程中最后 “从 FeCl3 溶液得到无水FeCl3 固体 ”的操作分为两步:第一步,先冷却结晶得到 FeCl3 6H2O 晶体;第二步,制无水FeCl3 固体。第二步的正确操作是 _。( 5) FeCl3 具有净水作用,但易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