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元素周期律附详细答案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元素周期表是打开物质世界奧秘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1869 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发表了元素周期表。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填元素符号,下同 )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2)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3)h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写出 h 单质的一种用途 :_。(4)b、 d、 f 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 )。(5)a、 g、 j 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填化学式 ),写出其溶液与g 的氧化
2、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答案】 Ar F HNO3制光电池2 3-2-2MgCO KOH AlO+2OH =2AlO+H O【解析】【分析】由元素周期表可知,a 为 Li、 b 为 C、 c 为 N、 d 为 O、 e 为 F、f 为 Mg 、 g 为 Al、 h 为 Si、 i为 Ar、 j 为 K。【详解】(1) 0 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稳定,故上述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r; F 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2) c 为 N,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3) h 为 Si,核电荷数为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是14, Si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Si 单质的一种用途是可以制光电
3、池;( 4) b 为 C、d 为 O、 f 为 Mg,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b、 d、 f 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MgCO;(5) a 为 Li、 g 为 Al、 j 为 K, K 的金属性最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a、 g、j 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KOH; g 的氧化物为Al2O3, Al2O3 与K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 O3 +2OH-=2AlO2- +H2O 。2 下表列出了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族周期 A01 AA A AA A23回答下列问题:(1)、按原子个数比1:1 组成
4、的分子的电子式为_元素组成的一种无毒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由、两种(2)这 10 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下同),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_ ,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和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_ 。(4)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易于制备的是_(填化学式 )(5)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_ 。(6)元素 、两两之间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化合物,写出一种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_ ;写出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_。【答案】O=C=ONeO2Na+2H242HC
5、lOO=2NaOH+H +Na2CO3=CO2 +2NaClO4 +H2OH2SAl(OH) 3 +OH- = AlO2- +2 H2 OH2O( 或 H2 O2)Na2O( 或Na2O2 或 NaH)【解析】【分析】从表中元素所在的位置,可推出为氢(H),为碳 (C),为磷 (P),为氧 (O),为钠(Na),为镁 (Mg),为铝 (Al),为硫 (S),为氯 (Cl),为氖 (Ne)。【详解】(1)、为 H 和 O,二者按原子个数比1:1 组成分子 H O ,电子式为;、两22种元素为 C 和 O,二者组成的一种无毒化合物为CO2,结构式为 O=C=O,答案为:; O=C=O;(2)这 1
6、0 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Ne;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 O;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是Na,它的单质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 H2,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答案为: Ne; O; 2Na+2H2O=2NaOH+H2 ;(3)和分别为 C 和 Cl,比较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利用HClO4 与碳酸钠反应,方程式为: 2HC1O4 +Na2CO3=CO2 +2NaC1O4 +H2O,答案为: 2HC1O4+Na2CO3=CO2 +2NaC1O4 +H2O;(4)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PH3,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H2S,非金属性: S 大于 P,易于制备的
7、是 H2S,答案为: H2S;(5)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与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Al(OH)3 反应,生成 NaAlO2和 H2O,其离子方程式为A1(OH)-+2 H2O,答案3 +OH = A1O2为: A1(OH) 3 +OH- = A1O2- +2 H2 O;(6)元素 、分别为H、 O、 Na,两两之间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可能为水或双氧水,化学式为 H2O(或 H2O2);离子化合物可能为氧化钠、过氧化钠、氢化钠,化学式为Na2O(或 Na2O2 或 NaH),答案为: H2O(或 H2O2); Na2O(或 Na2O2 或 NaH)。【点睛】比较氧与氯
8、的得电子能力,如果利用周期表中元素所在位置,无法比较;可以利用同一化学式,比如 HClO,从化合价可以解决问题。3 .某化合物A 由两种元素组成,可以发生如下的转化。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B 的密度是氢气的8 倍。请回答:( 1)组成 A 的元素有 _, A 的化学式是 _(2)请写出 A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 A 可用于金属的冶炼,请写出A 与 Fe2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写出硬质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有同学认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产物中含有乙酸,请设计实验检验产物成分:_。【答案】 Al、 CAl4C3Al4C3
9、+4NaOH+4H2O=3CH4 +4NaAlO2Al C +4Fe O =2Al2O +8Fe+3COCH CH OH+CuO=CHCHO+Cu+H O 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4323323232入两份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标为A、 B,对 B 进行加热,若A 沉淀溶解, B 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既有乙酸也有乙醛;若A 沉淀溶解, B 无砖红色沉淀,则只有乙酸;若A 沉淀不溶解, B 出现砖红色沉淀,则只有乙醛【解析】【分析】.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B 的密度是氢气的8 倍,则气体B 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应为CH4 气体,则A 中含有C 元素,同时A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A 中含有Al
10、元素, A 为Al4 C3, C 为 NaAlO2 ,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得到D 为氢氧化铝固体,进一步灼烧得到 E 为氧化铝,据此分析解答;.(1)乙醇被 CuO 氧化,反应生成乙醛、铜单质和水;(2)根据乙酸和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现象的不同分析比较。【详解】. (1)由以上分析知,组成 A 的元素有 Al、 C, A 的化学式是 Al4C3,故答案为: Al、 C; Al4 C3;(2)Al4C3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CH4 和 4NaAlO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4 C3+4NaOH+4H2O=3CH4 +4NaAlO2;(3)Al4C3 可用于金属
11、的冶炼,其与Fe2O3 反应生成Al2O3、 Fe 和 CO2 ,故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l4C3+4Fe2O3=2Al2O3+8Fe+3CO2;.(1)乙醇被 CuO 氧化,反应生成乙醛、铜单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 OH+CuO=CH3CHO+Cu+H2O;(2)根据乙酸和乙醛性质的区别,可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两份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标为 A、 B,对 B 进行加热,若A 沉淀溶解, B 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既有乙酸也有乙醛;若A沉淀溶解,B 无砖红色沉淀,则只有乙酸;若A 沉淀不溶解,B 出现砖红色沉淀,则只有乙醛。4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8 种元素在
12、周期表中的位置。(1)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的分子中,可由A、 D 形成的是 _。c 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元取代物有_种, d 分子的结构简式 _。(2) Na 在 F 单质中燃烧产物的电子式为_。该燃烧产物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写化学式 )。(3) A 与 D 组成的化合物中,质量相同,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4)关于( 1)中 d 分子有下列问题:d 分子中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个。若用 C4H9 取代 d 上的一个H 原子,得到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种。【答案】 acd 1Na+:O:O:2-Na+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KOH4
13、CH 13 16【解析】【分析】A 为 H、 D 为 C、 F 为 O、 G 为 Mg 、Q 为 Al、 M 为 S、R 为 Cl、 N 为 K;(1)由 A、 D 形成的是烃,据此选择; c 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元取代物为二氯甲烷,按空间构型判断种类, d 为甲苯,据此写分子的结构简式;(2)Na 在 F 单质中燃烧产物为过氧化钠,据此写电子式并判断化学键的类型;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3)A 与 D 组成的化合物为烃,质量相同,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氢质量分数最大的那个;(4) d 分子为甲苯, C4H9 有 4 种,据此回答;【详解】(
14、1)由 A、 D 形成的是烃,据此选择答案为: acd;acd;c 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元取代物为二氯甲烷,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答案为: 1;d 为甲苯,其结构简式为;(2)Na 在 F 单质中燃烧产物为过氧化钠,其电子式为Na + :O:O:2- Na + ,所含化学键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K,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为 KOH;答案为: Na + :O:O: 2- Na +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KOH;(3)A 与 D 组成的化合物为烃,等质量的甲烷、乙烯和甲苯中,氢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甲
15、烷;答案为:甲烷;(4) d 分子为甲苯,甲苯分子中有一个甲基,甲基是四面体结构,最多13 个原子共面;答案为: 13;甲苯苯环上一个 H 被 C4 94 9和甲基可以处以邻位、间位和对位,49H取代时, C HC H有 4 种,可得 12 种同分异构体,当甲苯的甲基上有一个H 被 C4H9 替代,又可得到可得4种同分异构体,故一共16 种;答案为: 16。5 比较下列性质(用“ ”、 “=、”“ ”填空)半径 P _F酸性 H3PO4 _ H2SO4碱性 Mg ( OH) 2 _Al(OH)3稳定性H2S _ H2O还原性 H2S _ HCl氧化性Cl2 _Br2 【答案】 【解析】【分析】
16、根据不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分析;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分析;根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分析;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越强分析;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分析;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分析。【详解】P 和 F 分别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 P 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F 原子核外有 2 个电子层,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故答案为:;P 和 S 位于同一周期, S的非金属性大于 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
17、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答案为:;Mg 的金属性大于 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答案为:;O 的非金属性大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越强,故答案为:; Cl 的非金属性大于 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故答案为:;Cl 的非金属性大于 Br,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答案为:。6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列出12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族 AA A A AA A0周期一二?三四?(1)这 12 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得电子能力最强的
18、原子是_,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_。(2)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3)写出与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最稳定的分子式_。写出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较弱的化学式_ 。(4)写出?与形成的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化学式_酸性最强的化学式_。(5)写出的单质置换出的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和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用电子式表示与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 。【答案】 Ne F Br22K2 H2342H O2K 2OHHF HPO HCl HBr 2MgCO2 2H2O2MgO C OH Al(OH)3 AlO2【解析
19、】【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为H、为 Na、为 K、为 Mg、为 Ca、为 Al、为 C、为 P、为 F、为 Cl、? 为 Br、 ? 为 Ne。【详解】(1)稀有气体 Ne 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上述元素中F 的非金属性最强,得电子能力最强;已知元素中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Br 2;故答案为: Ne; F; 2K+2H O=2K +H+2OH ; Br222(2)上述元素中K 的金属性最强,失去电子能力最强,K 与水反应生成KOH和 H2,离子方;程式为 2K+2H O=2K +H +2OH22;故答案为: 2K+2H 2O=2K +H2+2OH( 3)同主族自
20、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为C、为 P、为 F 与 H 形成为氢化物分别为 CH4、3HF。为 P为 Cl,非金PH、HF,非金属性 FCP,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最稳定的分子式属性 ClP,所以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酸性:434HClO4 H3PO,故答案为: HF; H PO;(4) ? 与 H 形成为氢化物分别为 HF、HCl、 HBr,由于 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的沸点大于 HCl, HCl 和 HBr 的结构相似,但 H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间作用力弱,使HFHBr 的沸点大于 HCl; Br 原子半径大于 Cl 、
21、F,使 H-Br键的键能最小、容易断裂,所以HF、 HCl、 HBr 中酸性最强的是HBr,故答案为: HCl; HBr;(5) Mg与 CO2 反应生成 MgO和 C,化学方程式为 2Mg CO22MgO C; Na、 Al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强碱NaOH和两性氢氧化物 Al ( OH) 3,二者反应生成 NaAlO2 和H2O,离子方程式为 OH Al(OH)3 AlO2 2H2O;故答案为: 2Mg CO2 Al(OH)32 2H22MgO C; OH AlOO;6) F 与 Ca 形成离子化合物2(CaF,用电子式表示与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元
22、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侧重于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考查,学习中注意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易错点( 6),用电子式表示 CaF2 的形成过程,注意:电子是由氟失给钙,箭头的起点和终点位置易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 加在阴离子或原子团上。7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 在表中的位置,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族IA0周期1 A A AA A A23(1)表中用序号标出的10 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 。(2)、 、 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作答)。(3)、 、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用化学
23、式作答)。(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 1 组成的共价化合物M ,M 为常见液态化合物,其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请写出M 的电子式 _,M 的结构式 _ 。(5)写出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元素 、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 。(6)的金属性强于 ,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a 的单质和 的单质熔沸点不同b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比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c 最外层的电子数比 多d 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比 的缓和一些(7) 和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与 和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相比较, _沸点高(填化学式),理由是_ 。【答案】OSNaH2 3
24、343-CO HNO HClOH- O- O- H Al(OH) +OH-+3+3H2ObdH2OH2O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氢键可以极大地=AlO2 +2H2O Al(OH)3+3H =Al提高水的熔沸点【解析】【分析】由表中元素所在的位置,可以确定为氢(H),为碳 (C),为氮 (N),为氧 (O),为氟(F),为钠 (Na),为铝 (Al),为硫 (S),为氯 (Cl),为氩 (Ar)。【详解】(1)表中用序号标出的10 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有气体氩,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答案为:;(2)、分别为O、Na、 S 元素, O 的电子层数比Na、 S 少一层, Na 与 S 同周
25、期且 S在 Na 的右方,由此得出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OSNa。答案为: OSNa;(3)、分别为C、N、 Cl,碳酸为弱酸,硝酸为强酸,高氯酸为最强的含氧酸,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2CO3HNO3HClO4。答案为:H2CO3HNO3Al; Li 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a 少,但金属性LiONa AlC H (g) 7/2O (g)=2CO (g) 3H O(l)10QkJ/mol 饱和 NaHCO3溶液SiO32- CO2 H2O=H2SiO3 CO3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离子半径大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元素周期
26、律、离子半径大小比较方法、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分析。【详解】(1)由图 1 分析可得, A 为 C, B 为 N、 C 为 O、 D 为 Na、 E 为 Al 、 F 为 Si、G 为 S,因此F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 A 族; A 族;( 2)电子层越多,离子半价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 S2O 2 Na Al 3 ,故答案为: S2 O2Na Al 3;(3) 二元化合物X 是含有元素A 的18 电子分子,X 为C2 H6, 3 g X(g) 在25 101 kPa下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Q kJ 的热量,则X 燃烧热的热
27、化学方程式为C2H6(g) 7O2(g)=2CO 2(g) 3H 2O(l) H 10QkJ/mol ;2故答案为: C2H 6(g) 7H 10QkJ/mol ;O2(g)=2CO 2(g) 3H2O(l)2(4)证明元素 A 、 B、 F 的非金属性强弱,则应用A 、B 、 F 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其相应盐进行反应来验证,因此溶液a 和 b、 c 分别为 HNO 3 、饱和 NaHCO 3、Na 2SiO3溶液;故答案为:饱和NaHCO 3 溶液;溶液 b 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c 中 Na2SiO 3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32- CO2H2O=H 2SiO3 CO3
28、2- ;故答案为: SiO 32- CO2H 2O=H 2SiO3 CO32- 。9A、 B、 C、 D、 E 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元素相关信息A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B元素原子的核外 p 电子数比s 电子数少1 个C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 倍D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E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4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 A_, B_, C_, D_( 2)写出 C 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_, E2+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_,B元素能量最高的电子为_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_形(3)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
29、式,1molA与C形成的最高价化合物中键有 _个, 键有_个。(4) B、C、 D 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5)写出 C 的核外有18 个电子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 用离子符号表示_。)。【答案】碳氮氧铝第 2 周期第 VIA 族2p纺锤形(或哑铃形)2 N A2 NA N3- O2- Al3【解析】【分析】A 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则 n 2,所以 A 是碳元素; D 元素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则D 是 Al 元素; C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原子序数小于 Al,则 C 是氧元素;元素 B 原子的核外 p 电子数比 s 电子数少 1个,比铝的原子序数小,因此B 是 N;E 元素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4,则 E 的价层电子排布是 3d64s2,即为铁元素。【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各元素的名称分别为:A 为碳; B 为氮, C 为氧, D 为铝;正确答案:碳;氮; 氧; 铝。(2) C 元素为氧,核电荷数为8,位于周期表第2 周期第 VIA 族; E 为铁,核电荷数为26, Fe2+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B 为氮,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 2p3,因此能量最高的电子为2p 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纺锤形(或哑铃形)形。正确答案:第 2 周期第 VIA 族; 2p; 纺锤形(或哑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