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能与电能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化学能与电能1 某实验小组对FeCl3 分别与 Na2SO3、 NaHSO3 的反应进行探究。(甲同学的实验)装置编号试剂 X实验现象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INa2SO3 溶液( pH9)针发生偏转II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NaHSO3 溶液( pH5)针未发生偏转(1)怎样配制 FeCl溶液?3_ 。(2)甲同学探究实验I 的电极产物。取少量 Na2SO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_ ,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产生了 SO42-。该同学又设计实验探究另一电极的产物,其实验方案为_ 。(3)实验 I 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乙同学进一步探究F
2、eCl3 溶液与NaHSO3 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完成实验并记录如下:装置编号反应时间实验现象01 min产生红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III130 min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与空气接触部分的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30 min 后随后逐渐变为浅橙色(4)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原因有两种可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可能原因。 Fe3+ 3HSO- 垐 ?Fe(OH);3噲 ?33SO2 _ 。(5)查阅资料:溶液中Fe3+、 SO32-、OH 三种微粒会形成红色配合物并存在如下转化:+4垐 ?+5O 2Fe2+2-HOFe S O 2 噲 ?
3、HOFeO S O2+SO4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解释130 min 的实验现象:_ 。(实验反思)(6)分别对比 I 和 II、 II 和 III, FeCl 能否与 Na SO 或 NaHS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3233_ 有关(写出两条)。【答案】将 FeCl3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足量盐酸和23溶BaCl 溶液 取少量 FeCl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证明产生了Fe2+3SO2-2e-2-+-+H2O=SO4+2HSO3H +HSO3 =H2O+SO2 生成红色配合物的反应速率快,红色配合物生成橙色配合物的速率较慢;在O2 的作用下,橙色的HOF
4、eOSO2 浓度下降,平衡不断正向移动,最终溶液几乎无色溶液 pH 不同、23332-浓度不同(或Na233233Na SO 、 NaHSO 溶液中 SOSO与 NaHSO 不同,或 Na SO与 NaHSO 的阴离子不同)、反应物是否接触形成红色配合物(任写两条)【解析】【分析】甲同学实验:利用铁离子能够将SO32- 氧化设计原电池,则原电池中氯化铁溶液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试剂X 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实验中X 为 Na2SO3 溶液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铁离子将SO32- 氧化;实验中X 为 NaHSO3 溶液时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二者可能不反应;乙同学进一步探究Fe
5、Cl3 溶液与 NaHSO3 溶液能否发生反应:01 min 产生红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红色沉淀应为Fe(OH)3,气体应为二氧化硫,说明二者发生双水解;130 min 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结合查阅的资料可知生成了 HOFeOSO2,该物质存在平衡 HOFeOSO2?HOFeOSO2,在氧气的作用下不断正向进行,最终溶液几乎无色; 30min 后反应现象是空气接触部分的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浅橙色,反应后的亚铁离子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铁离子,过量的HSO3-电离提供SO3 2-,溶液中Fe3+、 SO32-、 OH-三种微粒会继续反
6、应形成红色配合物。【详解】(1)实验室配制 FeCl3 溶液时,为了防止铁离子水解,先将 FeCl3 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2)若有硫酸根生成,则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会有白色沉淀生成;氯化铁溶液为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3+被还原成Fe2+,铁氰化钾溶液可以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所以方案为取少量FeCl3 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证明产生了Fe2+;(3)实验 I 中试剂 X 为原电池负极,2- 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电极方程式为3SO 22e-SO332-+H2O=SO4+2HSO3 ;(4)pH=1 的氯化铁溶液中有大量的氢离子,亚
7、硫酸氢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 +HSO3-=H2O+SO2;(5)FeCl3 溶液与 NaHSO3 溶液混合反应,在1 30 min 出现现象为: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根据资料:溶液中Fe3+、 SO3 2-、 OH-三种微O粒会形成红色配合物并存在转化:HOFeOSO2?HOFeOSO22Fe2+SO42-,可知原因是:生成红色配合物的反应速率快,红色配合物生成橙色配合物的速率较慢;在氧气的作用下橙色的HOFeOSO2 浓度下降平衡HOFeOSO2?HOFeOSO2,不断正向进行,最终溶液几乎无色。(6)分别对比 和
8、、 和 , FeCl 能否与 Na SO 或 NaHS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溶液pH3233不同、 Na2 3332-浓度不同 (或 Na233不同,或23与SO 、 NaHSO溶液中 SOSO与 NaHSONa SONaHSO3 的阴离子不同 )、反应物是否接触形成红色配合物有关。【点睛】第 3 题写电极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 pH=9 的溶液是由于 SO32-水解, OH-来自于水的电离,电极方程式不能写成 SO32-2e-+2OH-=SO42-+H2O。2 亚硝酰氯NOCl 可用于合成清洁剂等。它可用Cl2 与 NO 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它的熔点为-64.5,沸点为 -5.5,常温下是黄色的有
9、毒气体,遇水易水解。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过量铁屑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制备NO 的离子方程式为:(2)制备 NOCl 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连接顺序为:a 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_ 。( 按气流自左装置 A 和 B 作用是干燥NO 和 Cl2, _ 。装置 D 的作用是 _ 。装置 E 中 NOCl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工业生产过程中NO 尾气处理方法有多种,其中间接电化学法,其原理如图所示:该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答案】3Fe+8H+2NO3=3Fe2+2NO +4H2Oe f c bd或f e c bd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防止 E 中水蒸气进入F,引起
10、NOCl 的水解 NOCl+2NaOH=NaCl+NaNO+H2O+= S2O42+ 2H2O2HSO3+2e +2H【解析】【分析】(1)过量铁屑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2)将氯气和NO 干燥后在装置F 中发生反应,在冰盐中冷凝收集NOCl,氯气、 NO 以及NOCl 均不能排放到空气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注意NOCl遇水易水解。(3)由间接电化学法示意图可知,阴极上HSO3放电生成S2O4 2, S2O42 在吸收塔中将NO 还原为 N2。【详解】(1)过量铁屑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32+23Fe+8H +2NO=3Fe
11、+2NO +4H O,故答案为3Fe+8H +2NO =3Fe +2NO +4H O;(2)将氯气和 NO 干燥后在装置F 中发生反应,在冰盐中冷凝收集NOCl,氯气、 NO 以及NOCl 均不能排放到空气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Cl 遇水易水解,故在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之间需加一个干燥装置,故答案为e f (或 f e) c b d; 装置 A 和 B 作用是除干燥 NO、 Cl2 外,另一个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控制反应的发生,故答案为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 NOCl 遇水易水解,装置D 中氯化钙做干燥剂,吸收水蒸气,防止器 F 中,引起 NOCl 的水解,故答案为防止E
12、中水蒸气进入F,引起E 中水蒸气进入反应 NOCl 的水解; 装置E 的目的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NOCl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Cl、 NaNO2和 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OCl+2NaOH=NaCl+NaNO+H2O,故答案为NOCl+2NaOH=NaCl+NaNO+H2O;(3)由间接电化学法示意图可知,阴极上HSO3放电生成S2O4 2, S2O42 在吸收塔中将NO 还原为 N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3+2e+2H+= S2O42+ 2H2O,故答案为2HSO3+2e+2H+= S2 O42+ 2H2O。【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侧重考查分析问题和
13、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排列实验先后顺序的方法,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是解答关键,3( 1)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以甲烷、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_ 。将质量相等的铁棒和石墨棒分别插入CuCl2 溶液中,铁棒接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石墨棒接该电池正极,一段时间后测得铁棒比石墨棒增加了6.4 克。写出铁棒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则理论上消耗CH4 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丙为用碘化钾溶液润湿的滤纸,m、n 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丁为直流电源,x、 y 为电源的两极;G 为
14、电流计; A、 B、C、 D 四个电极均为石墨电极。若在两试管中充满H2SO4 溶液后倒立于H2SO4 溶液的水槽中,闭合K2,断开K1。丙电解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继续电解一段时间后,甲池中A、 B 极均部分被气体包围,此时断开K2 ,闭合 K1,电流计 G 指针发生偏转,则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 C 极的电极反应为_ 。-2-2 2e-O-【答案】 CH4-8e +10OH =CO3+7H2O Cu=Cu 0.56L 2I+2H2I2+H2 +2OHO2+4e-+4H+=2H2O 4OH-4e =O2 +2H2O【解析】( 1)总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
15、钾反应生成碳酸钾,所以总方程式为:CH 4 + 2O 2 + 2OH - = CO32- + 3H 2O。正极是氧气得电子:O2 +2H 2O + 4e- = 4OH -,总反应减去正极反应(将正极反应扩大2 倍,以消去氧气),得到负极反应为: CH4-8e-2-+7H2O。+10OH =CO3将质量相等的铁棒和石墨棒分别插入CuCl2 溶液中,铁棒接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石墨棒接该电池正极,则铁棒为电解的阴极,反应为:Cu2+ + 2e -= Cu ;石墨棒为电解的阳极,反应为: 2Cl-26.4 克,这 6.4g 是生成的单- 2e = Cl 。一段时间后测得铁棒比石墨棒增加了质铜 ( 0.1
16、mol ),则根据电极反应得到转移电子为0.2mol ,1 个甲烷生成碳酸根失去8 个电子,所以参加反应的甲烷为0.025mol ,即 0.56L。(2) 丙是碘化钾溶液,电解时阴阳两极分别是水电离的氢离子和碘化钾电离的碘离子反应,所以总方程式为2I-+2H2OI2+H2 +2OH-闭合 K21时,是用直流电源对甲乙丙进行串联电解。A 中得到氢气 , B 中得到氧,断开K气(因为 A 中气体的体积大约是B 的 2倍),所以 A 为电解的阴极, B 为电解的阳极,进而得到直流电源x 为正极, y 为负极 。 断开 K21,闭合 K ,电流计 G 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原电池。由题意只可能是甲中形
17、成氢气氧气燃料电池,对乙丙进行电解。所以B 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反应为氧气在酸性条件下得电子,方程式为O2+4e-+4H+=2H2O。因为 B 为正极,所以 C 为电解的阳极,注意此时c 电极表面应该有刚才断开K2,闭合1K 时,进行电解得到的单质银。所以此时c 电极的反应为 Ag e- = Ag+。4MnSO4 在工业中有重要应用,用软锰矿浆(主要成分为MnO2 和水,含有Fe2 O3、 FeO、Al2O3 和少量 PbO 等杂质 )浸出制备MnSO4 ,其过程如下:(资料)部分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离子Fe2+Fe3+Al3+Mn 2+Pb2+开始沉淀时的 pH7.62.73.88.
18、38.0完全沉淀时的 pH9.73.74.79.88.8(1)向软锰矿浆中通入SO2 生成Mn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2)加入MnO 2 的主要目的是_;(3)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用于调节pH, pH 应调至 _范围,生成的沉淀主要含有_ 和少量CaSO4。(4) 阳离子吸附剂可用于主要除去的离子是_。(5) 用惰性电极电解 MnSO4溶液,可以制得高活性MnO 2。 电解 MnSO4、 ZnSO4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可制备 MnO2 和 Zn,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_ 。【答案】 SO2 +MnO 2=MnSO4将 Fe2+氧化为 Fe3+4.7 pH8.3 Fe(
19、OH)3、 Al(OH)3Ca2+、 Pb2+Mn 2+-2e - +2H2O=MnO2 +4H+【解析】软锰矿浆 (主要成分为MnO 2 和水,含有 Fe2O3、 FeO、 Al2O3 和少量PbO 等杂质 )通入 SO2 得到浸出液 ,MnO 22Mn2+,浸出液还含有与 S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少量的 Fe2+、 Al3+等其他金属离子, 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 MnO 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成Fe3+,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杂质中含有Fe2+、 Al3+、 Ca2+、 Pb2+四种阳离子,由沉淀的 pH 范围知, Fe3+、Al3+阳离子通过调pH 值,转化为
20、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加入阳离子吸附剂,除去 Ca2+、 Pb2+,过滤,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获得MnSO4 晶体 。(1)I 中向软锰矿浆中通入SO2 生成 MnSO4, MnO2 与 SO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MnO 2=MnSO4;故答案为 SO2+MnO 2=MnSO4;(2)杂质离子中 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MnO2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成Fe3+,故答案为将 Fe2+氧化为 Fe3+;(3)杂质中含有 Fe3+、 Al3+阳离子,从图可表以看出,大于4.7 可以将 Fe3+和 Al3+除去,小于8.3 是防止 Mn 2+也沉淀,所以只要调节pH 值在 4.
21、7 8.3 间即可 , Fe3+、 Al3+转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故生成的沉淀主要为Fe(OH)334、 Al(OH) 和少量CaSO;故答案为334.7 pH 8.3; Fe(OH) 、 Al(OH) ;(4)从吸附率的图可以看出,Ca2+、 Pb2+的吸附率较高,故答案为Pb2+、Ca2+;(5)电解 MnSO 、 ZnSO和 H SO的混合溶液可制备MnO和 Zn,阳极上是发生氧化反应,44242元素化合价升高为MnSO4失电子生成24反应得到电子生成Zn,阳极电极反应MnO , ZnSO为: Mn 2+-2e-+2H2O=MnO 2 +4H+,故答案为Mn 2+-2e-+2H2
22、O=MnO2 +4H+。5 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 )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 用 a、 b 表示 ) 。(2)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式为;( 3)该电池工作时, H2 和 O2 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2Li H22LiH LiH H2OLiOH H2反应中的还原剂是,反应中的氧化剂是;(4)如果该电池是甲烷- 氧气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23、(5)如果该电池是肼(N2H4)- 氧气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答案】( 1)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由 a 到 b(2) 2H2 4e4OH 4H2O, O22H2O 4e 4OH(3) LiHO22 7H O(4) CH 8e10OH CO432(5) N H 4e 4OH N 4H O2422【解析】试题分析:( 1)氢氧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所以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子从a 电极流向 b 电极;(2)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为2H2 4e4OH 4H2
24、O;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O2 2HO 4e4OH ;( 3 ) 2Li+H 22LiH , 该 反 应 中 锂 失 电 子 发 生 氧 化 反 应 , 所 以 锂 是 还 原 剂 ;LiH+H2O=LiOH+H,该反应中 HO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所以HO是氧化剂;222( 4)甲烷 - 氧气燃料电池,通入甲烷的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CH48e2 10OH CO37H2O;(5)肼 (N2H4)- 氧气燃料电池,通入肼 (N2H4) 的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N2H4 4e4OH N2 4H2O考点:考查了原电池工作原理【名师点晴】写电极反应式要注意结合电解
25、质溶液书写,如果电解质溶液不同,虽然原料相同,电极反应式也不同,如氢氧燃料电池,当电解质为酸溶液里,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22-2O+4e +4H =2H O;当电解质为碱溶液时,负极电极反应式H -2e+2OH=2H O,正极电极反应-O2+4e-2-;可见搞清式为 O2+4e +2H2O=4OH;当电解质为熔融状态时,正极电极反应为为=2O楚电解质环境对电极反应式书写影响很大。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编号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1Al、 Mg稀盐酸偏向 Al2Al、 Cu稀盐酸偏向 Cu3Al、 C(石墨 )
26、稀盐酸偏向石墨4Al、 Mg氢氧化钠溶液偏向 Mg5Al、 Zn浓硝酸偏向 Al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 1、2 中 Al 所作的电极 (正极或负极 )是否相同 (填“是”或“否”)?_。(2)对实验3 完成下列填空:铝为 _极,电极反应式:_ ;石墨为 _极,电极反应式:_ ;电池总反应式:_ 。(3)实验 4 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理由是_ 。(4)解释实验5 中电流表指针偏向铝的原因:_ 。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_。【答案】( 1)否;( 2)负, 2Al 6e =2Al 3 ;正, 6H 6e =
27、3H2; 2Al 6HCl=2AlCl 33H2;( 3)负极,在 NaOH溶液中,活动性 Al Mg;(4) 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Zn 在浓硝酸中发生反应,被氧化,即在浓硝酸中活动性Zn另一个电极材料的活动Al , Al 是原电池的正极 . ,NO3e 2H NO2 H2O; (5)性;电解质溶液。【解析】试题分析:( 1)原电池中一般活泼金属作负极,能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电流表指针指向正极,实验1,电流表指针偏向Al ,说明 Mg作负极,铝作正极,实验2, Al 比铜活泼,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则Al 作负极,故填写“否”;(2)实验3,电流表指针偏向石墨,说明铝作负极,石墨作正极,铝和
28、盐酸的反应:2Al336H =2Al 3H ,负极上的反应式为:2Al 6e =2Al ,正极反应式为: 6H 6e22=3H;(3)虽然 Mg比铝活泼,但Mg不与 NaOH反应,但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铝作负极,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 2H2O=2AlO 3H2;2OH(4)虽然铝比锌活泼,但铝和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产生一层致密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锌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2NO 2H2O,负极Zn 4H 2NO3=Zn反应式为Zn 2e2,正极反应式为:=NO2 H2O;( 5)根据以上分=ZnNO3 2H e析,影响因素是:另一个电极材料的活动性;电解质溶液。考
29、点:考查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7 (一)下图是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简易装置。其中的铜质燃烧匙可以在试管 M 中上下移动,实验时 , 先将细铜丝一端被弯成螺旋状,先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后再迅速伸入球型干燥管中。(1)铜质燃烧匙的作用有,。(2 ) 实 验 过 程 中 , 在 试 管M中 可 观 察到 的 现 象是,。(二)原电池与电解池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装置,a 为 CuCl2溶液, X 为 Fe棒, Y 为碳棒,回答以下问题:(1)若断开 k1,闭合 k2,则装置为 _; X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_极移动 ( 填 X 或 Y)
30、;(2)若线路中通过3.01 1022 的电子,则Y 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为。【答案】(一)(1)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与锌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2)铜匙和锌粒表面都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变小或消失(二) (1) 原电池Fe2e Fe2+ Y (2)1.6g【解析】试题分析:(一)( 1)铜质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因此作用之一是的作用有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次铜与锌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2)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其次铜锌构成原电池,铜是正极,其在表明氢离子放电,所以实验过程中,在试管 M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铜匙和锌粒表面都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变小或消失。(二)( 1)若断开k1,闭合k2,则
31、装置为原电池,铁是活泼的金属,铁是负极,则X 电2+动;22(2)若线路中通过3.01 10的电子,即0.05mol 电子, Y 极是铜离子得到电子,电极反2 2e Cu,所以 Y 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为0.05mol应式为 Cu64g / mol 1.6 g 。2【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名师点晴】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8 (11 分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CuSO4溶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1)若实验中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氧气的体积 VL,B 连接直流电源的 _(填“正极”或“负极”);( 2)电解开始一段时间后,在 U 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_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3)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_(填写序号)B极的质量增重m gA极的质量增重m g(4)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_(填字母)A称量电解前电极的质量B电解后,取出电极直接烘干称重C刮下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析出的铜,并清洗、称重D在有空气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