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硫酸亚铁铵的化学式为( NH4) 2SO4?FeSO4?6H2O,商品名为莫尔盐,可由硫酸亚铁与硫酸铵反应生成。一般硫酸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形成莫尔盐后就比较稳定了。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 水)如下表:温度102030(NH4)2SO473.075.478.0FeSO47H2O20.026.532.9(NH424417.221.628.1)SO ?FeSO(一)实验室制取少量莫尔盐的流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 1中加入 10Na2 3_ ;反应中铁屑过量是为了CO 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2)步骤 3需要趁热过滤,原
2、因是_。(3)从步骤4 到莫尔盐,必须进行的操作依次是_,析出的晶体常用 _洗涤。(4)若莫尔盐的饱和溶液中有水20 克,当温度从30降至 10,最多析出莫尔盐的质量是 _(选填编号)。A 2.18gB 大于 2.18gC 小于 2.18g D 无法确定(二)称取质量为 1.96g的莫尔盐制成溶液。用未知浓度的酸性KMnO4 溶液进行滴定。( 1)已知 MnO4-被还原为 Mn 2+,试写出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判断该反应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3)假设到达滴定终点时,用去V mL 酸性 KMnO4溶液,则该酸性KMnO4 溶液的浓度为_mol/L 。【答案】除铁屑表面的油污还原
3、氧化生成的Fe3+,保证 Fe2+稳定、纯净地存在,减少产物中的 Fe3+杂质 FeSO4在温度低时溶解度较小,如果不趁热过滤就会有42FeSO7H O 析出过滤、洗涤无水酒精或冰水B2+-+3+2+5Fe +MnO 4 +8H 5Fe +Mn+4H2O 加入最后一滴KMnO4 溶液紫红色不褪,且半分钟内不褪色1/V【解析】【分析】(一)( 1)碳酸钠水解显碱性;( 2) FeSO4 在温度低时溶解度较小;( 3)浓缩结晶后需要过滤、洗涤;温度低时,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小;(4)( NH4) 2SO4FeSO4 在 30和 10的溶解度分别为:28.1g 和 17.2g;(二)( 1) MnO
4、4-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被还原为Mn2+;( 2)高锰酸钾本身有颜色,滴定亚铁离子是不需要指示剂的;( 3)根据亚铁离子和高锰酸根反应的实质,可以找到亚铁离子与高锰酸根之间的量的关系,根据原子守恒可以找到亚铁离子和酸亚铁铵之间量的关系,进而进行计算。【详解】(一)( 1)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过量的Fe 可以还原氧化生成的 Fe3+,减少产物中的Fe3+杂质,故答案为:除铁屑表面的油污;还原氧化生成的Fe3+,保证 Fe2+稳定、纯净地存在,减少产物中的 Fe3+杂质;(2)如果不趁热过滤就会有 FeSO4247H O 析出,故答案为: FeSO 在温度低时溶解度
5、较小,如果不趁热过滤就会有FeSO析出;47H2O(3)浓缩结晶后需要过滤、洗涤;硫酸亚铁铵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小;温度低时,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小,可用冰水洗涤,故答案为:过滤、洗涤;无水酒精或冰水;(4)( NH424428.1g 和 17.2g,即若溶剂为 100g)SO FeSO 在 30和 10的溶解度分别为:水,冷却析出10.9g,有水20g析出 2.18g,硫酸亚铁铵的化学式为(NH4) 2SO4FeSO46H2O含有结晶水,故析出质量大于2.18g,故答案为: B;(二)(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3+2+4H2O,故答案为:5Fe +MnO4 +8H 5Fe +Mn2+4-
6、+3+2+25Fe +MnO+8H 5Fe +Mn +4H O;(2)高锰酸钾本身有颜色,滴定亚铁离子不需要指示剂,当滴加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变成紫红色, 30s 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加入最后一滴 KMnO4 溶液紫红色不褪,且半分钟内不褪色;(3) 1.96g 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物质的量n= m =1.96 g=0.005mol ,根据原子守恒则亚M392g / mol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 ,反应 5Fe2+MnO 4 -+8H+=5Fe3+Mn 2+4H2O,则 5Fe2+ MnO 4-,所以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 ,据 c= n =0.001m
7、ol=1mol/L ,故答案为:V10 3 VLV1。V2 实验室用酸性蚀刻废液(含 Cu2+、 H+、 CuCl 42 、 Cl-等)和碱性蚀刻废液 N H 4 、32、 NH3 2Cu(NH)4H O 等制备 CuI(白色固体 )的实验流程如下 :(1)32与盐酸反应生成Cu(OH)Cl的离子方程式为步骤 中发生了多个反应 ,其中 Cu(NH)4_。(2)步骤 需控制 pH 为 12,80 下进行 ,合适的加热方式是_。(3)步骤 的具体步骤是蒸发浓缩、 _、 _。(4)步骤 在下列装置 (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中进行。装置 a 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为_。用装置 d 中的溶液洗涤制得的CuI 的目的是 _,然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答案】 Cu(NH3 )42+3H+Cl-+H2OCu(OH)Cl +4NH 4 热水浴冷却结晶过滤 (洗涤 )分液漏斗 Cu+2H244222氧化使固体SO (浓 )CuSO+SO +2H O 可防止 CuI 被空气中的 O快速干燥并溶解表面可能混有的I2【解析】【分析】由流程图可知,酸性蚀刻废液和碱性蚀刻废液混合反应得到Cu(OH)Cl 悬浊液,过滤,将Cu(OH)Cl加水、过浆后,与浓硫酸水浴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粗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洗涤得到硫酸铜晶体,硫酸铜晶体与碘、二氧
9、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碘化亚铜白色固体。【详解】(1)步骤中Cu(NH3)42+与盐酸反应生成Cu(OH)Cl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故答案为:Cu(NH2+-Cu(NH3)4+3H +Cl +H2O=Cu(OH)Cl +4NH3)4+3H +Cl+H2O=Cu(OH)Cl +4NH;(2)步骤为 Cu(OH)Cl 加水、过浆后,与浓硫酸在制pH 为 12, 80下水浴加热反应反应生成硫酸铜,故答案为:热水浴;(3)步骤为硫酸铜粗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洗涤得到硫酸铜晶体,故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 (洗涤 );(4) 装置 a 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中铜
10、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 4422SO(浓 )CuSO+SO +2H O,故答案为:分液漏斗;Cu+2H2 4422SO(浓 )CuSO+SO +2H O; 装置 d 中的溶液为二氧化硫的饱和水溶液,碘化亚铜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用二氧化硫水的饱和水溶液洗涤碘化亚铜,可以防止碘化亚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可以溶解除去碘化亚铜表面可能混有的单质碘,并能使固体快速干燥,故答案为:可防止CuI 被空气中的O2 氧化;使固体快速干燥并溶解表面可能混有的I2。3 羟氨( NH2OH)是一种还原剂,和联氨一样是一种弱碱,不稳定,室温
11、下吸收水汽迅速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羟氨的电子式 _。( 2)利用 KMnO4 标准溶液定量间接测定羟氨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溶液配制:称取5.0g 某羟氨样品,溶解在_酸中后加适量蒸馏水,将其全部转移至100mL 的 _中,加蒸馏水至 _。取 20.00mL 的羟氨酸性溶液与足量硫酸铁在煮沸条件下反应:3 N2O2NH2OH2 4Fe,生成的4Fe2 H2O 6HFe2 用 0.4000 mol L 1 的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_。请写出Fe2 与酸性 KMn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重复滴定3 次,每次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所示:计
12、算试样的纯度_%。(3)下列操作导致误差偏高的有_(填编号)。a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b 滴定管未经润洗盛装 KMnO4 溶液c 羟氨称量时,时间过长和溶解时没有及时用酸酸化d KMnO4 溶液起始读数仰视,终点正常读数【答案】硫酸容量瓶刻度线当最后一滴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5Fe2+MnO 4-+8H+ 5Fe3+Mn 2+4H2O 66 ab 【解析】【分析】(1)根据羟氨化学式写出其电子式;(2)羟氨应溶解在 H2SO4 中,因为 HCl 中的 Cl 会被 MnO4-氧化;用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当最后一滴滴入时,
13、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写出Fe2 与酸性 KMn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根据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式样纯度;(3)根据氧化还原滴定的相关操作分析实验误差。【详解】(1)根据羟氨化学式NH OH 可知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2)羟氨应溶解在24中,因为 HCl 中的Cl 会被 MnO4-氧化,将其全部转移至100mL 的H SO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故答案为:硫酸;容量瓶;刻度线;用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当最后一滴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写出Fe2 与酸性
14、 KMnO4 溶液反2+-+3+2+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Fe4+8H 5Fe+Mn2+MnO+4H O;由消耗高锰酸钾体积表可知,第一次误差过大,舍去,19.9820.02V(平均 )=20.00mL;2设滴定时 NH2OH2+的物质的量为xmol ,依据离子方程式可得关系式:5NH 2OH 2+ :2MnO 4-52xn c V =20.0010-3 0.4解得 x=0.02因总量为 100mL,所以 n(NH2OH2+) 0.02 50.1molm=n M 0.1 33g/mol3.3gw=m100% =3.3m样100%=66%5.0故答案为:当最后一滴滴入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
15、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5Fe2+MnO 4-+8H+ 5Fe3+Mn 2+4H2O;66;(3)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导致V 标准 偏大,计算结果偏高;b滴定管未经润洗盛装 KMnO4 溶液,相当于把 KMnO4 溶液稀释,滴定时消耗体积增大,计算结果偏高;c羟氨称量时,时间过长和溶解时没有及时用酸酸化会导致羟氨被氧化,导致消耗体积偏小,计算结果偏低;d KMnO4 溶液起始读数仰视,终点正常读数,导致消耗体积偏小,计算结果偏低;故答案为: ab。【点睛】注意氧化还原滴定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根据公式判断不同操作可能引起的实验误差。4 下表是某学生为探究AgCl 沉淀转化
16、为Ag 2S 沉淀的反应所做实验的记录步 骤现象 .取 5mL 0.1mol / LAgNO 3 与一定体积 0.1mol/ L NaCl 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液,混合,振荡 .向所得悬浊液中加入2.5mL 0.1mol/ L Na 2 S溶液沉淀迅速变为黑色 .将上述黑色浊液,放置在空气中,不断搅拌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 .滤出中的乳白色沉淀,加入足量HNO 3 溶液产生红棕色气体,沉淀部分溶解 .过滤得到滤液 X 和白色沉淀 Y;向 X 中滴加 Ba(NO 3) 2溶产生白色沉淀液1 为了证明沉淀变黑是AgCl 转化为 Ag 2S 的缘故,步骤I 中 NaCl 溶液的体积范围为_ 。2已
17、知:25时K spAgCl1.8 1010, K spAg 2S6 1030,此沉淀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_。3步骤V 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 ,步骤中乳白色沉淀除含有AgCl外,还含有_。4 为了进一步确认步骤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装置。 装置 A 中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导管和_ ,试剂W 为 _ 。 装置 C中的试剂为 NaCl 溶液和 Ag 2S 悬浊液的混合物,B 中试剂为 _ 。 实验表明: C 中沉淀逐渐变为乳白色,B 中没有明显变化。完成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Ag2S+_NaCl+_ + _ ? AgCl+S+ _C 中 NaCl 的作用是:
18、_ 。【答案】5mL5.4109 BaSO4 S分液漏斗过氧化氢溶液Ag 2S 悬浊液2Ag2S4NaClO22H 2 O ? 4AgCl2S4NaOH 氧气将 Ag 2S 氧化成 S 时有Ag产生, NaCl 电离的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生成AgCl 沉淀,使 c Ag减小,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右移【解析】【分析】(1)要证明沉淀变黑是 AgCl 转化为 Ag 2S 的缘故,则步骤 中必须使硝酸银电离出的银离子完全转化成 AgCl 沉淀;c2Cl(2) K;c S2(3)黑色的硫化银沉淀被氧气氧化为氯化银沉淀和硫单质;硫单质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4) 根据装置图判断仪器名称;装置A 的作
19、用是提供氧气;进一步确认步骤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装置C 中的试剂为NaCl 溶液和 Ag 2S 悬浊液的混合物,则装置B 中应该不含氯化钠溶液;装置 C 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和S 单质,反应物应该还有氧气,产物中钠离子只能以氢氧化钠形式存在,则未知的反应物为氢氧化钠,再根据H 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种未知反应物为水,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反应方程式。【详解】(1)要证明沉淀变黑是AgCl 转化为 Ag 2S 的缘故,则步骤 中必须使硝酸银电离出的银离子完全转化成 AgCl 沉淀,所以加入的NaCl 溶液的体积必须5mL ;(2)氯化银转化成硫化银的反应为:2AgCls S2aq? Ag
20、2S s 2Cl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c2 Clc2 Ag c2 ClK sp2AgCl(1.8 10 10 ) 29;Kc2 Ag c S2K sp Ag 2S6 10 305.4 10c S2(3)步骤 中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则黑色的硫化银沉淀氧化成氯化银沉淀;再根据滤出 中的乳白色沉淀,加入足量HNO 3 溶液,产生红棕色气体,沉淀部分溶解,则被氧化的只能为S 元素,故乳白色沉淀为AgCl 和 S 的混合物;其中S 被稀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则在步骤 中向 X 中滴加 Ba(NO 3 ) 2 溶液会生成 BaSO4 沉淀;(4) 根据图示可知,装置 A 中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
21、、导管和分液漏斗;乳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和 S 的混合物,装置A 的作用是提供氧气,根据圆底烧瓶中为二氧化锰可知W 为过氧化氢溶液;进一步确认步骤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装置C 中的试剂为NaCl 溶液和 Ag 2S 悬浊液的混合物,则装置B 中应该不含氯化钠溶液,即为Ag 2S 悬浊液,通过对比反应现象判断生成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装置 C 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和S 单质,反应物应该还有氧气,产物中钠离子只能以氢氧化钠形式存在,则未知的产物为氢氧化钠,再根据H 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种未知反应物为水,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反应方程式为2Ag2S4NaClO22H 2 O ?4AgCl2S4Na
22、OH ;装置 C 中氯化钠的作用为:氧气将 Ag 2S 氧化成 S 时有 Ag 产生, NaCl 电离的氯离子与溶液中银离子结合生成AgCl沉淀,使溶液中 cAg减小,从而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2Ag 2S4NaClO22H 2 O ?4AgCl2S4NaOH 向右移动。5 利用 H 2 还原铁的氧化物并确定其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Zn 粒中往往含有硫化物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可吸收少量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1 装置 Q( 启普发生器 ) 用于制备 H 2 ,还可用于 _ ( 填字母,下同 ) 。A 生石灰与浓氨水制NH 3 B过氧化钠与水制O2C 硫化铁固体与稀硝酸制H 2Sn D. 大理石与
23、稀盐酸制CO22 中依次盛装的试剂为_, KMnO 4 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A KMnO4 酸性溶液、浓HSO 4 、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 焦性没食子酸溶液、浓HSO 4 、 KMnO4 酸性溶液C KMnO4 酸性溶液、焦性没食子酸溶液、浓HSO 43 “加热管式炉 ”和“打开活塞 K”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 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_。4 反应过程中 G 管逸出的气体是_,其处理方法是_。5 结束反应时,应该 _,待装置冷却后称量并记录相应数据。6假设反应完全后瓷舟中的固体只有Fe 单质,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瓷舟的质量为30.4g ; 瓷舟和 FexOy 的总
24、质量为 42.0g; 反应前 U 形曾及内盛物的总质量为98.4g ; 反应后 U 形管及内盛物的总质成为102.0g 。由以上数据计算并确定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_。【答案】 DC 8MnO 45H 2S 14H8Mn 25SO4212H 2O打开活塞 K 检验H 2 的纯度氢气 ( 或 H 2 )在 G 管口处放置一个点燃的酒精灯先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再关闭活塞KFe3O4【解析】【分析】H2 还原 WO3 制备金属 W,装置 Q 用于制备氢气,因盐酸易挥发,则、应分别用于除去 HCl、H2 S、氧气和水,得到干燥的氢气与铁的氧化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备Fe,碱石灰用于吸收水,实验结束后应
25、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以避免Fe 被重新氧化,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A生石灰与浓氨水制NH 3 ,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堵塞导管,故A 错误;B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备O2 ,故B 错误;C硫化铁固体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生成硫化氢,故C 错误;D大理石不溶于水,可与稀盐酸制CO2 ,可用启普发生器,故D 正确。故答案为:D;2 、 、 应分别用于除去HCl、 H 2S、氧气和水,以得到干燥的氢气,KMnO 4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MnO45H2 S 14H8Mn 25SO2412H 2O ;3实验前应先通入氢气,以排出装置的空气,则应先打开
26、活塞K,为避免加热时爆炸,应先检验H 2 的纯度;4 从 G 逸出的气体为氢气,可用点燃的方法处理,方法是在G 管口处放置一个点燃的酒精灯;5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以避免Fe 被重新氧化;6 已知: 瓷舟的质量为 30.4g ; 瓷舟和 Fex Oy 的总质量为 42.0g ,则m Fex O y11.6g; 反应前 U 形曾及内盛物的总质量为98.4g ; 反应后 U 形管及内盛物的总质成为 102.0g,则生成 m H 2O3.6g ,则氧化物中m O3.6g16g / mol3.2g , n O0.2mol ;18g / molm Fe11.6g3.2g8.4g ,8.
27、4gn Fe)0.15mol ,则 n Fe :56g / moln O0.15:0.23:4 ,化学式为 Fe3O 4 。6 ( 1)已知草酸( H2 C2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CO + CO2 + H2O,下列装置中,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是_(填序号)(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铁锈样品的组成(假定铁锈中只有Fe2O3nH2O 和 Fe 两种成份),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CO 和铁锈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O 气,洗气瓶A、 B 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在点燃C 处酒精灯之前,应先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_、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20.00g
28、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6.64g, D 中浓硫酸增重1.44g,则n=_。、在本实验中,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n 偏大的是 _(填字母)a缺少装置A b缺少装置B c反应后固体是铁和少量Fe2O3nH2O【答案】NaOH 溶液浓硫酸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O 中混有空气而在加热时发生爆炸2b【解析】【详解】(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择固液反应且需要加热的装置,所以选 .( 2)为得到干燥、纯净的 CO气,应先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吸收即可;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带走水蒸气,为除去水蒸气
29、,选用浓硫酸洗气。装置中含有空气, CO中混有空气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要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由题意知,固体质量减少的量为水和氧的量,浓硫酸吸收的量为水,反应方程式为:Fe2 O3 nH2 O+3CO=Fe+3CO2+nH2O 固体质量减少量18ng(18n+48 )g1.44g20.00g-16.64g所以 18ng: 1.44g =( 18n+48) g:( 20.00g-16.64g )解得 n=2。a、缺少装置A,未除去CO2,可能影响CO 还原氧化物,固体质量差变小,导致所测n值偏小,错误; b、缺少洗气瓶B 会导致装置 E 增重的质量偏大,所以测定结果n 偏大
30、,正确; c、反应后固体是铁和少量Fe2 32n 值偏O ?nH O,固体减少的质量偏小,导致所测小,错误。7小明很喜欢化学实验课,今天要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1)实验前小明预测说:Fe2+肯定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他预测的依据是:。(2)小明欲用实验证明他的预测。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3%的 H2O2 溶液、锌粒、铜片、-120.1mol LFeCl 溶液、 KSCN溶液、新制氯水。 若小明计划在-122+的还原性,你预计可能发生0.1mol LFeCl 溶液滴入新制氯水,探究Fe的反应和现象是:_ (写离子方程式)、溶液由浅绿色变色。 实验中,小明发现现象不太明
31、显,老师分析可能是产物的含量太低,建议可以通过检验Fe2+被氧化的产物Fe3+的存在以获取证据。你认为可选滴入小明所得的混合液中,并通过溶液出现色的现象,证明小明的观点和实验方案都是正确的。 对于证明Fe2+具有氧化性,小明认为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并分别将铜片、锌粒投入FeCl2溶液中,结果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变小。由此说明三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3)小明分析 H2O2 中氧元素显 -1 价(中间价),并提出疑问:H2O2 与 FeCl2的反应时,Fe2+还作氧化剂吗? 请你为小明梳理相关问题:若Fe2+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应转化成(填微粒符号,下同),若 Fe2+在反应中表现
32、出还原性应转化成。 实际上 Fe2+的还原性较强,实验室的FeCl2 溶液常因氧化而变质。除杂的方法是:,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答案】( 1)因为 Fe2+中铁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2) Cl 22Fe2+ 2Cl 2Fe3+,棕黄(黄);KSCN 溶液, 溶液呈血红(红)色; Zn 、Fe、 Cu(或3+3+2+ZnFeCu);( 3) Fe , Fe ;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2Fe + Fe= 3Fe 。【解析】试题分析:( 1)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铁的价态一般是0、 +2、 +3,+2 价位于中间,因此F
33、e2 有还原性和氧化性;(2) 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发生 2Fe2 Cl2 =2Fe3 2Cl, Fe3显黄色或棕黄色; 检验 Fe3 用 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 Fe3 的存在; 根据利用金属性强的置换出金属性弱的,铜片无变化,说明Fe 的金属性强于铜,锌粒逐渐变小,发生Zn Fe2 =Zn2 Fe,说明 Zn 的金属性强于Fe,即金属性强弱:ZnFeCu;( 3) 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 Fe2 转变成 Fe,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Fe2 转变成 Fe3 ; 利用 Fe3 具有强氧化性,能和金属单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因此加入单质铁,发生3Fe 2Fe=3Fe2 。考
34、点: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8 三氟化氮( 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 和HNO3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若反应中生成0.2 mol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 个。(3)NF3 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但一旦NF3 在空气中泄漏,还是易于发现。你判断该气体泄漏时的现象是_。(4)一旦NF3 泄漏,可以用NaOH 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其产物除NaNO2、 NaF、 H2O外,还肯定有 _(填化学式)。【答案】 2 10.4NA泄漏时会看到白雾和红棕色气体,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NaNO3【解析】【分析】由题给信息可知,三氟化氮(NF3)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 HF、 NO 和 HNO3,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 价分别降为 +2 价,升为 +5 价,由升降法配平可得化学方程式为3NF3+5H2O=9HF+2NO+HNO3 。【详解】(1)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中三氟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即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