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 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含答案(1)一、钠及其化合物1 甲、乙、丙均为化合物,其中甲为淡黄色的固体,乙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液体,丙为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它们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已知题:D 为黄绿色气体,按要求回答下列问(1)甲物质为 _(填化学式 )。(2)乙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丙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D 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其褪色原因是_(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描述原因)。(4)D 可用于制取 “ 84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也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但漂白粉保存不当易变质,变质时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Na2 O
2、2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Cl2+H2O=HCl+HClO、HClO 有漂白性Cl2+2NaOH=NaClO+NaCl+H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a(ClO)2+H2O+CO2=CaCO3 +2HClO,2HClO2HCl+O2【解析】【分析】甲、乙、丙均为化合物,甲为淡黄色的固体,乙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液体,丙为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甲能既能与乙反应也能与丙反应,可知甲为Na2 222,则 AO ,乙为 H O,丙为 CO为 NaOH, B 为 O2, C 为 Na2CO3, D 为黄绿色气体
3、,则D 为 Cl2, D(Cl2)与 A(NaOH)反应生成NaCl、 NaClO, F 的溶液能与丙 (CO2 )反应 C 与 I,则 F 为 NaClO、E 为 NaCl、 I 为 HClO,G 与C(Na2CO3)反应得到 E(NaCl)与丙 (CO2),则 G 为 HCl,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为 Na2O2,乙为 H2O,丙为 CO2, A 为 NaOH, B 为 O2, C 为 Na2CO3 ,D 为 Cl2, E 为 NaCl, F 为 NaClO, G 为 HCl, I 为 HClO。(1)甲是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2)甲为 Na2 O2,乙为 H2O
4、,丙为 CO2, Na2O2 与 H2O 反应产生NaOH 和 O2,反应方程式为:2Na2 O2+2H2O=4NaOH+O2; Na2O2 与 CO2 反应产生Na2CO3 和 O2,反应方程式为:2HCl+O2,导致漂白粉失效,所以漂白粉要密封保存在2Na2 O2+2CO2=2Na2CO3+O2 ;(3)D 为 Cl2,氯气与水反应产生HCl 和 HClO,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产生的HClO 由于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能够将有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所以氯气能够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4)Cl2 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 Cl2 +2NaOH=NaCl+NaC
5、lO+HO,得到的溶液为 NaCl、 NaClO 的混合物,即为 “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 NaClO;氯气与石灰乳发生反应制取漂白粉,反应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 +2H2O,有效成分为Ca(ClO)2,由于酸性H2CO3 HClO,所以漂白粉在空中中露置,会发生反应:Ca(ClO)2 +H2O+CO2=CaCO3 +2HClO,产生的HClO 不稳定,光照易分解: 2HClO 冷暗处。【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 “甲为淡黄色的固体且能与无色液体反应、与无色无味气体反应 ”是推断突破口,熟练掌握钠、氯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注意二氧化
6、碳与次氯酸盐溶液反应。2A、 B、 C、 X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请针对以下三种不同情况回答:1若 A、 B、C 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该元素在C 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将A、C 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 的白色胶状沉淀。 A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向水中加入X 物质,X 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_ (填“促进 ”、 “抑制 ”或“无影响 ”) 。 A与 C 的水溶液混合后生成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 若 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 A 与 X 同周期,同时 A 在 X 中燃烧,生成 (AX 3 和 AX 5 ) 白色烟雾,常温常压下C 为白色固
7、体,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 电子结构。若A 为该元素的白色固体单质,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分子式为A 4 ,则 1molA单质中含共价键数目为_ N A, B 的电子式为_ 。 X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3 若 A、B、C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A 为淡黄色固体, B、 C 的水溶液均为碱性, A 溶于水后可与 X 反应生成 C,常温下, X 为气态酸性氧化物。 A 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_。 B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3【答案】第三周期第A 族抑制Al3AlO 26H 2O4Al OH 36Cl 2H 2 OHClHClO离子键、共价键c Hc HCO 3c OHc C
8、O32c Na【解析】【分析】A、 B、 C、 X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1)若A、 B、 C 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将A、 C 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 的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A 含有铝离子,B 为氢氧化铝,C 含有偏铝酸根,x 为氢氧化钠;A 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Al;加入X 为氢氧化钠,抑制水的电离程度;A 与C 的水溶液混合后生成B,是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2)若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 与X 同为第三周期元素,常温常压下C 为白色固体,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e-结构,同时A 在X 中燃烧,由转化关系可知,A 为磷,B 为三氯化磷,C
9、 为五氯化磷,x 为氯气;依据磷单质分子式为P4 分析共价键数,三氯化磷是共价化合物,写出电子式;X 与水反应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电解质;(3)若 A、 B、 C 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将C加到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 X 产生,则 A 为氢氧化钠, B 为碳酸钠, C 为碳酸氢钠, x 为二氧化碳; A 为氢氧化钠使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据此分析化学键类型;C 为 NaHCO3,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详解】1 若 A、 B、C 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将A、C 的水溶液混合可得B 的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 A 含有铝离子, B 为氢氧
10、化铝, C 含有偏铝酸根,x 为氢氧化钠。 A 、 B、 C 中含有的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为Al,在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A 族,向水中加入X 氢氧化钠是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抑制; A 的水溶液含有铝离子, C 水溶液含有偏铝酸根,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Al 33AlO 26H 2O 4Al(OH) 3 ;2 若 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 与 X 同为第三周期元素,常温常压下C 为白色固体, 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e 结构,由转化关系可知,A 为白磷, B 为三氯化磷,C 为五氯化磷, x 为氯气; A1molA6NAB各原子都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三氯化磷B
11、 的电子式为; X为 Cl 2 ,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H 2 OHClHClO ;3若 A、B、C 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将C 加到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X 产生,则A 为氢氧化钠,B 为碳酸钠,C 为碳酸氢钠,x 为二氧化碳; A 为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 对共用电子对,为共价键,属于A 中所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 C 为 NaHCO 3 ,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 CO32c Hc OHc HCO 3c
12、Na。【点睛】解无机推断题常见思维方法:正向思维:根据题设条件,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依题目的意思,按一定的层次结构逐步推理,从而得出结论;逆向推理:以最终产物 (或题中某一明显特征 )为起点,层层逆推,以求得结论;猜想论证:先根据题意凭直觉猜想初步得出结论然后将结论代入到题中去验证,若与题中所给条件、题意吻合,即为答案;综合分析:根据题设条件、过程产物、最终产物的特征、反应规律、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得出结论。3 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 B、C 和常见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 E、 F、 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3、( 1) ABC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用具体化学式表示)( 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3)实验室制取乙气体时,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_以除去 _。(4)向烧杯中装有的物质F 中加入物质 D,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物质 F 同价态阳离子的碳酸盐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可以得到红色固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H2饱和食盐水HCl(氯化氢)先有白【答案】 Na Al Fe 2Al+2OH +2H2O 2AlO2色沉淀 生成, , 然后立刻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3Fe2O3+CO+CO22FeCO【解析】【分析】由金属 A 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知A 为金属 Na,由
14、反应可知,D 为 NaOH ,气体甲为H 2;氢氧化钠与金属B 反应生成氢气,则B 为金属 Al ;黄绿色气体乙为Cl 2,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l , HCl溶于水得物质E 为盐酸;氢氧化钠与物质G 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是Fe(OH ) 3,故物质G 中含有Fe3+,由转化关系可知C 为Fe 金属,物质F 为FeCl2,物质G为 FeCl3。【详解】(1) A 为金属 Na, B 为金属 Al, C 为 Fe 金属,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Na Al Fe,故答案为: Na Al Fe;(2)反应为铝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5、为2Al+2OH -+2H 2 O 2AlO 2- +3H 2,故答案为: 2Al+2OH -+2H 2O 2AlO 2-+3H 2 ;( 3)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制取氯气,浓盐酸受热易挥发,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可以除去极易溶于水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HCl (氯化氢);( 4)向装有为 FeCl2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NaOH 溶液与 FeCl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亚铁沉淀不稳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白色沉淀立刻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物质 F 同价态阳离子的
16、碳酸盐为 FeCO3,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得到红色固体为Fe2O3,化学方程式为2FeCO3Fe2O3+CO +CO2 ,故答案为: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然后立刻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2FeCO3Fe2O3+CO +CO2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推断与性质,注意特殊的颜色与特殊反应是推断的突破口,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 M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已知C 可在 D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M与其他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 A是地売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将 A 的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 A 元素与溶液中 A 元素的
17、质量相等,则 A 的该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 _。( 2)若 A是 CO2气体, A 与 B 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 A 与 B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物质的量之比为_。(3)若 A是一种正盐, A 能分别与 B、F 溶液反应生成无色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 A 的化学式为 _。【答案】 2:3 或 2:7Na2CO3和 NaHCO3 1:1(NH4) 2SO3【解析】【分析】已知 C 可在 D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所以C 为氢气, D 为氯气; C 与 D 反应生成的 F 为H
18、Cl; M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为 NaCl,结合转化关系图,B 为 NaOH。(1)若 A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推断A 为金属铝,将 A 的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的反应为,3+-Al+3OH =Al(OH)3、Al(OH)3+OH=AlO2 +2H2O;(2)若A 是 CO气体, A 与 NaOH 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可能为:NaOH和 Na2CO、23Na2 CO、 NaHCO和 Na CO、 NaHCO;根据加入盐酸后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来分析解答即可。33233( 3)若 A 是一种正盐, A 能分别与 NaOH、 HCl 溶液反应生成无色且具有刺
19、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为常见的 NH3 和 SO2,据此来分析作答。【详解】已知 C 可在 D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所以C 为氢气, D 为氯气; C 与 D 反应生成的 F 为HCl; M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为 NaCl,结合转化关系图,B 为 NaOH。(1)若 A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推断A 为金属铝,将A 的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的反应为,3+-O;Al+3OH =Al(OH)3、Al(OH)3+OH = AlO2 +2H2溶液中Al元素有AlO -或者Al3+Al(OH)2两种存在形式,故当得到的沉淀物3 中 Al 元素与溶液中中 Al 元素
20、的质量相等,也分两种情况,碱过量时,即反应剩余的-nAl(OH) 3= n(AlO 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此时333+c(AlCl ): c(NaOH) = 2: 7; 当碱量不足时,nAl(OH) =n(Al ),再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此时c(AlCl3): c(NaOH) = 2: 3,故答案为2: 3 或 2:7。(2)若 A 是 CO2 气体, A 与 NaOH 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可能为:2CO、NaOH和 Na323323300.1L时,消耗盐酸没有气体Na CO、 NaHCO和 Na CO、 NaHCO;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放出 ; 0.1L0.3L ,消耗盐酸有气体放出;根据
21、两个阶段消耗的盐酸的体积比为1:2,可以推测出,原溶液中溶质为Na233,根据反应233CO 和NaHCONa CO+HCl=NaHCO+NaCl、NaHCO+HCl=NaCl+H O+CO,不产生气体消耗的盐酸与产生气体消耗的盐酸体积比为1:2,322可判断出 Na CO和 NaHCO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故答案为 Na2CO3 和 NaHCO3, 1:1。233( 3)若 A 是一种正盐, A 能分别与 B、 F 溶液反应生成无色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推测出 A 的阳离子为 NH4+,阴离子为 SO32-,进而得出 A 的化学式为 (NH4)2SO3。5 A、 B、 C、 D是按原子
22、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单质。B、 E 均为空气的成分。 F的焰色反应是黄色。在G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1。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未列出 ):(1)A的元素符号是 _, F 的电子式为 _ 。(2)E与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F与 G 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4) 硫与热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5) 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把硫单质氧化到最高价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C2Na2O2 +2CO2 =2Na2CO3+O2Na2O2+S2 +2H2O=S +2Na+4OH
23、2+SO2+3HO 6HNO (浓 )+SH SO +6NO +2H O3S+6OH2S2332422【解析】 F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F 是钠的化合物,而F 是单质 B、C 化合而成, B、 E 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故C 为金属钠; G 是单质 C、 D 化合而成,原子个数比为D: C=1: 2,且原子序数 D C,故D 为硫, G 为 Na2S; B 为组成空气的成分,最容易想到的是O2,如 B为 O222 2, H, E 也为组成空气的成分, E 只能是 CO, A 即为碳 ,因 F+E=H+B,故 F 是 Na O是 Na23CO 。(1)由以上分析可知A 为 C,F 是 Na2O2
24、,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C;(2)E 与 F 反应为 CO2 和 Na2 O2 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2Na2O2 2Na2CO3+O2,故答案为: 2Na2O2+2CO2=2Na2CO3+O2;2 2与过量的22 2 2-2+-,故答(3)Na ONa S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a O +S +2HO 2Na +S +4OH案为: Na2O2 +S2-+2H2O2Na+S +4OH-;(4)硫与热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2S2 +SO32 +3H2O,故答案为:3S+6OH2S2
25、 +SO32 +3H2O;(5)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把硫单质氧化生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NO (浓 )+SH SO +6NO +2H O,故答案为: 6HNO3(浓 )+SH SO +6NO +2HO。32422242点睛:正确推断各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利用焰色反应及第二、三周期常见元素及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本题的易错点为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要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和配平方法。6 有 A、 B 两种常见化合物 , 其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C 是一种单质气体 , 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 。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A 的电子式 _(2
26、)加热 B 产生 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 加稀硫酸产生 D 的离子方程式 _(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 在潜水艇中的一种重要用途_(4) A、 B 在密闭装置中加热, 充分反应后 , 若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EE 的化学式为 _若只加入 0.5a mol某一纯净物可将只含 a mol B的溶液转变成只含a mol E 的溶液 , 则该纯净物化学式为 _【答案】( 1) Na+2O ONa+;(2) 2NaHCONa CO CO HO; HCO H =CO HO;3232222=( 3) 2Na2O2 2CO=2NaCO3 O2 或者 2Na2O2 2H2O=4NaOH O2;( 4) Na2C
27、O3; Na2O2 或者 Na2O。【解析】试题分析: A、 B 两种常见化合物,其焰色反应均呈黄色,因此A、 B 都含有 Na 元素,根据问题( 3)A 在潜水艇中一种重要用途,则推知A 为 Na2O2,气体 C 为单质气体,则C 为 O2,A、 B 混合物加稀硫酸除产生氧气,还产生无色气体D,则推知 D为 CO2, B 可能是 Na2CO3 或NaHCO3, A、 B 混合物加热得到O2,综上所述 B 为 NaHCO3,( 1)根据上述推断,A 的电子式Na+ O O2Na+;( 2) 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2322NaHCO3Na COCOH2O; HCO3 H =CO2
28、H2O;( 3) A 在潜水艇中作供氧剂,2Na2O2 2CO=2NaCO3 O2=2322或者 2Na2O2 2HO=4NaOH O2;( 4)发生的反应是: 2NaHCO3Na CO CO H O、2Na2O2CO O、 2Na O 2H O=4NaOH O,只得到一种物质,因此此物质2CO=2Na322222为 Na2CO3; E 为 Na2CO3,因此发生2 H2O,因此加入的物质是:Na2O2 或者OH HCO3 =CO3Na2 O。考点:考查无机推断、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7 市场上有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缺氧症状的便携式制氧器,利用过碳酸钠固体A( 化学式为 2Na2CO3 3H
29、2O2) 和黑色固体 B( 不溶于水 ) 与水混合反应制得氧气。某同学对A、 B 两种物质进行探究 ,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在反应中可能起催化作用C第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结晶BD 设计的目的是制取氧气 白色沉淀D为 CaCO3【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 A、黑色固体为 MnO2,H2O2 分解时 MnO2作催化剂,故说法正确; B、设计的目的是证明 MnO2作催化剂,故说法错误; C、混合物是 Na2CO3、 MnO2,其中 MnO2不溶于水,Na2 CO3溶于水,因此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说法错误;D、根据选项C的分离,无色溶液22=CaCO,故说法正确
30、。C为 Na CO,加入 CaCl ,发生 Ca CO23233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8 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已知A 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酸式盐。D YH 为气体, X 为无色液体, G 和 K 均是常见的强酸。H 与 Na2反应可2O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盐与Ba生成不溶于稀 G 的白色沉淀,一个D 分子中含有10 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 X 的形成过程: _。(2)写出 D H X 反应生成A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 3)已知: 2H( g) +Y( g) ? 2I( g) H=-196.6 kJ?mol-1 当加入 4 mol H 和 2 mo
31、l Y 后,放出 345 kJ 的热量时,H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_(填字母)。A40%B50%C 80%D 90%(4)写出 D 与 K 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5)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D( g) +bY( g) ? cE(g) +dX( g)在 2L 密闭容器中,充入 4mol D 和 5mol Y,有催化剂存在下, 2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增加了,则前 2min 内用 E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mol?L-1?min-1,平衡时 D 的浓度为 _ mol?L-1。【答案】NH3 2 24+3-D4+)+SO +H O=NH+HS
32、Oc(NH42-+-0.5 1c(SO ) c(H ) c(OH )【解析】【分析】X 为无色液体,与过氧化钠反应得到B 与气体 Y,则 X 是 H2O,Y 是 O2, B 是 NaOHA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且 D 为 10 电子分子,可判断A 为铵盐, D 为 NH3; C 与强酸K 反应,生成气体 H,且 H 能与 Na2O2 发生化合反应,可判断H 具有还原性, H 的氧化产物能与 Ba2+生成难溶于酸的沉淀,可知该沉淀是BaSOA 为 NH4HSO3, C4,据此逐步推出,为 Na2SO3, H 为 SO2,I 为 SO3, K 为硫酸;由 D 到 G 的转化过程可判断,E
33、为 NO, F 为NO2, G 为 HNO3,据此解答。【详解】X 为无色液体,与过氧化钠反应得到B 与气体 Y,则 X 是 H O,Y 是 O , B 是 NaOHA 能2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且 D 为 10 电子分子,可判断A 为铵盐, D 为 NH3; C 与强酸K 反应,生成气体H,且 H 能与 Na O 发生化合反应,可判断H 具有还原性, H 的氧化产22物能与 Ba2+生成难溶于酸的沉淀,可知该沉淀是BaSO443,据此逐步推出,A 为 NH HSO , C为 Na2 323E 为 NO, F 为SO , H 为 SO ,I 为 SO , K 为硫酸;由 D 到 G 的转化过程可判断,NO2, G 为 HNO3;(1)X 为 H O,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形成过程为;2(2)亚硫酸属于二元酸,NH3 少量时生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