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化学键.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45304 上传时间:2020-12-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9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化学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化学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化学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化学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化学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化学培优 ( 含解析 ) 之 化学键一、化学键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 B、 C、 D、E、 F、G 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七种元素,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元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素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 B 阳离子与 A 阴离子电子数相同,且是所在周期中单核离子半径最小的CC 与B 同周期,且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稀有气体除外)D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倍,其氢化物有臭鸡蛋气味E E 与 D 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F F 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G G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1) B 元素符号为 _ ,A 与 C 以原子

2、个数比为1: 1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用电子式表示 C 与 E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 D 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2) F 的氢化物是由 _(极性或非极性 )键形成的分子,写出实验室制备该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_。(3) 非金属性 D_E(填大于或小于 ),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因:_。【答案】Al极性2NH4 Cl+ Ca(OH)2CaCl2+2NH3+2H2O小于D的原子半径大于E 的原子半径,所以得电子的能力比E 弱【解析】【分析】【详解】A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期中单核离子半径最小的,则A 为 O 元素; B 阳离子与A 离子电子数相同,且是所在周B 为 Al;C

3、 与 B 同周期,且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稀有气体除外),则C 为Na;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倍,其氢化物有臭鸡蛋气味,则D 为 S 元素;E 与 D 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则E 为 Cl; F 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则F 为N 元素;G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G 为碳元素;(1) 由分析可知B 元素符号为Al,O 与 Na 以原子个数比为1 :1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Na O ,电子式为;离子化合 NaCl 的电子式形成过程为22, S2-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 NH3 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

4、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 Cl+ Ca(OH)2CaCl2+2NH3 +2H2O;(3)S 的原子半径大于Cl 的原子半径,所以 S 得电子的能力比Cl 弱 ,即 S 元素的非金属性小于 Cl 的非金属性。2(1)写出表示含有8 个质子、 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_;(2)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8列的 Fe元素属于 _族;(3)相同质量的14182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 _;CO2与 SO(4)在 KCl、 NaOH、CaCl 、 H O 、 Na O 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为22222_;(5)某化合物 XY2 中, X、 Y 均为周期表前20 号元素,其

5、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 1molXY2 含有 54mol 电子。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6)A+ 、B+、 C-、 D、 E 5种微粒 (分子或离子 ),它们都含有 10 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 A+C-VD+E 其离子方程式为_。18VIII22:25和【答案】 8ONH4 +OH-NH3+H2O【解析】【分析】( 1)质子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根据原子表示法来回答;(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和周期以及族的分布知识来回答;(3) 14C18O2 的物质的量为50g/mol ,含有的电子数为 22, SO2 的物质的量为64 g/mol

6、 ,含有的电子数为32;(4)KCl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NaOH 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aCl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H2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5) A+,B+, C-, D, E 五种微粒(分子或离子),均含有D+E,10 个电子,由 A+C可知 A+为 NH4+ 、C 为 OH-、 D 为 H2 O、 E为 NH3。【详解】(1)含有 8个质子的原子为 O 原子,原子含有 10 个中子,其质量数=10+8=18,则核素的符号为 188O,故答案为:188O;(2)周期表中位于第 8 纵列的铁元素为过渡元素

7、,位于周期表VIII 族,故答案为: VIII;(3) 14 18 2的物质的量为264 g/mol ,含C O50g/mol ,含有的电子数为 22, SO 的物质的量为14C18O2 与 SO2 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m有的电子数为32,则相同质量的50m64为: 22:25;2232 = 2225 ,故答案(4)KCl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NaOH 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aCl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H2O2 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Na2O2 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则含有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NaOH 和 Na2O2 的电子式分别为和,故答案为:和;(

8、4)化学试剂的主要成分为XY2, X、Y 均为周期表前 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说明含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由1molXY2 含有 54mol 电子可知阴、阳离子核外电子数为542223=18,则 XY 为 CaCl ,用电子式表示 CaCl 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5) A+,B+, C-, D, E 五种微粒(分子或离子),均含有10 个电子,由D+E,A+C可知 A+为 NH4+ 、C 为 OH-、 D 为 H2O、 E为 NH3,则 NH4+与 OH- 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故答案为:NH4+OH-NH3+H2O。3(1)下面列出了

9、几组物质:A 金刚石与石墨;B 丙烯与环丙烷;C 氕与氘; D 甲烷与戊烷; E.液氨与氨水; F.与; G.与,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同位素 _同素异形体 _同系物 _同分异构体 _同一物质 _。(2)下列物质中: Ar MgBr 2 Na2O2 H2SO4 CS2 NH4Br BaO RbOH。只存在共价键的是 _ (填序号,下同 ),只存在离子键的是 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3)异丁烷的一氯代物有_种,新戊烷的一氯代物有_种。 C3H2Cl6 的同分异构体有 _种, C511的同分异构体有 _种,乙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

10、HCl取代反应所得产物最多有_种。【答案】 C A D B、 FG 21 4 8 10【解析】【分析】【详解】(1)上述物质中,氕与氘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称为同位素,故答案为: C;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A;甲烷和戊烷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4 个 CH2 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故答案为:D;丙烯与环丙烷的分子式均为C3H6,但结构不同,与的分子式均为 C5H12 相同,但结构不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 B、 F;与属于同一种物质,故答案为:G;(2) Ar 为单原子分子,

11、不含有化学键;MgBr 2 是离子化合物,Mg2+和 Br-形成离子键; Na2O2 是离子化合物, Na+和 O22-形成离子键, O22- 中 O 和 O 形成非极性共价键;H2SO4 是共价化合物,只存在极性共价键;CS2 是共价化合物,C 和 S形成极性共价键;NH4Br 是离子化合物,NH4+ 和 Br- 形成离子键, NH4+中 N 和 H 形成极性共价键;BaO 是离子化合物,Ba2+和 O2-形成离子键;RbOH 是离子化合物, Rb+与 OH-形成离子键, OH-中 H 和 O 形成极性共价键;综上所述,只存在共价键的是,只存在离子键的是,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既

12、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故答案为:;(3)异丁烷 (2-甲基丙烷 )有两种等效氢,其一氯代物有2 种;新戊烷 (2,2-二甲基丙烷 )只有一种等效氢,其一氯代物有1 种;分子式为C3H2Cl6 的有机物可以看作C3Cl8 中的两个Cl 原子被两个H 原子取代,碳链上的3个碳中,两个氢原子取代一个碳上的氯原子,有两种,CCl3 -CCl2-CClH2(取代那面甲基上的氢原子时一样)、CCl3-CH2-CCl3;分别取代两个碳上的氯原子,有两种:CCl2H-CCl2-CCl2H(两个边上的),CCl2H-CHCl-CCl3(一中间一边上),故C3H2Cl6 共有 4 种;C5HCl11

13、可看作 C5C12 中的一个Cl 被 H 取代,先定碳骨架:C5 有三种碳骨架:、,后根据对称性移动官能团:氢原子的位置有、,因此 C5HCl11 的同分异构体有3+4+1=8种;乙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所得产物中,一氯取代物有1 种,二氯取代物有2种,三氯取代物有2 种,四氯取代物有2 种(与二氯取代物个数相同),五氯取代物有1种(与一氯取代物个数相同),六氯取代物1 种,另外还有氯化氢生成,所以共有10种;综上所述,答案为:2; 1; 4; 8; 10。4南京理工教授制出了一种新的全氮阴离子盐AgN5,目前已经合成出钠、锰、铁、钴、镍、镁等几种金属的全氮阴离子盐。(1)基态 Mn

14、 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银与铜位于同一族,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区。26 2+5 2 2 4 2-的晶体的部分结构如图1 所示:(2)Mg(HO) (N ) (H O) N、 O、 Mg 元素的前3 级电离能如下表所示:元素I1 /kJ?mol-1I2/kJ?mol-1I3/kJ?mol-1X737.71450.77732.7Y1313.93388.35300.5Z1402.32856.04578.1X、 Y、 Z 中为 N 元素的是 _,判断理由是 _。从作用力类型看, Mg2+与 H252O 之间是 _。O 之间是 _、 N 与 HN5-为平面正五边形, N 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_。科学

15、家预测将来还会制出含N4 -、 N6-等平面环状结构离子的盐,这一类离子中都存在大键,可用符号mn 表示,其中 m 代表参与形成大 键的原子数, n 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电子数 (如苯分子中的大 键可表示为66 ),则 N4-中的大 键应表示为 _ 。(3)AgN5 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 所示, Ag+周围距离最近的Ag+有 _个。若晶体中紧邻的 N5-与 Ag+的平均距离为a nm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AgN5 的密度可表示为_g?cm-3(用含 a、 NA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 3d5dsZX最外 2 个 子, X ; N 的 2p 道 于半充 的 定状 ,I1 大, Z

16、氮元素sp258.91022其失去第一个 子 ,配位 氢键412a3NA【解析】【分析】(1)根据构造原理 写出25 号 Mn 元素的原子核外 子排布式,Mn 原子失去最外 2个 子得到 Mn 2+;根据原子 构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确定Ag 在周期表所属区域;(2)根据元素的 离能大小 合原子 构确定X、 Y、 Z 三种元素,然后判断哪种元素是N元素;根据 示,判断晶体中阳离子、阴离子中含有的作用力 型; 合 N5- 平面正五 形 构, 合原子 化 型与微粒构型关系分析判断, 合微粒的原子 构分析大 的形成;(3)根据晶胞中离子的相 位置判断Ag+的配位数,利用均 方法 算1 个晶胞中含有的m

17、AgN5 的个数, 合= 算密度大小。V【 解】(1)Mn 是 25 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得Mn 原子的核外 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54s2, Mn 原子失去最外 2 个 子得到 Mn 2+,其价 子排布式 3d5;Ag、 Cu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IB, 生 化的 子有最外 的s 子和次外 的 d 子,属于ds 区元素;(2) X 的第一、第二 离能比 小且很接近, 明X 原子最外 有 2 个 子,容易失去,则 X 为 Mg 元素, Z 的第一 离能在三种元素中最大, 合N 原子 2p 道 于半充 的 定状 ,其失去第一个 子 ,I1 大,可推知Z 为 N 元素, Y 是

18、 O 元素;在 晶体中阳离子 Mg(H2O)62+的中心离子 Mg2+含有空 道,而配位体H2 O 的 O 原子上含有孤 子 ,在 合 ,Mg 2+提供空 道, H2O 的 O 原子提供孤 子 ,二者形成配位 ;在阴离子 (N 5)2(H2O)42-上 N5-与 H2O 的 H 原子之 通 合在一起,形成NH-O,故二者之 作用力 ;若原子采用sp3 化,形成的物 构 四面体形;若原子采用sp2 化,形成的物 构 平面形;若原子采用sp 化, 形成的 直 型 构。N5 - 平面正五 形, 明 N原子的 化 型 sp2 化;在 N5- 中,每个 N 原子的 sp2 化 道形成 2 个 , N 原

19、子上 有 1 个孤 子 及1 个垂直于 N 原子形成平面的 p 道, p 道 形成大 , N5-为4 个 N 原子得到1 个 子形成 有 1 个 位 荷的阴离子,所以含有的 子数 5 个,其中大 是由4 个原子、 5 个 子形成,可表示 54 ;(3)根据 AgN5 的晶胞 构示意 可知,假 以晶胞 点Ag+ 研究 象,在晶胞中与 Ag+距离相等且最近的Ag+在晶胞面心上,通 点Ag+可形成 8 个晶胞,每个面心上的Ag+被重复使用了 2 次,所以与 Ag+距离相等且最近的Ag+的数目 3 8=12 个;在一个晶胞中2+11-1-7 38 +6 =4,含有 N51+12含有 Ag 的数目为的数

20、目为=4,晶胞体积为 V=(2a 10)8244 178?g / mol3mN A/mol8.910223。cm ,则=2a 10 7 3 cm3g/cmVN Aa3【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涉及电离能的应用、作用力类型的判断、大 的分析、晶胞计算,掌握物质结构知识和晶体密度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要注意电离能变化规律及特殊性,利用均摊方法分析判断晶胞中含有微粒数目,结合密度计算公式解答。5短周期元素A、B、C、 D、 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D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2) A 和 C形成的一种摩尔质量为41g mol - 1 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与盐酸

21、反应能生成两种盐,其化学方程式为_。(3) M 为 A 的简单气态氮化物,其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 的清除剂,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N 为 A 的另一种氢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M 大 15,N 为二元弱碱,在水中分步电离,并与M 的电离方式相似,则N 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_, N 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4)下列事实能说明E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 D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 ( 填序号 ) 。E 的单质与 D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E 与 H2 化合比 D 与 H2 化合更容易D 与 Fe 化合时产物中Fe 为 +2 价, E 与 Fe

22、化合时产物中Fe 为 +3价等浓度的 D 和 E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水溶液中的c( H+) : D E(5) D2 28 电子结构,则22E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D E 的电子式为 _。【答案】第三周期A 族AlN 4HCl=AlCl3 NH4Cl 2NH3 3H2 O2=N2 6H2O 或2NH3H2O 3H2O2N28H2ON2H4 H2O OHHSO4N2H5N2H6(2= )【解析】【分析】由短周期元素 A、 B、 C、D、 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 A 为 N, B 为 O,C 为Al, D 为 S,E 为 Cl。【详解】A 为 N, B 为 O, C 为 Al, D 为

23、 S, E 为 Cl。(1)DS16,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A族;为 ,原子序数为( 2) A 和 C 形成的一种摩尔质量为41g mol 1 的化合物,则该化合物为AlN。根据原子守恒,这两种盐分别为AlCl3和NH4ClAlN 4HCl AlCl3+NH4Cl,其化学方程式为+=;( 3) M 为 A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为NH3,其水溶液为NH3 H2O,可作刻蚀剂H2O2 的清除剂,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2NH3 3H2O2=N2 6H2ON为A的另一种氢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M 大 15,则 N 为 N2H4。 N 为二元弱碱,在水中分步电离,并与M的电离方式相似,则

24、N 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N2 4 225+OH ; N24作为二H+H ON HH元弱碱,其阳离子为N2,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的酸式盐为硫酸氢盐,阴离子为HSO2H64 ,化学式为 N2H6( HSO4) 2;( 4) E 的单质,即 Cl2,与 D 的气态氢化物H2S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发生反应 Cl2222S 的氧化性,则可知非金属性Cl( E)HS=S 2HCl, Cl 置换出 S, Cl 的氧化性大于大于 S( D) ,正确;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Cl2与 H2 化合比 S与 H2 化合更容易,可知非金属性Cl ES D() 大于() ,正确;S 与

25、 Fe化合时产物中Fe 为+2 价, Cl2与 Fe 化合时产物中2得到电子能力Fe 为 +3 价, Cl强,可知非金属性Cl E大于S D( )() ,正确;D 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2SO4, E 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ClO4。同浓度下, H2SO4 溶液中 c( H )大,是由于 H2SO4 为二元酸, HClO4 为一元酸,且均为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与它们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错误;综上符合题意;( 5) D2 28 电子结构, S 达到稳定结构需要形成2 对共用电子E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对, Cl 达到稳定结构需要形成1 对共用电子对,可知 S2Cl2 分子中 S 原子间共用1 对

26、电子,每个S原子与Cl原子共用一对电子,结构式为Cl S S Cl。- - - ,其电子式为6在构成宇宙万物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金属约占了80%,它们在现代工业和新材料、新技术研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有a、 b 、c、 d 四种金属元素,a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 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 是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元素。( 1) 元素 a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 a 原子的核外能量不同的电子有_种。( 2) 下列可以证明 b、 c 金属性强弱的是 _。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解性:b cB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b cC相同条件下,氯化物

27、水溶液的pH 值: b cD c 可以从 b 的氯化物水溶液中置换出b( 3) 人类冶炼 d 的时候一般得到的是d 的合金,潮湿环境中其表面会产生一层水膜,从而发生腐蚀。下列关于该腐蚀的说法正确的是_。A腐蚀过程中,一定会有气体放出B腐蚀过程中,水膜的碱性会增强C在酸性条件下,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H +2eD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以防止发生这种腐蚀( 4) d 单质在高温下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易燃性气体,且每生成1 mol该易燃气体放出 37. 68kJ 热量,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第四周期第A族6种BC BD3Fes4H2O gFe3O4s 4H2

28、gH( )+)=-( )+( )150. 72kJ/ mol【解析】【分析】a、 b、 c、d 四种金属元素, a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为Ca;b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为 Al; c 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 为 Na; d 是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元素,为 Fe,然后逐一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是 Ca;b 是 Al; c 是 Na; d 是 Fe。(1)a为Ca20,核外电子排布为2882,原子结构中有4个电子层、最,原子序数为、 、 、外层电子数为 2,因此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A 族; a 原子的核外能量不同的电子有1s、2s、2p、3s、

29、3p、4s 共 6 种;( 2) A.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强,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解性无关,A 错误;B. 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失电子能力越强,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bc,则金属性: b c, B 正确;C.盐溶液的pH 越小,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则对应的碱的碱性越弱,其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相同条件下,氯化物水溶液的pH 值: b c,则金属性b c,C 正确;DNa非常活泼,能与水反应,Na不. 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来,但是,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反应,因此c 不可以从 b 的氯化物水溶液中

30、置换出b, 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BC;( 3) A Fe 发生吸氧腐蚀时,没有气体放出,铁发生析氢腐蚀是有氢气生成,A 错误;B Fe 的腐蚀过程中,若是酸性环境,不断消耗H+,使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则根据水的离子积不变,则溶液中OH- 会逐渐增大,因此水膜的碱性会增强,B 正确;C在酸性条件下,负极为 Fe 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2+, C错误;D与电源的负极相连,Fe 作阴极被保护,就可以防止Fe 发生原电池的腐蚀作用,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BD;( 4) 根据 d 单质在高温下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易燃性气体,且每生成1mol

31、该易燃气体放出37. 68 kJ 热量,故热化学方程式为:3Fe( s)+ 4H2O( g)= Fe3 O4( s)+ 4H2( g) H=- 150. 72 kJ/ mol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把握金属的判断及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7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 I)、氨水 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 CO2 等气体。铜液吸收CO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 NH)AcCO NH噲 ?Cu(NH)COAc(23333垐 ?完成下列填空:(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选填编号)a 减压b 增加 NH 的浓度c 升温d 及时移走产物3(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其中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达式是_。通过比较 _可判断氧,硫两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已知 CS2 与 CO2 分子结构相似, CS2 的电子式是 _。 CS2 熔点高于 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