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 ( 含答案 ) 附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相关的问题。(1)写出的元素符号 _。(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在这些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填相应化学式,下同 ),碱性最强的是 _。(4)这些元素中 (除外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_(填元素符号,下同),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5)的单质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产物之一是OX2, (O、 X 分别表示氧和的元素符号,即OX2 代表该化学式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为 (方程式中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 )_。(6)的低价氧化物通入足量Ba(NO3)2 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Mg2Na+2H2O=2Na+2OH-+H2HClO4NaOHFNa2F+2OH-=OF2 +2F-+H2O23- 2+24+3SO +2NO +3Ba +2H O=3BaSO +2NO+4H【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正的位置可以得出,为N 元素,为 F 元素,为 Na 元素,为 Mg 元素,为 Al 元素, Si 元素,为S元素,为 Cl 元素,为 Ar 元素,据此分析。【详解】( 1)为 Mg 元素,则的元素符号为 Mg ;( 2)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为Na,
3、 Na 与水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3)这些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 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 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4)根据元素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同一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做得出,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 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Na 元素;(5) F2 与 NaOH 反应生成 OF2,离子方程式为2F2+2OH-=OF2+2F-+H2O;(6)为 S 元素,的低价氧化物为SO223 22, SO在 Ba(NO )溶
4、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变成 SO42-, NO3-变成 NO,方程式为 3SO23-2+24+。+2NO +3Ba+2H O=3BaSO +2NO+4H2 电气石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石材,其中含有的主要元素为B、 Si、 Al、 Mg 、Na、O 等元素。(1)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2)表示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有: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从中选择最详尽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式,来表示氧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_;(3)B 与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 形成化合物 BF
5、,检测发现BF 分子中三根 BF 键的键长相33等,三根键的键角相等,能否仅仅依据此数据此判断BF3分子的极性 _;(4)SiO 晶体的熔点比BF 晶体 _(选填“高”、“低” )。23【答案】 O B、 Si、 Al非极性 高【解析】【分析】(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是 B、 Si、 Al;(2)最详尽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式为核外电子轨道排布式,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处于不同能级的电子,能量不同,处于同一能级不同轨道的电子能量相同;(3)BF3 分子中三根 B F 键的键长相等且键角也相等,为平面正三角形结
6、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熔点高低,一般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32(4)BF 是分子晶体,SiO 是原子晶体。【详解】(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a Mg Al SiB O,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是B、Si、 Al;(2)最详尽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式为核外电子轨道排布式,氧元素原子核外电子轨道排布式为:;(3)BF3 分子中三根 B F 键的键长相等且键角也相等,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4)BF3 是分子晶体,SiO2 是原子晶体,故SiO2 晶体的熔点比BF3 晶体高。3
7、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用字母标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除特别注明外,其它一律用化学式表示)( 1)由 E 形成的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_(填名称),属于 _(填 “晶体类型 ”)。( 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该碱溶液与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常用作光导纤维的是_。(4) G、 H、I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 5) H、 J、 K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 6) I、 J、 K 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7)元素 I 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K
8、 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答案】金刚石原子晶体2OH-2 32-2223+Al O =2AlO +H OSiOH O NH PH3 HClO4H2SO4 H3PO4S2- Cl- O2-HOHCl2 H2O ?HClO HCl【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 A 为氢元素, B 为钠元素, C 为镁元素, D 为铝元素, E 为碳元素, F 为硅元素, G 为氮元素, H 为磷元素, I 为氧元素, J 为硫元素, K 为氯元素, L 为氩元素。【详解】( 1) E 为碳元素,形成的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故答案为:金刚石;原子晶体;(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
9、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可知钠金属性最强,对应的碱为氢氧化钠,其电子式为, D 为铝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铝有两性,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OH-2 32 - 2-2 32-2O;+Al O =2AlO +H O,故答案为:; 2OH +Al O =2AlO+H( 3)二氧化硅常用作光导纤维,故答案为:SiO2;(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O N P,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2ONH3 PH3 ,故答案为: H2O NH3 PH3;(5)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
10、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ClS P,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则酸性HClO4 H2SO4 H3PO4,故答案为: HClO4 H2SO4H3PO4;(6) S2-、 Cl-均有三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核电荷数小的离子半径大,即S2-Cl-, O2- 有两个电子层,比S2- 、Cl-的离子半径都小,则S2- Cl- O2-,故答案为:S2- Cl-O2-;(7)元素 I 的氢化物为水,结构式为HOH,水在常温下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H2O ?HClO HCl,故答案为: HOH; Cl2 H2O ?HClO HCl。4A、 B、 C、 D、 E、 F 是核电荷数
11、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 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 1 个质子; B 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BO3 ;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4; C 的阴离子与 D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C、 E 同主族。(1)B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2)F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3)元素 C、 D、 E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写出化合物 D2C2 的电子式: _。(5)E、 F 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大小顺序为:_。(6)已知 E 单质和 F 单质的水溶液反应
12、会生成两种强酸,其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第二周期第A 族 HClO4+2-2-2-SNa O Cl22+42-+3Cl +4H O=8H +SO+6Cl【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 A、 B、C、 D、 E、F 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 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 1 个质子,则 A 为 H 元素, B 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小的, 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则 B 的最高化合价为 +5,位于周期表中第 A 族,应为 N 元素, 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 、6,应为 O 元素, C 的阴离子与 D 的
13、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则 D 的化合价为 +1,应为 Na 元素, C、 E 同主族,则 E 为 S 元素, F 为 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问题。【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 B 为 N 元素,是第7 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 A 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 A 族;(2)F 为 Cl 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高氯酸,化学式为HClO ,故答案为:4HClO ;4(3)Na+、 O2- 电子层数均为2,而核电荷数: Na+O2-,则半径: Na+O2- ,又 S2-的电子层数为3,则半径 Na+O2-S2- ,故答案为: Na+O2-S,单质的氧化性
14、Cl2S,则对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Cl-Cl-;(6)E 的单质为 S, F 的单质为 Cl2, S 和 Cl2 的水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O4 和 HCl,离子方程式为 S+3Cl+2-,故答案为: S+3Cl+2-。2+4H2 O=8H +SO4 +6Cl2+4H2O=8H +SO4+6Cl5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核内无中子;B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 D 与 A 同主族,且与E 同周期; E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 , A、 B、 D、 E 这四种元素,每一种4与 C 元素都能
15、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 C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 C、 D、E 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离子符号表示)。(2)写出分别由A、 D 与 C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 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 _。(3) A 与 C、 E 间分别形成甲、乙两种共价化合物,且甲有10 个电子,乙有18 个电子,则沸点较高的是_ (填化学式 )。(4) F 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5) D 和 C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A 和 C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C 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答案】第二周期VIA 族 S2-2-Na+2 OH O
16、离子键极性共价键2Na2O2+2H2O=4Na+4OH-+O2【解析】【分析】A 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 为氢元素; B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 F, B 为氮元素, F 为硝酸铵; E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 ,4则 E 为硫元素,在第三周期; D 与 A 同主族,且与E 同周期,则 D 为钠元素; A、B、 D、 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 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则C 为氧元素。【详解】(1) C 为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IA 族; Na+、 O2-、 S2-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 O2-Na
17、+,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IA 族; S2- O2-Na+;(2)由 H、Na 与 O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1: 1 的化合物分别为 H2O2、 Na2O2,其电子式分别为、,故答案为:;( 3) H 与 O、 S间分别形成 H2O、H2S 两种共价化合物,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较高,故答案为: H2O;( 4) F 为硝酸铵,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能生成氧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 +2H2O=4Na+4OH-+O2,故答案为: 2Na2O2+2H2 O=4Na+4OH-+O2。【点睛】比较离子半径可以用“先层后核再电子
18、 ”进行比较, S2-有三个电子层,则半径最大,Na+、 O2-有两个电子层,但氧的序数小于钠的序数,则O2- 的离子半径大于 Na+,所以 S2- O2-Na+。6 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 b、 c、 d、 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 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有3 个, 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 d 与c 同族, e 的最外层只有1 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 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b、 c、 d 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 e 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2)a 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三角锥形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
19、方式为_。(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HNO2、 H2SO3 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之和为_, H2SO3和 H2SO4 酸根的空间构型分别为_、 _。(4)e 单质晶体结构如图1,此晶胞模型名称为_, e 原子半径为 r cm, e 的相对原子质量3-1(用 r、 表示)。为 M ,晶胞密度为 g/c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mol(5)这 5 种元素形成的一种 1 1 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 (如图 2 所示 )。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 _(填 “H23O”或“ NH”),判断理由是 _
20、。【答案】 Nsp3 7 三角锥形正四面体面心立方晶胞2MSO42-共价键和配位键H2O H2O 与 Cu2+的配位键键长较长而比较弱8 r 3【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 b、 c、 d、e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 为 H 元素; 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 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则 c 核外电子排布为2、 6,因此 c 是 O 元素; b 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 个,且原子序数小于c,则 b 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3, b 原子序数为 7,所以 b 是 N元素; e 的最外层只有1 个电子,但次外层有
21、18个电子,则 e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18+1=29, e 为 Cu 元素; d 与 c 同族,且原子序数小于e ,所以 d 为 S 元素。(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 族和第 VA 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主族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e 的价层电子为3d、 4s 电子;(2)a 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为NH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3)根据价层电子对理论分析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之和,根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确定
22、H2SO3 和 H2SO4 酸根的空间构型;(4)根据晶胞结构判断晶胞晶体类型;根据晶胞的基本结构可知其中含有的Cu 原子数,利m用密度 = 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V(5)这 5 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 1 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说明该阴离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 且不含孤电子对;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根据图知:其阳离子中铜离子配位数是6,在八面体上下顶点上的分子中含有两个共价键且含有两个孤电子对,为水分子,有两个H2O 分子;正方形平面上四个顶点上的分子中含有3 个共价键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该分子为NH3 分子,共有4 个 NH3 分子。【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为 H 元
23、素; b 是 N 元素; c 是 O 元素; d 为 S 元素; e 为 Cu 元素。(1)b 是 N, c 是 O, d 为 S。由于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 族和第 VA 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b、c、 d 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 元素; e 是 Cu 元素,其价层电子为 3d、 4s电子,则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2)a 是 H 元素, H 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物质分子呈三角锥形的为NH3,该分子的中心N 原子形成3 个共价健 N-H,同时 N 原子上还含有一个孤电子对
24、,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 N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杂化;(3)这些形成的含氧酸中, HNO2 的分子的中心N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512=3,2+2H2SO3 的中心 S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64=4,所以 HNO2、H2 SO3 的中心原子价层电3+2子对数之和为3+4=7;亚硫酸 H2SO3的酸根 SO32-中的 S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6232243+2=4,且含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硫酸H SO 的酸根42- 中的 S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 6 242SO2=4,中心原子 S 上无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4)根据 Cu 晶胞结构可知 :Cu
25、晶胞模型类型为立方面心结构;在一个Cu 晶胞中含有的 Cu 原114M?g / mol4M子个数为: 8 +6 =4,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则晶胞质量 m=N A / molN A82g,假设晶胞边长为L,Cu 原子半径为 r cm ,则2 L=4r cm,所以 L=22 r cm ,晶胞体积为 V= L3 =32r3 cm3, 则晶胞密度 =m4M g22r?cm=16N A4M,所V16 2r 3cm3162N A r 3以 NA=2M/mol ;38r(5)根据已知条件可知五种元素形成的1: 1 型离子化合物的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说明该阴离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则该
26、离子为SO42-;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根据图知,其阳离子中的中心离子Cu2+配位数是 6,配位体是H2O、 NH3,其中H2O 有 2 个, NH3 有 4 个, H2O、 NH3 与 Cu2+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H2O 中存在 H-O 共价键, NH3 中存在 H-N 共价键,故阳离子中含有配位键和共价键;元素的非金属性ON,且原子半径 ON,使得配位体 H2 O 和 Cu2+的配位键比配位体NH3 与 Cu2+的配位键要弱,因此该化合物在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元素电离能大小比较、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理论及晶胞计算等,掌握物质结构知识
27、和一定数学知识是解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7A、 B、 C、 D 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 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B 元素的离子结构和 Ne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5.8 g B 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盐酸完100 mL2 molL全反应; B 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H2 在 C 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 倍。根据上述条件完成下列问题:(1)C 元素位于第 _周期第 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2)A 元素是 _, B 元素是 _, D 元素是 _。 (填元素符号 )(3)A
28、 与 D 形成稳定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该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判断该化合物在空气中是否变质的简单方法是_。(4)C 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三ACl2O7NaMgONa2O2 离子键和 (非极性 )共价键看表面颜色是否变白 Cl-2 +2OH =Cl+ClO +H2 O【解析】【分析】A、 B、 C、 D 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 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则A 为 Na 元素; 5.8 g B 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00 mL2 mol/L 盐酸完全反应, n(H+)=n(OH-),设 B 的化合价为 x,摩尔质量为
29、y,则5.8?g x=0.,2显然 x=2, y=24 符合, B 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y17 x子数相等,则B 的质子数为 12,即 B 为 Mg 元素; H2在 C 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则C 为 Cl 元素; D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 倍,则次外层为 2,最外层为 6 符合,即 D 为 O 元素,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是 Na, B 是 Mg, C是 Cl, D 是 O 元素。(1)C 是 Cl 元素, Cl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系可知: Cl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2 、8、 7,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
30、元素位置的关A 族, Cl 最外层有7 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7价,其最高价氧化物为Cl2O7;(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 是 Na 元素, B 是 Mg 元素, D 是 O 元素;(3)A、 D 两种元素形成的稳定氧化物是Na2O2,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过氧化钠为淡黄色, Na2O2 容易与空气中的 CO2、 H2O 发生反应,若变质,最终会变为白色的 Na2CO3,所以判断该化合物在空气中是否变质的简单方法是看表面颜色是否变白;(4)C 是 Cl 元素,其单质Cl2 是有毒气体,可根据Cl2 能够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性质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
31、=Cl-+ClO-+H2O。【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及性质的关系。明确元素的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熟悉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即可解答。8A、 D、 E、 W 是中学常见的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外层的 2 倍, D 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D、 E 位于同周期,A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A、 D、 E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W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W 会导致贫血症状。( 1)写出 AE4 的电子式: _ 。( 2)下列事实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填字母序号)_。a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弱于
32、Mg(OH)2b E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Fc WE3 的溶液可用于刻蚀铜制的印刷电路板( 3) NaCN 是一种有剧毒的盐,用 E 的一种氧化物 EO2 可以除去水溶液中含有的该有毒物质,得到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两种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4)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备D 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 W 的单质可用于处理酸性废水中的NO3 -,使其转换为NH4+,同时生成有磁性的氧化物 X,再进行后续处理。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W 的D 的单质与X 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ab 2ClO-电解4Al + 3O22+2CN=2CO2+N2+2
33、Cl2Al2O3(熔融)冰晶石高温-+8Al+3FeO44Al2 O3+ 9Fe3Fe + NO3+ 2H + H2O = Fe3O4+ NH4【解析】【分析】A、 D、 E、W 是中学常见的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层的 2 倍, A 为 C; D 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D 为A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Al; D、 E 位于同周期, A、D、 E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14-4-3=7,则E 为Cl; W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W 会导致贫血症状,W 为 Fe。【详解】(1) A 为 C, E 为 Cl,AE44;为 CCl ,电子式为(2) a.同周期元素金属性依次减弱
34、,铝在镁的右边,所以金属性弱于镁,所以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铝的碱性弱于Mg(OH)2,故 a 符合题意;b.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F 的非金属性强于O,则氢化物稳定性D 的最高价H2O 小于HF,故 b 符合题意;c.氯化铁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可以用氯化铁的溶液可用于刻蚀铜制的印刷电路板,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b;( 3) NaCN 是一种有剧毒的盐, E 为 Cl,用 E 的一种氧化物 ClO2 可以除去水溶液中含有的该有毒物质,得到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两种无毒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2-;2ClO +2CN=2CO +N +2Cl(4
35、) D 为Al,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铝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电解(熔融)4Al+3O2;冰晶石(5) W 的单质可用于处理酸性废水中的NO3-,使其转换为NH4+,同时生成有磁性的W 的氧化物 X,再进行后续处理,酸性环境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性铁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NO -+;3 +2H+H2O=Fe3O4 +NH4 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方程式:8Al+3Fe O高温4Al O + 9Fe。34239 短周期元素A、 B、 C、D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已知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 。E 和 C、 D 同周期,它的原子序数比A 原子最外层电子B 多 6。回答下列问题:ABCD(1)人的汗液中含有D的简单离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