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感管理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情感管理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跨越了代写论文传统经验式的管理模式,正在向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迈进。 “人本化”已成为我们今天的管理理论和新的主题,它更利于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和动力,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它在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情感管理 示范性院校建设 作用 一、情感管理的内涵 情感管理是以情感为导向,通过情感的沟通产生独特的激励力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并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方式。“情感管理”是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借鉴和延伸。现代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
2、、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和组织作用,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卡拉汉认为,情感管理对个人和组织既可能有积极的影响,也可能有消极的影响。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一场深刻的革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重点建设 100 所高水平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促进它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因此,从管理层面、手段方式层面来说,立体化的情感管理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
3、系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前景。 二、情感管理在示范性院校建设中的具体作用 1.情感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要求。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团队成员具有“和谐心理” 。何为“和谐心理”?健康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首先,它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它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 。第三,它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 。情感管理就是采用和谐的心理来引领和指导被领导者,坚持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两条主线,以求为下属创造良好的工作气氛,调动下属认真工作的积极
4、性,建立领导者与下属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广大教职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学校进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情感管理是示范性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文化会渗透于学校的管理和组织的全过程,管理理念的变化、管理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到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示范性高职学校建设管理不应仅停留在物质层次、技术层次、行政层次、制度层次上,而应致力于学校文化、学校精神、学校智慧乃至于哲学的建构,是一种价值观的管理,它体现了学校教师群体内在的价值追求、精神理念和人格心灵,并以教师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最终形成和完善为核心标志,建立起宽松、和谐、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让学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实行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管理能促进学校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